4889软件园:电脑手机软件下载大全,热门手机游戏免费下载

4889软件园 > 资讯文章 > 娱乐百分百张杰(热点丨张杰鸟巢演唱会观看人数破亿,和星星的十年之约,他做到了)

娱乐百分百张杰(热点丨张杰鸟巢演唱会观看人数破亿,和星星的十年之约,他做到了)

作者:佚名 来源:4889软件园 时间:2023-03-16 18:35:11

娱乐百分百张杰(热点丨张杰鸟巢演唱会观看人数破亿,和星星的十年之约,他做到了)

娱乐百分百张杰文章列表:

娱乐百分百张杰(热点丨张杰鸟巢演唱会观看人数破亿,和星星的十年之约,他做到了)

热点丨张杰鸟巢演唱会观看人数破亿,和星星的十年之约,他做到了

什么样的歌手鸟巢演唱会观看量可以破亿?破亿,也就是说,每13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观看他的演唱会?

腾讯视频演唱会播放量过亿,有这样高国民度的歌手,他是张杰。

鸟巢开唱新生代第一人

近日,张杰“2018未·LIVE”巡回演唱会北京站在鸟巢完美落幕,众多粉丝从各地前来赴约,八万多张门票2分38秒内就全部售罄,内场票仅30秒就被抢空。可以说,用一票难求还不足以说明,这场演唱会的火热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粉丝歌迷之外,不少明星也自发地来到鸟巢见证了这场音乐盛事。快乐家族的何炅、杜海涛、吴昕、李维嘉;快乐男声的俞灏明、张远、吉杰等;火箭少女杨超越、李紫婷、傅菁等;还有赵丽颖、华晨宇、张碧晨、袁娅维、欧阳娜娜、蔡徐坤、蔡国庆、洪涛等好友都来到现场支持张杰,可以说大半个娱乐圈在张杰的演唱会上云集,强大的好友阵容也足以印证张杰的好人缘。

而当晚的盛况,也精彩得让现场观众乘兴而来,尽兴而去。灯光舞台华丽地恰到好处,歌曲舞美熨帖地动人心扉。

对于张杰来说,在鸟巢开演唱会似乎是拼搏多年后,水到渠成的一个自然结果。而对于一位歌手而言,在鸟巢开演唱会足以代表个人职业生涯已攀升至一个新的高度。那么,对于歌手张杰来说,鸟巢演唱会票房最高的歌手、华语乐坛新生代在鸟巢开个唱的第一人,数项荣誉加身,鸟巢或成为他事业的新起点。

腾讯视频演唱会播放量过亿

每13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观看

作为内地面积最大的体育场馆,在鸟巢开演唱会并非易事,甚至可以说壁垒颇高。对歌手的实力和号召力都是巨大的考验。据统计,此前在鸟巢内举办过个人演唱会的歌手寥寥无几。自2009年至今,只有成龙、王力宏、汪峰、五月天、陈奕迅等华语乐坛里举足轻重的人物曾在鸟巢举办过个人演唱会。

张杰能跻身这个群体,自然是因为有实力为他背书。作为内地乐坛当之无愧的代表人物,自出道以来,一直专心做音乐的他,作品人气,国民度兼而有之,音乐总试听量高居内地首位。160 音乐奖项、12张专辑、44场演唱会、多个场馆开唱最年轻内地歌手,亮眼多元的数据,足以勾勒出张杰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奋斗的音乐之路。

票房方面,演唱会8万张票2分38秒内全部售罄,创下了迄今为止鸟巢单场演出的最高票房纪录,张杰成为鸟巢演唱会票房最高歌手。或许,现场画面会比数据更为震撼。 演唱会开场后,蓝色荧光棒点燃全场,坐实百分百的上座率,张杰粉丝去群体之庞大或得以管窥。更何况还有许多,如同舆情官这样没有办法亲临现场的歌迷,是通过直播的方式观看了这场演唱会。

当晚,演唱会线上直播,酷狗音乐观众超过156万,星光票超过206万,QQ音乐观众超过377万,打榜超过19万,腾讯视频观众超过640万,弹幕评论数100万,打榜人气值超过4767万。截至目前,腾讯视频上演唱会的播放量已经破亿。一个个惊人的数据,印证了张杰的高人气。

不仅直播成绩亮眼,演唱会热度在当晚持续发酵,相关热点花式上热搜,#张杰未live巡回演唱会#高居微博话题首位,累计阅读量超过19.9亿。除此之外,这场音乐盛事在抖音、兴趣部落等热门平台都受到了极大关注,收割了全网的热度。

演唱会叫好又叫座

实力与人气双高

花式刷屏、各维度霸屏背后,或可以说明,张杰作为国民歌手早已突破粉丝、歌迷这个圈层,触达了更广泛的受众。在鸟巢这样体量的场地开演唱会,粉丝支持固然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或是,张杰以往成绩和口碑的积累。通过一系列数据,不难发现,张杰的演唱会素来叫好也叫座。

2013年,演出市场青黄不接,不少演唱会未能一如预期而亏损,只有少数真正“能唱”的歌手才能通过演唱会盈利。尽管众多歌手的演唱会票房遇冷,张杰却能杀出重围,北京、成都、深圳等地次次开票均传捷报,是当时并不景气的演出市场中不可或缺的票房良药,连场外黄牛都表示“还是张杰的票好出手一些”。

2014年,在第10张全新专辑《爱,不解释》创下销售纪录的同时,张杰正式开启其首次个人巡回演唱会“为爱逆战”。在几乎每周演出一场的高频率下,为爱逆战巡回演唱会票房却一路飘红,北京首战开票即售罄,考虑演出频率及密集程度,可以说张杰在当时创造了史无前例的歌手巡演票房成绩,场场满座爆红。

2016年7月,张杰“我想”世界巡回演唱会从北京工人体育场开始,历时498天,四大洲,七个国家、25座城市,25场演出,覆盖250000 人次,微博话题总阅读量超过100亿。据统计,此次巡演总票房破亿,这不但是张杰音乐事业前所未有的突破,也是内地乐坛十年来少有的壮举。

连续多年演唱会创下票房纪录,从“闪耀星空”、“穿越人海”、“这,就是爱”、“It's Love”......到现在的“未·LIVE”,张杰打造出了国内演出市场上最具人气的演唱会品牌。不仅是同代歌手中的代表人物,在华语乐坛里,张杰也是少数巡演总票房破亿的内地歌手,在一众歌手里票房成绩一骑绝尘,在80、90、甚至00后里都有众多拥簇,是个极具号召力的实力歌手。

当晚,演唱会持续3个多小时,张杰一连奉上37首歌曲,在极致的现场氛围里,《最美的太阳》、《我们都一样》、《我们的歌》、《北斗星的爱》、《勿忘心安》、《逆战》等金曲频频引发全场歌迷大合唱,将鸟巢瞬间变成了一个八万人的超级KTV。

