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9软件园:电脑手机软件下载大全,热门手机游戏免费下载

4889软件园 > 资讯文章 > 海棠书院自由阅读网址(海棠荐读005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白鹿原)

海棠书院自由阅读网址(海棠荐读005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白鹿原)

作者:佚名 来源:4889软件园 时间:2023-03-15 02:17:34

海棠书院自由阅读网址(海棠荐读005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白鹿原)

海棠书院自由阅读网址文章列表:

海棠书院自由阅读网址(海棠荐读005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白鹿原)

海棠荐读005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白鹿原

1

向孩子学习“郑重的态度”,对待时间的态度,民国时期的梁漱溟先生认为对待时间的态度应该是“郑重”: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聚集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的投入。

——采铜(崔翔宇)《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豆瓣评分:7.8/10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致力于从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努力和成功七个主题为切面,帮助对人生各种问题仍然迷茫的探索者和身在校园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

我们拒绝片面狭隘的鸡汤煽动,致力于以有据可考的例证告诉你,如何打开你人生的那七个侧面,用持续精确的努力,撬动最大的可能。

我还必须告诉你这本书不会让你马上变厉害,但它让你想清楚:你,为什么不厉害。请你思考,你有属于你自己的思维导图吗?你的努力程度足以让你靠天赋吗?你的努力是重复自己,还是颠覆自己?你真的要和时间赛跑吗?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你需要上进,同时你更需要精进,人生那么短,路有那么长,别把你的洪荒之力用在暗无天日的短处上。

2

世上许多事,尽管看得清清楚楚,却不能说出口来。有些事看见了认准了,必须说出来;有些事至死也不能说。能把握住什么事值得说出来,什么事不能说的人,才是真正的男人!

——陈忠实《白鹿原》

豆瓣评分:8.5/10

陈忠实老师在创作这部作品的之前,就立志将其打造为一本“垫枕头的书”,所以要写得足够深刻才足以称为能够陪葬的作品。批阅六年,增删三次,可谓字字心血。

《白鹿原》一书横跨了半个多世纪,以人物白嘉轩为叙事核心,以白鹿两家矛盾纠葛为主要情节,在时代变迁与政治运动中的坚守与颓败为叙事线索,讲述了白鹿原村里两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之间的故事。故事情节惊心动魄,场景宏大,气度恢宏,是一部民族的史诗。有人如是评价,“沈从文笔下《边城》刻画了湘西人民的性格特征,《白鹿原》则将关中民众的性格表现地极为直接刻骨。”作者透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群体,展现了丰富的陕北民俗和文化。

书中骨头最硬的两个人物白嘉轩和朱先生有一个共同点:原则高于生命。一个是德高望重的族长,一个是朝野钦佩的硕儒,文化水平相差悬殊,却同样的深明大义,同样的凭着良心做事,让自己的一生都可以放在太阳底下晾晒,这就是一种常人无法企及的境界:但凡自己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就不怕任何人评说。人前道貌岸然,人后行为苟且,终不能为器也。“君子慎独也”,不怕平生有愧事,只怕不敢对青天,生而为人,要坦荡自在,不自欺欺人,不畏缩心虚,永远光明磊落。

《白鹿原》是一部以历史为背景的书籍经得起时间锤炼的作品,绝非庸俗的市井故事、民间奇谈可以比拟,也远远胜过许多市面的畅销书,值得反复品读。

文字来源:赵佳佳 宇文慧(海棠书院一期学员)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海棠荐读(004)《明朝那些事儿》《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海棠荐读(003)《上帝掷骰子吗》《麦田里的守望者》

海棠荐读(002)《三体》《且听风吟》《边城》

海棠荐读(001)《平凡的世界》《北京折叠》《皮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领导看望2021级本科新生

9月2日、3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1级本科新生陆续到校报到。9月3日,该校党委书记查显友,校长杨宗凯,副校长谢军占、蒋舜浩,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任应坤,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任小龙,副校长王泉、石峰,校长助理张进成、林松涛先后来到南校区东门、海棠学生公寓等迎新现场,看望前来报到的本科新同学,慰问参加迎新工作的师生员工。

查显友首先来到南校区东门,详细查看了解智慧迎新、志愿服务、报到实时进度等情况,并与报到新生亲切交谈。他随后前往海棠1号、2号书院,查看了学生科技作品和各学院学科宣传展览,为新生代表颁发了“独立报到奖”。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绿色通道”办理现场,查显友关切地询问了家在受暴雨影响地区新生的家庭受灾情况和学校帮扶到位情况,为他们发放了包含生活用品套装、公寓用品套装等十余件慰问品的“资助大礼包”。查显友先后走进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新生宿舍,与同学们亲切交流报到过程、学校初印象、校园生活等话题,勉励大家在学习上多下苦功夫、真功夫,打牢基础,在实践中提升动手能力,以昂扬奋斗姿态迎接全新的学习生活。

