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9软件园:电脑手机软件下载大全,热门手机游戏免费下载

4889软件园 > 资讯文章 > 一九一六的未知战争(一批梁漱溟往来书信首度公开:襄助朋友,提携后学)

一九一六的未知战争(一批梁漱溟往来书信首度公开:襄助朋友,提携后学)

作者:佚名 来源:4889软件园 时间:2023-02-16 22:09:21

一九一六的未知战争(一批梁漱溟往来书信首度公开:襄助朋友,提携后学)

一九一六的未知战争文章列表:

一九一六的未知战争(一批梁漱溟往来书信首度公开:襄助朋友,提携后学)

一批梁漱溟往来书信首度公开:襄助朋友,提携后学

梁漱溟

梁漱溟致蔡元培(一九一六年)

景嘉致梁漱溟(一九八一年)

“精神有所归,生活有重心,一根脊梁竖立起来,两脚踏在地上。”梁漱溟先生在给儿子的一封家信中如此写道。这些话所描述的无疑是一种极为理想的生活状态。在人心日渐浮躁的今天,重温这番话,可以体会梁老先生以“一己清朗刚健力,涤世间纷纭万端事”的苦心。

梁漱溟先生是20世纪中国独具风骨的思想家、社会实践者。在他近百年的人生中,时时与众多学者、师长、友人通过信件进行交往。2017年底,世纪文景公司出版了由梁漱溟先生长子梁培宽先生编注的《梁漱溟往来书信集》,该书辑录了梁漱溟先生七十余年来的往来书信七百余封,是迄今最为全面的一次梁漱溟书信整理结集。这些书信不仅是梁漱溟个人不同时期思想、情感、生活等的记录,也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缩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到改革开放,七十余年来中国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这些信件对读者了解梁漱溟,了解中国历史,实为弥足珍贵的历史材料。

此次书信集的出版,最引人瞩目的当属那些首度公开的珍贵信件, 与蔡元培、吴承仕、陈嘉异、赵朴初……一段段蒙尘的往事缓缓揭开了面纱,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与蔡元培

梁漱溟以中学学历被蔡元培先生聘至北京大学执教,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作为独开一代风气者,蔡元培先生对于主张不同、才品不同的种种人物,都能兼容并包,右援左引,盛极一时。梁漱溟在《纪念蔡元培先生》一文中有如此评价:“关于蔡先生兼容并包之量,时下论者多能言之。但我愿指出说明的:蔡先生除了他意识到办大学需要如此之外,更要紧的乃在他天性上具有多方面的爱好,极广博的兴趣……唯出于真爱好而后人家乃乐于为他所包容,而后尽复杂却维系得住——这方是真器局,真度量。”

这段佳话究竟缘起何时呢?我们试从梁漱溟先生的往来书信中按图索骥,来还原其中的细枝末节。

1916 年,蔡元培先生于袁(世凯)倒黎(元洪)继、南北统一内阁的时局之下,应时任政府教育总长范源廉(静生)先生之请,由欧洲回国,出任北京大学校长。范先生原本是蔡先生任“民国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时引为次长的,两公自然相得无间。梁漱溟先是致信范源廉,请范先生为自己作一介绍,并求问蔡先生寓址:

漱溟拜静生总长阁下:迩闻蔡鹤倾先生莅京,未审寓居何所。元年尝一晤于国务院,恐不省忆矣。兹思诣谈,敬丐公一缄作介,并希示知寓址,为感。小事干冒,悚愧无量。伏问政祺。梁漱溟再拜(1916年)

而后又致信蔡先生,以旧作《究元决疑论》求教于蔡先生:

漱溟再拜鹤倾先生左右:闻公莅京,欢忭无量。敬丐静生先生介绍,并奉旧作《究元决疑论》呈览,拟四日诣谒。先布,谨叩道安。梁漱溟再拜(1916年)

随后梁漱溟携范先生的介绍信造谒蔡先生寓所。其后便是广为人知的那一段“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谈话:一见面,蔡先生说,早就在《东方杂志》上读过了《究元决疑论》;随即邀请梁漱溟到北大任教。梁漱溟本想去北大图书馆任管理员——

