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9软件园:电脑手机软件下载大全,热门手机游戏免费下载

4889软件园 > 资讯文章 > 行会名字竖起来(乘坐54路有轨电车上的公会宣传画)

行会名字竖起来(乘坐54路有轨电车上的公会宣传画)

作者:佚名 来源:4889软件园 时间:2023-05-19 21:26:43

行会名字竖起来(乘坐54路有轨电车上的公会宣传画)

行会名字竖起来文章列表:

行会名字竖起来(乘坐54路有轨电车上的公会宣传画)

乘坐54路有轨电车上的公会宣传画

陈先生每天上下班都会乘坐54路有轨电车。前几天,他突然发现车上多了一些《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等法律法规宣传画。在单程约40分钟的时间里,他时不时阅读宣传画上的内容。

54路有轨电车,每天乘客量非常大。利用城市公交车亲民性高、覆盖面广、流动性强的特点,54路有轨电车联合市总工会,在54路有轨电车上,共同打造了“普法公交”线路,向乘客宣传法律知识。

线路上每辆车的车厢内明显位置都设有法治宣传板块,通过法治标语、法治漫画、法律知识问答等形式,宣传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其中,在工会与职工板块,职工服务热线,工资、工时和工伤处理等热点问题问答,《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等法律法规宣传内容十分醒目。

“企业单方面解除职工劳动合同时,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工会认为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要求重新研究处理时,企业应当研究工会的意见,并将处理结果书面通知工会”“工会通过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调劳动关系,维护企业职工劳动权益”……这些内容显示在车厢内,乘客很容易就能看到。

“原来职工有困难可以拨打服务热线,长见识了!”陈先生对工会竖起了大拇指。

“普法‘搭上’公交车,是市总工会落实职工普法的一项举措,也是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的内容之一。”54路车队队长赵忠泽说。

东亚经贸新闻记者 周东魁

机器人来了,没工人下岗!

机器人来了,我们会不会下岗失业?有职工找到羿洪娟,诉说他们的不安。

(原标题:企业引进6台机器人,有职工担心岗位不保,企业工会带领大伙儿开始找岗位——【喜迎工会十七大·“娘家人故事汇”】机器人来了,没工人下岗!)

“职工之所以对工会评价这么高,是因为工会真替职工着想,实实在在为职工办事。”9月12日,辽宁锦州韩华电装公司工会主席羿洪娟向《工人日报》记者谈起两个多月前职工代表对工会工作的一次评议,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在那次评议中,47名职工代表无记名投票结果显示,对工会去年工作“非常满意”的比率达到100%。

锦州韩华电装公司是中韩合资企业,主要产品是汽车发动机转子。羿洪娟2014年当选企业工会主席,自那以后,她就决心和工会同事一起为职工办事儿,还要办大事儿。

2014年,这家企业一线职工人均收入只有1750元。工会调查后发现,这个收入在行业中属较低水平,于是向企业行政方发出工资协商要约。协商中,羿洪娟带领职工方代表将同行业收入情况、物价水平、最低工资指导线等一一摆在行政方面前,要求企业提高职工收入。行政方认为企业利润较低,希望通过提高产量、质量等提高职工收入。双方协商后确定,公司设立超产奖、质量奖、满勤奖,职工全部拿到奖项每月可增加收入900元;同时设立节约奖,节约额的70%用于奖励职工。

这次工资集体协商让工会在职工中影响力大增,而接着发生的一件事更是让职工对工会竖起了大拇指。

2016年5、6月间,这家公司引进了6台机器人,实操显示,1台机器人可顶替4名工人作业,还可以连续三班作业。

于是,羿洪娟和两名职工代表一起找到公司总经理反映职工的想法,呼吁公司尽量保全职工岗位。总经理表示,公司会考虑职工的诉求,同时他建议工会发动职工想办法、找岗位。

工会接连组织召开了3个座谈会,倾听职工意见,发动大家找岗位。

起动机生产线电枢班班长张春志提出,生产线中,一些没有达到合格标准的零件,要经过生产线二次加工,如果还不合格就得报废,影响生产效率。他建议公司组织专人用单机或手工加工这些零件,将这些零件推向汽车维修市场。“这个点子不错!”羿洪娟找生产、技术、新产品开发、质量管理等部门,对张春志的想法进行研究、论证,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可行。公司专门成立了一个班组干这个活儿,一下子就安排了12个人。

