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9软件园:电脑手机软件下载大全,热门手机游戏免费下载

4889软件园 > 资讯文章 > 铁血传奇之长征(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甘肃考察纪实)

铁血传奇之长征(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甘肃考察纪实)

作者:佚名 来源:4889软件园 时间:2023-04-19 23:38:06

铁血传奇之长征(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甘肃考察纪实)

铁血传奇之长征文章列表:

铁血传奇之长征(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甘肃考察纪实)

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甘肃考察纪实

新华社兰州8月23日电 题: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甘肃考察纪实

新华社记者张晓松、朱基钗 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岳小乔

黄河以西,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如同一条绿色绸带绵延上千公里,横亘在陇原大地上。

这里曾是大国梦起的地方——2000多年前,西汉在此列四郡、开丝路、通西域,开启一代盛世。

今天的甘肃,搭乘着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建设“一带一路”的浩荡东风,承载着决战脱贫攻坚、推进生态文明、弘扬优秀文化的历史重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铺就新时代的锦绣丝路?

8月19日至22日,习近平总书记沿河西走廊自西向东,行程1000多公里,先后来到敦煌、嘉峪关、张掖、武威、兰州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指明了方向。

8月19日至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甘肃考察。这是21日上午,习近平在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村民李应川家,同李应川一家拉家常。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深化脱贫攻坚,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

“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一心一意追求老百姓的幸福。路很长,我们肩负的责任很重,这方面不能有一劳永逸、可以歇歇脚的思想。唯有坚定不移、坚忍不拔、坚持不懈,才能无愧于时代、不负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走到哪里,民生始终是总书记心中最大的牵挂。

在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代表团,仔细询问临夏州、甘南州和天祝县脱贫攻坚进展情况,语重心长地说:“我对甘肃的扶贫工作非常关注,对这里脱贫任务的完成很关切。”

带着这样的关切,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张掖市山丹县和武威市古浪县,进学校、访农户、问民生。

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职业教育是提高困难群众就业技能、确保稳定脱贫的有效途径。

山丹培黎学校是新西兰著名社会活动家路易·艾黎和英国工运积极分子何克先生于1942年创办的一所职业学校。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丹培黎学校秉承“手脑并用,创造分析”办学宗旨,寄托着“为中国的黎明培育新人”的美好愿景,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实用技术人才。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这里考察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与山丹培黎学校很有缘分,也很有感情。上个世纪80年代,培黎学校恢复重建,习仲勋同志欣然应邀担任名誉校长。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的时候,曾推动企业资助过这所学校。到中央工作以后,他也一直关心学校的发展。2014年、2015年他访问新西兰、英国时,曾对艾黎先生、何克先生给予高度评价。

谈到这些往事,习近平说:“我所做的这些是微不足道的,千里送鹅毛,体现了我对培黎学校的感情。”

长期以来,西北地区因自然条件限制,发展相对落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区域之间发展条件有差异,但在机会公平上不能有差别。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发展教育,特别是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如今的山丹培黎学校已经发展到在校生近2000人,开设12个专业,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在察看学校全貌、了解学校基本情况、参观路易·艾黎故居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实训教学楼,观看正在进行的机械加工、智能家居设计等职业技能实训,向学生们询问学习生活情况:

“通过3年实训可以达到什么技术水平?”

“有没有机会到工厂实习?”

“毕业后是参加工作还是继续学习?”

听说在校学生大都来自本地农村,通过学习培训可以掌握一技之长,就业普遍有保障,习近平十分高兴:“这说明,通过职业培训,学生的适应能力更强了,真正贯彻了‘手脑并用’的办学宗旨。”

习近平勉励大家:“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希望你们继承优良传统,与时俱进,认真学习,掌握更多实用技能,努力成为对国家有用、为国家所需的人才。我支持你们!”

离开学校时,师生们唱着校歌,同总书记依依惜别。

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是一个典型的易地搬迁脱贫致富村。过去,村民大都住在南部高深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去年,新村竣工,来自8个乡镇的1300多户4500多人从山区搬到这里安置下来。

沿着整洁宽敞的村道,习近平一路走一路看。一排排黛瓦白墙的新房整齐而整洁,每家每户院子里种着花草和瓜果蔬菜,一片祥和安乐、欣欣向荣的景象。

当地干部告诉总书记,从山区搬下来后,老百姓吃水难、上学难、行路难、就医难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同时,村里按照“搬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大力引导和支持贫困群众发展养殖业和蔬菜种植,大多数易地搬迁群众已经实现脱贫。

这些年,为了真脱贫、脱真贫,习近平总书记走遍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他深知,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这“两不愁”基本解决了,但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这“三保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对此,总书记格外关心,在考察中看得认真,问得仔细。

义务教育有没有保障?

习近平来到村小学,循着琴声,走进音乐教室。

参加暑期兴趣班的同学们正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弹唱《小燕子》,看到习爷爷来了,欢呼着围拢过来。

“上学远不远?”“午饭在哪吃?”“都开了什么课程?”习近平仔细询问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

得知学校能为全村适龄儿童提供小学义务教育,满足孩子就近上学,每天早上有营养早餐,留守儿童还可以参加暑期兴趣班,总书记频频点头,嘱咐学校负责同志既要让孩子们学习好,也要让孩子们吃好、锻炼好,“个子长得高高的,身体长得壮壮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基本医疗有没有保障?

在村党群服务中心便民大厅,习近平向工作人员询问各项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的便民服务措施。

在了解了养老、低保、就业等情况后,总书记还专门问:“村里有几个卫生室?”“都是全科医生吗?”

当地干部告诉总书记,全村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6所,均有合格村医,乡卫生院还有全科医生。

甘肃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将加快推进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补齐乡村医生缺口,9月底前可全面解决村卫生室建设问题。

住房安全有没有保障?

习近平走进村民李应川家,屋里屋外,看看院子,看看房子,打开厨房水龙头冲冲手,到厕所按下马桶开关,仔细了解乡亲们住房改善和改水改厕等情况……

随后,习近平同李应川一家三代5口人坐在客厅沙发上聊起家常。

李应川告诉总书记,他们家原来住在横梁乡横梁村,启动移民搬迁后,自筹2万多元,加上政府补助和易地扶贫搬迁长期住房贷款,去年搬进新家,住上了90多平方米的大瓦房。

说着,李应川拿出一张搬迁前的老照片给总书记看,曾经的黄泥墙、土坯房同现在窗明几净的新居有着天壤之别。

“搬下来住,满意吗?还有什么要求?”总书记问。

“没有要求了,真正好得很!”李应川激动地说。

“你们高兴,我们也高兴。”习近平说,“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就是为老百姓办事的,让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产党的事业。”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听取甘肃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我们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就是要检视我们党到底是不是为人民服务的党。要始终牢记,我们的航船行驶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上,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永远不要失去民心!”

