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9软件园:电脑手机软件下载大全,热门手机游戏免费下载

4889软件园 > 资讯文章 > 湖北生活频道在线直播观看高清(热搜!女子剪发被4部手机直播,要求停止却被理发师怼……)

湖北生活频道在线直播观看高清(热搜!女子剪发被4部手机直播,要求停止却被理发师怼……)

作者:佚名 来源:4889软件园 时间:2022-12-27 10:27:14

湖北生活频道在线直播观看高清(热搜!女子剪发被4部手机直播,要求停止却被理发师怼……)

湖北生活频道在线直播文章列表:

湖北生活频道在线直播观看高清(热搜!女子剪发被4部手机直播,要求停止却被理发师怼……)

热搜!女子剪发被4部手机直播,要求停止却被理发师怼……

“他用4台手机对着我拍,我不同意,他就说我‘落伍’!”近日,“女子剪发被4部手机对着直播”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据长江日报消息

湖北武汉市民周女士反映

自己剪发时

理发师竟同时用4部手机直播

她要求停止直播

却遭到拒绝

周女士说

该理发师认为直播对顾客没有损失

还称“别的顾客都很开心

能在直播间露脸”

周女士一气之下

连头发都没剪完就离开了理发店

8月30日14时许

记者看到周女士所说的理发店里

一个手机支架

放在进门第一个剪发位的镜子旁

上面固定着4部手机

其中3部手机开着直播

1部放着音乐

一名男士正在手机前跳舞

与周女士发生口角的理发师熊先生称

他从今年2月份就开始直播剪发

在他直播间露过脸的顾客非常多

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提出反对意见

“现在直播常态化了

又不是明星,普通老百姓怕啥?”

记者观察到

熊先生用3部手机

在3个不同的平台直播

他说

现在理发行业都在通过直播理发、

拍摄短视频等方式做推广

记者随机探访了市内3家理发店

均存在

通过直播或短视频平台推广的情况

一大型连锁理发店的工作人员称:

他们店有负责拍摄短视频的理发师,专门拍摄理发效果好的顾客,再发到社交媒体上吸引新顾客。“不过,不管是拍还是发,我们都会提前征得顾客的同意。”

直播的隐私边界在哪里?

记者搜索发现

早在3年前

网红餐厅私自直播食客吃相

也曾引发争议

@消费中国 提醒消费者

在公共场所

比如商店、餐厅等如遇“被直播”

消费者有权要求侵权者

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

还可向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举报、

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

对于此次

理发师擅自直播顾客剪发的行为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柳正权也表示:

理发师不经顾客允许直播剪发过程的行为,侵犯了顾客的隐私权和肖像权。顾客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拍摄并赔礼道歉。如对方拒不配合,顾客可以保留直播视频内容和消费记录,到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向法院起诉。根据具体侵权情况,侵权人应承担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或被予以罚款、拘留等处罚。

中国青年报综合:长江日报、@消费中国、极目新闻、最高人民法院、网友评论等

来源: 辽沈晚报

探源中华文明|湖北石家河遗址:持续见证长江中游文明进程

湖北石家河遗址位于长江中游腹地,被发现于上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对石家河遗址持续近70年的科学考古,一步步深化了对于长江中游史前文明的认知。

石家河遗址在文明的脉络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本集将对话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让我们跟随考古学家走进这座持续见证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的史前遗址。

综合这些年的考古及研究,考古工作者初步勾勒出石家河遗址的时空框架,将其分为中心聚落初步形成、文化持续引领与辐射、融入中原文明三期。

第一期是中心聚落初步形成期,经历了距今约5900至4800年的缓慢发展,建成了中心聚落谭家岭城,故也称谭家岭城时期。

第二期为石家河文化的强盛期,是引领与辐射长江中游的重要时期,以石家河城的建成为标志,也称石家河城时期。

第三期又被称为肖家屋脊文化时期,距今约4200至3800年,这时石家河古城已经不再使用。

“石家河遗址是一个面积很大,规格也很高,持续时间很长的一个都邑性的聚落遗址。石家河遗址从距今约5900年到3800年,跨越约2100年,它一直是这个地区最大的城。距今约5900年至5000年的谭家岭城,有26万平方米,是当时长江中游最大的城市。距今约5000年至4200年,120多万平方米的石家河城,仍是当时最大的城市,到距今约4200年后,依然是这个时期的中心。”方勤说,所以石家河遗址变迁更迭的过程,持续见证了长江中下游的文明进程,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探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石家河古城遗址