鹤卿先生赐鉴:顷闻大学图书管理徐君已经辞职,公如不弃谫拙,以此见委,冥当立辞部职,专任斯席,耤遂读书之愿。细事屡干,不任悚息。伏候赐复,并叩道安(1917年)

但蔡先生说:“我们把一些喜爱哲学的朋友聚拢在一起,共同研究,互相切磋,你怎么可以不来呢!来北大,你不要以为是来教别人的,你把到北大当做来共同学习好了。”这一席话打动了梁漱溟,他认为,去北大,抱着这种学习的态度是再好不过的了。正如他曾说的,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先生,是因蔡先生包容于北大而得到抒发的人;而自己,则是因为蔡先生引入北大而得到培养的一个人。

另有一处细节,梁漱溟在北大前后共七年,这七年间与蔡先生书信往来,蔡先生总称他“漱溟先生”,他未曾推辞,也不曾在致蔡先生的信中自称晚生后学——只因在校内,两人是校长教员的关系,他不敢不自尊。但离校后,他每次写信,就总自称晚学了。梁漱溟为人之认真,可见一斑。

梁漱溟致蔡元培先生的信中,有两封是为他人而写,从中可以见出梁漱溟是如何襄助朋友、提携后学的:

兹有小事干请。理科生张君崧年因闻天津省公署有召考留学之告白,颇思与试,以资深造,唯其原限资格,必大学或专门毕业者,乃许与试。张在大学,距毕业期只三月,似不相远,特属冥言于先生,为之备文送考,俾得与试。张君资质特优,倘更游学,必有远到。如无窒碍难行之处,可否特赐允许。以先生掖进后学之心,或乐与玉成欤。(1917年)

张崧年即张申府,与梁漱溟是顺天中学堂的同学,其最为人所熟知的身份莫过于“周恩来、朱德的入党介绍人”。此信写于1917年,距张申府毕业之期尚有三月,他受此限制不得参加天津公署的留学考试;梁漱溟特致信蔡先生,请求为其赴考行以方便。此事后来如何,究竟蔡先生是否“为之备文送考”,张申府又是否赴考,已无从知晓;但我们知道,张申府毕业后留校做了预科助教,可见留学一事是未曾成行了。而后张申府结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参与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建工作,则是后话了。

终其一生,不管际遇如何,梁漱溟与张申府两人都保持着淡如水般的友谊。书信集中也收录了一封张申府1959年的来信,笑称“院中有一主治女大夫,其人神情,弟觉与兄绝似”。还赋诗一首,诗曰:“何似吾友梁漱冥,不言不笑仁意充。认真郑重世无两,偶然莞尔如春风。”也可作一有趣的注脚。

另一封信是为学生黄文弼所写:

顷去年哲学门毕业之黄生文弼来谈,拟在大学求小事,耤便读书。据云先已谒公。更属冥代陈,即乞鉴察是幸。(1919年)

黄文弼是1949年以前仅有的享誉国际学术界的中国新疆考古学家,1928年涉险进入西域戈壁,在新疆考古学领域活动了近40年。从这封信来看,黄先生1919年至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任教,当属梁漱溟代陈之功了。不意梁漱溟与黄文弼之间竟有如此渊源。

与吴承仕

与国学大师黄侃先生并称“北吴南黄”的吴承仕先生,也曾一度与梁漱溟有过交往。辛亥革命后,吴先生入司法部任佥事,1924年方离任;而1916年,时任司法总长的张耀曾先生(梁漱溟舅父)邀梁漱溟出任司法部秘书;吴梁两人因同任职司法部而得熟识。梁漱溟以《究元决疑论》向吴先生请教,吴先生遂复一信,面交于他。这封信虽不足千言,但学术价值极高,可见出一代国学大师的风采:

束冥先生惠鉴:手示敬悉,自退直归,籀读著论一过,立谊审谛,罙达理要,钦迟何似。承仕学术亡似,辨智不周,虽尝获事大师,得闻胜谊,间亦涉猎佛乘,乐观慈氏世亲之书,迫于人事,未尝为深沉之思,疑殆尚多,卒未窥其究竟,又于大秦驴唇之文素所不习,远西哲人所说,未能讽籀,无以和会东西,校其□劣。(1910年代)