3小时,37首歌,无疑非常考验歌手的live实力,而张杰素有”华语LIVE之王“之称,全程无论唱跳气息都很稳,高音部分更是令人惊艳。看完全程后,舆情官认为演唱会经验丰富的张杰再次成功把控了全场,完成了一场完美的演出。

更有诚意的是,为了打造最好的“LIVE”体验,此次巡演,张杰与团队在舞美、音响方面力求最好,80颗数控马达、上千平米的高透冰屏创演唱会体量之最,音响和灯光设备均为世界一线水平。顶级的硬件加上张杰全场完美的发挥,此次鸟巢演唱会堪称演唱会的标杆之作,是一次令人难忘的视听盛宴。

14年走过,星星护他成王

对于不少老星星来说,当晚可以说是夙愿达成。 实际上,这场演唱会还要追溯到十年前,张杰与粉丝的那次约定。2008年,还是乐坛新人的张杰,第一次在北展开演唱会,那个时候,在仅仅只有3000人的场地里,他勇敢的和歌迷立下了“未来,鸟巢见!”的约定。一晃十年,张杰实现了承诺。

众所周知,张杰的粉丝叫星星,而张杰有一首歌《我们都一样》,歌词写道“推开窗看见星星依然守在夜空中”,他也曾翻唱过《夜空中最亮的星》,那句“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可见他对粉丝心意的感谢,而张杰和星星间的故事也令人感动。

2007年,张杰参加《快乐男声》期间,一位粉丝曾给他写信,说一直喜欢他但自己身患癌症。其他粉丝想尽办法通知张杰,张杰给女孩打电话,聊了很多,最后女孩说希望死后会变成蝴蝶,给张杰带来好运。就在五进四的时候,演播厅真的飞进来了一只蝴蝶,落在了张杰的胸前。这件事令无数粉丝泪目,也对张杰影响颇深。在2016年制作《我想》mv的时候,张杰也加入了蝴蝶的元素,公开吐露心声,说蝴蝶是他的守护者。

这样暖心的故事 还有很多很多,给张杰的前行之路注入了勇气,因为星星们的陪伴 他从不曾感到孤单。而十年之约这样暖心的约定,在未来还将继续。

既这次鸟巢演唱会被大众认可,相信未来,歌手张杰会带给大家更多惊喜,开启更多音乐盛事。

罗志祥这事到此为止吧

文/puer 图/网络

本来今天没想写,但看到有个邀请提问,“又爆出罗志祥与蝴蝶姐姐表演的双人瑜伽,女方垂直坐在男方腰部,画面令人脸红,你怎么看”

我说实在的哈,现在各种自媒体因为罗志祥的事,深扒得够多了,咱就别再把有的没的都往上添了。说他渣,就是渣,这点没得说。

但什么和妈妈关系甚密啊,节目上和蝴蝶双人瑜伽啊,演唱会上顶胯30秒啊……说真的,这些要不是因为罗志祥今天这个事被爆,会有人觉得不妥吗?

首先声明哈,我不是小猪的粉丝,但我确实不算讨厌他。

先表个态,对于他各种约人这事,我确实挺跌破眼镜的,同时也挺气愤,毕竟都是女的,要是我的爱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我真是会怀疑人生。

但很多事吧,咱还是要就事论事,别什么事都往上添油加醋。

比如和他妈关系甚密这事,我就觉得挺有点“破鼓万人追锤”的劲头。

有网友扒出之前他在演唱会上的经典“电臀30秒”,30s内抖动128下,可以说是掀起场上高潮,他表演完对台下呐喊的女粉丝说:我妈妈真的受不了了,我妈妈说如果你老爸有你今天一半就好了,我就要生两个!

有人说,小猪和他妈关系甚密,尺度太大。我想说哈,这个顶胯动作,真的是舞蹈领域的一个比较标志的动作,虽说他说话尺度就是比较大,你们可以去看看他在娱乐百分百或者以前的康熙来了,哪个说话尺度不大?另外,要是没这个丑闻,还会有人觉得这个表演尺度大吗?

以前,看《欢乐颂》樊胜美说过:如果这位半夜发信来的男生,不是帅哥,你会认为他是性骚扰吗?如果会,那就不要因为他是帅哥,就不认为他是性骚扰。

所以,要真是觉得小猪以前的表演和他妈妈说话尺度大,就在以前说,如果并没有觉得,那就请不要在这个丑闻曝光后,再说。

要是总看台湾综艺节目的人就知道,台湾综艺尺度比我们这大得多。

以前看《大小爱吃》时,大小S经常以徐妈妈开玩笑,尺度比这个大多了。那时候我看,就觉得怎么能这说话呢?但人家就这么说,也没什么长辈不长辈的,有点像说相声,“台上无大小”的意思。

在这,我就不放图片的,省得把人家大小S再给捎上。

我就说这个意思。

咱说他渣就渣,别为了角度不同,什么事都往上添。还有,人家单亲,和妈妈关系好些,也无可厚非。

现在多少那些有爹有妈的妈宝男,结婚后还让妈妈给洗内裤呢。

还有双人瑜伽,这事。

这个双人瑜伽,在台湾综艺上真不算啥,也就是个节目效果,或者是谁都没想到的尴尬时刻。

而且在综艺节目上这种操作也确实不少,即便在咱这的综艺,也有很多尴尬瞬间。

比如,戚薇本来要抱大张伟,没想到没同时抬脚的大张伟被戚薇摸了一下,挺尴尬的。

戚薇和大张伟都挺尴尬的

还有韩东君和郭富城吧,一起做这个互推游戏,是不是也挺尴尬?

突如其来的搞笑

韩东君应该挺疼吧

张杰这个也挺疼

当时好像是被顶了一下,疼不疼,所有男士们应该知道。

另外,关于蝴蝶。我不知道她人品如何,但以前总看康熙,也总能看到她。说实在的,除了她的娃娃音,我一开始并不太接受外,对她的感觉,并不觉得多婊。

最后,关于罗志祥哈。

再重复一遍,这事他肯定百分百不对。但!看到他被写这么多乱七八糟的,我还是有点不忍心。不说别的,就他40多岁了,在街舞那个节目上,好像是第一季吧,和易烊千玺刘宇Battle冠军时那种状态,我真的相信,他还是挺热爱跳舞的。我不是街舞迷,对跳舞也没多大兴趣。但他的状态我一直记得。

在场所有人,应该就他年龄最大吧。我记得他说过一句话:“起来,我还在跳,你们凭什么说跳不动了……”当时,我也是写稿写不下去了,才看街舞那综艺的,听他说完,我就又继续写。汗!我相信,这要不是真的有激情跳舞的人,应该不会这样说的。小猪15岁左右开始跳街舞,参加大大小小的街舞大赛很多场。

视频大家自己找吧,视频中小猪的solo,先是跳Breaking,再接locking

写这稿子,我也不清楚要表达什么,没什么主题,但写着写着,我就想说,人啊,都有各种阴暗面,明星有,咱普通人也有。喜欢他们的作品,就是作品,就是角色,就是歌曲,就是舞蹈,至于他们的人品,人性,人设,很多都是他们的经纪公司甚至我们自己构想出来的。