石家河遗址考古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当时对罗家柏岭等地进行第一次发掘,出土了精美的玉器,被称为“中华第一凤”的石家河玉器——团凤,就是在这里发现的。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主要成果是确认了石家河城的存在,这是石家河考古的一个飞跃。

石家河古城的西城墙和南城墙

第三阶段从2002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开始至今。尤其是2014年至2019年,考古工作者对石家河遗址群及外围9平方公里的区域进行了系统勘探,发现、确认了谭家岭城址、印信台大型祭祀区、谭家岭高等级玉殓葬、三房湾专业制陶作坊等重要遗址区。“这些发现,为深入了解石家河遗址群的宏观结构与组织分层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进一步揭示出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生产专业化与社会分层化的总体趋势。”方勤说。

石家河古城南城墙及三房湾遗址

三房湾遗址里的红陶杯

除了规模巨大的城址、神秘的祭祀遗址外,石家河出土的精美玉器,更是见证了石家河文明的辉煌。

大量精美玉器的发现,显示这里仍然存在发达的手工业,玉器的神人图案以及玉牙璋的出现,说明与中原文明的交流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夏纪年,逐步融于中原文明的怀抱。

“石家河玉器的獠牙、纵目、大耳朵等造型,其实跟三星堆很接近的,所包含的内涵和三星堆有很多一脉相承的地方。”方勤认为,石家河玉器一定是文化交流的结果。那是一个进入了文化交流、文化认同的时代,永远不要低估古人的交流、交融的能力。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从未间断的密码是什么?就是交流。

石家河遗址的考古工作仍在进行。方勤说,石家河遗址的发现,为我们追寻长江中游文明打开了一扇窗,实证了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一样,都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共同构建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出品人:孙志平 唐卫彬

监制:张平锋 李鹏翔

制片人:李杰 梁建强

统筹:王健 张旭东

主持人:喻珮

记者:余国庆 喻珮 饶饶 方亚东 潘志伟

编辑:孙彪

包装:夏勇

海报:杨震男

书法:胡石

新华社音视频部

新华社湖北分社

联合制作

地名故事江夏河南巷,老城烟火气

一个城市,不论岁月如何变迁,总有那么几条老街记录着过往。

纸坊,武汉市江夏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武昌县志》上说“在唐代以造纸作坊而著称”。

纸坊的造纸技术,从哪里传来?

据说,由于安史之乱,约百万河南、河北的人口南迁江南地区,也带来北方先进的造纸等技术,江夏“纸坊”随之兴起。

传承千年历史,纸坊老街繁华所在,河南巷成为纸坊人生活中绕不过去的一条老街巷。

这条狭窄的街巷两旁,老房子青瓦低檐,在阳光下,光晕明显。

陈旧的外墙街道,密密麻麻的沿街店铺……不长的街巷里浓缩了老纸坊的市井生活。

(湖北日报江夏频道记者王明)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电靓土苗山乡 民族情谊更浓——国网湖北电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纪实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

“为各族群众供好电、服好务,是我们的职责所在。”9月7日,在国家命名为“摆手舞艺术之乡”的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百福司镇,国网来凤县供电公司百福司供电所的党员们入户开展安全用电隐患排查。他们将写着网格员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的小卡片贴在每一块电表上,对村民们说道:“我们24小时不关机,用电有任何问题,您都可以随时拨打卡片上的电话。”

长期以来,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高度重视恩施、宜昌等地区民族工作,紧密结合地方发展实际,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供电服务工作深度融合,有力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

画好民族团结“同心圆”

恩施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全州居住着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纳西族、壮族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毗邻恩施的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也有23个民族,土家族占比51%。这些地区风景绝美雄奇、民俗民风独特。但由于历史、自然等方面的原因,这些民族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信息闭塞,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改善民生,才能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国网湖北电力立足本职,强化使命担当,以坚强电网赋能民族地区绿色发展。

在恩施建始县景阳镇尹家村三组,“峡谷飞杆”的景象至今让村民津津乐道:2021年1月,为提升7个村2023户村民的用电质量,国网建始县供电公司决定进行10千伏阳六线整改工程。由于到达施工作业点只有一条能容一人通过的小路,施工人员只能架设近200米的空中索道,将7根水泥电杆传送到对岸作业点。8名施工人员,耗时2周,“飞”进来的电杆终于打通了服务“最后一公里”。