信中,吴先生先是谦虚地表示,自己虽曾追随大师(章太炎)左右,也曾涉猎佛乘,但未曾深思其中义理,仍有许多疑虑,并且对西方哲人之说并不熟悉,对《究元决疑论》无从置喙。客套过后,吴先生将个人所见和盘托出,如:“究元论所陈三谊,罙惬鄙心。”对其不妥之处直言相告,如:“所谓不可思议者,以论中非一非异非去非来诸句观之,即真如,绝待,离四句,绝百非之说。然名谊似不相副。” 梁漱溟在《究元决疑论》中解释“不可思议义”时写道:“西士明哲颇复知之:……斯宾塞亦有时间不可知,空间不可知,力不可知,物质不可知,流转不可知等。”吴先生对此有疑义,认为:“……然论中引斯宾塞尔之言,实非其比。盖彼所谓时间空间云者,即不觉义中之境界相,质力流注云者,即不觉义中之无明业相……所谓不可知者,谓凡小未能证知,菩萨未能究竟知,非真不可知也。” 又如,吴先生提出:“决疑论根本四谊所用名相,未尽与百法相符。欲者,别境心所之名,苦者,五受之一,来论所持与百法或非一实。”1923年,《究元决疑论》被收入《梁漱溟卅前文录》出版时,梁漱溟在附记中表示,“实则这篇东西现在看起来直是荒谬糊涂,足以误人,我自己早十分后悔了”,更是直承决疑论中谈苦乐这一段实为“谬误的大端”。

吴先生通日文,手中有些日本学者的印度哲学著作,梁漱溟入北大后,还曾向吴先生借阅过,作为讲印度哲学之助。此后时移世易,两人音讯隔绝。1976年,梁漱溟检出此信,写下:“后来长时间没有信息联系。日寇投降后乃传闻在京津沦陷时,他竟死在日寇酷刑之下,而未知其详。念之惨然。”往昔相与探讨切磋的时光已不可复得,想必梁先生思之亦不禁黯然神伤。

与景嘉

在其最为看重的《人心与人生》一书日文译本序言中,梁漱溟写道:“今复承池田笃纪先生翻译成日文,景嘉先生审定之,将更得友邦人士之指教焉,曷胜感激。谨志衷心感谢之忱如右。”——此书在日本的出版,与景嘉先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景嘉是清皇室后裔,据传,1933年,刚过弱冠之年的景嘉赴长春拜谒溥仪,溥仪极为赏识其为人,以私人之资派遣他与皇弟溥杰等11人同赴日本留学。他从日本京都大学法学部毕业后回国,后又赴日本定居。《梁漱溟往来书札手迹》(大象出版社,2009年)中曾收入景嘉致梁漱溟书信五通,此次《梁漱溟往来书信集》中又收入梁漱溟致景嘉书信三通及致景嘉的学生和崎博夫书信一通,《人心与人生》日译本的出版一事,终于可以拼凑完整了。

1981年,景嘉首先致信梁漱溟,极言自己对梁先生的仰慕之情,并提出如梁先生同意将《人心与人生》在日本出版,他愿助一臂之力:

漱溟前辈先生道鉴:……门人和崎博夫持来大札,始知公巍然健在,神智未衰,万物皆流,而金石独止,为之狂喜……大稿《人心与人生》一书极思一读,不知有副本否,或由嘉托日友人代为影录寄来。如荷同意,在此地出书,嘉为校录之役,尤引为大幸。(1981年)

也许是景嘉先生寄信时未曾附上自己的通信地址,梁先生转而向溥杰先生求问景嘉的地址,故有了下面这封来信:

梁老:承嘱之事,因为我素性马虎成为“马大哈”,致在今日小组学习时,未能有以应命,实不胜惶赧之至。现将景嘉先生的住址,记录如下,聊供参考。(1982年)

溥杰先生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弟弟,曾与景嘉一同赴日留学。有了他给出的地址,梁先生于1982年寄出了给景嘉的第一封信:

景嘉先生尊前:溥杰先生转来手教暨大著周易大象指识小叙文两篇,敬捧读。远承询及鄙见,敢以鄙人实在情况率直奉陈……(1982年)

