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9软件园:电脑手机软件下载大全,热门手机游戏免费下载

4889软件园 > 资讯文章 > 疯狂猜成语两只手和两只脚(与老外聊天中的梗,你遇到过吗?)

疯狂猜成语两只手和两只脚(与老外聊天中的梗,你遇到过吗?)

作者:佚名 来源:4889软件园 时间:2023-03-03 01:08:48

疯狂猜成语两只手和两只脚(与老外聊天中的梗,你遇到过吗?)

疯狂猜成语两只手文章列表:

疯狂猜成语两只手和两只脚(与老外聊天中的梗,你遇到过吗?)

与老外聊天中的梗,你遇到过吗?

文/两又同齐

两又同齐之佳不断分享,不断交流,不断进步,这里有英语/外贸/亲子教育/生活感悟以及一地鸡毛的琐碎自留地414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两又同齐之佳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因为过于紧张,兴奋,又或者莫名的断片了,然后在跟客户沟通中就会发生一些很搞笑的事情,自然,有的时候为了确定客户表达的是不是和我们认为的意思一致,我们需要用自己理解的话术再确定一次才放心。

比如之前会有很多客户来看工厂,作为东方之主的我们自然会请客户海吃一顿,但是在点餐之前,需要询问客户是否对某些食物会忌口,尤其是一些来自穆斯林国家的客户。他们对于食物的讲究会很多,而且我们在菜品上桌的时候,为了显得不那么尴尬, 会介绍一下每一个菜都是什么,然后怎么吃。

记得有一次我的同事点了一份牛肉,国外客户询问这是什么,同事一时想不出这个“牛肉”的英语怎么说了,于是说到:“It is the cow's meat”,接着客户一脸疑惑地在想“what is cow?” 我们要知道其实很多国外客户他们的本土语言也不是英语,有很多简单的词汇也会有所不知道,

然后同事接着开始拼单词“c-o-w cow”,看着客户还是有所疑惑,同事干脆两只手伸成“六”的样子放到头顶学了声牛叫,客户恍然大悟到“it is beef!” 此时,同事也想起来了,原来英语牛肉的单词是beef! 这么简单的词语,竟然想不起来了。

你看,有的时候可能我们知道也认识的单词,客户想不起来,然后客户想起来的单词我们却一时说不出来,但是并不影响我们的交流,而且这个小小的插曲还增加了餐桌的一些趣味。

其实不止是我们会遇到断片的时候,国外客户有的时候说出来的词汇也是很搞笑的,而且有的时候还具有迷惑性。其实大家都明白彼此的意思,但是一时就是找不到恰当的词语来解释。

比如,有一次遇到自行车的客户需要修改车把把套的颜色,我们知道自行车把把套的款式花纹和颜色其实有很多种,客户刚开始选择的是双色车把套,但是在后期做货的时候又想改成单色的,只是客户一时想不起来这个单色的词语该怎么描述,于是说到“I want to change two colors to one , the handle is full of one color” 然后接着配上一些单色的车把图片,只是这些图片上的车把款式和花纹也和客户之前要的不一样,接着描述到“it is like this, but not this color not this pattern, I want the color to XXX” 接着客户一直重复类似的句子。

其实客户表达的意思是车把款式花纹不变,颜色改成单色,但是客户又不会自己去设计图纸,所以只能用别的花纹但是是单色的把手图片来展示,接着描述自己心里的想法。又担心我们无法理解。的确看着客户发来的图片我们曾一度怀疑客户是想重新定一批车把。

于是我说到“you mean the handlebar grips keep the orginal pattern and style , only the handlebar grip's double colors change to single colorXXX” 当客户听到single color 这个单词的时候,表现出异常的兴奋“yes, you are right, it is single color。it is what I want to say!”

你说是我们词穷吗?也不算吧, 只是在大脑提取的时候会突然间想不起这个词语,就像我们正常聊天的时候,然后想提到一个地方的名字,就在嘴边可是想不起来怎么说,于是只好说就是那个,在哪个地方的,什么位置上的个店。然后对方说,“我知道你说的是哪个,只是我也想不起叫什么名字了” 这应该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舌尖现象”。

其实沟通除了语言之外,还可以用手势,用表情,实在不行,咱们还可以拿笔写出来,画出来。而且国外客户的英语也都不是很好哦,我们只需要尽量地将事情解释清楚明白即可。

话说,你在和客户沟通中发生过哪些有意思的事情,不妨吐槽一下吧?!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溜索女孩们,跨过那条江

22岁的这个夏天,对傈僳族女孩余燕恰来说有些特别。

从昆明医科大学毕业后,她选择回到云南省怒江州人民医院工作,消息在互联网上刷屏。怒江大峡谷深处的小县城福贡,同样掀起不小的动静。往来县城与乡镇的司机点点头,“余燕恰?知道知道,我们这里的溜索女孩嘛。”

15年前,福贡县马吉乡布腊村还是偏僻闭塞的秘境,怒江两岸的人家要靠一根溜索横越天堑。一次偶然的机会,两家电视媒体深入当地采访,拍摄到了布腊小学6岁的余燕恰飞索求学的画面。

节目播出后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溜索上学的故事刺痛了很多人的心。二十余家媒体联合发起了公益活动,筹集了上百万善款在怒江建了三座爱心桥,其中一座就建在布腊小学旁边,余燕恰和她的同学们终于得以“走路上学”。

贫困曾像一个筛子,让孩子们在受教育阶段半途滑落,当地辍学率一度居高不下。而现在,余燕恰给这个故事画上了一个光明的尾巴:人们欣喜地发现,当年的小女孩不仅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她还选择回到家乡为他人“打灯”。

但少有人知道的是,这个故事里其实不止是一个余燕恰,而是几个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又回到怒江。一个令人动容的彩蛋是,曾经报道此事的女记者多年后在大学课堂上意外重逢了当年布腊小学的女孩,听到了这个故事的B面。

那座爱心桥,让溜索的孩子们被看见。而在聚光灯背后,边远贫困地区女孩走出大山究竟要付出多少努力,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

余燕恰幼时坐溜索过江时被媒体拍到的画面。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被改变的

滇藏交界的横断山脉地带,自北向南的怒江将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劈开,拖曳出一条深邃的怒江大峡谷。

余燕恰的家就在峡谷深处的福贡县布腊村布施底小组。几年前,当地政府在山脚下给村民们盖了新房,余燕恰一家从山上搬了下来。

新家的小洋楼建在怒江边上,淡黄色的墙体上点缀着傈僳族图纹元素。推开门,一小片约摸两米高的玉米映入眼帘,玉米地背后是汹涌的怒江,浪头狠狠撞击礁石后弹起,风裹着江面湿润的水汽穿堂而过,拂过丝丝凉意。

8月底,余燕恰即将入职怒江州人民医院,成为一名检验科医生。学生时代最后的假期,她决定留在家里陪伴家人。

自从回乡工作的新闻被报道以后,联系她的采访就没停过。7月24日这天,余燕恰有了短暂的属于自己的时间。下午两点多,她在厨房里的火塘上做油炸小土豆。一会儿工夫,她端着一盆冒着热气的小土豆和一小碟干辣椒面来到客厅。