杨宗凯来到南校区东门查看本科新生报到情况,与新生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了新生报到码及行李寄存搬运情况,亲切慰问了安保和医疗保障组,认真了解了相关工作举措。在海棠10号公寓,杨宗凯先后查看了新生接待一站式服务点、人脸识别报到系统、智能储物柜、“云合影”等智慧迎新工作举措,与迎新志愿者们进行亲切交流,对他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杨宗凯走进已经报到入住的计算机类新生宿舍,亲切询问了同学们的家乡和初入校园的感受,希望同学们尽快适应在西电的学习生活,祝福大家新学期一切顺利。(通讯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贾凯)

海棠专栏027一群人的芳华岁月,一代人的北洋记忆

一首既能够独奏,

又能合唱的歌曲;

总能奏出流淌在回忆里的柔美旋律;

开始于1895,

海棠树下北洋学子的踪影;

一大群北洋师生围着海棠花的观望

那段旧时光里最温暖的回忆,

你可曾寻回?

听,悠扬的琴声,

正在唤醒你的独家记忆

? 点击收听 ?

首次发行《海棠-北洋》钢琴版弹奏,作者愿以此首歌献给2018天津大学海棠季!

海棠北洋.歌词

海棠-北洋

词作者:李永明

海棠粉,海棠红,岁岁绽放在春天

飘飘落落,洒在学府百年

水土滋养,学术润泽

巍巍北洋天地间

海棠啊,海棠

你婆娑的身姿让人迷醉

你用爱的呼唤把校园激情点燃

带给五洲学子记忆中永恒的经典

海棠粉,海棠红,年年春华又秋实

果实累累,挂满棵棵枝头

枝繁叶茂,根植学府沃土

巍巍北洋天地间

海棠啊,海棠

纵使学子离开母校日月经年

纵使学子与母校相隔万水千山

她永远是学子魂牵梦绕的美丽诗篇

海棠花如海

学子遍天下

梦回北洋园

相见海棠花

海棠啊,北洋

北洋啊,海棠

创作于2017年秋

海棠北洋.乐谱

词 I 李永明

曲 I 方健

海棠北洋.作者简介

李永明

李永明:1986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系,留校在党委宣传部(天津大学报)工作。在工作的十年中,为天津大学的对内对外宣传报道做了大量工作。期间还担任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天津日报,今晚报等媒体的特约记者和通讯员,撰写和发表了大量天津大学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先进人物等方面的消息,通讯,评论,人物专访,对提升天津大学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做出了突出贡献。

1996年离开学校,到德国和美国500强在华企业工作,从事市场开拓管理销售工作,曾任多家外企高管。现在自己创办高科技公司,致力于新技术的转化投资以及海外与国内的教育交流和联合办学等。

作为曾经就读于天大,工作于天大的校友,对母校怀有一份特殊情感。立志于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为天大的再次腾飞出谋划策。“海棠年年开,学子遍五洲,不忘母校恩,一生北洋情”,他与母校的情缘绵绵不断。

海棠北洋.作曲者简介

方健

青年作曲家,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教师,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专业硕士,师从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姚恒璐教授。创作领域广泛涉及交响乐、室内乐、声乐作品、民族音乐、电视大型晚会、影视音乐等大量不同题材、类型的音乐。音乐会代表作品:古筝协奏曲《孔雀》、《山中》;室内乐《灵光》;大提琴作品《剑舞》等。作品收录至《中国当代室内乐作品选》、《新艺术歌曲二十五首》等学术著作。先后担任中央电视台外交事业60周年文艺晚会;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澳门大型综艺晚会作曲:近期参与创作音乐话剧《子君》,中间剧场出品剧目《前面就是我们的世界》,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出品剧目《赵一曼》作曲。

海棠年年开,学子遍五洲

不忘母校恩,一生北洋情

--李永明

【天大海棠书院】其使命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及求是精神的社会精英。人文与家国情怀、文明与全球视野、科学与创新精神、应变与实践能力。

感谢天津大学出版社和库仑核孔膜公司对海棠书院活动的大力支持!