8月19日至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甘肃考察。这是20日下午,习近平在中农发山丹马场有限责任公司一场考察,实地了解祁连山生态环境恢复和保护情况。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摆在甘肃面前的两大底线任务,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二是生态文明建设。

“绵延的黄土高原,广袤的草原,茫茫的戈壁,洁白的冰川,构成了一幅雄浑壮丽的画面,整个地理形势宛如一柄玉如意。”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仔细端详甘肃省地图,由衷赞叹陇原大地“地域辽阔,山川秀美,自然风光丰富多彩”。

总书记深知,甘肃地处西北,既有地理面貌多姿多彩的一面,更有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一面。他曾就甘肃生态环境保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明确要“卸下GDP的紧箍咒,套上生态环保的紧箍咒”。

如何保护好甘肃这方水土,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不避路远、不辞辛劳,一次次驱车跋山涉水,越山丘、进草原、穿沙地,看山、看林、看水。

看山,他亲自“出题”亲自“验收”。

金秋时节的张掖市山丹马场,水草丰茂,骏马奔腾。

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位于祁连山北麓的大马营草原,考察中农发山丹马场有限责任公司一场,实地了解马场改革发展和祁连山生态修复保护情况。

早在公元前121年,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为驱逐匈奴,就曾在此屯兵牧马。今天,这里依托总面积达300多万亩的草原、耕地、林地,发展多样化经营,正在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的协调发展努力。

习近平步入草场,察看草场整体面貌和马群放养情况,同正在牧马的马场职工亲切交流。

不远处,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祁连山脉,以其高大的山体拦截并贮存来自太平洋暖湿气流中的水汽,化作丰沛的冰雪融水滋养着河西走廊的大片土地,造就了我国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商品粮和经济作物产区。

然而,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祁连山局部生态破坏问题一度十分突出。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坚决整改。2017年,由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组成的中央督查组还就此开展了专项督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门听取督查情况汇报并对有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

两年过去了,中央的要求落实了没有?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得怎么样?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前来“验收”。

站在大草原,远眺祁连山,总书记现场听取了甘肃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的汇报。

114宗矿业权全部退出,部分水电站实现关停,核心区居民全部撤出……得知中央提出的整改任务已基本完成,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习近平给予肯定:“这些年来祁连山生态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甘肃生态保护工作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希望继续向前推进。”

同时,他提醒当地干部:“我们发展到这个阶段,不能踩着西瓜皮往下溜,而是要继续爬坡过坎,实现高质量发展,绿水青山就可以成为金山银山。”

看林,他赞誉愚公激励楷模。

河西走廊长年得到祁连山冰雪融水的滋养,但周边却是干旱少雨、荒丘和沙漠密布的广阔区域,狭长的绿洲随时面临被侵蚀甚至淹没的危险。

对于甘肃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早在2013年,他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确保处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间的绿洲甘肃省民勤县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邻近民勤的古浪县也是全国荒漠化重点监测县之一,境内沙漠化土地面积超过200万亩,风沙线长达130多公里。

21日临近中午,习近平总书记沿着砂石路一路颠簸来到距离古浪县城30公里的八步沙林场考察调研。

走进林场,看到漫地黄沙中显现出片片绿地,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高兴:“中国造出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为全球生态保护作出巨大贡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绿色发展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八步沙林场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昔日这里风沙肆虐,以每年7.5米的速度吞噬着农田村庄,“秋风吹秕田,春风吹死牛”。

上世纪80年代初,当地6位老汉在承包合同书上按下手印,誓用白发换绿洲。38年来,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接续奋斗,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

不远处,几位林场职工正在进行“草方格压沙”作业,习近平走过去,向他们询问压沙具体怎么操作、每亩地投入需要多少、能起到什么作用,并拿起一把开沟犁,同他们一起干起来,一会儿工夫就在沙地上开出一道两米多长的直沟。

“六老汉”中郭朝明老人的儿子郭万刚,作为第二代治沙造林人的代表也在现场。他告诉总书记,正是凭着这样的人工劳作方式,“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掏”,三代人累计完成治沙造林20多万亩。

“新时代需要更多像‘六老汉’这样的当代愚公、时代楷模。”习近平赞誉道,“要继续发扬‘六老汉’的当代愚公精神,弘扬他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进取精神,再接再厉,再立新功,久久为功,让绿色的长城坚不可摧。”

看水,他心系长江不忘黄河。

在中国辽阔的版图上,北有黄河,南有长江,两条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入海,哺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

保护母亲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重大决策部署,唱响了一曲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长江之歌。

今天,总书记的目光投向黄河。

21日下午,习近平来到兰州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登上观景平台,俯瞰堤坝加固防洪工程,了解当地开展黄河治理和生态保护情况。

黄河在兰州穿城而过,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饮水源,沿岸也成为市民休闲游览的场所。

近年来,兰州市全面加强河道生态环境治理,对全市54个入河排污口进行日常监测,对部分河道进行清淤疏浚。昔日的取水泵站,也为保护生态而废弃,经过改造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

滨河漫步道上,一些市民正在休闲散步。看到总书记来了,大家围拢过来,纷纷向总书记问好。

一位抱着孩子的市民告诉总书记,沿河而建的百里黄河风景线像自家花园一样,散步健身很方便,每天走走心情都好,生活在这里幸福指数提高了。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群众过得更幸福。”习近平对大家说,“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

他叮嘱省市两级负责同志,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要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

在听取甘肃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我曾经讲过,‘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今天我要说,黄河一直以来也是体弱多病,水患频繁。”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下一步,党中央将就黄河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研究,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8月19日至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甘肃考察。这是19日下午,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察看珍藏文物和学术成果展示,了解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情况。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自西汉张骞通西域后,千百年来,河西走廊风云际会、英豪辈出,东西方文明相互碰撞、交流互鉴,多元文化的精华经年累月积淀下来,历史的浓墨重笔一次次在这片狭长的土地上铺陈。

跟随总书记行走在陇原大地,如同穿越中华文明的时空隧道,沿着数千年不曾断流的历史文化长河,探寻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文化血脉。

——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敦煌,展现着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

“敦煌我一直是向往的,河西走廊我是希望走到的。”今年全国两会上,来自甘肃的全国人大代表热情邀请总书记到敦煌看看,习近平这样回应。

19日,习近平总书记如约而至,甘肃考察首站来到敦煌莫高窟,探寻古丝绸之路的奥秘。

走进洞窟,习近平仔细端详,不时向工作人员询问莫高窟的历史渊源、文化传承和文物保护情况。

听到莫高窟数百年来几经劫掠破坏,新中国成立后不仅得到妥善保护,而且敦煌文化日益发扬光大、远播海外,习近平不禁感叹道,国家强盛才能文化繁荣。

高达30多米的唐代坐佛、面积40平方米的五台山地形图、唐代七身一组原作塑像、张骞出使西域壁画……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彩塑,一面面精美绝伦的壁画,历经千年岁月沧桑,依然焕发着令人神往的传奇之美,见证着多元文化的交汇融合和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