索道运杆、无人机架线、肩挑背扛……供电人让一个个深山“孤岛”连上幸福银线;深谷天坑成了景区、高山民宿用上地暖、绝壁岩洞引出清泉……哪里有需要,电就供到哪里。

“十三五”期间,国网湖北电力在恩施地区累计完成电网投资超过100亿元,新扩建50座变电站,新建改造配电台区1.13万个。恩施电网形成了500千伏“双点支撑、南北互供”、220千伏县域全覆盖、35千伏乡镇全布设、10千伏及以下连万家的现代化大电网。主网建设不断完善,供电“造血”和“输血”能力得到质的提升,电网建设正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供氧、输血”,成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和特色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托起民族地区“发展梦”

9月8日,金秋时节,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镇枝柘坪村千亩稻田一片金黄,风光美如诗画。国网长阳县供电公司渔峡口供电所党员服务队正快速地穿梭在金黄的稻田间,共产党员李豪高举着党旗走在最前面。

“为什么巡线要高举党旗?因为这里既是革命老区,也是民族地区。高举党旗,方便正在劳作的乡亲们看到我们,随时可以喊我们搭把手,有遇到电力故障或是需要我们帮助的时候,我们是随叫随到‘邻家电工’,同时,我们也是国网湖北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的队员,这也是我们的红色引领。”

着力解决好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生活问题,才能夯实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国网湖北电力强化政治担当,各级党组织与土家族、侗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乡、村开展结对共建工作,千方百计为群众谋发展、找出路,全力助推民族地区发展。

恩施鹤峰县铁炉白族乡果园产量不高,果农很苦恼。国网鹤峰县供电公司得知情况后,请来柑橘种植专家来铁炉村培训果农,跟村里的种植户结对子,竖牌定责,帮助村民销售椪柑12426公斤。

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是国事用茶“恩施玉露”故里。近年来,制茶用电需求倍增,2021年,国网湖北电力投入400多万元,更换变压器34台,为恩施茶走向更广阔的舞台注入强劲动能。

有了电的支撑,恩施茶叶品质越来越好,茶业产值不断攀升。截至去年底,恩施州茶业综合产值达190亿元。

产业托起致富梦。国网湖北电力驻村工作队5年持续帮扶建始县土岭村,助力葡萄产业发展和销售无忧;“供电小姐姐”带货直播,为巴东脐橙代言……一个个“扶上马还送一程”的故事,承载着湖北供电人助推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的真情。

国网湖北电力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欠发展地区电网建设,历史存量低电压问题全部解决,配变户均容量由1.21千伏安提升至2.05千伏安,增强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后劲。以恩施自治州为重点,累计建成“电气化 ”项目29类2423个,年人均用电量从703千瓦时提升到1190千瓦时,有效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

筑牢各族人民“团结梦”

民族工作,说到底是人心的工作,重在交心,以心换心。国网湖北电力充分发挥面向千家万户、广联各行各业的优势,在与各族群众守望相助中架起连心桥。

3月29日,国网宣恩县供电公司“电妈妈”爱心团队来到宣恩县椒园镇庆阳坝小学,为孩子们送上书籍、文具、体育器材,陪孩子们做游戏。“电妈妈很受孩子们欢迎。”椒园镇庆阳坝小学负责人秦尤超说。

“电妈妈”爱心团队自2012年组建以来,连续10年开展关爱困难儿童和留守儿童活动,先后获湖北省第七批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恩施州“最佳巾帼志愿服务组织”、国网湖北电力“爱心大使”等表彰。

咸丰县高乐山镇梅子坪村有235栋土家族传统建筑吊脚楼,这些“上了年纪”的房子,室内电线安装不规范,绝缘线破损,存在极大的安全用电隐患。2021年,全国劳模、国网咸丰县供电公司员工林丽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支持,对60户村民的木质房屋电气线路进行改造。20年来,林丽用双脚行走在咸丰县的崇山峻岭之间,挨家挨户做好供电服务工作,每年步行3600多公里,成为群众心中有呼必应的“贴心电工”“林妹儿”。

热心参与公益活动、推进传统文化项目保护、积极传播民族文化……在服务民族地区群众的道路上,国网湖北电力始终步履不停。该公司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不断书写精彩的湖北电力答卷。(杨志英 易少伟 李萍)