作者:李永明

图片:李永明

海棠日签117韩寒:生活就是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生活不是攀爬高山,也不是深潜海沟,它只是在一张标配的床上睡出你的身形。生活就是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

——韩寒

【天大海棠书院】其使命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及求实精神的社会精英。人文与家国情怀,文明与全球视野,科学与创新精神,应变与实践能力。

感谢天津大学出版社与库仑核孔膜公司对海棠书院系列活动的赞助支持!

投稿&加入我们ynxiaomei626@163.com

海棠专栏012仫佬族那些事之三尖:文化人物

历史上的岭南地区,一直被认为是蛮荒之地。尤其是广南西路,与湘西川西,贵州云南一起,被称为西南夷。直到民国时期,还留存着大量的土司或部族。

然而这些少数民族中,仫佬人似乎是比较另类的一支。

相传仫佬山乡有三尖:山头尖,筷头尖,笔头尖。

(罗城风光,典型的山头尖)

山头尖自然是指喀斯特地貌的群峰林立。筷头尖则是说仫佬族的美食众多,人也挑食(这倒是与“卫嘴子”相得益彰)。笔头尖,难道一个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还有多少值得一提的文人墨客么?

我刚到天大来的时候,就有人问过我,你们这个少数民族,出了你这么个能考上大学的,是不是也挺不容易的?

我很不屑地说:那有啥啊,就我们这届,仫佬族上了一个清华一个北大,我的水平,一般般而已。(真不是吹牛,上清华的就是我高中同桌梅明远,现在北京上地进行第三次创业。上北大的是我初中同桌潘常周,毕业从军,现在西安某部研究所。)

清华北大也不算啥,宋代我们那儿就有读书猛人。据《罗城县志》记载,宋代天河县即建有学宫。宋开宝五年(972),覃光佃考取壬申科进士,这也是有记载的罗城第一个进士。其父覃庆元考取景德二年(1005)乙巳科进士,其子覃昌考取嘉祐六年(1061)辛丑科进士。祖孙三人均为进士,在汉地也不多见。

明清时期,罗城天河两县的学而优则仕的人也层出不穷。有明一代,县志记载共有举人34人,副榜和贡生50余人。清朝的举人和贡生也有数十人之多。

1942年,罗城黄金人曾敏之担任《大公报》记者并奔赴抗战前线采访,1946年发表长文《十年谈判老了周恩来》。建国后,曾老任教于暨南大学中文系,70年代调任香港《文汇报》副总编辑、代总编辑,文汇出版社总编辑,香港作家联合会会长等职,2003年被香港特区政府授予荣誉勋章,是罗城最为有名的笔头尖代表人物。

生于罗城天河的刘名涛爷爷,天资聪颖博学多才,13岁开始写诗,16岁发表散文(1947年)。1951年考入广西革命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历任广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室副主任,广西教育出版社总编辑,编辑出版了大量文艺评论、杂文、散文、新诗、旧体诗词等图书。许多优秀的仫佬族中青年作家都是在他的培养帮助下成长起来。可惜刘老爷子积劳成疾,1988年在出版工作会议上病发谢世,实在令人惋惜。

录刘名涛爷爷《题凤凰山》一首,气魄宏大,感情强烈而深沉:参天拔地傲苍穹,十万名山我一峰。不与桂林争独秀,蓬篙亦自有高风。

(刘名涛诗文集,老爷子可称得上是桃李满八桂)

建国之后的罗城笔头,也不负“三尖”之名。历任广西区党委宣传部部长、广西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人大党组副书记的潘琦伯伯,1986年加入中国作协,其作品曾获全国第五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奖,结集出版多部著作。他曾任过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也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和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担任过自治区文化局副局长和中国作协广西分会专职副主席的包玉堂伯伯,是建国后第一代仫佬族诗人。他1959年就加入了中国作协,不仅是剧本《刘三姐》的执笔之一,还出版并主编过多种诗集文集和文艺刊物。他80年代主编的《仫佬族民间故事》、《芦笛诗丛》等,我家里一直都有,基本是除了唐诗三百首和四大名著之外我启蒙的文学读物。

(《仫佬族民间故事》,包玉堂主编,编者吴保华、谢运源,吴盛枝,潘琦,责编刘名涛,漓江出版社1982年出版)

曾主编《仫佬族古歌》并出版了专著《仫佬族文学史》、散文集《凤凰的故乡》的龙殿宝伯伯,曾任县文化局副局长兼文联副主席,跟我爸关系比较好(其实前面两位伯伯关系也挺好,潘琦伯伯还来过我家)。有一次过年的时候文化局在文化广场上出春联征对,当时上初中的我对出了其中一个,领奖的时候好像龙伯伯看到是我爸领着我来的,欣喜后继有人,惊喜莫名。年代久了,可能记不清楚啊。