此信是据梁先生家中所存的书信底稿录入,遗憾的是此底稿已残缺不全。此后不知何故,梁漱溟与景嘉的书信往来中断了。直到1985年,梁先生又收到了景嘉的来信,重提《人心与人生》一书在日出版之事,并邀请梁先生去日东游;因年事已高,不便出行,梁先生婉拒了此番邀请,但同意将《人心与人生》译成日文。随后几通书信中,两人探讨了一些修订、翻译的问题;直到1986年景嘉先生去世,梁先生就日译本一事致信其学生和崎博夫:

和崎博夫先生大鉴:……《人心与人生》日译本之得以问世,全赖景嘉先生与台端之力。待先生来华把晤时,当面致谢忱。先生建议将译本出版之收益,用作教育基金,以资助敝国留学生,并作为今后翻译出版其他拙著费用,本人完全赞同,这将有利于中日两国之文化交流与两国人民世代友好之事业也。(1987年)

和崎博夫先生是日本亚洲问题研究会代表理事,该会创建者与主持人。在该会推动与资助下,1986 年,《人心与人生》日文译本问世,此后又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两书的日文译本出版。

此外,书信集中尚有许多珍贵信件是首次公开,如曾支持章士钊“中西方文化调和论”的陈嘉异,读罢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文后,“不禁热血坌涌,绕室疾走,满腔欣慰欲狂,感慨欲涕之情绪直不能自持” (约1930年),后转而支持梁漱溟……信件繁多,内容丰富,无法在此一一详举,只有留待读者自行阅读发现了。

徐志摩与张幼仪—从被抛弃到自强自立,她让生命散出了光芒

徐志摩与张幼仪

作为徐志摩的结发妻子,张幼仪在徐志摩的世界里是个悲情的角色,犹如朱安在鲁迅的生命里一样,她的持家、她的贤惠徐志摩丝毫不感冒,当年为了追求林徽因断然冒天下之大不韪与她结束婚姻。追求林徽因未果之后,也没能复婚,徐志摩转而又与陆小曼结婚,留的她一个孤独落寞的背影。

民国这些事情在许多人看来是一团糟的,正所谓贵圈真乱,收到不少谩骂和指责徐志摩人品才情的评论,姑且不论吧,我只想静静的做一个写故事的人,是非曲折评论妄议自然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各位长知识就好。

张幼仪一九零零年出生于江苏宝山县,家境优越,家中有兄弟姐妹十二人,其中二哥张君劢是著名学者,四哥张嘉璈(字公权)是现代银行之父,来头都不小,其余的几位兄长也是赫赫有名。

一九一二年她进入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念书,在这里她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三年后,十五岁的她并不知道四哥张嘉璈已经帮她找好了人家,不久她就要嫁人了。也许你们觉得奇怪,这么小就要许配人家了,那个时代正常的很,不像现在,哪怕女孩子二十五岁没谈婚论嫁的都遍地,那对方人家是谁呢?这位四哥看上的妹夫就是徐志摩。

为什么是徐志摩呢?一九一四年,当时徐志摩在浙江杭州一中念书,而张嘉璈时任浙江都督秘书,时常来学校视察工作,有次意外的发现一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的作文条理清晰见解独特文笔颇为辛辣,于是就默默记住了作者徐志摩的名字,这位四哥当晚就给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写信,提议将自己的妹妹张幼仪许配给徐志摩,徐父收到信自然喜出望外,徐家有钱,张家有势,认为两家能联姻是好事回信就同意了,具体为何这样草率,不清楚,但却就这样定了下来。

草率轻浮!包办婚姻,纯粹的包办婚姻!

对于年轻的徐志摩来说这完全是无法接受,换我也不干,不过话说在男女比例失衡到离谱的今天能有个女朋友就不错了,唉,伤不起的单身汪。当时堂堂一个思想进步的新青年居然要娶一个素未谋面的女子为妻万万是不能答应的,这种封建落后的父母之命的许配婚姻是要反抗的!