22岁的余燕恰个头娇小,额前碎发有自然卷弧度。她说话声音很轻,笑起来一对酒窝若隐若现。

“我们傈僳族一天只吃两顿饭。”她有些不好意思,又补充说,“也不是所有人都这样。”

傈僳族是云南的独有民族之一,也是直过民族(特指新中国成立后,未经民主改革,直接由原始社会跨越几种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曾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上一辈们几乎没有受过教育。余燕恰的母亲不会说汉语,在一旁客气地微笑。

小姐妹霜晚秋的到来令余燕恰非常惊喜,她拉着霜晚秋,两人用傈僳语热切地分享自己的近况。

从小学起她们就是同学,就读于布腊村唯一的小学布腊小学,全校一共52个傈僳族学生,名义上有四个年级,但只招到三个年级的学生,其中有一小半的学生需要溜索上学。

余燕恰(左一)和霜晚秋(右一)。新京报记者 李照 摄

余燕恰的家与布腊小学隔怒江相望,校园如今已荒芜一片。空地上一张乒乓球桌、一个篮球架和一间破败的砖瓦平房显得有些突兀。因为年久失修,屋内堆满杂物,地面积水倒映着房顶破洞漏下的天光。

比余燕恰低一个年级的余来花记得布腊小学最初的样子。校园另一侧原本还有一栋两层小楼,如今已翻新做他用。每周,学校里三位老师从乡里上背回大米和苞谷,在操场上就地生火做饭,袅袅炊烟混着苞谷稀饭的香气飘到怒江上。

当年,三个女孩的上学路都不容易。霜晚秋住在怒江东,每天早上她要穿过贴身疾驰的车流步行四十分钟上学;而余燕恰和余来花都住在怒江西,必须过江溜索。从余来花的家步行到学校要四五个钟头,后来她索性借住在亲戚家,每周往返家里一趟。

布腊小学的孩子在这里读完低年级后,要辗转到马吉乡的中心完小继续读书,但马吉乡没有初中,他们得去三十公里外的石月亮中学读书。初中毕业后,布腊小学只剩下少数几个孩子能顺利读到怒江州的高中。

余燕恰、霜晚秋和余来花都考上了重点高中怒江州民族中学。文理分科后,余燕恰去了理科重点班,霜晚秋去了文科重点班。2018年,余燕恰和霜晚秋分别考上了昆明医科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成为当时布腊村仅有的两个大学生。一年后,余来花也考上了云南工商管理学院的护理专业。

今年6月,余燕恰和霜晚秋从大学毕业,不约而同选择回到怒江。余燕恰将去怒江州府所在的六库报到入职,成为一名检验科医生;而霜晚秋考上了怒江州贡山县的事业单位编制,她离家更近了,从贡山县回家只需要半个多小时的车程。这个夏天,余来花没有回来,她在昆明一家医院做实习护士。

余燕恰的毕业照。受访者供图

“有座桥就好了”

十五年前,连接布腊小学和余燕恰的家之间是两条溜索。

怒江境内群山横亘,千峰对峙,怒江、澜沧江、独龙江“三江”纵横。1954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成立时,境内无一座跨江桥梁,无一条公路,在某些地方,溜索是进出大山的唯一方式。

2011年,云南全面实施“溜索改桥”工程的时候,怒江境内还有42对溜索。直到几年前,溜索才最终从怒江退出历史舞台,看似原始的溜索距今并不遥远。

溜索,并非傈僳族天生的技能,更像是命运的随机抽签。通往外界的路建在怒江东侧,因此,对于生在怒江西的人来说,溜索是从幼儿时期就不得不掌握的生存手段,生在怒江东的人则少了这个麻烦。

今年51岁的普友恒至今回忆起溜索都心有余悸。从怒江师范学校毕业后,他曾在辗转过几所山上的村小教书,必须溜索过江。恐高的他不敢独自溜索,得靠学生和家长带着他,直到2005年,他调入布腊小学后住在学校里,才结束了溜索的经历。

余燕恰记得,自己三四岁起就被阿妈带着溜索了。每个周一,阿妈会带着余燕恰去马吉乡赶集。阿妈把她和几只鸡绑在身上,腿紧紧夹住她,双双挂在溜索上。滑轮滚出,伴随微微的震颤,钢索被绷成一条弧线,她们顺着钢索飞快滑行到了对岸。

余燕恰最喜欢和阿妈去赶集。在江对岸,有早早等候的三轮车,一共能挤下近十个人,一车人浩浩荡荡的开向马吉乡集市。车刚一停稳,就有小贩抓着秤砣来称阿妈带的鸡,只消一会儿工夫,几只鸡就能卖出一个合适的价钱。阿妈捏着刚赚来的钱,会带余燕恰去吃一碗米线。

那是余燕恰最快乐的时刻,集市的米线是她童年印象里的美味,她最喜欢喝米线汤,是“家里做不出的味道”,后来她似乎再没吃过那么好吃的米线。

余燕恰名字中的“恰”在傈僳语中是“老三”的意思。她还有两个姐姐,姐姐们很早就开始独自溜索,等余燕恰到了6岁学龄,最先被放进她书包的是滑轮和绳索。

在当地,孩子即将上小学,父母通常会先带着他们溜几次,教会他们操作要领,如何把滑轮卡在钢索上,如何将尼龙绳绕成三股把身体兜住,确保万无一失地滑到对岸。

溜索分为两种,一种是平溜,又叫做单溜,两头稍高,坡度比较平缓;一种是陡溜,用双股溜索,一来一往,高低对倾,速度快容易撞伤,因此溜索人手里要抓一把草,快到对岸时迅速把草裹在钢索上,以增大摩擦起到减速的作用。

“小娃娃只被允许溜那种平的。”余燕恰说。当年她的体重轻惯性不足,往往滑到一半就停挂在中间,只能用手攀着钢索爬到对面。

不是所有家长都放心孩子独自溜索。余来花一直拖到8岁才上小学,每周阿爸都带她溜索接送她上学放学,坚持了一学期后,家人实在分不出精力,余来花辍学了。直到10岁那年,等村里年纪小的孩子到了学龄,她才被允许和他们一起结伴上学。

2007年秋季开学的前几周,阿爸反反复复教了余来花十几次溜索。余来花至今还记得第一次独自溜索时,阿爸眉头紧锁地站在江对岸。她只听得到风灌进耳朵的声音,眼睛不敢乱瞟,牢牢地盯着上方的钢索。

村里孩子结伴溜索形成了一种默契,年纪小的孩子先溜,年纪稍大的孩子镇后,如果赶上体重轻的孩子被停挂在江面,那么就由年纪更大经验更丰富的孩子去协助将对方一点点推向对岸。这是阿爸强调余来花必须结伴溜索上学的原因。

几乎每个溜索孩子都有过一些惊险时刻。有一次,余燕恰还没有用绳索把自己绑好,滑轮就滚出。她整个人几乎是倒挂在溜索上,眼看着就要冲向怒江,一个同学飞奔到江边使劲拽住她的脚,余燕恰逃过一劫。