凡事一码归一码,咱就别破鼓万人捶了。

后冬奥时代,教育如何作为

2月20日,冬奥主火炬“大雪花”缓缓落下,燃烧了16天的奥运之火渐渐熄灭,为期16天的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中国兑现承诺,为全世界献上了一场真正无与伦比的体育盛会。奥运之火熄灭了,但是运动场内外,那些挑战极限、超越自我,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精彩故事,将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启迪。为此,我们推出冬奥启迪教育专刊评论,敬请关注。——编者

从“别人家的孩子”谷爱凌身上学什么

两金一银,18岁的“天才少女”谷爱凌为自己的冬奥首秀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实际上,在摘金夺银之前,谷爱凌就因为各方面的出色表现成为北京冬奥会的顶流。

世界冠军、学霸、时尚达人……这些标签或许都难以完整描述谷爱凌。谷爱凌的光环早就溢出了运动场,人们热议谷爱凌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很多家长坦言,谷爱凌的出现让自己的育儿焦虑翻倍了。一些家长或是自嘲或者自勉:“鸡娃”不如“鸡自己”。而在一些人看来,谷爱凌的成功复制不过来,她的成功属于精英阶层,是育儿天花板的存在,跟普通人没有什么关系。

毫无疑问,谷爱凌的成长,建立在优越的家庭条件之上,而且是充分利用中美两国的优质教育资源,使其天赋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激发。再加上对机遇的选择和把握,成就了今天的谷爱凌。这些优越条件,显然是大多数人所难以企及的,从这个意义来讲,制造下一个“完美小孩”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谷爱凌的成长之路,也揭示出一些普遍的教育常识、成长规律,普通人并非只能羡慕,以至于徒增育儿焦虑。从谷爱凌的身上,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很多可供借鉴的东西。

比如,尊重兴趣。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谷爱凌从三岁开始就走上滑雪场,固然因为她的妈妈就是滑雪教练,带给了她接触冰雪运动的机会,但一路走来,归根结底还是热爱。“我不是为了拿奥运奖牌而滑雪,也不是为了考上斯坦福而学习,我这么做是因为我喜欢,顺便赢几场,而赢又让我更喜欢去做。”从滑雪中了解到自己的兴趣,并愿意承受风险和伤痛而选择坚持,从滑雪中享受更大的快乐。她发现了自己的兴趣,而母亲尊重她的兴趣,支持她的选择,而不是为她选择,更不是强迫她做什么,“尊重孩子的兴趣”无疑是这一教育模式的基础。

不仅是谷爱凌,苏翊鸣也曾在做演员和职业滑雪运动员之间动摇过,父母给他的建议是:“做你喜欢的。”正是因为热爱,不断激发他们的天赋,使他们获得了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持续动力。为人父母,需要反思的是,在孩子成长道路上,有多少是孩子自己在选择,又有多少是父母为他们选择,把自己未实现的夙愿寄托在孩子身上?

也正是因为热爱,所以专注。睡够十小时,是谷爱凌的另一个成长秘诀。一天只有24小时,对谁来说都是如此,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实现全面成长,这背后是强大的时间管理能力。比其他运动员睡觉时间长,但不睡觉的时候就更加专注。比全职滑雪的人付出的时间少,那么就奋力追赶,不断提高效率。“做作业的时候用百分百的精力去做,然后用百分百的时间去滑雪,这样才能滑到最好的成绩,也能得到学校最好的成绩。”

也正是因为专注产生的效率,让她有机会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尝试一切有趣的东西,并在热爱的赛道上不断超越自我。让孩子牺牲睡眠时间去追求学业目标是不少家长的选择。但从谷爱凌的案例上,我们应该认识到,保障睡眠时间是健康成长的需要,而且可以与实现学业目标、成长目标等并行不悖。做好时间管理,提高专注度,所能产生的效率远超过对睡眠时间的压榨。

“制造”下一个谷爱凌不可为,“别人家的孩子”终究是别人家的,不必为此而神伤、焦虑,也不必为此而不平。富裕还是贫穷,当然会深刻影响孩子的成长道路。但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自己暂待爆发的“小宇宙”。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尊重教育常识和成长规律,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天赋,发展自己的天赋,“小宇宙”就能迎来爆发的时刻,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作者:杨三喜,系本报记者)

敢于突破自我 不唯金牌论英雄

“哪怕就是爬,我也要站在冬奥会的赛场上。”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男子U型场地技巧资格赛中,带伤出战的中国小将高弘博因脚踝骨折只能做一些基础动作,最终拿到15分。虽然分数全场最低,但他笑得异常灿烂,因为上场了就没有遗憾,这样的乐观与坚韧也打动了无数网友。

“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北京冬奥会上,运动员们全力以赴地践行着这样的奥运精神。不断挑战自我、突破极限,获得金牌是每个运动员的梦想,但他们所追求的又不仅限于金牌。放手一搏、站上自己热爱的赛场突破自我,同样是值得骄傲的成功,同样能够收获掌声和认可。

这种勇于突破自我、挑战极限,不唯金牌论的体育精神,对于引导学校破除唯分数、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成长观,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自身的成长,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

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固然欢喜,但作为最后一名也不应妄自菲薄。教育是一场人生长跑,每个人真正挑战的敌人始终都是自己,拼尽全力、没有轻言放弃的人都应该被尊重。就像本届奥运会的“微火”火炬一样,每一个奋力“燃烧”自己、坚持拼搏的人都是一束“微光”,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照亮世界。

敢于突破自我,本身就是一种成功。起初,很多人都不理解羽生结弦,为什么要在冬奥会这么重要的场合挑战未被任何选手在比赛场合攻克的阿克塞尔四周跳(4A)。他在自由滑比赛前一天练习中,脚踝已经受伤,却刚一上场就毫不迟疑地挑战起了4A,第一次摔倒后他又立即调整状态,开启第二次挑战,那份勇气和坚定让人深受鼓舞。这样的冒险会让他错失金牌,但是不这么做他也许会迷失自己。他在接受采访时坦然表示:“一定意义上,我已经挑战成功了。”因为在他心里,最重要的并不是获得金牌,而是挑战极限。敢于跳出自己的舒适区,不沉醉在已获得的成功和掌声中,格局不再局限于获得一枚奖牌,而是收获更高的人生价值追求。通过羽生结弦,我们可以认识到,重要的不仅仅是成绩,而是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和进步,在努力奋进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精神维度。也许孩子并没有达到预期,但是只要有进步有成长,都值得被鼓励和赞扬。