更多的岗位也通过职工的建议被开发出来,最终没有一名职工下岗。而且,由于开辟了一些新岗位,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了,效益也增加了。如今该公司产量提高50%,废品率下降80%,职工收入大幅度提高,在同行业达到中上等水平。

企业工会还在职工中开展了提合理化建议活动和“五小”活动,由工会出资对提合理化建议者和“五小”实施者进行奖励。工会还决定,凡职工发明成果申报专利,工会出资并帮助办理一切手续。这些制度提高了职工为公司降本增效的积极性,每年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都有近百条,实现“五小”成果30多项。

孟磊、马立两名职工提出在零件表面镀镍代替镀铜,可更节能环保,经多方论证被采纳,使泵油燃烧率从85%提高到99%,尾气排放比规定标准还低。这条合理化建议在辽宁省总工会2016年合理化建议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维修工人王文卓对多种工具、工装进行改革,被评为公司创新能手,经工会建议,行政方给王文卓1年内每月增加工资200元。油泵电枢车间工人王超搞出3项技术革新,工会帮助他申报了专利。

该公司工会先后被辽宁省总工会、全国总工会评为“模范职工之家”,羿洪娟先后获锦州市“优秀工会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刘旭)

“工人在线”责编:孙科琳

体彩追梦人曾小泉:退伍不褪色 坚守逐梦路

来源:扬子晚报

21岁是他追梦的开始,21年留下了他追梦的足迹。今年42岁的曾小泉,自1998年部队退伍后加入体彩大家庭。曾在部队多次获得“优秀士兵”荣誉称号的曾小泉不忘军人本色,依然把责任扛在肩上。作为湖南省长沙市体彩专管员,他伴随着体彩发展奋勇前进,一路走来,也将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默默耕耘、坚守一线的身影定格在每一个奋斗的日子里。

尽心尽责做好点滴事

无论工作日还是节假日,不管睡梦里还是吃饭中,只要代销者打来电话,曾小泉都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他给自己提出的要求是:1小时内解决问题。“细节决定成败!”对于专管员岗位,曾小泉认为:“体彩专管员的服务质量代表着体育彩票的形象,想要事无巨细做好每项工作,扎实的体彩知识、熟练的业务技能、真情真意的投入都必不可少。”

在每天巡视体彩实体店时,曾小泉经常对代销者和购彩者宣传理性购彩的重要性。2018年足球世界杯期间,体彩实体店人流量剧增,曾小泉加紧巡视频率。6月27日晚,韩国队与德国队的比赛开始前,购彩者王先生急匆匆走进体彩实体店,要购买3万元“德国队胜”。正在店里巡视的曾小泉看到这一幕,快速上前阻止,并对他说:“我们倡导理性购彩,你买得太多了。”王先生不听建议执意要买,曾小泉和代销者商议后,决定暂时不卖票给王先生。最终韩国队获胜,王先生惭愧地说:“头脑一热我什么都不顾了,幸亏遇见了你们!”

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几乎每天都有,曾小泉自己都记不清了:“我做的事都是职责范围内的,不值得讲述,只想把大家满意的笑容留在心里,他们开心我就幸福。”

身患重病仍坚守岗位

曾小泉常说:“我是党员,也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加强体彩实体店形象改造、开展代销者业务培训……在曾小泉的不断努力下,他管辖的体彩实体店中涌现出一大批“明星实体店”和优秀代销者。逢年过节,曾小泉还会主动前往生活困难的代销者家里,送上慰问金和生活物品。提到他大家都竖起大拇指。