普友恒并不十分担心孩子们的安全,“他们厉害着哩!”他觉得最难熬的是冬天,当地孩子一年四季都只有凉鞋和雨靴穿,脚被冻出又红又肿的冻疮,若赶上雨天更是雪上加霜,溜索的孩子们浑身上下湿透如同落汤鸡。

每到这时,普友恒都在想,什么时候有一座桥就好了。

从马吉桥上看怒江江景,远处黄色的楼房是当地政府为村民们在山脚下修的新房。新京报记者 李照 摄

走路上学

2007年8月的一天,两辆昆明牌照的汽车开进布腊小学,校园里架起了摄像机,普友恒才知道,村里来了记者。

起初,这源于江苏电视台的一条电话线索。当年,江苏南京一个叫熊捷的女孩拨通了电视台的热线,讲述了七年前她与云南怒江州马吉乡的一个傈僳族女孩结成笔友的故事。从2000年到2007年,她们一直互通书信,熊捷得知怒江的笔友每天上学都要靠一根绳索越过激流抵达对岸。后来,她们的联系突然中断了,熊捷希望记者能帮忙找到这位笔友。

电视台领导听闻后拍板决定,可以借此机会关注怒江孩子溜索上学现状。于是江苏台的记者联系上云南台的记者,他们一起从昆明驱车出发,颠簸了56个小时,深入到怒江州马吉乡。

云南台的江言(化名)记得,那一路上她们但凡遇到溜索就会停下来拍摄寻找素材,来到布腊小学后,小小的校园和紧邻的溜索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几乎每个人下意识的认定,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学校,“就是这里了。”

已经荒废的布腊小学。新京报记者 李照 摄

和普友恒攀谈的间隙,江言见到了6岁的余燕恰,她穿着玫红色上衣和军绿色长裤,趿拉着凉鞋,背着大大的书包。

新闻主角就这样走进了记者们的视线。溜索的另一头就是余燕恰的家,摄像记者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先行溜索过江,在江对岸完成了余燕恰溜索回家的全程拍摄。

报道甫一播出,引起了轰动,电视台的热线电话响个不停。随后全国二十余家媒体联合发起了“用爱,架起希望之桥”公益活动,短短两个月时间,筹集到建桥善款共计140多万元。一位常州的捐助者在接受采访时动情地说,“我们无法给孩子们一个未来,但是我们可以给孩子们一条安全的上学路。”

第一座爱心桥的选址在布腊小学的溜索旁。几个月后,桥开工了,江言和同事从昆明回到了布腊村,她把摄像机架在怒江边,拍摄“建桥日记”,一待就是两个月。

在险山恶水间造一座桥,难度是修建普通桥的几十倍。每一袋水泥,每一根钢筋,都要靠溜索来回于两岸,施工队吃住都在学校里。

据当年媒体报道,2008年1月,怒江下了一场大雪,建桥工程被迫停工。雪停后,工人们加班加点赶修,终于把桥索架到了江对岸。不料,3月修桥进入倒计时后,怒江上空又刮起了五级大风,桥面上还没焊接的九块钢板被风卷起,全部落到了江里。附近村里水性好的五个村民立即跳进冰冷的江中打捞钢板。两个多小时只捞回了五块钢板,其他四块钢板被冲走。

建桥那段时间,余燕恰印象最深的是她早上溜索遇见同样挂在工作绳上的工人,他们在怒江的上空相遇,工人们操着外地口音向余燕恰打招呼,几乎天天如此。

2008年3月8日,最后一块钢板终于焊接完成,吊桥主体工程完工。这是一座长140米,宽1.5米,载重量1吨的吊桥。在竣工仪式的前一天,当地村民连夜采摘了松针,装饰桥头圆拱。

“爱心桥”的名字是布腊小学学生在竣工仪式当天投票选出的。仪式当天,余燕恰被安排第一个走桥,站在桥头她却迟疑了,不敢上前。

“是有一点害怕。”多年后余燕恰回忆,当时爱心桥只是主体竣工,两侧的围挡不如现在结实,吊桥在大风中有些摇晃。在旁人的搀扶下,余燕恰紧张地走到对岸,从那以后,她的书包里再也没有装过滑轮。

聚光灯背后的成长

爱心桥落成的那一年,余来花刚上一年级。在老师的带领下,十几个一年级的小朋友排着队,手牵着手,一点点走完了爱心桥。余来花第一次站在桥中央仔细端详怒江,那是一种奇特的感受。以前每次溜索,她从来不敢往下看,只能听到耳边呼啸的风声和水声,而那一刻,她觉得怒江很美,风也温柔。

爱心桥与布腊小学的缘分没有持续太久。一年多后,普友恒调离了布腊小学;两三年后,布腊小学停办,学校里的孩子去了马吉乡完全小学接着上学,校园渐渐荒芜了。但这座桥成为怒江西岸碧罗雪山的村民生活最重要的通道,此后,另外两座捐赠的爱心桥也陆续在怒江上落成。

媒体光环散去,布腊小学的孩子按照既定的轨迹长大。从马吉乡完全小学到石月亮中学再到怒江州民族中学,他们像当年一年级的孩子走桥一样,一点点努力地向外腾挪,每一步走得并不容易。

余燕恰站在爱心桥上。受访者供图

报道结束后,江言经常会想起余燕恰。有一年她去西藏拍片,路过怒江,顺道去了一趟余燕恰的家,那个位置她再熟悉不过。但余燕恰不在,她考上了怒江州的重点高中,在六库读书。

高中时期的余燕恰,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始终困扰着她。小时候,她是村里的聪明孩子,而在重点高中的重点班级,她的优势似乎不那么突出了。

余燕恰后来意识到,自己没有系统的学习方法,她一直是在靠刻苦去抹平这种差距。为了给家里省钱和节约时间读书,她吃饭很不规律,整个人瘦了一大圈,还生了一场病,身体一直不太好。

余来花也因为省钱吃饭落下了胃炎的毛病。高三一次数学考试,她没有吃早饭,胃痛得直冒冷汗,那次数学她只考了六十多分,老师把她叫去谈话,“虽然老师也没批评我,还是难过了很久。”她觉得最难的是英语,城里的同学很早就开始上兴趣班,而她读到初一才开始接触“哑巴英语”。

观念的桎梏也无处不在。怒江州作为全国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致贫因素最复杂的地区之一,早些年辍学问题比较突出。据怒江州统计局的数据,2006年,怒江州初中毛入学率为87.49%;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27.02%,其中普通高中毛入学率18.98%。

初中是第一道分水岭。当地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读完初中就可以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受早婚习俗影响,女孩往往更容易辍学结婚。一篇名为《社会支持与自我实现:民族贫困地区辍学青少年复学机制探析》论文中曾明确指出,怒江州的辍学情况较为集中地发生在初中,小学阶段情况较少。另一方面,辍学学生呈现出显著的性别特质,即女生多于男生。