战吗?战啊!以最孤高的梦,致那冰雪上的呜咽与怒吼。敢于突破自我,能缩短与梦想的距离。中国小将苏翊鸣在摘取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银牌后,有很多网友鸣不平。而他并没有将目光停留在过去,没有去纠结金牌还是银牌,而是全身心投入到下一场比赛中,最终在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项目中斩获金牌。在苏翊鸣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注重的不仅仅是初速度,更是加速度,是突破自我的勇气。奥运会上的竞争,打败的不只是对手,更是内心的恐惧与压力,是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就是赢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认识到,努力的重点不仅仅是为了攀登到顶峰,而是在攀登的磨砺中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只有这样才能抵御生命中的不确定性。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实现的,我们无法笃定成功,却可以增加成功的概率,获得奖牌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奔向顶峰的过程。(本报评论员)

挫折与失败也是一堂必修课

北京冬奥会上,徐梦桃摘得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项目金牌,齐广璞则摘得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项目金牌,这均是二人参加四届冬奥会以来的首枚金牌。

对于“迟来”的冬奥会金牌,圆梦的徐梦桃喜极而泣,齐广璞也难掩激动的泪水。冠军的荣光、舆论的赞美,都会随着这枚个人冬奥首金如潮水般涌来,可在荣耀背后,他们面对挑战、失败,不后退、不放弃,愈挫愈勇的精神或更难能可贵。

徐梦桃、齐广璞的努力与坚持最终在北京冬奥赛场收获了圆满结果,可在竞争极其激烈的职业体育赛场,还有很多优秀的运动员终其职业生涯或许都不能站上领奖台,更别说收获金牌。这就是体育的残酷,当然也是体育的魅力所在。有竞争就有成功和失败,即便最优秀的运动员,也不能保证没有失败的时刻。在失败中重新站起来,即便依然无法战胜对手,谁又能说这样的坚持与努力没有回报?

体育赛场竞争激烈,而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同样也充满着各式各样的竞争,学业竞争、就业竞争、职场竞争……竞争无处不在,无疑是人生的常态。而且,现代社会中,我们面对的还是一个愈发激烈的竞争环境。然而,在我们的教育传统中,传递的更多是关于如何成功的理念,而对于挫折教育往往重视不够。这导致一些人难以承受竞争的压力,或者难以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

有竞争就会有成功或失败,没有谁能一帆风顺,我们的教育在引导青少年勇敢直面挑战、参与竞争的同时,也要教会他们如何面对失败和挫折,因为这是竞争之下必然要面对的问题。那些最终成功的,往往都是能直面失败、不惧挫折,将一次次失败转化成搭建成功堡垒基石的人。这样的能力有人可能与生俱来,但更多是通过后天培养习得。

在这方面,家长、教师不妨借助冬奥中的故事积极引导青少年学会竞争,学习冬奥运动员们敢于挑战对手、超越自我的不服输精神。这对于他们提升学业水平、个人能力抑或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后应对各种挑战,都大有益处。须知,恰恰只有知道如何面对失败,才有可能更好收获成功。眼里只有成功,或在接受的教育中只有成功学,那遭遇一场失败就可能一蹶不振,而即便收获成功也可能因为一次挫折而无法守住胜利的果实。只有做到正视失败,才能做到身处低谷不气馁、站在高处不骄傲,也才有可能厚积薄发取得成功,并从一场胜利走向另一场胜利。

包括冬奥会在内的体育赛场,有太多既领略过顶峰无限风光,又在低谷苦苦挣扎过的优秀运动员。家长、教师在引导青少年学习优秀冰雪运动员敢打敢拼、勇争上游、不断追求成功的精气神外,不妨也充分运用“典型人物”开展好挫折教育,让青少年告别百般呵护的“温室”,使孩子们在与失败、挫折的“交锋”之中韧性得到提升、抗挫折能力得到提高,引导青少年成长为积极向上、无惧竞争敢于成功,又能坦然面对失利、直面挫折的身心健康的一代。(作者:夏熊飞,系媒体评论员)

传承冬奥精神 上好“开学第一课”

2月20日,北京冬奥会圆满落幕。这是我国首次举办冬奥会,北京也成为全球首个“双奥之城”,北京冬奥会成为展现新时代国家形象、发挥大国之治、提振发展信心的重要窗口和契机。通过这段无与伦比的“北京时间”,全世界再次惊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如诗如画的中国式浪漫,沉浸于美轮美奂的开幕式和闭幕式,感动于台前幕后无私奉献的工作和服务人员。这就是北京诠释出来的奥林匹克精神给全世界带来的震撼和感动。

我们看到赛场上实力与颜值并存的谷爱凌凭借出色的比赛表现斩获2金1银,我们看到苏翊鸣成为冬奥会历史上最年轻的单板大跳台冠军和首位赢得冬奥会单板滑雪金牌的中国运动员,用1金1银的优异成绩送给自己一份特殊的成人礼;我们看到三届冬奥会老将武大靖获得中国首金时的几度哽咽、情难自已;我们还看到患有先天性心脏血管畸形、36岁创造生命奇迹的肖恩·怀特,参加8届奥运会的50岁德国速滑选手佩希施泰因……每一位运动员拼搏的身姿和顽强意志都令人动容,他们所诠释的冬奥精神远不是一块奖牌所能表现的。

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超乎预期。百度热搜大数据显示,北京冬奥会是史上最“热”冬奥会,比上届冬奥会高出5倍,80后是关注的主力,而00后的兴趣高于90后。诚如世界青年大会秘书长伊迪欧拉·帕肖拉瑞所言,冬奥会是青年得以了解不同文化、传统和社会经济状况的重要国际活动和平台。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用什么样的精神食粮哺育成长,用什么样的理想价值引领成长,不仅关乎青少年个体发展,也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不是一锤子买卖,不能办过之后就成了“寂静山林”。冬奥会如此,冬奥精神就更不应该成为“寂静山林”,而应成为中国人新的“精神营养剂”和“精神沃土”。如何深层、深度、深刻挖掘冬奥精神,提炼思想政治教育素材,为青少年恰逢其时地上好春季“开学第一课”,是契机,更是责任。

如何有效激活冬奥精神的育人元素,深度挖掘冬奥精神中宝贵的育人价值,把“拼搏精神”“中国自信”“开放包容”等冬奥精神印记牢牢镌刻在广大青少年的心中,不能简单化、机械式、口号式,更不能搞形式、走过场,必须注重内容、讲究方法,准确把握青少年的成长特征,正确处理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关系,善于运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与方法,让冬奥精神走进青少年,鲜活起来、生动起来、具体起来,引领正确的方向,根植文化的自信,鼓舞奋进的青春,让青少年在新时代感悟到并真正实践北京冬奥精神的奋进力量。

冬奥精神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内容。北京冬奥会的精彩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冬奥精神是中国人的奋进营养剂,也是全世界共同的精神财富。如何把这种伟大的精神力量转化成青少年健康成长、奋力前进助推器的逻辑起点是“融入什么”,也就是冬奥精神的主要内容、核心要义的问题。