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主持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专家学者关于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文明互鉴的意见建议,向他们询问《丝路花雨》《大漠敦煌》等优秀文化作品创作生产和“走出去”的成功经验,了解基层文物保护队伍的建设情况,听取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和弘扬的意见和建议。

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要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支持和扶持,保护好我们的国粹。

习近平强调,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不断坚定文化自信。要推动敦煌文化研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同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共同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更多更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

——始建于600多年前的嘉峪关,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

同敦煌文化的海纳百川不同,嘉峪关展现了中华民族保卫疆土、热爱和平的不懈追求。

2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嘉峪关关城,拾阶登上城楼,仔细察看关城布局。只见城内有城、城外有墙、墙外有壕、层层设防、布局严密,不愧为“天下第一雄关”。举目远眺,祁连山巅白雪皑皑,河西走廊绿意盎然。

当地负责同志告诉总书记,近年来,他们立足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依托长城文化资源,挖掘长城文化精神内涵,发展文旅产业,实现了保护基础上的传承与创新。

习近平强调:“当今世界,人们提起中国,就会想起万里长城;提起中华文明,也会想起万里长城。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

——发生在80多年前的高台之战,彰显着坚持革命、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到了井冈山、遵义、会宁、于都等很多革命老区……但我心里一直牵挂西路军历史和牺牲的将士,希望什么时候能够实地缅怀凭吊他们。今天,我来了。”

20日上午,习近平来到张掖市高台县,瞻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和阵亡烈士公墓,参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

上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英勇西征、血沃祁连,在极端艰难的情况下,同国民党军队殊死搏斗,用生命筑起顶天立地的精神丰碑,为人民留下光辉的红色印记。

在深入了解西路军战斗历史和感人事迹后,习近平动情地说:“历史就是这么书写的:为有牺牲多壮志!他们作出的重大的不可替代、不可磨灭的贡献,永载史册。他们展现了我们党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体现了红军精神、长征精神。”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习近平勉励在场的工作人员,要讲好党的故事、红军的故事、西路军的故事,让我们广大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我们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让我们的青少年从小就烙上红色的印记,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创刊于近40年前的《读者》,结出了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文化硕果。

“一条河、一碗面、一本书”,是兰州市的特色名片。一条河指的是黄河,一碗面指的是兰州牛肉面,一本书就是指《读者》杂志。

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前往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考察调研。

在《读者》编辑部,工作人员拿出一份出版流程图告诉总书记,他们每期要从3万多篇文章中精心遴选,优中选优,最终呈现给读者的只有50多篇美文。

“看好的文章,常有一种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感觉,往往因为一篇文章、一段文字,内心会受到深深的触动。”习近平指出,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他叮嘱在场的文化工作者,“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善莫大焉!”

……

从千年敦煌古韵,到数百年嘉峪雄关,从革命年代的铁血西征,到改革大潮中的“《读者》现象”,习近平总书记一路走来,静心聆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脚步,深入思考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凝聚力、战斗力的不竭源泉,进一步坚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

热播绝命后卫师 一支长征部队 向死而生的慷慨悲歌

剧信息

片名:绝命后卫师

导演:董亚春

编剧:钱林森

主演:张桐、郭广平、李强、夏志远

集数:30

类型:近代革命

播出频道:中央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CCTV1)

《绝命后卫师》海报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以纪念伟大长征,弘扬长征精神的电视剧《绝命后卫师》,再现了历史上的红34师在长征途中作为后卫部队,掩护中央红军突破重围,最终全师几乎全军覆没的慷慨悲歌。《绝命后卫师》聚焦的是一群最普通的红军战士的英雄群像:夫妻红军,父子红军,兄弟红军,还有投红士兵等另类意义上的红军战士。出色的普通战士和小人物设计,展现了6000多名指战员为中国革命集体付出生命的感人群像。曾创作过《长沙保卫战》《大宋提刑官》的编剧钱林森对这部作品充满感情:“《绝命后卫师》的创作是编剧的一次灵魂洗礼,为烈士树碑,为英雄立传,这是我几十年编剧生涯中最有意义的一次倾心创作。”

《绝命后卫师》剧照

一段视角独特的正能量长征历史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罕见的不畏艰险、不畏牺牲、传播理想的远征,写就了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史诗。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红军不得不撤出江西瑞金,开始走上长征之路。以闽西子弟为主的红军第5军团第34师承担后卫作战任务,他们一路喋血鏖战,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在中央红军纵队的身后筑起了一道血肉屏障,这支英雄部队最终全军覆没。80多年过去,这段史实在历史的进程中始终鲜为人知,也是这段悲壮的历史,成就了电视剧《绝命后卫师》。

故事是围绕着担任中央红军总后卫的红34师展开。这支部队的6000多人主要是闽西子弟,湘江一战几乎全师牺牲。师长陈树湘不幸被俘,他撕开伤口,绞断肠子,壮烈牺牲,实现了“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细节是最好的传播,和一般的长征戏相比,《绝命后卫师》可谓视角独特,它将焦点放在普通的红军指战员身上。剧中除了着力刻画了以师长陈树湘、师政委程翠林以及团长苏达清、韩伟、蔡中,政治委员俞选文等34师核心指挥员的同时,还挑选了赖老石头、赖娇娇父子;林金成三兄弟;张桂雄、李满玉夫妇;木子李与猎人师徒等一系列人物组合来丰富全剧的人物结构。正是这些人物在后卫阻击中的坚守,在明知道是一路赴死的战斗中用生命保全了红军主力、保全了中国革命的红色火种,这些小人物最真实地体现出中国红军长征艰难、长征精神的伟大与感人。

《绝命后卫师》剧照

幕后班底保证内容创新和精神内核

“红34师的全体官兵,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为实现革命理想不惜牺牲生命,这正是剧中弘扬和赞颂的长征精神,也是我们当下这个时代很多人所缺乏的。这也是该剧的精神内核和创作主旨。”《绝命后卫师》总制片人苟鹏说。而编剧钱林森自认担任该剧编剧的任务,对他来说是一个自感很难完成的命题作文。为了保证作品的品质,创作团队多次亲赴福建龙岩、湖北红安创作采风。“去年5月的一次闽西采风,命题作文就很快转化成从业几十年编剧职业的一个充满激情和使命感的创作了。转折点出现在龙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陈列的一张烈士名单下。虽然那份名单所列的仅仅只有80多年前在红军长征前及长征过程中所牺牲的两万多革命烈士总人数中的极小一部分,但那些写着丘老丸子、赖老石头,以及如林金堂、林金森、林金香这样一看就知道是兄弟烈士、张桂雄和李满玉是夫妻红军的名单,瞬间激活了一个编剧的艺术想象力。”钱林森说。