相约美丽乡村 缔造美好生活村游集市热闹开市

11月19日上午,2022年湖北“村晚”“村游”示范活动重要活动之一——“村游”集市热闹开市,集中展示市(州)、县(区)形象、优秀文旅志愿服务项目、非遗、文旅产业、特色农副产品等,以文旅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上午9时,黄石市大冶龙凤山庄锣鼓喧天,狮舞龙腾,热闹非凡。随着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陶宏家和黄石市委常委、大冶市委书记郝胜勇为雄狮“点睛”并宣布开市,为期两天的村游集市将迎来八方游客。本次赶大集搭建展位近100个,现场展销产品品类超千种,展区总面积达到10000平米。

在非遗展区,73岁的仙桃雕花剪纸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马又甫正在向观众介绍一幅名为《八仙图》的雕花剪纸,这可是在上世纪50年代就进入了国际市场的仙桃雕花作品。仙桃雕花剪纸迄今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构图繁茂完整、刀法流利工正、破工精细严谨、点划秀美匀称、配景寓意传情,具有写实兼写意、艺术语言丰富、装饰风味浓烈的特征,充分展示了仙桃群众的艺术才华与美好生活的愿望。马又甫:

“这幅《八仙图》是我们1958年出国展示的产品,当时到了欧洲八个国家,为仙桃市创造了第一批外汇,最后被我们保留下来了。那个时候我还小,如今我的孩子也都在做雕花剪纸了,一代代就这么传承下来,用我们的技艺印刻下身边的美好生活。”

本次展会精选了45个非遗技艺传承主体参展,包括7个国家级项目(汉绣、鄂州雕花剪纸、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仙桃麦秆剪贴、阳新布贴、夏氏丹药制作技艺等)和20个省级项目(十堰黄酒、鄂州青铜镜修复及复制技艺、神农架堂纺叠绣、荆州鱼糕、团黄贡茶、大冶石雕等),是历次赶大集展会当中,汇聚非遗项目总量和高等级项目总量最多的一次。

徐柏云是省级非遗团黄贡茶第七代传承人,他专门为本次活动设计了“村晚村游”茶,1500多年传承的制茶工艺打上时代感的印记,让一款农产品变成了大家争相购买的纪念品。徐柏云:

“美好生活共同缔造,一场好的展示活动也需要我们多元化的参与,所以我就想到给活动订制一个比较好的产品,让有关活动的记忆在产品上延续。就像我们经常出去旅游,有时候时间长了就忘记了,这些纪念品放在家里,就有一种记忆感,让很多产品有了精神内涵。”

文旅赋能助力乡村振兴,展示现场不少特色农产品打出“文化牌”,讲好产地、产品的故事,以市场认可的独特内涵,提高农产品文化附加值,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随州市展台前,各式各样的“随州好礼”让人眼前一亮,“文旅 农业”的组合不仅丰富了随州文旅产业的产品业态,也带动产业链上的农民增收。鄂旅投·随州有礼总经理张威:

“通过文化的加持,给文化赋予了更高的价值,比如这个随州香稻,我们有基地,给稻农们提供技术指导,然后我们再按照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来回收,包装成为礼品,增加了它的附加值,所以整个产业链上大家都是获利的。目前随州有礼正在打造一个IP平台,为更多特色农产品、文创产品推广赋能。”

黄石作为此次示范活动联合主办单位,组建了别具规模的主宾展团,展区共设31个展位,涵盖了黄石文旅产业链上的各类明星市场主体,集中展示了“惠游黄石 乐享生活”的文旅形象。

逛大集、品美食、听好戏、囤年货,感受传统市集的热闹和古朴,现场还设置了稻草艺术互动点,观众可参与掰玉米比赛、轧制稻草人、抢南瓜比赛、捡鸡蛋等环节,沉浸式体验农事互动游戏的欢乐氛围。在“年画打卡区”,还可以挑选丰收主题的代表性年画,还原背景,准备道具及服装,沉浸式换装打卡,即刻“穿越”回画中,唤醒对乡村的记忆。

据了解,2022年湖北“村晚”“村游”示范活动期间,还将有14位来自市县两级文旅主管部门的负责同志、非遗传承人和文旅企业代表走进现场直播间,以文旅代言人、乡村推介官的身份面向全网推荐荆山楚水和优秀地域文化,近150个品类的精选文旅热销产品也将通过知名网红的直播带货活动走进千家万户。

(湖北台记者刘成璐,通讯员廖安安、胡姝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