曾小泉把关怀和温暖送给别人,而他自己其实也是一位病人。2012年5月,不幸突然降临,曾小泉被诊断出“脑垂体中枢性尿崩症”。这给曾小泉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多饮、多尿、精神不振、食欲低下……这些病症折磨了他7年。有时因为繁忙,没有及时饮水,还会出现心悸心慌、头痛烦躁、血压下降等情况。曾小泉的家人希望他休长假,好好养病,可是他毅然决然拒绝了,始终如一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曾小泉说:“入职体彩就是体彩人,从青年到中年,从初出茅庐到身经百战,体彩大家庭让我不断蜕变成更好的自己,我不能因为生病耽误工作。”带着这种淳朴又真挚的情怀,曾小泉一如既往坚守在岗位上,甚至比以往更加努力,还积极承担起长沙体彩工会小组长的职务。他说:“要尽一切可能与病魔斗争,不能影响正常工作。”

是什么力量使曾小泉兢兢业业在一个岗位上耕耘21年,还能每天热情高涨地投入到工作中,甚至带病坚持?曾小泉回答:“因为热爱、因为喜欢、因为我是体彩人,每当拿着彩票,看到下面写着一行‘感谢您为公益事业贡献××元’,我就感到光荣与自豪。”

在“体彩追梦人”展示交流活动上,曾小泉获得爱岗敬业“体彩追梦人”称号,评委会给他的颁奖词是:“身患疾病,每天仍用充沛的精力去迎接工作和挑战。电话声就是集结号,1小时内为体彩实体店解决问题,是你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你说,对体彩实体店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态度就是体彩机构的形象。”

曾小泉说:“21岁加入体彩,工作21年,流逝的是时间,留下的是真情。体彩大家庭对我的栽培和照顾,让我在工作中更加努力,在生活中更加乐观,我为作为一名体彩人而自豪,希望能在体彩事业的广阔天地中一直耕耘下去。”

林郑月娥率先接种新冠疫苗,呼吁市民尽早接种

(抗击新冠肺炎)林郑月娥率先接种新冠疫苗 呼吁市民尽早接种

中新社香港2月22日电 (记者 张晓曦)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22日下午联同多名特区政府官员,率先接种科兴新冠疫苗。林郑月娥接种后表示感觉良好,呼吁市民为己为人,尽快预约及接种新冠疫苗。

2月22日下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联同香港特区政府多名司局长,在设于香港中央图书馆展览馆的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接种科兴新冠疫苗。图为林郑月娥展示疫苗接种记录。 中新社记者 李志华 摄

当日下午约2时30分,林郑月娥佩戴口罩、身穿短袖上衣来到设于香港中央图书馆展览馆的社区疫苗接种中心,率先接种第一针科兴新冠疫苗。随后,特区政府多位司局长包括政务司司长张建宗、律政司司长郑若骅、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等陆续接种。聂德权等多位局长还在完成接种后比出“赞”的手势。

林郑月娥随后会见传媒并表示,她早前已透露会接种首款抵港被批准作紧急使用的新冠疫苗,当日她与多名特区政府司局长接种的正是于本月19日抵港、在内地研发和生产的科兴新冠疫苗,她本人在接种后站立约半个小时回答问题,感觉良好,希望此举可以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让香港市民放心接种。

她指出,特区政府已采购足够数量的新冠疫苗,除已抵港的100万剂新冠疫苗外,100万剂复必泰疫苗(复星医药/德国药厂拜恩泰科的新冠疫苗)预计2月底前运到香港,阿斯利康/牛津大学的病毒载体疫苗则有望于今年下半年到港。她呼吁市民为己为人、降低疫情在社区暴发的机会及让香港早日走出“疫”境,尽快预约及接种新冠疫苗。

林郑月娥还表示,香港新冠疫苗接种计划为自愿及免费,近期可优先接种的五个组别人员包括医疗机构人员及参与抗疫工作人员、长者、跨境运输及口岸工作人员等,可以自2月23日起在网上预约,2月26日开始接种。她又感谢中央政府、各地科学家、相关团体和人士的努力,令香港新冠疫苗接种计划得以开展,为香港抗疫带来“曙光”。