家人没有明确阻止过霜晚秋继续读书,但每当发生口角冲突后,敏感的女孩总能捕捉到家人的情绪,她只能自己默默消化。

2019年,江言作为媒体业界老师受邀到云南师范大学广电系讲课,她讲述了十几年前在布腊小学的这段采访经历。一个女孩站起来告诉江言,她叫霜晚秋,是当年布腊小学的学生,被报道的余燕恰是她的好朋友。

江言惊讶不已,她从没想过自己会以这种方式与布腊小学的孩子重逢,她回去翻看当年的节目,辨认出镜头里霜晚秋童年的模样。

那天的课堂变成了一次采访课,同学们把各自好奇的问题向霜晚秋抛来。她分享了一个傈僳族女孩从布腊小学长大的故事,以及在溜索之外,一些从未向人吐露过的心事。江言回忆,她的语气比较平静,“好像与过去和解了。”

霜晚秋忘不了那一天,她和爸妈姐姐正在盖房子,阿爸站在梯子上码砖,阿妈在一边和水泥,她去另一个房间的电脑上查到了云南师大的录取结果,随后兴奋地冲出来报喜。不善言辞的父母一直在笑,霜晚秋从来没见过他们那么开心。

在回忆这个画面的细节时,她的眼里涨满了泪水。

霜晚秋和阿爸在怒江边捕鱼。新京报记者 李照 摄

跨过那条江

布腊小学的孩子终于走出了大山。

“昆明是开阔的。”余来花这样形容,在怒江,视野是窄的,一眼望去都是山,而昆明不一样,“昆明一眼看不到头”。

很长时间里,霜晚秋觉得怒江的路太远了,她曾在六库读书,每周去学校得吃两片晕车药睡过去,才能熬过漫长的路途。

因为地理上的偏远闭塞,女孩们的父母一辈,从未走出怒江,甚至没离开过福贡。霜晚秋记得,她第一次去昆明上大学,最远只去过六库的阿爸开车带她去报到,他们为此专门请了一位“见过世面”的叔叔一起,足足开了12个小时才到达学校。大学的一切都是新奇的,她开学后整整一个月都忘记了和家人联系。

江言也一直关注着女孩们的成长。了解到余燕恰的大学学费有政府资助后,她托朋友为余燕恰介绍了一份校园勤工俭学的工作补贴生活费;大三下学期,霜晚秋通过江言找到了一个摄像助理的岗位实习。

那是一部云南的人文纪录片。三个多月时间,霜晚秋跟着摄制组走访了元江、弥渡、大姚三台、香格里拉等地方。今年4月,纪录片在央视播出,霜晚秋的朋友圈珍藏了一张片尾工作人员名单的视频截图,“摄影”一栏里有她的署名。

7月27日,霜晚秋正在看爱心桥桥头的“手印墙”。当年参与募捐修桥的媒体人和捐助者在这面留下了签名和手印。新京报记者 李照 摄

霜晚秋还想去更多地方,她在大学的课堂上接触了人类学和社会学,曾打算考这两个专业的研究生,而眼下,她考虑的是尽快工作,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如果以后有机会,希望能去一线城市更好的学校深造。”

从怒江走出,又决定回怒江成为了女孩们共同的选择。余来花的想法很简单,“如果连我们都不回去,那谁会去建设怒江呢?”

尽管还没有毕业,余来花已经想好了未来的路,接下来正准备护理资格考试,明年攻读专升本,毕业后回怒江的医院成为一名护士。

读初中的时候,怒江州人民医院和马吉乡结对帮扶,一位护士成为余来花的资助人,余来花管她叫阿姨。在六库读高中时,每到周末,阿姨就把余来花接到家里改善伙食,有时也把她带去自己工作的医院,余来花耳濡目染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早早决定了未来的方向。

在媒体采访中,余燕恰也常常被问到一个问题,为什么会选择回到家乡工作?

或许这个问题还有一个答案从未对人说起,余燕恰望着门外水声湍急的怒江有些出神。一年四季里,她最喜欢冬春之交的怒江,因为“那个季节的怒江是不怒的”,它有一种深邃如玉的静美。而在一天之中,又数清晨最佳,墨绿色的山尖尖沤在云里,曾在昆明的午夜入她梦来。

提到怒江的一切和儿时的生活时,余燕恰的表达欲是旺盛的。小时候的家在山上,她熟悉山上的几乎所有植物,能准确叫出它们的傈僳语名字;闲暇之余,余燕恰和姐姐一起放羊,她们爬上一棵最高的树,坐在树端可以拥有绝佳的视野。当羊群拱进别人家的菜地,余燕恰会哧溜一下从树上滑下来去制止。

在傈僳族的神话传说中,族人是“虎和猿的后代”,擅长山林攀援,为了跨过怒江天堑,他们从天上的彩虹得到灵感和启发,发明了溜索。

如今,余燕恰再也不溜索了,彩虹变成了真正的桥,怒江终结了溜索的历史。她依然被那份勇气所庇佑,千难万险她们都曾跨过,“未来也会一样”。

新京报记者 李照 编辑 陈晓舒 校对 李立军

被草原小搏克手帅到了!小朋友:赶紧比完我还回家写作业呢

在“人类满级小孩”的大比拼中

有许许多多优秀的孩子

在小小年纪

就掌握了各种技能

习得“满身功夫”

甚至让广大网友都自叹不如

一起来看看他们的精彩表现吧

草原上的小小搏克手

近日

在内蒙古苏尼特草原

锡林郭勒盟的搏克排位赛上

小搏克手们气场十足

挥舞着双臂

跳着鹰步舞纷纷入场

随着裁判一声令下

扑、拉、甩、绊

争斗相扑、盘旋相持

腿膝相击

搏克是蒙古语

意为“结实、团结、持久”

草原上的人们

把蒙古式摔跤称为搏克

它与赛马、射箭并称于草原三艺

蒙古搏克以巧取胜

在对抗中

充分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技巧

与其他民族式摔跤不同的是

搏克比赛不受年龄和体重的限制

也无时间限制

只要身体有一处着地就算输了

说跳就跳

新疆萌娃沉浸式模仿“鹰舞”

最近有一个

特别可爱的新疆萌娃

他跳舞的样子让人感叹

“新疆小朋友是不是

有什么特别的跳舞基因”

音乐一起

视频中的小男孩就在舞台下

“沉浸式”模仿舞蹈演员

跳起了新疆“鹰舞”

一点也不因为

年纪小就有所失误和停顿

举手投足之间

都带着新疆舞特有的韵味

“鹰姿”飒爽

舞步飞扬

“鹰舞”是新疆塔吉克族

民间传统自娱性舞蹈

舞蹈与鹰的习性、动态

联系在一起

步法沉稳有力

动作柔韧而富有弹性

无论是田埂地头

还是在庭院室内

只要人们兴致所至都可起舞

网友:“刻在基因里的天赋”