《绝命后卫师》剧照

“这段历史在军事史料记载方面几乎是空白,这和全师将士几乎全部阵亡有关,找资料很难。剧中用了一些将士的真名,但是即使连陈树湘,也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只有一张画像,是根据唯一活下来的100团团长韩伟的口述画的。其实红34师的历史上有许多惊心动魄的细节,比如师长陈树湘受伤被俘后,用手扯断自己的肠子自尽。”曾执导过《解放》《八路军》《延安颂》《长沙保卫战》《中国远征军》等主旋律抗战题材剧的导演董亚春说。剧中虽然也表现了这位英雄师长的壮烈牺牲,却没有让他在屏幕上倒下,而是写他冒死掩护了几个少年红军过牯子河追赶主力部队。“这里就有浪漫主义的东西。这几个少年红军历史上也是没有记载的。这是我们对红34师的文化期许。” 董亚春说。

大格局小人物,实力打造红军人物群像

《绝命后卫师》聚焦的是一群最普通的红军战士的英雄群像。剧中的灵魂人物——34师师长陈树湘,由实力演员张桐饰演。陈树湘是一个总领全局、沉稳冷静的师长,不仅善于作战,更敢于牺牲,最后他英勇就义的场景,给人们带来最震撼的感动。在剧中出演陈树湘最大的对手、27军的军长李云杰是由实力演员李强饰演。李云杰与陈树湘仿佛有着宿命般的纠葛,他们是战场上最实实在在的对手,在谋略、战斗上展开殊死较量。

“红剧专业户”演员郭广平在剧中出演了政委程翠林,也是一位铁血铮铮的军人,此次在剧中的角色作为师政委肩负着重大的使命和责任,甚至最终为了国家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程翠林是个特别可爱、很有意思的人,他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但是却特别真实,是一个真实接地气的革命烈士形象。”

剧中红军34师102团团长苏达清是由郑昊饰演的,战斗稳准狠、部署从容、沉稳冷静。曾在《湄公河大案》《身份的证明》《后海不是海》等剧中有过出色表现的实力派演员熊睿玲则扮演傅冰娴一角,她从女性角度演绎战争时期小家与大家、爱情与亲情的矛盾与纠结。除此之外,侯勇、奚美娟、马少骅、杜志国、姚安濂、刘之冰、周浩东、王笛等众多知名演技派也鼎力加盟助阵,共同撑起了这部红色大剧。

《绝命后卫师》剧照

现实版“铁血长征”,感动各年龄层观众

红军长征是一项艰苦卓越的远征,而《绝命后卫师》的拍摄也同样是一场艰难的战斗,全组的演职人员也上演了一场现实版“铁血长征”。

在前期筹备中,剧组数次派遣美术组前往福建、浙江、江西、湖北等地进行选景工作,根据结果分析后,决定将主场景搭设在福建龙岩。在拍摄中,为了拍出高质量的画面,剧组上下远赴龙岩长汀实地拍摄。《绝命后卫师》85%的戏份都是艰苦的外景戏。艰苦的环境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连绵不绝的雨水、苍茫的群山、阴霾的天气、充满泥泞的山路,在影调上打下了基础,展现出画面的厚重感。

《绝命后卫师》剧照

红34师的绝命后卫任务是一项向死而生的悲壮任务,而这种悲壮是一种灵魂的集体升华。剧中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当他们从农民成长为无畏死亡的伟大战士,当个体命运与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一个个卑微的生命就此变得无限荣光,生活也因此变得波澜壮阔。

剧中有多场在情感、情绪上极具感染力的重头戏:34师出征;陈树湘与母亲相见;苏达清因不执行返程任务而被撤职;李满玉受重托带着名单撤离;还有每个人物的不同的牺牲……尤其是剧中牺牲的场景,在拍摄中,人物在生命最后弥留之际出现的幻觉,比如木子李最后看见妻子生下的儿子,还有爆炸的硝烟随波而去,寓意着那些英雄的名字将血染湘江,有着巨大的情感冲击。“哭着完成剪片工作”是很多后期工作人员的感受,不少审片专家在看过剧集后,也被感动至落泪。《绝命后卫师》中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传达的是最动人心魄的长征精神,感动的是电视机前的观众。

1,如标有原创字样的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2,转载事宜请联系公号后台;

3,获得授权后请注明转载处。

诗贺建军九十五周年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五周年,为庆祝这一重大节日,野草诗社组织诗人以诗祝贺,玉南诗书画社组织了“庆祝建军九十五周年诗歌朗诵会”。现辑选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庆祝建军九十五周年

李殿仁(北京)

永记南昌弹雨声,井冈星火照天明。

万千兵勇彰雄略,三八线旁成盛名。

赶考长思除积弊,古田再造踏新程。

聚焦善战忠心尽,听党指挥勋业宏。

纪念建军九十五周年

李文朝(北京)

旗展南昌九五秋,乾坤扭转卫金瓯。

百年华诞圆宏梦,世界强军第一流。

破阵子·八一梦

王改正(北京)

党史波澜壮阔,军史铁马冰河。南昌城上枪响,惊醒社稷家国。硝烟战火,烈血干戈。披荆斩棘,鏖战拼搏。仰首辉煌新时代,征程使命超卓。伟业征帆再振,胸怀豪迈蓬勃。我虽老矣,而江山之气仍在,伏枥之情更多。乃为之鼓舞长歌也。词曰:

远望嵩山万仞,可怜白发乡愁。一带黄河朝东海,千古都为社稷流。佳节一壮讴。

无奈青春远去,痴情已付神州。细柳营盘常入梦,梦到操枪在戍楼,月圆号声悠。

2022年建军节抒怀

何云春(北京)

九五春秋气贯虹,旌旗展目耀长空。

南昌皓锷封喉剑,北海神鞭挽月弓。

风卷戈堞抛碧血,云呑铁甲傲群雄。

攻心尚武能征战,举重如鸿善掌戎。

兵团精神赞(联)

何小平(北京)

从硝烟走出,在朔漠扎根,戍边关冷月,垦赤焰黄沙,玉成万里胡杨树;

向戈壁开来,到荒原创业,奉热血青春,染绿洲碧野,格定千秋活界碑。

庆建军九十五周年

蒲润康(四川西充)