另外,多名香港特区行政会议(行会)成员于22日下午约4时亦来到香港中央图书馆展览馆的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接种科兴新冠疫苗,包括罗范椒芬、叶刘淑仪、李国章、林正财、汤家骅、黄国健、任志刚、张宇人等。

记者在现场看到,完成疫苗接种的多名行会成员会获得接种疫苗的证明书,李国章等行会成员亦在接种疫苗后向媒体竖起大拇指。(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四川小伙担心入职富士康是骗局,进厂一年变万元户,如今已干25年

一个人能有多少个25年?

25年里一直做同一件事,有多少人能坚持下来?

1976年出生、今年刚满46岁的雍发权,已经与CNC机台打了25年交道,占据了他前半生的大半时光。

雍发权是成都园区MCEBG事业群Mac(III)产品处金加生技部的部长。从“万元户”到“垫底户”,从下属不买账的主管到技师工作室的领头羊,他在富士康经历了什么?

一月掉了十五斤

1997年2月23日凌晨2点,刚从西南科技大学毕业的雍发权和6位同乡怀揣着期待和疑惑,来到富士康龙华园区招募中心门口。

“如果感觉被骗了,你们要立刻回来。”这是绵阳市教育局分管大学生就业的领导在为雍发权他们送行时,叮嘱了又叮嘱的一句话。当时,绵阳当地的最高月工资也只有160元,而富士康的招工人员向他们承诺,每月拿到手的工资肯定能超过千元。不光是雍发权对这个数字感到不可思议,就连绵阳市教育局的领导们都心存疑虑,担心这会不会是场骗局。

“只要你们努力干,明年的这个时候,你们就都是万元户了。”在招募中心接待雍发权一行人的工作人员向他们详细地介绍了富士康的薪资政策。“万元户”这三个字,对于来自四川绵阳北川山区、第一次走出内地来到沿海的雍发权根本无法想象。当时,雍发权就下定决心:要珍惜机会,好好干下去。

在龙华培训了一个月后,雍发权和另外四名同事被调往昆山园区CNC铣削加工中心。当时,昆山园区只有他们五个人懂得CNC机台的操作,然而,他们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初出茅庐的新手。生产排配很紧张,他们每人每月至少需完成240个工时,每月还要搞绩效排名。雍发权和同事们只能“现学现用”,一边突击学习CNC相关知识,一边在车间实操。

雍发权在学校时就勤奋上进,来到富士康,自然也不想在排名时垫底。因此,无论忙到再晚,只要当天的任务没有完成,雍发权绝不会离开。有一次,他拿到一张难度比较高的图纸,连续在机器前干了16个小时。将要做的零件顺利加工完成后,雍发权才离开车间,回到宿舍休息。

这样边学边干,雍发权的技能日益精进,他每月的绩效考核基本上都在部门名列前茅。最“疯狂”的一个月里,雍发权一个人就完成了600个工时数。但在那个月,他的体重足足掉了15斤。再换上之前从老家带来的裤子时,雍发权发现,它们的腰围全部大了一圈。

不要工时要技术

在昆山园区CNC铣削加工中心工作的岁月里,雍发权最大的印象,就是当时“内卷”非常严重,每个人都不想在部门排名垫底,“那时候有一种良性竞争的氛围,大家都在比、赶、超。”

每月月底,部门都要公布员工当月的工时排名。每一样零件的加工图纸都被评估了工时,完成图纸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工时数。简单的图纸加工难度低、完成速度快,非常“抢手”。每天开工前,大家基本上都会挑选那些相对简单的图纸来做。谁拿到的简单图纸越多,谁的当月工时数就越高。

这样,往往会有一些图纸被挑剩下来。这些图纸不仅加工难度高,评估的工时数往往也不理想。因此,主管一般都会按人头来摊派。

刚开始,雍发权也跟大家一样,挑简单图纸加工。但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了问题:自己的技能一直在原地踏步。一直做简单的图纸,只是在自我重复,没有提升和突破。但是,如果选择有挑战性的图纸,那么,当月的生产工时就将减少,会直接影响收入。在收入与技能成长这两个选项中纠结了几天后,雍发权选择了后者。此后,他不再拣简单图纸做,而是把别人挑剩下的高难度图纸拿来加工。