自弹自唱

云南娃娃民歌惊艳开唱

近日

楚雄南华县

一个小朋友唱着云南山歌

引发网友关注

视频中的小朋友

自弹自唱,歌声动人

仿佛展现了一幅幅

云南人民美好和谐的生活画卷

云南民歌

演唱素材源于生活

曲调悠扬婉转

多声部谐和,浑然天成

民歌是云南人民的

一种交流的方式

也是对生活热爱的一种表达

可以帮助彼此更好地了解彼此

产生更深的感受

并使听众感兴趣并产生共鸣

网友:“让人真的很向往云南生活”

草原风情,耐力赛马

小骑手们在大草原上的策马奔腾

蓝天下,草青青

骏马飞驰疾如风

在61里赛马比赛里

小骑手们在草原上

策马奔腾、长鬃飞扬

草原的盛会

小骑手驾驭着骏马

如离弦之箭驰骋向远方

上演了一场

马背上“速度与激情”

赛马是一项人马结合的体育运动

既能培养骑手勇敢、顽强、灵巧

和在复杂环境下

迅速判断方位的能力

又能培养骑手善良、潇洒的性格

赛马是中国蒙古族的优良传统

蒙古族也因此素有“马上民族”的美称

嘹亮芦笙在苗族萌娃中接力传承

别看他年纪不大

演奏起来丝毫不怯场

气势和韵律丝毫不输大人

小小的身躯

随着芦笙欢快的旋律

一同摇摆

把欢乐带给千家万户

“苗族不离笙”

芦笙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

是民族节日中必备的乐器

苗族芦笙在表演吹奏方面

把词、曲、舞三者融为一体

保持了苗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古朴性

“事事皆入笙歌,处处均有笙乐”

芦笙是苗家人

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者

不管酸甜苦辣

苗家人都吹进芦笙歌曲里

它是苗家人生活的乐趣所在

也是苗家人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所在

网友:“文化传承从娃娃抓起”

中华文化博采众长

民族文化需要传承弘扬

今天的萌娃

亦是未来的民族脊梁

萌娃们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演绎着民族文化动人章节

为他们点赞!

来源:中国青年网

光明文化周末版:心中有一轮抒情的月亮

作者:高昌(《中华诗词》杂志主编、中国文化报社专刊中心主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著有《我爱写诗词》《百年中国的感情气候》等)

皓月当空,中秋又至。自古而今,中国诗人总是有着浓郁的月亮情结,每当“举头望明月”之时,就特别容易动感情——对月怀亲,望月思乡,邀月共杯……诗人们望月抒情,诗何其多,而情自绵绵无尽。

静夜思图(中国画)戴敦邦作

2021年,在山东枣庄台儿庄古城,演员与圆月上演“双月闹中秋”表演。新华社发

2022年7月13日在武汉黄鹤楼附近拍摄的“超级月亮”。新华社发

宋熙宁九年(1076)的中秋夜,是一个月白风清的美好夜晚。

当夜,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一带)做官的诗人苏东坡通宵畅饮,直至天明,随后带醉挥洒神来之笔,乘兴写下一篇《水调歌头》,同时抒发对弟弟苏辙的深情思念。词是这样写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用雄奇的想象抒写深沉的哲思,确实是一首很有温度的千古绝唱。《水调歌头》本是词牌,原是可以配乐演唱的,只可惜古乐失传了。好在20世纪80年代,这首词又由我国台湾作曲家梁弘志重新谱曲,邓丽君、王菲等歌手先后演唱,熟悉的旋律曾出现在各大电视台的中秋晚会上,几乎成了中国人过中秋节的“节歌”。

南宋学者胡仔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他认为苏东坡这首关于中秋节的词写得最好,读了这首词,其他人的作品都不必读了。如此高的评价,可以想见这首《水调歌头》在中秋诗词中的重要地位。不过,胡仔的话还是绝对了些,其实出自其他诗人之手的中秋诗词,仍有大量可圈可点之作。比如苏东坡写作《水调歌头》的第二年中秋节,他的弟弟苏辙就又写了一首精彩的《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这首词对今天的读者们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不妨和苏东坡那首《水调歌头》放在一起对读,仔细品赏一下,两者有什么不同风味?

苏辙当时和哥哥苏轼在徐州团聚,乘舟赏月,饮酒欢宴,共享节日欢乐。可是节后就不得不和哥哥告别了,临别之际,苏辙写下这首情深意长的词赠给兄长。词的意思是说,和哥哥曾经一别七年,今年有幸兄弟团圆,明天却又要彼此分离,那无情的月亮总是一次次惹起人们的离愁,却不肯为我们停一停脚步,让这美好时光永远留在身边……苏辙没有像苏轼那样阐发深刻的人生哲理,只是用质朴的文字铺叙和感叹弟兄之间的聚散离合。词中写了久别重逢的欢喜,也写了难舍难离的忧伤,那种神秘而凄清的感觉不需要刻意渲染,不需要美丽形容,而兄弟情深自有感人至深的心灵力量,别有一番朴实真挚的精微韵致。

圆月当空,相对登楼,总会让人顿生望月怀远的感喟。同望一轮月,寄托无限情。唐代的张九龄写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甫写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建写下“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都是千古名句。另一位唐代诗人殷文圭在《八月十五夜》中感叹“最团圆夜是中秋”,更是唤起很多人的广泛共鸣。这首诗的前半部分是这样写的:

万里无云镜九州,

最团圆夜是中秋。

满衣冰彩拂不落,

遍地水光凝欲流。

殷文圭的名气不大,诗却写得很漂亮。看起来处于静态的月亮,在他笔下忽然有了些许活泼灵动。他把月光喻为落在身上拂不下去的彩冰和洒在地上“凝欲流”的水光,营造了一种奇妙的气象和幽清的氛围。优美而凄伤,皎洁而澄澈,寓意着一个凝重而通透的美好境界。

中秋节别名秋夕、月夕、祭月节、月光诞、仲秋节、拜月节等,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所以到了唐宋诗人笔下,关于中秋节的吟唱就更加多了起来。人们在中秋节开展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活动,另外还有一项北方人可能感觉有点陌生的活动,就是月下观潮。

中秋期间,太阳、月亮和地球连成直线后,海水受到的月球和太阳吸引的合力最大,因而就形成了中秋潮,其中以钱塘江潮最为壮观,也最为著名。古人特别喜欢在中秋期间乘兴去钱塘江观赏大潮。宋代诗人史达祖在《满江红·中秋夜潮》中写道:“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待明朝、说似与儿曹,心应折。”他把月下观潮写得气势磅礴,旷阔激昂,充满能量和动感。

描写月亮的古诗,我还想给大家介绍唐代诗人曹松的一首《中秋对月》:

无云世界秋三五,

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

不曾私照一人家。

属于曹松的那个中秋节没有一丝云彩,人们仰头共看月亮从海面升起。月光公平地洒到千家万户,从来不偏照任何单独的人家。这种万户同辉、天下普照的精神境界,超越了个人的悲喜得失,体现了一种难得的博爱和平等思想,很值得认真体味。