徐志摩满地打滚哭天抢地的反抗,而反观张幼仪则很淡定,她在传统的家庭长大,那时候风气还未到女性自由独立的高潮,所以她自然不会强烈反抗,父母之命大于天,心中对这位夫君也许还有小窃喜呢。

“ 爸爸妈妈把我叫到客厅,交给我一只小小的银质相片盒,他们说看看他的相片,我打开盒子,瞧见一张年轻人的照片,爸爸想知道我对照片里那个人的看法。我转向爸爸,小心翼翼地回答,我没意见。”

徐志摩

在那个没有美颜的年代,张幼仪一眼就这样决定了自己的婚姻大事和终生幸福的寄托。喜与悲,爱与愁,一切,才刚刚开始。

张幼仪看到徐志摩,凤姐呢,从此乡下的土包子就成了张幼仪的代名词,无论张幼仪做什么,穿什么,做的是好是坏穿的是俗是美在徐志摩眼里都是土包子。

你才是土包子,你就是土包子!

哈哈,要说谁是土包子还真不好说,人家张家也是家世显赫,后来还搬到上海了,一线城市有钱有势,徐家充其量是有钱,还是在三线小城市,照这么说那到底谁是土包子,嗯哼。张幼仪其实长的不差,她自己也说:

“ 我身材不错,还长着一双大眼睛,也是被人夸大的。”

只是相对传统的梳妆打扮入不得徐志摩的眼而已,一番哭哭啼啼之后终究胳膊拧不过大腿,在父母的坚持下,徐志摩选择了屈服,无奈的接受这场婚姻,但这,注定是不幸的,因为从心底徐志摩是一万个拒绝。

爱情可以任性,婚姻却不能儿戏。有时候,这种退让,对婚姻的另一方是不公平的。你的不情愿,决定的却是对方一生的幸福与否。

一九一五年十二月五日,浙江海宁的硖石镇的商会礼堂,宾朋满座婚礼盛大,徐志摩与张幼仪正式结婚,族人欢天喜地闹完洞房之后,本该享受人生三大幸事洞房花烛夜的徐志摩居然跑出来了,根本不碰张幼仪,也是醉了。最后是在奶奶的房间里睡了一夜,简直比鲁迅还牛,只苦得留下新娘张幼仪独守空房,孤独落寞。

徐志摩用沉默在反抗这场婚姻,这让张幼仪很苦恼,这种完全不搭理比责骂更让人崩溃,沉默是对一个女人最大的伤害。但是她又不能说不,因为母亲教过她,进了夫家门,只能说是!所以,她是认定了徐志摩的,徐志摩一看沉默无效,张幼仪风吹雷打不动的在家做好一个妻子的本分,洗衣做饭勤俭持家完全找不到发脾气指责的借口。思来想去便开始给张幼仪洗脑,什么意思呢,就是用新思想来开导她,最好是让她接受独立自主一起来反抗这场包办婚姻,这样两人就都可以摆脱了。

然并卵!

张幼仪对什么自由独立听的发懵,很简单,她中学都未毕业就被许配来当少奶奶了,虽说学业文化底子不错,但哪听得懂这么高深思想的忽悠,只晓得点头然后呆呆的望着徐志摩,任他唾沫横飞岿然不动,徐志摩直接就崩溃了,后来徐志摩也不来文的了,索性直接摊牌:

“ 我要做中国第一个离婚的男人!”

你离婚你牛逼,但你想得美,呵呵。离婚哪那么容易,当时的《民律》上写的清清楚楚:两人离婚,要么双方自愿,要么其中一方满足重婚,失踪超三年以上或者有不轨行为;男方未满三十,女方未满二十五那得由双方父母同意才能离婚。也是没的说,一条都沾不上,两人都不符合要求,那就没法离。

好,既然没法离婚,那逃避总可以吧,我不在家呆了,我要跑!跑到天涯海角!

所以,徐志摩就向家里提出要外出求学,接受更高的教育,好有道理无言以对。父母没法拒绝,徐志摩一九一六年跑去了天津学法学(后并入北大),在这里他就像越狱的囚犯一样,呼吸着自由的空气,接受着新潮的思想,越是看的多学得多就越觉得自己的婚姻真是人生的一道枷锁,必须砸烂!要不然,以后的日子没法过!