虽然,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角色对冬奥精神有不同的解读和认识,但以下三个方面一定要和青少年讲深讲好:一是要把新时代奥林匹克精神和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体育精神讲深讲好,引导广大青少年勇争一流、不言放弃、奋勇拼搏。这是冬奥精神“看山是山”的第一层内涵,是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官方话”。二是要把冬奥会闪耀的中国元素、中国自信、中国精彩讲深讲好,切实增强广大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这是冬奥精神“看山不是山”的第二层内涵,是“北京话”的时代体现。三是要把冬奥会“更团结,向未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讲深讲好,在广大青少年心中播撒和平的种子,用更开放、更包容、更自信的姿态放眼世界、开创未来。这是冬奥精神“看山还是山”的第三层内涵,是放眼世界格局的磅礴大爱,是冬奥精神的“世界话”。冬奥精神三个方面的内涵,是认识冬奥精神、实践冬奥的基础,由浅入深、由小及大、由点到面,必须要和青少年讲清楚。

冬奥精神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方法。冬奥精神融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不能简单做加法,而应注重“嫁接”“嵌入”与“融合”,实现润物无声。一是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想的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通过集体备课、专题讲授、数字化教学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将冬奥精神融入到思政课、专业课、基础课、实践课的教学活动中来,开展冬奥精神的宣传、讲解和科普,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推动协同育人。二是要切实发挥“第二课堂”的补充渠道作用。利用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学生社团等阵地优势,通过集中宣讲、学习研讨、团体辅导等多种形式,以学生乐于接受、活泼生动、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三是要切实发挥移动互联网的新兴渠道作用。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在他们高度活跃的微平台和手机端等建设教育阵地,以优秀网络文化作品等形式切入广大青少年的业余生活,引导广大青少年通过互联网关注冬奥赛事、读懂冬奥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作者:雷园园,系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

体教融合赋能竞技人才培养

冬奥期间,七台河,这座总人口不足70万的“冬奥冠军之乡”再次受到关注。这里先后走出了张杰、杨扬、王濛、孙琳琳、范可新等10位冬奥和世界冠军,中国在历届冬奥会获得的金牌中,7枚和七台河有关。

七台河的成功无疑为我们培养各类竞技体育人才提供了诸多启示。我国传统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主要培养机制是“地方业余体校、省市体工队和国家队”的三级网络,整体上来看,还存在体教系统缺乏深层结合、输送渠道单一且成才率偏低等问题。

而七台河的经验就在于,通过深化体教融合,形成了从学校到专业队,从业余到职业的培养、输送和层层选拔短道速滑人才的机制,脚踏实地走出来一条体育竞技人才培养之路。比如,七台河连续23年举办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开展了23届中小学生速滑赛,创办专业冰雪运动体育学校,让运动员从起步开始就得到正规化专业化指导和培训,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建立了由特色文化学校、初级班、青少年滑冰业余体校基础班、重点班组成的特色培训机制,不仅进一步夯实了后备人才基础,还解除了家长怕耽误孩子学习这一后顾之忧。另外,创新培养模式,开通了地市级队伍直接向国家队推送优秀运动员的通道,叩开了直通国际赛场的大门。

培养竞技体育人才,要建立起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完整生态。坚持和完善政府主导的举国体制,优化、整合后备人才培养、培训的途径,将体育类学校、培训基地融入教育系统,真正实现体教融合,形成行政主导、学校为主、市场化为辅的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生态体系。从全面育人的教育目的出发,激发全体学生的体育兴趣,自下而上地将常规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选拔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还需要整合资源,充分挖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良性循环的竞技人才培养生态系统。已有经验证明,社会力量投资创办的各级体育俱乐部是培养青少年运动员、高水平运动员的摇篮,经济发展是竞技体育的基础支撑和动力源泉,支持和鼓励更多的专业性社会机构与市场中介组织参与后备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培养竞技体育人才,要尊重人才培养规律,走体教融合的科学化培养道路。传统的体育系统须与中小学、大学共同搭建体教融合人才培养平台,形成多方协同人才培养模式。

政府应搭台精准定位区域发展战略,鼓励体教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掘群众体育传统、体育资源、青少年体育潜能,落实国家层面的“五育”并举教育方针,从管理体制上将传统体校和基础教育系统融合起来。

要充分重视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体育竞技人才的初期培养,深化优秀运动员招生体制改革,形成自下而上、由宽渠道到专业化的培养路径。在中等教育阶段科学规划布局、设立特色学校,广泛性选择有培养潜力的体育竞技后备人才,拓展体育竞技人才的学业发展纵深度、职业发展宽广度。

为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从学校教育主阵地开始就要兼顾体育技能训练和文化学习之间的平衡,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上注重学训平衡,从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上避免运动员的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之间的矛盾,避免体育人才发展的道路狭窄和异化。

要搭建起体育竞技人才后备力量的高质量发展体系,开足开齐学校体育课程,为全体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体育课程,从全面育人的教育目的出发,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激发和培养全体学生的体育兴趣。弘扬体育强国精神、夯实健康中国的文化根基,筑好梯形人才培养框架,形成良性发展的体育竞技后备人才梯队。(作者:杨玉春,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

来源: 中国教育报

马拉多纳自传告诉你1986年阿根廷队是怎么捧回大力神杯的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王婧尧

2018俄罗斯世界杯激战正酣。足球成为大众聊天话题的主角。如果你真爱足球,就算不是阿根廷球迷,又怎能错过马拉多纳?在看球期间,不妨看一本书:由译林出版社最新出版的《马拉多纳自传:我的世界杯》。

我们为什么热爱足球?当美妙的足球像奇迹一般出现在球场的时候,总是让人激动不已。足球带来奇迹,而马拉多纳在球场上创造的奇迹太多太多。在许多足球记者、球员和球迷心中,马拉多纳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足球运动员。1986年,作为国家队队长,马拉多纳带领阿根廷夺取大力神杯。他向全世界球迷证明了他是当时世界上一流的球员。而在荣耀背后,马拉多纳的周围也萦绕着许多负面新闻,粉丝爱他至深,责他也切,他曾站上过自己所热爱事业的制高点,也跌落到人生的低谷,而风云过后,他依然是最初那个全心热爱着足球的小伙子。

2018年6月,译林出版社推出《马拉多纳自传:我的世界杯》。在这本书里,马拉多纳回忆了自己在墨西哥世界杯上的精彩表现,那是他球员生涯走上巅峰的开始。世界杯前不被看好的阿根廷国家队,在队长马拉多纳的带领下,一路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打败意大利、英格兰、西德队,捧得大力神杯。自那之后,阿根廷30多年里没有再获得世界杯冠军。是因为“上帝之手”带来的诅咒?是因为阿根廷足球的落败?还是因为阿根廷只有一个梅西?马拉多纳不仅回顾了自己球员生涯的完美表现,也道出了自己对足球这项运动的真心热爱。