随后的两个月里,雍发权的月工时排名从全厂最高跌至垫底。但是,他却并不觉得吃亏,因为在这两个月,他的技术突飞猛进,渐渐成为部门的顶梁柱,主管开始将其他人难以啃动的“硬骨头”交给雍发权解决。

当时,公司要研发一款碎料机,其他部件都生产好了,但一颗关键零件——滚齿刀却一直加工不出来。滚齿刀就像人的牙齿,其作用是将物料“咬”碎,加工难度极大,很多人都望而却步。最后,主管将滚齿刀的加工任务交给了雍发权。加工滚齿刀需要一边旋转一边作业,雍发权清楚地知道,依靠当前的设备和工艺,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任务”。他想到在现有设备上增加两个分度头,通过手摇分度头来解决这个问题。分度头安装好了,还要摸索它的运行轨迹,雍发权只能一边试切一边调整。

每到饭点,车间里就会响起铃声。令很多人期待的铃声,在雍发权耳中却变得格外刺耳。因为它打断了沉浸在工作中的雍发权的思路,让他不得不停下手头的工作去吃饭——一旦错过饭点,就得饿上半天肚子。

经过半个月小心翼翼地尝试和探索,雍发权终于成功加工出滚齿刀,碎料机也如期完成研发。雍发权还将滚齿刀的加工工艺、加工方法写成文件,制作成标准的SOP操作流程,困扰部门的难题最终得以解决。

“空降”主管能服众

2011年3月21日,雍发权调到建厂不久的成都园区,担任MCEBG事业群Mac(III)产品处制造一处金加生技课课长。刚上任,还没来得及熟悉新的工作环境和同事,雍发权的肩上就落下一副重担。

当时,金加厂接到A客户新款迷你版平板电脑的机构件生产订单,无论零件规格还是加工工艺,都和之前的产品有着不小的差异。在试生产阶段,一批零件的尺寸达不到出厂要求,生技员们经过半个月的分析、排查和改进,仍然没能解决。

刚上任,就迎来难题。雍发权没有推诿,而是立即进入状态。经过观察,雍发权发现,生产这批物料的设备是四轴加工中心,生技员在四轴加工中心里加装了“雄克”治具,从而实现“假五轴”的功能。这样的做法虽然能节省购买五轴加工中心的高额费用,但也带来了麻烦:因为这批物料的设计尺寸和加工要求与以往的产品差异较大,“假五轴”加工中心工作时,会出现治具旋转不到位、累计误差大的情况,进而导致生产出来的物料品质达不到要求。

结合在昆山园区的工作经验,雍发权设想:能不能把加工中心的“假五轴”功能与物料规格相结合,开发一种变量自动补偿宏程序,使得加工中心在工作时能根据变量变化来进行自动补偿?

明确思路后,雍发权开始着手编写自动补偿宏程序。编写完成后,经过一周的反复测试,宏程序终于顺利运用到新物料的生产。这个严重影响生产进度的“卡脖子”难关,终于被彻底攻克。

爬过这个坡,还有下道坎。试生产阶段出现的问题解决了,雍发权紧绷的神经并没有放松。因为他知道,还有更多的挑战在后头等着他。

果不其然,新产品一进入量产爬坡阶段,就出现了新的问题:金加厂生产的一款物料,无论怎样调试,外观尺寸都不达标,严重拉低了产品的整体良率。

情急之下,雍发权不得不一直待在现场,并督促部下赶紧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我们搞不定。你来吧!”