同样体现了深刻忧思的作品,还有唐代诗人李峤的一首《中秋夜》: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李峤的《风》入选小学语文课本,读者可能对他的名字比较熟悉。他这首《中秋夜》避开了常见的思亲怀友主题,写出了独到的深邃和敏锐,也很值得向大家推荐。诗人曹松看到了各处月光都一样皎洁,而诗人李峤则向人们发出预警:天气不一定都是晴空万里。谁能肯定千里之外就没有暴风骤雨呢?世界本来大,阴晴各不同。欣赏了皓月当空的美妙,也要做好风雨兼程的准备啊。这首《中秋夜》破空而来,让我们注意到一声冷峻的提醒,感应到一道睿智的目光,领悟到一颗豁达的心灵……

当然,面对明月,诗人们也不都是这么理性和严肃,更多的还是浪漫的想象。宋代诗人陆游在家里赏月入迷,居然起了一个怪念头,幻想要跨着青鸾飞到洞庭湖上去欣赏月色,于是写下一首《中秋夜半后无云而月色微淡尤为绝景》:

轻烟薄霭九霄寒,

素月浑如隔縠看。

此夕洞庭应更好,

谁能从我跨青鸾。

读他这首诗,好像有一股酒香混合着月光一起在心头弥漫。我眼前恍然出现一个摇摇晃晃的老者,微微眯着眼睛,扶杖陶醉在令人神往的明亮梦寐里……

其实在中秋夜想飞翔的,除了陆游,还有一位宋代诗人,就是辛弃疾。他在《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的下阕写道:“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诗人想象自己乘着浩荡的清风飞向万里长空,在天上俯瞰大好河山,还准备飞到月亮里面砍去月桂,让月光更多地洒向美好人间。这种奇瑰情思和蛮横口气,实在是令人惊叹!苏东坡在《水调歌头》中吟过“我欲乘风归去”,他仅仅想了一想,后来心里一犹豫,就没有“飞”成。而辛弃疾则平添豪情万丈,直接就是“乘风好去”,比苏东坡似乎更多了一份畅快淋漓。

年年中秋,读诗读月,读不尽的思念,读不尽的温馨和美好。月亮就像岁月的年轮,传递着永恒的情感,储藏着沧桑的记忆,注望着人世间的变迁。此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举头看看那轮诗词里的明月,我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静夜思》我们都很熟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的异文众多,而以《唐诗三百首》中的这一版本流传最广。前人对《静夜思》评价很高,赞其“直书衷曲,不着色相”“绝去雕采,纯出天真”。

其实李白还有一首读者不太熟悉的作品,描写的也是望月感怀的内容,题目叫《玉阶怨》,诗是这样写的:“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前人对此诗评价也很高,赞其“怨而不怨,浑然风雅”“矜丽素净,自是可人”。

这两首诗出自同一作者之手,可是为什么《静夜思》家喻户晓,《玉阶怨》却只是停留在古典文学圈子里?此中有真意,欲辨且放言。我觉得似乎有以下几条理由:

其一,乡愁是普遍性的情感,宫怨则是小众化的情绪。前者可以直接找到受众心中的一点灵犀,唤起的共鸣和共情范围,也就比后者更大。《静夜思》生活气息浓郁,有人间烟火味儿;《玉阶怨》则矜持傲娇,不解民情也不接地气。

其二,《静夜思》脱口而出,一看就懂,真率直接地产生阅读美感。其口语化的表达平实晓畅,比《玉阶怨》字斟句酌的书面语言,更有透明度。

其三,《静夜思》扎实平稳,准确贴切,撑得住,抡得圆,摆得平,说得明白,经得住挑剔和审视。这首诗淡化技巧,妙手偶得天趣;而《玉阶怨》烘托渲染,雕琢偶露行藏。

其四,《静夜思》时效性、既视感、沉浸式的生活特色十分突出,其中的场景可以随处代入、非常自然真实;而《玉阶怨》的场景则远离人群,甚至有人工虚托、苦心臆想之嫌。

其五,《静夜思》流注着通透的古意,朴拙可爱;而《玉阶怨》则工巧有余,机心略重,缺少一份素朴情怀。

《静夜思》和《玉阶怨》的对比效应,就是一个诗词美学传播的代表性案例。站在玉阶上空空洞洞喊几嗓子“玉阶生白露”“玲珑望秋月”,这类句子漂亮虽是漂亮,但毕竟还是和读者有着一种看不见的距离感。古来佳句多随口。吟千秋韵,写人间味!舍此而外的各种语言技术,只是锦上添花的细枝末节而已。清代学者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中认为,“先取清通,次宜警炼,终尚自然,诗之三境也。”“清通”就是清朗通顺,“警炼”就是深刻精准,“自然”就是平易素朴,不矫揉造作。《静夜思》在这三点上,做得都非常到位。

我注意到前人提到《静夜思》时,还曾有过另外的一段议论:“李白此诗绝去雕采,纯出天真,犹是《子夜》民歌本色,故虽非用乐府古题,而古意盎然。”《子夜歌》是乐府曲名,现存42首,收于《乐府诗集》。其中的《子夜四时歌·秋歌》中有这样一首:“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飏。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诗中的情境与《静夜思》有着直接的血缘关联。尤其第三句“仰头看明月”与“举头望明月”几乎完全一样。但诗中“罗帐”“飘飏”“千里光”等词还是陌生了些,再加上李白的明星效应无与伦比,所以佚名的《子夜四时歌·秋夜入窗里》在《静夜思》巨大的影响力面前,也只好退避三舍。

李白之后,以《静夜思》为题的望月诗还有很多。比如:

举头见明月,万古月不老。

月圆人亦圆,人月应同好。

(明·唐文凤《静夜思》)

中夜起徘徊,天空月如洗。

为忆闺中人,渺渺湘江水。

(明·郑惟广《静夜思》)

秋月入我牖,秋风拂我床。

不作风月客,笑傲飞羽觞。

秋风拂我床,秋月入我牖。

一室四海心,展转思量久。

(清·弘历《静夜思》)

而前些年,我还看到一首特殊“作者”的《静夜思》:“月明清影里,露冷绿樽前。赖有佳人意,依然似故年。”这首古色古香、中规中矩的五绝,是一款人工智能机器人“创作”的。乍一看还是不错的,但仔细品味就能够发现不少破绽,突出的“槽点”是:意象似曾相识、辞藻陈陈相因、缺少血气和体温。

这款会写诗的机器人于2017年亮相央视,与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的三位大学生诗人比拼作诗,成为轰动一时的诗坛新闻。机器人的“创作”原理,是事先录入了从唐朝到清朝数千名诗人的30多万首作品,“整个机器人系统有20多个G的体量”。也就是说,这款机器人只是通过海量的大数据分析,从中记忆了前人作品的常用辞藻和平仄格律、语法句法等等规律性的技术,然后根据题目的现场要求进行了一些重新排列和组合搭配。这种排列和搭配的修辞练习、词句淬炼、文本映像,可以做到非常美妙,但并不是诗人的真实情感和现实抒写,无法展现诗人真正的精神光彩、智性锐度和生命体验。