红旗八一展荣光,万里长城挺脊梁。

枪响南昌驱虎豹,鹰翔北国抗风霜。

深蓝航母英姿飒,华夏雄师斗志昂。

剑卫和平台独震,军魂热血写新章。

风入松?礼贺八一

何杰(四川西充)

述今怀古看辉煌,追忆疆场。战旗掠过关山险,扫狼烟,璧合飞觞。驱虎入朝枰称,踏平胡虏名扬。

景迁时变莫徬徨,拱卫沧桑。鼎新奋迎环球险,树军威,烁烁金光。聚练精兵强将,亚夫细柳成行。

伫立抗日战争纪念馆群雕前(新韵)

王渭(北京)

座座浮雕似警钟,英魂浩荡气如虹。

太平盛世难平静,紧握干戈系血樱。

贺建军节

朱超范(浙江)

惊雷此夜动南昌,响彻工农第一枪。

万里长征鼙鼓急,八年抗战旆旌扬。

须安坤轴铁为壁,欲护苍生铜筑墙。

海域边陲驱虎豹,江山会使固金汤。

贺建军节

潘衍习(北京)

南昌破晓义旗扬,从此工农建武装。

北战南征迎胜利,天翻地覆得明光。

为民服务深镌骨,听党指挥牢握枪。

不忘初心承使命,保家卫国戍边疆。

贺人民军队九十五华诞

陈联合(北京)

战旗猎猎沐朝阳,军号声声响远方。

守望和平肩使命,英雄浩气铸荣光。

卜算子·赞雪山铁9连

高宝玉(北京)

风急牧人归,雪暗红星耀。纵使霜崖万古寒,犹有军姿俏。

铁手揽群冈,壮志移危峭。待到天衢通畅时,傲对高原笑。

鹧鸪天·建军九十五周年吟

吉世君(四川)

枪举南昌树帜红,拉枯折朽誓恢隆。井冈星火燃天下,华夏军威震宇中。

听党话,建奇功,兴邦强国显豪雄。金瓯永固初心壮,一往无前唱大风。

庆祝建军九十五周年

何美成(北京)

枪响南昌主义真,工农革命始兴军。

围追堵截铜墙建,拉朽摧枯铁锁焚。

抗美援朝惊敌胆,保家卫国立功勋。

巡天跃地忠于党,冷眼芒洋壮骨筋。

建军节有感(新韵)

徐满庭(北京)

高空渺渺唤神鹰,辽阔青原烈马行。

保卫母亲栖哨所,芳华不负作英雄。

建军节遐思(新韵)

李灵光(北京)

燎原星火趁东风,洗马银河牧太空。

劲旅何时番号改,雄师从此唤天兵。

贺建军节95周年

李雪莹(黑龙江)

南昌起义骋雄骝,军帜高扬壮锦秋。

驱寇卫家无后路,抗洪防疫立前头。

送经播乐行千域,亮剑维和跨五洲。

劲旅英姿威力展,守疆护国鉴豪遒。

写于建军九十五周年

周发玲(湖北)

风云南海浪如潮,遵义明灯航线标。

虎虎军威驱敌舰,笑他狼子被烟消。

庆祝建军九十五周年

徐首翔(天津)

风云雷动起南昌。暗夜苍茫见曙光。

星火燎原除旧制,刀枪换日谱新章。

青春九五丹心守,壮志无双赤胆张。

秣马厉兵安国土,神针定海护尧疆。

贺建军节

雷春(湖北)

当日南昌举义檠,兆年华夏铸干城。

赣西秋雨三千将,陕北春风百万兵。

抚剑美欧吟止战,扶犁非亚咏兴耕。

舰游海内传尧语,八一军旗猎猎鸣。

庆祝建军95周年

王文荣(天津)

清响云霄第一枪,工农首义举南昌。

三军坚守和平责,廿大忠谋锦绣章。

临江仙·八一感怀

肖加亮(湖南)

八一南昌狮怒吼,红星闪耀长空。神州内外炮声隆。百团驱恶寇,万剑缚苍龙。

鸭绿江东征抗美,凉山歼灭顽虫。而今气势贯长虹。三军威浩荡,浩宇任称雄。

贺建军节

徐章明(湖北)

南昌义举红旗帜,砥柱中华靖寇酋。

抗日开基成伟业,强军备战总风流。

行香子·青春志致加勒万河谷壮士

秦凤(湖北)

飒飒军姿,酽酽军威。闪闪亮、顶上军徽。金汤疆土,孰敢相违。记南昌火,黄河水,太行晖。

儿曹忠骨,昆仑天柱。爱清澄、为国丰碑。冰河雪域,铁血边陲。看我之士,我之剑,我之嵬。

庆八一建军节(新韵)

覃万德(湖北)

南昌枪响赤旗飘,星火传播大地燎。

威武三军护疆域,铜墙铁壁逞英豪。

永不枯竭军旅情又见当年决心书

卢名通(河北)

烁烁丹心戍国疆,三红一绿自春芳。

金戈在手知沉重,万里山河系此枪。

老兵抒怀(新韵)

孙智(湖北)

铁骨筑长城,持枪待远征。

青春戎马志,一世报国情。

清平乐?庆祝建军九十五周年

陈旭榜(北京)

南昌霹雳。起义枪声急。划破长空惊恶敌,红色武装创立。

出征气势恢宏。降龙伏虎全赢。奋力强军备战,铸成钢铁长城。

庆祝建军九十五周年

张连玉(湖北)

暑色硝烟炮火鸣,井冈会战合编精。

推翻帝制星光灿,产掉诸侯军阀平。

旗帜飘扬飞昊宇,歌声嘹亮漫兵营。

保家卫国英雄胆,热血丹心子弟名。

庆祝建军九十五周年

魏春彩(湖北)

骇世枪声反帝行,人民战斗显神兵。

雄师奋击三山倒,星火燎原四海平。

危急冲锋高德业,维和去路美功名。

节时八一年年贺,强国军魂铸鼎荣。

破阵子?军魂

向丽(北京)

霹雳南昌起义,井冈铁血军魂。横扫烽烟天地阔,排荡风云日月新。融融华夏春。

万里江山旖旎,无穷宇宙氤氲。北斗神舟探星域,导弹鱼雷护国门。长城凌紫氛。

致敬人民子弟兵

赵丽萍(吉林)

划破南昌第一枪,回眸九十五年长。

燎原烽火绝凶虏,戎马江山立国疆。

危难架桥穹壑越,和平持剑宇寰航。

军民鱼水情深厚,铁骨柔风花木芳。

八一颂

封玉华(吉林)

南昌枪响五洲惊,初诞旗升日月明。

纵马横刀驱恶寇,安邦固防护长城。

三军谱曲歌声壮,四海扬威铁骨铮。

赓续基因星火灿,精忠逐梦励新征。

永遇乐?西部边防军赞

罗明周(四川)