马拉多纳在序言中说道:“我当时是个青年人,现在仍然是。我记得很清楚,如果你们去查阅档案,会发现我把当年的世界杯冠军献给了全世界所有的青年人。当时在阿兹特克体育场的新闻发布会上,当我被问到会将冠军献给谁时,我首先就说了这样一句话:‘献给全世界所有的青年人。’然后我还向他们献上了一个吻。”马拉多纳用文字道尽了自己闪耀的青春,把自己内心对足球的热忱悉数剖白,以最坦诚的姿态呈给所有人。

1986年世界杯开赛前 拒绝官方换帅

在这本自传中,马拉多纳开篇就爆了一个料:在1986年世界杯开始前的一段日子,阿根廷主教练比拉尔多差点被当时的官员换掉。一天深夜十一点,马拉多纳接到来自政府的一个电话。电话里的人对马拉多纳说,“我们要换掉比拉尔多。”马拉多纳的回答是,“如果政府想换掉比拉尔多的话,请弄清楚这意味着也要把我换掉。因此你们要意识到,这不是换掉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同时换掉两个。如果他走了,那我也不留下。”随后马拉多纳挂断了电话。马拉多纳在书中写道:“我现在提起这件事是想让诸位清楚一点:在当时政府给我打电话说要换掉主教练的情况下,我没有背叛比拉尔多。”

马拉多纳为了成就一番伟业而作出了选择,当时的他坚信这个队伍能够创造了不起的神话。可以说,期望复仇的强烈愿望支撑着马拉多纳。在1982年的世界杯上,马拉多纳表现不佳。这让马拉多纳很愧疚,“当时有那么多殷切的期望、那么多热力的宣传,还有那么多希望看见我摔倒的虚伪小人,这一切我都记得清清楚楚。所以我想复仇,我全身心地想完成这次复仇。”

在之后的采访中,马拉多纳说,“在1982年的世界杯上我并没有失败,因为我已经竭尽所能。但我也清楚地知道那届世界杯上损失最大的人也是我。当时有那么多殷切的期望、那么多热力的宣传,还有那么多希望看见我摔倒的虚伪小人。这一切我都记得清清楚楚,我还记得我说过:‘老爸,别听他们瞎说。在我们国家有许多比马拉多纳更重要的事情。’我想把这届世界杯从我脑中抹去,然后开始思考1986年的世界杯。”

比拉尔多跟马拉多纳谈待遇的问题。关于“钱”。比拉尔多问他是否有什么特别的要求。马拉多纳的回答是,“不不不,别提这个了。我什么时候在金钱方面有过困难?!如果我去征战这次世界杯,那也是为了国家,为了我身上的国家队队服。钱的事情我一点也不在乎。”

墨西哥世界杯时日渐近,马拉多纳却突然感染了肠炎,这使得他三个月没踢上球。比尔拉多找到他,向他解释自己脑子里的一些想法,并希望马拉多纳别被肝炎吓住。谈完这些,比尔拉多轻描淡写地补充了一句:“另外,你还将成为国家队队长。”这个消息让马拉多纳“心脏爆炸”,他在自传中写道:“没有什么比成为一支球队的队长更让人激动了,而成为国家队队长更是如此,因为从那时候开始你真的成为领头羊了!”尽管多年以后比尔拉多与马拉多纳在观念上多有分歧,但在当时却有这样一段投桃报李的故事。

马拉多纳写道:“当我成为国家队队长的梦想成真之后,我给自己定下的第一个原则就是:虽然代表欧洲俱乐部踢球获得的报酬要多得多,但是代表国家队出战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成为队长后,马拉多纳全力以赴做着准备工作,“当你被赋予队长的重任时,也就意味着你要完完全全熟悉你的队员。我让人给我找来各种录像资料,研究所有人的踢法技巧,我四处打电话向人咨询,我的兄弟、侄子、外甥,能问的我都问了。大家给了我很多帮助,他们跟我描述道‘这个人踢得不错’,或是‘那个人还应该多带带球’。当然你现在可能会嘲笑我的方法,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看电视转播球赛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只能用这种方式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

运动生涯中最严重的一次受伤

1983年9月24日,马拉多纳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就像记得一粒重要进球一样。因为这一天他遭遇了自己运动生涯中最严重的一次受伤。那时候的西班牙足球比较暴力,“如果一场球赛里面没有球员骨折的话,简直就能被称作奇迹了。” 当时马拉多纳所在的队,以 3∶0战胜毕尔巴鄂竞技队了。“一切都像是不可思议,在发生这一幕的前几分钟,舒斯特尔还一直对戈耶科切亚发动猛烈攻击,因为之前不久这个巴斯克人曾经踢伤了德国人。整个球场都在助威,喊着‘舒斯特尔!舒斯特尔!’,仿佛在为德国人的复仇而欢呼。巴斯克人感觉要反击了,感觉他想杀了德国人。由于我当时一直跑动在巴斯克人的边上,我看出他的意图了,于是我对他说:‘嗨!兄弟,镇定点,你们已经要 0∶3输定了,你没必要再吃一张黄牌了……’我发誓说这话绝不是想要刺激他,我发誓我不是这样的人。我平时就是和对方球员这样交流的,尤其是和盯防我的对方球员我会这样讲话。因为我很注意盯防我的球员。但是那天晚上我却没看到他冲着我来,我完全没有预判。如果我预判到了,我一定会跳起来躲过那场灾难。”

当马拉多纳跑到半场中央的位置时,他准备用左脚控制传球时,“真切感受到被狠狠踢了一脚,我听见了断裂的声音,就跟一块木头断掉一样,随即我就感到了疼痛,到现在我都忘不了那种钻心的痛感。第一个跑到我身边的是队医米格里,他冲我喊道:‘你怎么样了?什么感觉?’‘我--我的骨头断了,一切都完了!’我哭着对他说。随即我就被从诺坎普球场直接送往医院,运送我的是一辆现在看来都不好意思乘坐的小卡车,连救护车都来不及等。梅诺蒂来了,在病房里他轻轻地对我说:‘迭戈,往远看,你这次牺牲可能会将球场暴力一次性清除呢。’因为那时候的西班牙球场上实在是太暴力了。”

在这一切发生以后,马拉多纳唯一想知道的是“我什么时候能重返球场。当时我不停地跟即将为我手术的冈萨雷斯·阿德里奥医生说:‘我想很快回到球场,医生。您要做什么尽管做,但是我真的希望能很快回到球场。’既然我需要很快返回球场,那么就需要魔术师般的双手帮我恢复一切。我说的魔术师就是‘大鸟’,也就是‘疯子’,也就是奥利瓦。他后来和我一起回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我给他打了电话,因为他当时人在米兰。接到我的电话之后他立刻就出现在我身边。这种情况发生过很多次,无论是扭伤还是抽筋,或者其他的小伤病,只要呼叫奥利瓦,他就会立刻出现。所以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奥利瓦医生在那场意外刚刚发生的时候就到达巴塞罗那的话,那我就用不着做手术了。这点几乎是可以肯定的。因为他有一双神奇的手,可以不用通过手术就把骨折治愈。”