后来徐志摩提议要想更有前途,就必须去国外,家里一看这小子心思不正,所以拒绝。后来没办法就谈条件,就是你去国外游学没问题,那得先把儿子生了,父母抱了孙子才行,徐家单传不能在你这断了,徐志摩同意。

条件谈好马上造人,一九一八年,张幼仪生下了大儿子徐积锴(阿欢),按理说初为人父的徐志摩应该高兴,但他只是淡淡的看了几眼,眼中有那么一瞬间柔情,然后,就再也没有怎么关心了。这也是他被许多人指责的地方,对家庭的漠视是一个男人不可原谅的行为之一。

四个月后,满足了条件的徐志摩走了,他恨不得赶紧走,他踏上了去往美国的轮船,开始了自己西方求学的生活,先是进入克拉克大学历史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十个月拿到学位,后来又到哥伦比亚大学读政治系,一九二零年十月,来到了英国剑桥大学,从这里开始的故事,大家就都很熟悉了,他写出了人生第一首诗,也爱上了一个叫林徽因的女子,这段故事之前已经写过,不在累述欲知详情可翻旧文。

徐志摩离开后,张幼仪其实一直也在反思,为什么徐志摩至始至终都不正眼看自己,后来想明白可能是自己学识不够,毕竟徐志摩是优等生,他要的不是听话顺从的女人,而是能跟他谈笑风生畅谈古今的妻子,所以,她在家也是苦读诗书,苦学中文历史地理等等,希望能够用学识拉近自己与徐志摩之间的距离,至少能听懂他的话语知道他的喜好,才能有谈话和交流,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颜值不够,知识来凑。

我会努力的做好自己,只是为日后出现在你的面前,惊艳你。

在国外的这段时间里,徐志摩也时常给家里写信,一是告诉父母自己的近况,二是表述自己看到的西方是怎样的,毕竟钱不能白花了。但是无一例外,信中从不提起张幼仪,只是偶尔会问起儿子,也是绝情。但很奇怪的是浪荡的两年多的徐志摩有次在信中突然破天荒的提起了张幼仪,写了不少,最后居然还希望她能到自己身边来陪读。

出了鬼了还,突然顿悟?!

知道消息的张幼仪忍不住哭泣,她从没想到还会有今天,她认为这辈子只能与儿子相依为命凄惨孤老了。徐家父母听到了也很高兴,认为自己的儿子这才是个好丈夫,也希望这次的异国他乡的相聚能让两人增进感情,不枉夫妻名分。徐家很快就着手安排张幼仪出国事宜,后来约好在法国的马赛碰面,徐志摩会去接她。

疑问,惶恐,惊喜,幸福伴随着轮船的轰鸣飘荡在张幼仪的脑海中,为什么志摩从不闻不问到突然希望自己能去陪读?难道是因为没人照料孤独吗?还是因为她要的只是个生活的保姆?外面的洋妞玩够了最后还是觉得中国的妻子最靠谱?为了这次相聚,张幼仪特意准备很多新衣服,希望徐志摩不再嫌弃她是土包子,希望能给他惊艳的感觉,在这种不安和喜悦的心情中,在海上飘荡了三周,轮船终于靠岸了。

“ 我斜倚着尾甲板,不耐烦地等着上岸,然后看到徐志摩站在东张西望的人群里。就在这时候,我的心凉了一大截。他穿着一件瘦长的黑色毛大衣,脖子上围了条白丝巾,虽然我从没看过他穿西装的样子。可是我晓得那是他,他的态度我一眼就看得出来,不会搞错的,因为他是那堆接船的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儿表情的人。”

徐志摩看到张幼仪,没有欢喜,只有冷漠淡淡的一句:来啦。对于她的精心打扮,徐志摩还是一眼看不上,一下船就带她在百货商店买衣服,洋装丝袜和皮鞋,把那些传统的衣服统统收了,这是西方这是大都市,还穿这个像什么样子,搞得跟土包子一样,被徐志摩用洋装打扮后的张幼仪说道:

“ 当看到镜子中的模样,我都不认得自己了。”