峻岭天山,无垠大漠,西北门户。日丽云祥,流金脂玉,千载胡杨树。汉唐文印,源长一脉,百姓谐融千古。开新宇,江山锦绣,深情这片华土。

和风习习,心心牵挂,同视中华儿女。农垦勋功,香飘四野,欢乐丰收舞。环球擎帜,筚路蓝缕,陸海丝绸之路。多民族,团结融合,谁能匹否。

庆祝建军95周年

彭志成 (北京)

南昌枪脆震晨空,起义农工涌浪洪。

会聚朱毛声势壮,星燃烈火熳天虹。

强军逐梦新时代,雄师蓋世傲苍穹。

捍卫和平家国靖,神州山河万代红。

强军梦——为庆祝建军95周年而作(七古)

易运和(北京)

征程九五颂辉煌,铁军百炼更钢强。

井冈摇篮灵魂铸,洪都义帜九州扬。

強军梦筑新时代,重任肩扛不彷徨。

家国情怀心常系,捍卫江山万年长。

阮郎归?八一颂

史学文(北京)

威武雄师九五春,铁血铸军魂。征战奋身弹雨林,除恶日月新。

疆土守,海空巡,御灾获钦尊。锤镰赤旗引路行,八一耀乾坤。

颂建军九十五周年(中华通韵)

孟庆燕(湖北)

青春热血铸军魂,雪域高原扎地根。

荒漠无垠巡日月,孤城有胆壮乾坤。

航天入宇空中驻,舰母迷津海底寻。

勇为三军添色彩,江山万里永留春。

八一军旗

蒲俊(四川)

武旅忠诚举世坚,青春热血枕戈眠。

男儿铁骨雄师胆,巾帼英姿俠女篇。

舍死涅盘家国梦,为民誓守海疆天。

军旗展尽嫣红色,原是丹心写上边。

建军节赞我人民子弟兵

吉怀康(四川)

日映军旗抢眼红,烽烟血火赞精忠。

长征万里人犹健,圆梦百年心更雄。

立马横刀飞战地,扶伤抗震转防洪。

边关海岛无眠夜,喜报千家酣睡中。

水调歌头 ? 八一颂

李小华(四川)

赣水枪声起,八一大旗红。秋收义举湘水,割据卷雄风。从此燎原烽火,燃遍大江南北,华夏展新容。万里长征路,史上建奇功。

破迷雾,开坦道,唤工农。毛公旗帜,指引航向力无穷。推倒大山三座,开拓全新境界,气势贯长虹。且喜今犹丽,国梦共圆中。

高原老兵八一寄怀

牛学(北京)

无悔青春献柳营,高原风雪展麾旌。

狂沙徒尔迷人目,乱碛安能阻圣兵。

苦累勇担银燕畅,晨昏奋战宇空清。

余年解甲雄心在,老骥悬鞍待角鸣。

庆祝建军95周年

彭唐生(广东)

英雄城上举红缨,星火燎原鱼水情。

万里长征艰险路,八年抗战苦熬兵。

王师过岸统南北,壮士援朝忘死生。

为使金瓯无缺处,强军强国续新程。

建军九十五周年感怀

谢圣国(武汉)

八一军旗血染红,保家卫国建奇功。

人民子弟初心践,鱼水深情使命崇。

敢打能赢丧敌胆,平灾救险数英雄。

边防海陆金瓯固,华夏复兴盛世隆。

建军九十五周年感怀

张明大(湖南)

洪都起义号声狂,八一惊开第一枪。

俊杰西刀东立马,宏才南剑北安疆。

长征万里驱倭寇,久伐三军仰井冈。

血染红旗青史铸,人民作主国家昌。

庆祝建军九十五周年

黄成平(湖北)

愤怒钢枪吼出声,只能拼命见光明。

惊天星火燃华夏,动地精神瞩世名。

抗美援朝成壮举,兴邦建国踏征程。

喜迎廿大军威振,再创辉煌业更宏。

献给人民解放军

李厚仁(江苏)

动地惊天第一枪,千年古郡焕辉煌。

红旗指路驱迷雾,豪杰扬眉惩恶狼。

革命斧刀当握紧,人民胸胆赖开张。

雄师百万中流柱,军舰西洋正护航。

庆祝建军九十五周年

史金发(湖北)

打响南昌第一枪,工农革命赋新章。

井冈山上燎原火,华夏域中明旭阳。

生死攸关遵义转,乾坤昭泰党规张。

忠诚善战军魂铸,保卫邦家斗志昂。

庆八一建军95周年

贾建山(河南)

八一南昌响炮声,红军起义赴征程。

推翻旧制云霄贯,建立新规岁月明。

利剑龙光驱日冦,名驹虎气似天兵。

匡扶正道安家国,世保繁荣享太平。

为八一建军节九十五周年颂

朱桂樵(湖北)

冲天首义起南昌,自始工农拥武装。

几路风沙摧战马,三军海陆守边疆。

疫情胜利洪災抗,社会和谐国富强。

八一雄魂开盛世,征袍血染铸辉煌。

军人礼赞

李玲(湖北)

威武之师永放光,青春绽处月星芒。

整齐步伐山河动,飒爽英姿大地昂。

抗震救灾千古颂,防洪抢险万年扬。

金戈铁马恒相护,天道酬勤伟业彰。

观北极哨所感怀

裴光华(武汉)

肩倚边关月,襟怀塞上风。

青松偎哨塔,桦树绿营中。

思念萦金菊,乡情寄信鸿。

为圆团聚梦,哨所立新功。

八一颂歌

范文钟(四川西充)

武装起义开新宇,八一南昌举大旗。

鏖战沙场驱敌寇,忠诚使命系民危。

防洪抢险军姿亮,踏海巡疆热血奇。

多少英雄成伟业,无私奉献普天知。

破阵子·纪念建军九十五周年

杨荣庆(四川)

耳畔枪声犹响,心中旗帜飘扬。八一南昌惊敌梦,九月秋收又武装。会师上井冈。

跋涉长征路上,驱倭抗战疆场。讨蒋三年天下定,百万雄师过大江。铁军天下强!