会作诗的机器人,记忆存储能力比人类更高明,掌握的词汇量更丰富,而分析和综合能力也更加全面和深入。但是回眸整个生产过程,还是无法避免机械制造所常见的那种生硬和刻板。尽管绕着圈儿说些“无一字无来历”的“古色古香”,但这样的“写作”终究无法展现独具个性的生命体验,更经不起坦率的灵魂追问。就如同盖房子要打地基一样,诚挚的创作态度才是这房子的地基。如果离开了地基的支撑,这语言的房子当然也就立不住了。

我们可以继续比较以下两首作品:

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

院深人复静,此景共谁言。

(宋·邵雍《月到梧桐上吟》)

清波收潦日,华林鸣籁初。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燕帏缃绮被,赵带流黄裾。

相思阻音息,结梦感离居。

(南北朝·萧悫《秋思》)

明代的李东阳不太喜欢邵雍这一首,认为“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终不似唐人句法,而“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却自是诗家语。也就是说,他比较欣赏萧悫的那首《秋思》。不过我们作为后世读者,可以重新比较一下,同样写月夜景色,哪一种更容易唤起心中共鸣呢?我个人认为还是邵雍的五绝更加明澈,也更加贴近人心。

尽管萧悫的作品苦费匠思,但终究不如邵雍的作品天然纯净,新鲜单纯。诗心毕竟是要有温度、有热量、有疼痛感的。创作追求的高境界,其实也像武功修炼一样,讲究“以无招胜有招”,讲究返璞归真。

叶至善在当年寄给他的父亲叶圣陶先生的信中,曾经批评过宋人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他说:“七个字中三个主词,挤得够呛,与所表现的那种悠闲的心情也不相符”,“读起来有迫促的感觉,这与声调大有关系,‘破’‘来’‘弄’这三个动词……好像赶什么似的,来煞勿及”。

叶圣陶先生在回信中也表达了批评意见:“这一句做作,不自然,‘破’字硬用,‘来’字勉强,而‘弄影’也有做作的毛病。说简单些,这一句不能一下子给人一个活泼鲜明的印象。”“毛病还在不自然,不真切。说云‘破’,似新鲜而生硬。说月‘来’,也比月‘现’月‘露’勉强(当然,‘现’与‘露’都是仄声,不合用)。说‘花弄影’,有趣,但是太纤巧。”

我很赞同叶圣陶先生和叶至善先生的观点。“破”“弄”“来”不过就是几个修辞上的小特技,但是妨害的则是作品表达上的浑然语感和自然气韵。“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如此平易风格中插入“破”“弄”“来”之类局部雕琢,影响了整体作品的洒脱和顺畅。

南宋的胡仔曾经写道:“先君尝言,坡词‘低绮户’当云‘窥绮户’,一字既改,其词愈佳。”意思是说,他的父亲认为苏轼的《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的“低”字应该改为“窥”字。但是“低”字虽常见,却有平易之妙。胡父一字之改,把清纯的月亮变成了拟人的“偷窥”,似乎曲解了苏先生的视角变换,不知道“佳”在何处?词中已经有了“转”和“照”两个动词,借上“低”字这样一个形容词来做动词用,把月亮的行踪交代得清晰明白,也使文字更多了一番波澜,有什么不好?另外,如果改成“窥”字,那么就和下文的“照”字产生了语义冲突,反而前后错乱,弄巧成拙了。

越是成熟的诗人,越是要抑制住炫技的冲动,力戒浮华语,舍得露平直,回归淳朴纯挚的本真状态。这种本真状态“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

说到望月,我特别喜欢清代诗人易顺鼎的一首《天童山中月夜独坐》:

青山无一尘,青天无一云。

天上惟一月,山中惟一人。

诗的意思是说青山的颜色纯净得好像不染一粒红尘,湛青的天空干净得没有一丝云彩。

天上只有一轮明月,天童山里只有一个人(指作者自己)。全诗采用白描手法,鲜活而传神地抒写了山中月夜的宁静祥和。每句的同一位置都大胆嵌入一个“一”字,因为经过诗人巧妙的艺术处理,水乳交融,灵动洒脱,所以一点也不觉啰唆和重复,反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形式美感,两“无”对两“惟”,有大境界、大胸襟。全诗用饱满的形象互相衬托,互相丰富。圆形和线形两两照应,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前后对照,交相辉映,而且还适当留出了浮想和回思的美感空白。细细品鉴,蕴含无限情味。

从数学思维来思考,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0,后两句写的是1,诗人在独坐时还原到类似半导体的状态,只有0和1两种感受方式,对应的就是二进制的存储和计算状态。通过01递变的二进制方式求解、设计和涵盖,把多角度的空间和复杂的世相问题,巧妙地拆解到两个最简洁最单纯的数字里进行解决。诗人的眼光中删除了各种芜杂的量数和抽象,只是保留了博大、广阔、细腻的本真和形象。这种简约的数字嵌入和鲜活的数学思维,为我们表达困难和驳杂的题材内容,提供了求解的感情思路和系统设计的蓝本。

易顺鼎的诗偏重冷色调,今人刘征有一首暖色调的山中独自望月的作品,诗题为《敦煌鸣沙山赏月》,其中写道:“月上孤伶伶,两间唯我伴……似近身旁坐,无语唯流眄。似远隔关山,精魂梦中现。久看如微笑,稍露瓠犀粲。细听如悲歌,轻轻叩檀板。我身亦一月,月我忽相感。我向月奔来,月向我召唤。我与月相容,渺渺清光眩。”刘征笔下的月亮变幻多姿,活泼可爱,那天人合一的饱满激情和凝重笔调营构出了充满生趣的自然境界,真挚透明,温暖热烈,活脱自在,还略带一点点幽默风趣。这样原生态的充满生活气息的个性诗句,令人过目难忘。

清代诗人黄景仁有一首《绮怀》:

几回花下坐吹箫,

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

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

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

可怜杯酒不曾消。

这里的“三五年时三五月”,运用的是乘法技巧。三和五相乘的积十五,诗的实际意思就是回想那个十五岁的女孩在十五夜的圆月下的美丽模样,让手中这杯酒再也消除不了心中的相思和忧愁。这种三五得十五的表达方式,比直接说明十五岁和十五夜,更加亲切深情,也更加含蓄蕴藉。

此类用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比如《红楼梦》中贾雨村的咏月诗:

时逢三五便团圆,

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

人间百姓仰头看。

这里的三五也是指的三乘以五,用乘积来表示“十五”这个具体数字,也就是十五夜的意思。曹雪芹托名贾雨村的这首诗,主要是用月亮来比喻贾雨村的志趣,意谓等到时来运转,就会万众瞩目。这里用了乘法,语言更加凝练,也把贾雨村苦心等待的过程表达得更隐秘和婉转。

南宋时期的某一年中秋,赶上阴天,看不见月亮。诗人范成大在诗中感叹道:“儿女无悰坐客稀,今年孤负隔年期。谁从天上牢遮月,不管人间大欠诗。”(《中秋无月》)范先生的意思是说,今年的中秋已经很寂寞了,结果谁还把天上的月亮给遮蔽了起来,也不管世间的人们正缺少诗意和诗情呢。这里的“欠”字也是数学思维在立意和构思上的出彩之笔,把月亮的强烈魅力表现得特别奇异和美丽,而且营造出了极具映衬效应的抒情氛围。