另一名担任过县文化馆馆长的常剑钧叔叔是一名剧作家。他担任过广西文联副主席,广西戏剧家协会主席。创作了大型壮剧《歌王》、现代桂剧《漓江燕》、现代彩调剧《哪嗬咿嗬嗨》等,多次获得“文华大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等奖项,是广西戏剧创作的领军人物。

(我家里另外几本压箱底的书。《仫佬族通史》由潘琦主编,银建军、龙殿宝执行主编。本书是罗城县与河池学院合作的项目。银建军是我的表舅,仫佬族,文学及美学教授,时任河池学院党委书记,现任河池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曾任广西日报总编室副主任和记者部副主任的罗日杰伯伯,我在河池市上高中时,他是广西日报河池记者站的站长。我永远忘不了高一那年五一时候的暴雨,道路难行班车停运。从罗城返校的我和梁志华同学辗转回到河池市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雨还在下。我和志华衣服湿透,罗伯伯给我们接到他家,吃了一顿热乎乎的牛腩锅仔,然后住下第二天再回学校。那个晚上是我现在回忆起来最温暖的瞬间之一。

还有当过中青报记者后任人民日报驻广西记者站采编部主任,现任人民日报海南分社采编部主任的罗昌爱叔叔。低调的罗叔叔当年只要中央首长到广西,他必然是随队记者之一。他发文无数,但从不在乎名利。

更年轻一点的廖润柏,笔名鬼子,现任广西作协副主席,《广西文学》杂志副主编。1997年发表的《被雨淋湿的河》,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自此奠定文学新桂军领军人物之一的地位。他的“瓦城三部曲”,亦称“悲悯三部曲”——《被雨淋湿的河》、《上午打瞌睡的女孩》、《瓦城上空的麦田》先后获得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1999年《人民文学》优秀中篇小说奖等奖项。他还担任了张艺谋导演《幸福时光》的编剧。

(鬼子的小说)

仫佬族人民一直注重文化教育。至今每年过春节,罗城县城家家门口,必然贴有春联,而且不是那种印刷出来随便买了贴上的,必然是请人写了,词句不同,郑重其事地分上下联对仗工整地贴上。每年过年回家,有机会穿小巷而过,我都偶尔会被某家的春联吸引,再三品味一遍方才离开。

由此可见,不光在文学创作上,在书法上仫佬族也人才济济。我见过刘名涛爷爷的一幅字:“淡泊明志”,年幼不知欣赏,只记得是幅魏碑,但觉遒劲有力,过目难忘。曾任广西书法家协会理事、河池书法家协会主席的任杏生,就以稳健雅畅的草书见长,作品入选过第四、第五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潘琦伯伯的书法也自成一家,以行草、隶书为主,被评论认为“以传统之法造自我之境”。后来的吴运彪和吴怀民,创作的书法作品也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

在绘画上,作为中国美协会员的潘常欢老师曾任广西日报美术编辑、广西民族书画院副院长。他的作品多次获奖,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过潘常欢画展。国画大师尹痩石题词为“仫佬族第一代画家”。我妈小时候的邻居石福胜叔叔则以版画和宣传画见长,他创作的版画《仫佬乡情》入选1982年在北京举办的“广西少数民族生活画展”。

(潘常欢的工笔画作《春到仫佬乡》)

上面虽然列举了这么多颇有名望的文艺界人物,但实际上还有很多人限于篇幅无法提及。比如剧作家赖锐民、任君、潘荣生、刘冠英、杨衍瑶,作家包晓泉(包玉堂之子)、何述强,油画家姚丽双等等。借家父的光(家父好作旧体诗词、散文和书法,至今不辍。当年文章也曾多发于县文化刊物《丹凤》,及多家文艺杂志),我对以上这些老师们一直颇有耳闻,有些小时候还对我做过指点。

近年来的文艺创作杰出人物我就不太熟悉了,毕竟离开家乡也超过了二十年。但是仫佬族在文化上精英辈出,“笔头尖尖”,那确乎是毋庸置疑的。

作者:卢铮松(天津大学海棠书院)

(照片大多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

卢铮松老师的《仫佬族那些事》之系列篇地址:

海棠专栏(009)仫佬族那些事之缘起:我的民族

海棠专栏(010)仫佬族那些事之依饭:历史传说

海棠专栏(011)仫佬族那些事之两县:政区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