八一颂(新韵)

文光焰(四川)

旌旗猎猎驾云风,利剑铮铮啸宇穹。

除暴扶危匡正义,金瓯永固建奇功。

建军节感怀(二首)

何立新(四川)

(一)

七子之歌今未了,神州铸剑出山东。

踏平海阔泥丸走,放眼巡天气若虹。

(二)

二零系列国威扬,圆梦天宫北斗强。

岁岁年年今日贺,军民共赋复兴章。

八一节颂歌

张凤先(四川)

八一军旗格外红,英姿侪辈傲苍穹。

青春踏碎昆仑雪,壮志吟哦北域风。

铁血男儿身报国,俠情巾帼气如虹。

平生得失何成计,千万忠魂举世崇。

八一有感

罗江(广东)

南昌起义震云天,创建红军引众贤。

淬炼熔炉星火旺,兴家卫国有钢拳。

庆祝建军九十五周年

孙斌(湖北)

南昌起义亮军旗,从此神州天地移。

听党指挥全是胜,峥嵘九五颂雄师。

庆八一

庞岳旭(湖南)

南昌炮响壮军雄,猎猎旌旗映日红。

入海巡天心赤献,神威霸气震苍穹!

庆祝建军九十五周年

许娟(湖北)

战疫抗洪身不顾,边疆戍守请长缨。

心怀玉宇春晖报,功写凌烟载盛名。

鹧鸪天?写在建军九十五周年

周文忠(湖北)

八一来临热血催。清平欲问几安危?挑灯看剑寒光闪,跃马飞身胆气回。

舒彩练,逐惊雷。枕戈待旦激情飞。保家卫国雄心在,党唤一声扬虎威。

诉衷情?建军九十五周年感怀(中华通韵)

刘文君(湖北)

中华正义第一枪。打响在南昌。安邦治乱兴旅,威武震山冈。

驱虎豹,斩豺狼。帜高扬。九州红遍,将士英豪,屡创辉煌。

组稿:何云春孙满桃

编审:王改正 张 宁

来源: 光明网

见证:我军从无到有的红一师已经85周岁了!

来源:北部战区微信公众号 作者:特约记者李乾成、通讯员王海龙、吴瑞承

“摩步一连!”“到!”

“你们是百色起义树旗帜、二打徐水建功勋、改革强军当先锋的红军连队,‘一级战斗英雄’李家发就出自你们连队。希望你们继承传统、再立新功!”

“摩步二连!”……

骄阳六月,鲁东南腹地,一句句铿锵的答到声,响彻在第八十集团军某旅的野外驻训场,回荡在山间林地,久久不绝。

该旅前身是由秋收起义部队组建的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百色起义部队组建的红七军、西南武装起义部队发展形成的红三军等“三支血脉交融”而成,是毛泽东、邓小平“两位伟人亲手缔造”红军部队。两次受到毛泽东和朱总司令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的精锐雄师。经过战火的洗礼后,一步步走来,虽然历史的年轮在变,但英雄部队的红色基因始终不变。

铁心向党的信仰不变

该旅前身诞生于1933年6月7日江西省永丰县藤田镇,在85年的岁月里,始终坚决筑牢一颗红心跟党走,一路艰辛,一路拼搏。

红一师诞生地——江西省永丰县藤田镇

长征期间。该师经过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等,为实现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两大任务,建立了卓著功绩。

抗日战争。该师先后参加了平型关大战、百团大战、曹坝岗阻击战、斋堂伏击战、察南战役等大小战役战斗200余次,开辟了平西、平北、察南、冀西等抗日革命根据地。

解放战争。该师驰骋华北,攻无不克。先后参加了渡口堡追歼战、怀来阻击战、保北阻击战、正太战役、清沧战役、四打徐水、解放张家口和平津战役等战役战斗,为全国的解放屡建奇功。

抗美援朝。1951年6月,该师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六十七军编成内入朝作战,参加了著名的秋季防御和金城反击战。

保卫南疆。1985年3月至1986年6月,该师奉命参加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取得了重大胜利,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为捍卫社会主义江山,为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建立了不朽功勋。

争上头阵的拼劲不变

开国大典光荣受阅。1949年5月,该师进驻天津塘沽地区不久,就接到党中央、中央军委及毛主席的命令,确定该师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参加开国大典受阅。战场上留下的旧伤未愈,浑身弹药味未退的全师官兵,在师长李水清、政委李布德的率领下开赴北平北苑进行阅兵训练。

分列式开始,我师方队进入第一标兵位置

当时正值雨季,干部战士时常赤着脚在泥水里训练,一天下来,雨水、泥水和汗水混在一起,个个都成了泥人。太阳一出来晒在身上火辣辣的,不少同志身上脱了几层皮,皮肤黝黑发亮。为了练好每一个动作,他们甚至上千次的重复;绝大多数同志腿练肿了,上不了炕,只好用膝盖跪着炕沿往上爬或相互架着上炕,但谁也没有怨言。经过四个多月的强化集训,官兵们咬牙坚持着,高标准的完成了阅兵训练。

1949年10月1日,该师代表全军陆军光荣地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成为第一个走过天安门城楼的方阵,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中国首支维和步兵营。65年后,在2014年4月,接中央军委命令,以该旅为基础,组建中国首支维和步兵营,远赴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受领任务后,该旅立即行动,迅速组建起了700人的维和步兵营。经过长达8个月的训练考核后,于2015年4月抵达南苏丹。作为我国首支派驻海外的维和步兵营,他们面临着环境恶劣、任务生疏、经验不足等困难,营党委带领官兵艰苦奋斗、实干创业、高标准完成部队部署、难民营安全警戒等常态化任务,多次执行难民营应急支援、建立临时行动基地、长途巡逻、车队护卫的任务,创造了驾驶员考试效率、营房建设速度、车队行军速度、护送物资数量等多项任务区记录。维和步兵营优异的表现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誉。同时,也为第二批维和官兵留下了宝贵的经验。2015年12月17日,圆满完成联合国赋予的国际维和任务,全体官兵被联南苏团授予“和平荣誉勋章”。归国后,被原为被济南军区授予“国际维和模范营”荣誉称号。

“值得信赖的和平力量” “联南苏丹团所有部队学习的榜样”—这是联合国秘书长特别代表罗伊女士对中国首支维和步兵营的评价。

敢打硬仗的精神不变

1949年4月20日,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后,该师逼近了统治山西38年的的大本营太原。作为指挥员的杨成武将军讲道:“卧虎山已成为阻碍解放进程的一颗钉子,一定要拔掉它!这次战斗只能是199师上,也只有199师才能把它攻下来”。在师长李水清的指挥下,该师只用了两个团,以伤亡200人的代价,就打下了国民党阎锡山声称“‘共军三个军’1个月也攻不下的卧虎山要塞”。并俘虏敌十九军“铁血师”2000人,大大加速了太原战役的进程。