马拉多纳说,自己之所以要坚持要把这段历史再讲一遍,因为奥利瓦医生对我和我的墨西哥世界杯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多亏了奥利瓦医生的智慧,让我得以在受伤一百零六天之后就重返赛场:1984年1月8日,我们冒雨与塞维利亚队进行了比赛,我们以3∶1赢得了比赛,其中我一人进了两球,第二个球和第三个球。在比赛结束之前梅诺蒂把我换下了场,我收到了记忆中最盛大的欢呼。我把那次欢呼献给奥利瓦医生,因为多亏了他,我的脚踝才能和从前一样灵活。正是他告诉我,我的控球技术胜过其他人的秘诀就在于我能保持脚踝的高度灵活性。感谢奥利瓦医生的努力,我才没有失去回到球场的机会,我才能百分百痊愈。更是多亏了他,在距离世界杯很近的时候,我也能化险为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玩命真人秀引发热议 狂飙突进的综艺该刹车了

艺人录综艺节目猝死“玩命”真人秀引发热议

狂飙突进的综艺该刹车了

● 为了吸引受众,真人秀节目会不断提升挑战性,并且这种挑战是真挑战、真竞赛,这就会带来一定的风险

● 虽然大多数节目从制作角度都要优先考虑艺人安全,包括节目设置等环节,但可以执行到何种程度则与从业者的素质、节目准备时间等因素有关。更关键的是,整个行业对此并没有特别严格的标准

● 目前,在综艺节目尤其是竞技类综艺节目发展比较混乱的情况下,加大监管力度、作出更有效的制裁刻不容缓,促使相关的节目制作方细化节目可能产生的高风险以及强化制作方面的安全保障

□ 本报记者 赵 丽

□ 本报实习生 董锦蒙

11月27日凌晨,艺人高以翔在录制浙江卫视综艺节目《追我吧》时当场晕倒,经医院抢救无效后遗憾去世。随后《追我吧》节目组发布声明称,医院宣布高以翔为心源性猝死。

据悉,《追我吧》是浙江卫视推出的一档夜晚城市实境追跑真人秀。节目运动强度大,内含梅花桩、飞檐走壁、徒手爬楼等高风险运动,且由于节目要求在城市CBD录制,因此录制时间大多在深夜,对参演嘉宾体能消耗极大。

11月27日傍晚,浙江卫视发布声明回应高以翔猝死,表示愿意承担责任。

针对这一事件,网友纷纷质疑,综艺节目录制在管理方面是否合规?节目录制中,艺人的人身安全如何得到保障?

综艺行业时间特殊

熬夜录制成为常态

高以翔所录制的是一档都市夜景追跑竞技秀。这档节目让明星与素人进行高难度、高强度的竞技对抗,在“你追我逃”的硬核竞赛氛围中,突破体能极限,展现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竞技精神。因此,节目中出现了大量关卡挑战,包括“在两个旋转的滚筒上迅速找到身体平衡点,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吊威亚爬70米高楼登顶,然后通过一个索道,滑向对面大厦的顶楼”。

“这个综艺节目本身就挺危险的。”一位接近娱乐圈的相关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私下聊天时表示,无论是男女艺人,在长期节食、营养不良的身体状态下“连轴转”地高强度工作已经是职业常态,而包括经纪公司、艺人工作室的工作人员也是如此。

上述接近娱乐圈的人士透露,“熬夜录制”等非正常录制手段,让国内综艺制作进入了畸形状态。比如,之前大火的现象级综艺节目《奔跑吧》的录制时常是凌晨甚至清晨结束。

对于棚内节目为什么也会经常在夜晚录制,许多艺人经纪从业者表示费解,但已经习以为常。

“这就像是约定俗成的,很多节目都是说好了录制时间,观众到了,嘉宾也到了,但就是要延期两三个小时才开始。”任职为某艺人宣传的逍遥无奈地说。

针对许多网友质疑为什么节目在半夜一点多还在录制,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广电智库专家周逵认为,属于这个行业工作时间的特殊性。

“录制一个节目,往往下午两三点钟艺人就开始化妆准备,由于想避免人声和噪音等因素的影响,节目往往会选择在晚上录制,从傍晚录制到半夜两三点,艺人第二天早上还要再赶飞机,去赶下一场的节目录制等活动,工作完全是连轴转的。”周逵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说。

在周逵看来,明星或者艺人也是作为一个文化生产行业的劳工身份出现,“他也是一位‘工人’,大量的日夜颠倒。不仅是艺人们,工作人员、编导们的工作节奏也是这样的,这些由竞争性等因素带来的风险不仅针对明星。这次高以翔猝死引发大家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一位明星,但同时演艺行业的工作人员也时而出现此类悲剧,这是行业的某种客观性造成的”。

曾面试过综艺编导职位的刘航(化名)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制作公司当时就表态说为了节省成本,很多都是一次连录多期,早上开始准备工作,从傍晚六七点开始录制,一直录制到凌晨两三点,实际工作起来很可能更晚。

刘航在后来从事相关行业的朋友处了解到,一些比较有名的综艺类节目都是经常录制到凌晨三四点,“有时候能明显看出来常驻嘉宾的脸色很差了,但还是得接着录。剧组拍戏,横店因为夜里电费比较便宜,很多剧组选择都在夜里拍戏,横店大夜由此而出名,大夜指通宵不休息拍摄,小夜指拍到凌晨3点收工回去睡觉。可想而知大夜有多夸张,在这些通宵工作的剧组里,时常会有负责灯光、道具、场务等工作人员猝死,但因为他们不是公众人物,没有人关注,所以公众不得而知”。

一个曾在影视圈工作过的人说:“拍摄15个小时都正常,没有人能管得了,演员在片场要随时待命。”

“做节目的时候,感觉就是时间不够用,虽然每天都是远超八小时工作制,但依然来不及。”一位资深综艺从业人员直言,“不管是谁,录制当天生病了,也得坚持。去国外拍就更辛苦了,几乎没有时间睡觉。”

追求跨界暗藏风险

安全指数屡受质疑

近几年来,由于影视行业资本涌动,综艺行业也成为炙手可热的领域。综艺行业的狂飙突进在数据上可见一斑。据广电总局监管中心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共上线385部网综,节目数量较2017年同比增长95%。

然而,伴随着综艺行业的迅猛发展,综艺事故也层出不穷。

《法制日报》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2013年,释小龙的助理在浙江卫视《中国星跳跃》节目训练基地意外溺水身亡,年仅18岁。

《奔跑吧兄弟》第一季录制期间,李晨在和金钟国对抗时被甩出去,撞得头破血流,眉骨缝了22针。

《爸爸去哪儿》节目组虽然在每期出外景拍摄时都会先试玩一遍,也仍然出现了胡军儿子流鼻血、费曼脸被划伤等事故。

2018年,浙江卫视《王牌对王牌》录制期间,张杰在玩游戏时晕倒,脸砸到凳子上导致面部淤青。

发生意外后,节目组的处理方式也备受争议。

陈楚河受伤后,其经纪公司曾反映,节目组的队医第一时间没有重视嘉宾的安全,仅仅只是用了冰袋的方式简单治疗,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并且在态度上缺乏诚意。