面对雍发权这位“空降”来的新主管,生技课有些员工认为只是“徒有其表”,对他的催促不以为意。

“我来就我来!”雍发权站到了机台前。他首先检查机台的结构与功能,发现它的出厂设定精度低于这款物料的要求生产精度,功能稍显落后。面对这道“超纲题”,手底下的兄弟给不出满意答卷可以理解。雍发权没有苛责他们,而是身先士卒、迎难而上,自己在机台前站了三个小时,重新修正、调试设备的相关参数和程序。经过雍发权一番“鼓捣”,该款物料的加工尺寸顺利达标。

“课长,你真牛!我们不服不行!”看到生产恢复正常,之前对雍发权不太服气的员工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这个“外来的和尚”,得到了同事们的衷心认可。

带徒、创新样样行

为了给公司培养人才,2017年,雍发权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技师工作室,并获得成都市国防电子工会授牌。对技师工作室的成员来说,雍发权亦师亦友。他不仅每周召开研讨会,激励成员提升技能,还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技术交流与技能比武。

依托技师工作室这一平台,生技课为金加厂培养出9名高级技师,32名技师,70名高级工及129名中级工,团队成员戚科伟、张雄及凤惠林等先后在高新区数控铣工比赛、高新区百万职工钳工技能比赛及成都市钳工技能比赛等各类技能赛事中斩获9个奖项。作为技师工作室的“掌门”,见到团队成员个个学有所成,雍发权比自己拿奖还要高兴。

除了善于带徒弟,雍发权也爱搞创新与改善,并取得过多项重大技术突破。其中,由雍发权自主研发的CNC自动对刀仪及CNC智能检测补正系统等多项技术创新与改善提案,投入应用后每年能为公司节约上千万的生产成本。

在这些创新项目中,最让雍发权自豪的是“加工中心机密自动对刀仪”这项专利。

在金加生产中,人工对刀始终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进而影响机台加工精度。要是采购外部厂商的自动对刀仪,不仅价格昂贵,并且其使用寿命也仅有40万次。一有时间,雍发权就在琢磨自主研制一款与部门生产实际相匹配的自动对刀仪。

2017年年底,雍发权完成了初代自动对刀仪的研制。但因为现有的传感器始终无法满足要求,这个项目不得不暂时搁浅。

疫情爆发前,事业群经常组织部门里的技术能手到参观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各类工业技术展览,技术过硬的雍发权自然也是参观团的其中一员。时间转眼来到2018年,雍发权和同事们前往日本,参观在东京举办的东京机械要素展览。在展会上,雍发权发现有家传感器厂商的一款产品特别适合自己研发的自动对刀仪。心心念念的传感器终于找到了,雍发权非常激动,立刻在展会现场自费一万余元购买了几个传感器,并带回国内。

有了新传感器的“加持”,中断已久的自动对刀仪研发得以顺利进行,并最终获得成功。如今,由雍发权自主研发的这款自动对刀仪已经升级到第五代,具备自动对刀、断刀检测、防止主轴夹屑、刀具崩刃检测等多项功能,并实现了对刀精度从原来的0.01mm到0.001mm的跨越,使用寿命也提升到500万次。这款自动对刀仪在事业群得到广泛推广,每年能为公司节省数百万元的经费。

在富士康工作的25年,也是雍发权在CNC领域辛勤耕耘的25年。尽管自己的起点是一名普通产线工人,每天面对的也都是冰冷的机器和枯燥的图纸,但雍发权却从未感到厌倦,反而觉得它们都是自己人生路上最为忠诚与可靠的伙伴。心在哪里,时间就在哪里,雍发权认为,只要用心对待这些伙伴,它们也会给自己回报。

喜欢挑战、善于创新的雍发权不仅获得过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章”,还被评为“高新工匠”“高新工匠之星”乃至“成都工匠”;他还通过自主研发取得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两项集团技术类营业秘密,为公司作出了重大贡献,先后三次被集团记大功奖励。

这些荣誉并没有让雍发权松懈。他知道,工匠之所以为工匠,就在于“匠”字中间的“斤”。这个“斤”,代表着对技术的斤斤计较、对工作的精益求精。未来,雍发权将继续在CNC领域深耕细作,充分发挥自己和团队的价值,为公司创造更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