望月抒情,诗何其多,而情自绵绵无尽。自古而今,诗人总是有着祖传的月亮情结。为了不“欠”月亮诗,我也写过一首《戊戌中秋有寄》,附在本文最后,作为结尾吧:

偶尔一轮秋,毋须两地愁。

胸中月无缺,常挂在心头。

《光明日报》( 2022年09月09日1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传统喜文化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探析研究

喜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文内涵一直以来随着古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变革,文化繁荣而与时俱进,被人们创造,被更多人选择,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优秀代表,它承载着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里的、生生不息的对美好生活的祈愿,代表着人们对喜的美好寄托。随着时代变迁,喜文化历久弥新,越来越成为中华民族乐观向上的代名词。本文将从喜文化的文化内涵入手,研究对象是现代首饰设计中以喜文化为题材的经典设计应用,解读喜文化对现代首饰设计的影响,以此深入了解喜文化在中国的传承和发展。

当今,首饰已经成为消费市场中不容忽略的一部分,但是在我国首饰设计表现出单一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材料和款式上,对首饰的款式而言,其应该多种多样,但是因为消费者通常青睐于流行的款式,以至于很多首饰的款式大同小异,缺乏新意。运用模具生产的首饰又缺乏设计风格,首饰设计的原创性不高,设计的风格单一。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优秀的首饰设计出来后,被迅速模仿和抄袭,给首饰设计师的利益带来严重损失,这些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首饰设计的发展,打击了首饰设计师的设计信心。相比于国内,首饰设计的水准较高,在首饰设计上,设计师设计的目标为创新。另外,国外的资源丰富,有助于将各类材料运用在首饰设计中。国外的设计师以设计来引领时尚潮流,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实现首饰的流行。如何让中国当代首饰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继续生长的新活力,拓宽中华传统玉文化的艺术视野,让文化设计在手工艺中寻找灵感,使传统文化展现旺盛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创造力,是我们当代首饰设计师共同的责任。

汉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我们日常生活用的字都属于表意象形文字,每一个文字都表达人们对一种事物最基础、最简练的概括,喜也不例外。“喜”一字,最初是被发现于商代甲骨文,字由表示开心喜悦的吉、口、和表示鼓的壴组成,生动形象地表展现了人听到或者亲自讲出事件后,鼓掌开心的样子。喜是人最常见的情绪,是七情之一,包含了人们日常的喜欢、爱好、快乐、愉快、欢畅等情绪;也是中国人常说的五福,即福、禄、寿、喜、财之一。中国人对于喜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在日常民俗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从古流传至今的众多称谓和词语中,有喜事、喜酒、喜宴、喜糖、喜蛋、喜帖、喜联、喜幛等;再有喜脉,害喜等;还有代表生活中令人高兴的事发生的专有名词,例如喜雨、喜报、贺喜、喜庆、喜剧等,不难发现,中国人民喜欢把新生命的出现、新家庭的融合、新生的吉祥事件与喜联系起来,期盼新事物可以为生活带来喜庆吉祥之意,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喜文化。喜文化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代表着在中华民族对生活美好、家庭和睦、心情舒畅的美好精神追求。正如“人生无喜则暗淡,生活无喜则无趣”。

在中国传统首饰设计中常常承载着中华民众期盼吉祥的美好景愿。这些美好愿景可以被分为四大类:富、贵、寿、喜。在传统吉祥图案上具体表现为:求福的蝙蝠、佛手、鱼、玉如意、白菜、牡丹、古钱、八宝、葫芦等;祈求长寿的松柏、仙鹤、灵芝、仙桃、龟、仙人、寿星、长命锁等;表示喜庆的喜鹊、鹿、石榴、葫芦、葡萄、风帆、童子、龙凤、麒麟、十二生肖等;祈求升官、仕途平稳的猴子、鸡冠花、戟、太狮少狮、三元、鲤鱼跃龙门等。吉祥图案作为中国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民族认知和民族旨趣的标志之一。

喜文化元素,除了被中国人民大量运用在祈求平安吉祥外,在中国传统婚嫁民俗中,也被大量运用。在中国,缔结婚姻,被看作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在这样一个社会和家庭都无比重视和瞩目的喜宴上,都要在喜堂上悬挂一幅吉祥瑞图。画面上的主人公,是两位蓬头笑面,活泼可爱的童子。一位身着红衣,手持荷花,取谐音“和”,并蒂莲,寓意和谐;另一位身着绿衣,手捧圆盒,取谐音“合”,盒中飞出五只蝙蝠。五只蝙蝠,代表五福临门,在中国吉祥文化中,寓意多福。这两位童子,长相惹人喜爱,笑容满面,氛围和谐。人们借此二位童子,来祝贺新婚夫妇白头偕老,永结同心,希望新人婚后家庭和睦,幸福美满。这二位童子便是深受民间喜爱的和合二仙,这类装饰元素也经常被运用在传统婚嫁首饰设计上。

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继承和应用传统喜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提升名族文化自信的需要。高度的文化自信是新时代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文化回归世界舞台的必然要求。首饰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没有文化内涵是不能流传长久的,更需要有精湛的工艺与文化思想的结合,打造其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当代首饰,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通过喜文化在首饰中的表现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讲好“小首饰大文章”的中国故事,坚定中国特色会主义文化自信,让人们知道能让爱情恒久远的不是钻石,而是人们对中国文化精神品质的不断追求。第二,实现当代首饰创新设计的需要。设计师可根据需求的不同,综合材料、色彩、形态等方面因素,在首饰设计中贯彻艺术创作理念,设计出新颖、优秀的首饰作品。纵观当前,我国整个首饰市场,我国在首饰设计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与国际首饰的设计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体现在不管是艺术理念,还是商业价值,我国的首饰设计还需要下很多功夫。而将我国的喜文化应用在首饰设计中,无论对现代首饰设计还是传统文化方面均发挥推动作用。而在首饰设计中继承和应用传统喜文化,不仅可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而且还有助于推动我国首饰设计市场的发展,从而为首饰设计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新出路。第三,传承优良风尚,树立人生规范意识的需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宝藏,要广泛宣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的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通过人们佩带喜文化首饰,让人们树立团结友爱,勇于担当的人生观,健康的恋爱、婚姻、家庭观,将对个人行为的规范、对社会稳定与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当代首饰设计作为服务于人类社会的艺术形式,其本身的风格与发展趋势和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变迁紧密相连。艺术家们将日常生活中带有美好寓意的故事作为创作蓝本,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丰富首饰设计的人文内涵,使得珠宝首饰设计逐渐成为人们展示自身生活和精神世界的符号。好的设计,来自于人民,最终也将服务于人民。喜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内涵深厚,历史悠久,以喜文化为创作源泉,并在原有的民俗风情中加入当代文化新解释、为喜文化注入新力量,一定可以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好设计,让传统喜文化在新时代释放新光芒。

基金项目:湖北工业大学校级项目:玉见喜传统玉雕技艺体验及美学培养。

(作者:黄雄,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吴亚洁,湖北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