张杰晕倒后,粉丝提出质疑,节目组在明知游戏有一定危险的情况下,无视张杰提出的对安全性的质疑,仍让其参与。

“早年间,诸如飞机航拍中摄像坠亡等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在节目录制中难以做到百分之百防范意外事故,我们时常耳闻在节目录制中有艺人发生车祸等意外。而对于高以翔的安全保护,经纪公司在事先绝对会有所考虑,节目方的安全意识也不是完全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在节目过程中也会涉及。”周逵说。

在周逵看来,高以翔事件之所以发生,除了偶发性概率之外,还有以下因素:

真人秀节目目前的竞争性很强。“一个顶级的真人秀节目往往会投入大量的资源,而同时带来的市场竞争就会非常强烈。真人秀节目为了吸引受众,就会相应提升其挑战性,而且这种挑战是真挑战、真竞赛,花拳绣腿观众不会爱看,观众想看的是真实的反应。因此,这就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周逵说,现在节目往往会追求跨界,比如,这次浙江卫视的节目将高强度的专项体育运动与作为非专业运动员的明星结合起来,这种模式就会带来一定的危险。

近几年,大型户外节目式微,节目组为了抓住观众绞尽脑汁。曾接触过此类竞技类综艺节目策划环节的张鲁说,综艺节目制作遵循的规律变了,制作人和导演会通过数据来揣摩受众喜好,“比如,这一段虐心了,他们会发现数据很高,所以下次做节目的时候会觉得这样的环节要多加,因为在这个环节收视率、点击量马上涨起来了”。

导演提前测试游戏

节目执行缺乏标准

随着户外竞技游戏花样百出,跳伞、速降等高难度游戏屡见不鲜。一些节目在介绍中也会强调“拼搏精神”“励志竞技”“突破自我极限”。然而,“突破自我”有那么轻松吗?从制作单位到明星团队,真的清楚“极限”在哪里吗?

《花样姐姐》《花样爷爷》等节目的导演李文妤曾对媒体说,面对不能确保人身安全的项目,导演组会提前安排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导演进行“人肉测试”,“多次测试下来我们才能对这个设施有大致判断,例如适不适合嘉宾做,或者是否要降低强度。如果不适合,我们会直接放弃”。

但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大型户外节目受伤已经是节目组的常态。作为测试者,张鲁曾在测试一个把人吊起来的道具时,虽然下面铺了稻草,但自上而下被扔下来的那一刻,他的脚还是被扭到了。同组的一位女导演也闪了腰。入行这么多年,张鲁对同事因加班进医院已经习以为常。

曾从事安全管理相关工作的Carol向“娱乐资本论”透露:“像录真人秀时,一些过于激烈的运动或是设计的桥段可能都会有不安全的情况发生,很多时候虽然节目组说我们这边安保已经很好、有一定的保护措施,但其实你去仔细确认的时候发现很多设施都是不完善的。”

Carol曾在一场爆破戏前去检查现场灭火器材,发现器材已经过了质检期。还有一些剧组的脚手架也不符合规范,但这些通常只有熟悉安保工作的人才能看出来。

不过,根据“娱乐资本论”中对一些综艺节目导演的采访,有业内人士也表示,一般这类节目在最开始为了达到最强烈的感官刺激,会在初期设置成极限值,然后节目组的人去挑战,再从极限一点一点往下降,降到艺人可以承受的难度,“基本上导演组测试完极限状态,在录制过程中肯定会降低很多难度。”所以事实是,在艺人受伤之前已经有不少节目组的工作人员替他们受了伤。执行团队里有专门负责的游戏执行和艺人导演,需要对整个游戏环节在极端条件和非极端条件下进行完整的测试,还要对整体游戏过程中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和预判。

虽然大多数节目从制作角度都要优先考虑艺人安全,包括节目设置等环节,但这其中可以执行到什么程度,也有业内人士透露,是和从业者的素质以及节目准备时间等因素有关。更为关键的是,不少受访的业内人士均表示,整个行业对此并没有一个特别严格的标准。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现场的救援措施。11月30日,央视《新闻周刊》节目在“人物回顾”中报道了高以翔猝死离世一事,而这则报道的题目为“高以翔:生命的警示”。

《新闻周刊》节目中首先回顾了高以翔去世的来龙去脉,介绍他平时喜欢健身、篮球、旅行、极限运动,身体素质良好,缘何猝然离世?节目说道:“痛心之余,有人质疑通宵高强度的节目录制隐患重重。黄金4分钟没有专业医护人员和急救设备,救护车也因路障没能第一时间到位。或许足够的健康意识和及时的抢救措施不能将他挽回,但至少能保护住更多生的机会。”

同时,央视还指出,节目现场基本没有应急救护的器械和相关的环境,不能说救护车直接开到身边或者有体外除颤仪,高以翔就一定能够救过来,但是没有那就一定救不过来。“这就难怪,一边是痛心,而一边是担心。”

加大综艺监管力度

全面保障生命安全

高以翔离世事件发生后,也有舆论表示是否要加强这方面的立法。

对此,周逵说,目前该行业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并且形成了新的共识,“现在去节目组里,艺人方往往会在合同里加上‘确保艺人生命安全’这样一个条款,艺人工会等也会相应作出举措保障艺人的健康安全等”。

周逵认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界定已经足够,不能要求有关部门事无巨细地对每一个出现的问题都予以详细界定。“更多情况下,更应从媒介伦理出发,在传统关注内容伦理之外,更加关注生产过程中的伦理,从行业工作者自身的生命健康考虑,重视人而不是牺牲人,加强对台前幕后的明星、工作人员等所有从业者的重视。让这个行业形成一个更好的工作习惯,促成良性的循环。”

不过,对于综艺节目行业多有研究的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温艳秋则提出,相关管理机构应进行相应规范。“目前,对于电视还没有基本的立法,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19-2028年立法工作规划》,5年内完成《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的修订,10年内完成《广播电视节目管理条例》《广播电视从业人员管理条例》的制定工作。另外,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法》的立法进程,10年内完成制定工作。”

“在目前综艺节目尤其是竞技类综艺节目发展比较混乱的情况下,要增强监管力度,作出更有效的制裁,如加大处罚力度,促使相关的节目制作方更关注可能产生的风险防控,也可以出台一些具体的措施性的防范措施,细化节目可能产生的高风险以及强化制作方面的安全保障。”温艳秋说,将收视率和播放量作为目标的综艺节目该冷静下来了。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娱乐是有底线的,不能一味地赶进度、求速度,忽略了基础安全措施,更不该以艺人的安全作赌注。

“亟须对录制的综艺节目进行安全级别评定,最好邀请专业的安全机构给出建议,在安全防护方面保障万无一失。”张鲁说。

责编:韩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