新时代的转型尖兵。巾帼不让须眉的杨叶,从入伍开始,她就给自己树立“不甘落后”的目标。新兵时期她就以全优成绩通过考核,成为“十佳新兵”中唯一女兵;当兵第二年,连续两年在原济南军区通信专业比武中夺冠;2016年在她当兵第三年时,与队友代表中国陆军出征“国际军事比赛—2016”军医接力竞赛,以轻伤不下火线的拼劲、韧劲,取得女子步枪100米射击第一名、战场救护个人第二名、团体赛第二名的优异成绩。2017年2月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2017年10月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受到了习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展现了新时代女兵的风采。像这样的先进典型,还有该旅的“时代尖兵”阿木子,“大山深处走出的雄鹰”鲁万学,用生命拖他人的“爬冰哥”张玉磊、“狙击枪王”邹腾飞等,正是因为他们继承了该旅敢打硬仗,永争第一的红色基因,才不断的造就该旅每个时期的时代尖兵。

传播党的十九大精神—杨叶

见义勇为颁奖—张玉磊

家属颁奖—鲁万学

永争第一的意识不变

今年,该旅走过了85年的光辉征程,始终发扬永争第一的进取精神。近年来,先后圆满完成了国际维和、东盟10 8、 实兵演习、北部战区2016-B联合实兵演习、国际军医接力竞赛等大项活动。协助地方完成“4.28抢险救援”、“赴汶川抗震救灾”、“赴长清救火”“迈莱河抗洪”等抢险救灾任务。被原四总部表彰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装备管理先进单位”,被原军区党委表彰为“落实‘五句话’先进单位”、“军事斗争准备先进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等荣誉。

国际维和

东盟2016维和行动演练

实兵演习

国际军医接力竞赛

党的十九大以来,旅在上级党委坚强领导下,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落实,引领官兵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强军思想,大力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和平积弊大起底大扫除”活动,突出问题导向,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政治整训,引导官兵在坚定强军自信上达到新境界。

“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

和平积习大讨论

同时,积极开展特色强军文化,构建政治文化环境体系,广泛开展“强军风采”群众性文体活动,组织典型事迹报告、大学生理论宣讲班巡回演讲,每年组织“感动开国大典红一师年度人物”评选,大力营造学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突出学好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刻领会习主席关于弘扬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系列重要指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聚焦练兵备战,大力掀起军事训练热潮,誓争当北部战区刀尖子部队,不断推进部队全面建设和转型发展向新时代强军目标阔步前行!

“感动开国大典红一师年度人物”评选

听从主席号令

特种射击

侦察兵集训

实兵演练—红蓝对抗

传奇人生与品格情怀

在人民军队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很多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建立不朽功勋的开国将帅。日前,讲述洪学智上将传奇人生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上将洪学智》正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热播。该剧以洪学智上将的人生经历为蓝本,通过大量真实感人的具体事例,回顾了洪学智将军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军旅生涯,向观众呈现了洪学智上将曲折传奇而又光辉多彩的一生,激起人们对革命前辈的崇高敬意。

洪学智身经百战,参加和指挥过许多重要战役战斗。电视剧一开始,就通过扣人心弦的苏家埠战役塑造了洪学智敢于战胜一切敌人和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形象。在战斗中,洪学智冲锋在前,率领重机枪连奋力阻击敌人,最终取得胜利,而他却身负重伤。在苏家埠战役中,洪学智被誉为“不怕死的好连长”。在电视剧第三集中,时任红31军92师政治部主任的洪学智主动承担攻打“脖子洞”的任务。面对洞口工事坚固、易守难攻的战况,洪学智巧妙使用烟熏的办法,把辣椒、石灰、洋油等装在小包裹里,内放手榴弹,用铁丝和麻绳倒吊在洞口附近,引燃后产生的浓烟借着风势灌进山洞,呛得敌人纷纷爬出洞口,以最小的伤亡取得完胜。这场战斗震慑了当地的恶霸地主,使红军迅速打开局面,巩固了红色政权。观众看到了洪学智骁勇善战、智慧机敏的风采。剧中,盐城阻击战、阜宁城战役、德惠之战、平津战役、解放海南岛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等串联起洪学智的战争生涯,其间既有闯关夺隘的惊险时刻,又有挥师搏杀的豪迈斗志,还有机智灵活的军事智慧。洪学智的职务多次变换,涉及政工、军事、后勤等方面的工作。红军时期他担任过连长、营政委、政治部主任等职务,抗日战争时期担任过抗大支队长、副大队长、分校副校长和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解放战争中担任过纵队司令员和兵团参谋长,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过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后方勤务司令员等。电视剧《上将洪学智》按照时间的脉络,展示了洪学智在各个岗位上履行多种职责的才能,体现出洪学智信仰坚定、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品质。无论是在长征途中的爬雪山过草地,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带领官兵粉碎日军大规模扫荡,不管进行的战斗多么激烈、遭遇的环境多么险恶,洪学智始终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始终以党的事业为重。电视剧《上将洪学智》让观众看到了洪学智这一生的光辉业绩和崇高风范。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不仅要注重战争场面和氛围的营造,再现中国革命史上的诸多重大事件,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还要避免创作流于概念化,要在拥有厚实史料基础上努力还原历史人物的性情本色。电视剧《上将洪学智》通过大量鲜活感人的具体事例,力争表现洪学智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情感,用众多的小故事塑造了洪学智将军铁血柔肠、心系人民的形象。在回家探亲的过程中,面对亲人的依依不舍,洪学智坚定地表达了自己从军报国的初心,“不求发财,不求当官,只求把咱劳苦大众解救出来,过好日子”;长征途中,洪学智在极端艰难情况下周密组织,确保不丢掉一个伤病员,坚持把得了伤寒重症的王新兰抬过草地救治;途经少数民族地区时,他同藏族头人巴顿多吉喝鸡血酒为盟,支援中央红军大批粮草、牛羊等物资;在过山西某地封锁线时,洪学智夫妻含泪忍痛把大女儿醒华留在山区的一位老乡家中;在被分配到抗大三大队负责教育、生产工作期间,为解决师生们吃饭的问题,洪学智主动跟老乡学磨豆浆、点豆腐;在担任盐阜军区司令员期间,负责财务出纳的妻子张熙泽弄丢一百元,洪学智命令必须自家还上公款,全家省吃俭用大半年,终于还清了那一百元钱……一系列细腻感人的情节,让洪学智的形象鲜活立体起来,既有革命伉俪的守望相助,也有对待朋友亲人的真挚坦诚,更有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仰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在拍摄过程中,剧组为了充分还原洪学智上将的革命生涯和历史环境氛围,尽量采取实景拍摄,辗转于四川、山西、安徽、辽宁、吉林、北京等地,回到历史事件发生的真实地点,历时五年最终完成制作。在安徽金寨革命烈士陵园的“洪学智生平纪念园”里,碑亭的碑上刻着“勇武而见儒雅,刚直而怀柔肠,权重坚守本色,位高心在百姓”的24个字,不仅浓缩了洪学智上将一生的品格坚守,更是电视剧《上将洪学智》所要表现出的人物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