徐志摩与张幼仪

也是在这次,两人拍下了唯一一张合影。

拘谨的张幼仪和旁边自然的徐志摩形成很大的反差,后来徐志摩把这张照片寄回老家,父母开心的不得了,以为他们真的是感情剧增,顿时就放心了。后来两人去往英国,在从法国乘往英国的飞机上,因为张幼仪从没坐过这新奇玩意,顿时又是紧张又是吐的,搞得徐志摩又是数落一通,又说她是乡下土包子,不知是老天看不惯徐志摩这种臭脾气还是他吃多了,徐志摩突然也吐起来,张幼仪才反击的说道:“我看你也是个乡下土包子。” 哈哈,说的好,可见,张幼仪还是有那种傲气和那样的一股不服输劲在骨子的。

后来他们住在沙士顿,江山虽改徐志摩本性依旧没变,还是那样的沉默,甚至都不把她介绍给其他朋友,生怕丢面子,而这时候的张幼仪也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无论是学识还是素养,但徐志摩还是不看在眼里。

“ 我没办法把任何想法告诉徐志摩,我找不到任何语言或词藻说出,我知道自己虽是旧式女子,但是若有可能,愿意改变,我毕竟人在西方,我可以读书求学,想办法变成饱学之士,可是我没有法子让徐志摩了解我是谁,他根本不和我说话。我和我的兄弟可以无话不谈,他们也和徐志摩一样博学多闻,可是我和自己的丈夫在一起的时候,情况总是“你懂什么?” “你能说什么?”

我在史料里看到这段的时候,心里说不出的难过和心酸,然后是愤怒。张幼仪如此的奋进和努力的姿态,她只是为了让丈夫看她一眼,和她说上几句话,然而这位自恃清高的丈夫完全无感。

张幼仪也只能本份的做着家务伺候着他,之前在轮船上想象的那些被无情的击破,她实在想不明白徐志摩到底想干什么?把自己弄到这个举目无亲语言不通的地方就这样折磨自己,有意思吗,好玩是嘛。

张幼仪

徐志摩每次出门都是精心打扮,时常会告诉张幼仪说自己去哪去干吗是去见谁,但张幼仪只能听不能问,白天里邮查时常来送信,张幼仪虽然看不懂英文,但女人的直觉告诉她,徐志摩在外面不是有女人,那至少是有一群女人。

“ 有一会儿,我想到徐志摩的女朋友,说不定是个洋女人,那不可能。没有外国女人会以二太太的身份进入一个家庭的,我从早到晚,不得不一再给自己吃定心丸,我在徐家的地位是不会改变的,我替他生了个儿子,又服侍过他父母,我永远都是原配夫人。”

张幼仪这种不安的情绪没多久,张幼仪发现自己又怀孕了,真是不想说了,也是醉了。她选择向徐志摩说这件事,没想到他直接冷冰冰的说:

“ 把孩子打掉。”“ 可是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 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

真是残忍!张幼仪更加悲痛,一个星期后,徐志摩不告而别,什么都没带走,她以为是到朋友那里小住了,十几天后,徐志摩托朋友问张幼仪:

“ 你愿不愿意做徐家的媳妇而不做徐志摩的太太。”

很明显,这是来逼宫的,既想让张幼仪留在徐家当牛做马,又不想让他有名分,真是干的出来!也是醉了!但是张幼仪的回答却出乎意料:“就这么个事呵,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哩!” 这种模糊的回答可见她并非反对徐志摩在外找女人的,男人三妻四妾实属正常,只是她原配的地位是不能动摇。从徐志摩之前的各种行为,其中就有次带了一个明姑娘来家里吃饭,她已然想到了并且有了相应的心理准备。

那徐志摩千辛万苦把张幼仪叫来身边,为啥?第一有点被张幼仪的二哥张君劢胁迫的意思,因为他觉得徐志摩这样一走了之对自己妹妹实在不公平才写信给徐志摩暗示提出这样要求。二是把张幼仪接来身边,办理离婚手续方便些,张幼仪远在大洋彼岸,家里的父母反对也好怎样也罢,在这里还是徐志摩能说了算。

当然,这些是我根据史料推测的,不一定是徐志摩的真实想法,也许他是真的想和张幼仪好好生活只是正好林徽因的出现让他疯狂起来,也许他没有这么深沉的心机,不喜勿喷。

所以,一九二二年,张幼仪还是生下来次子彼得,这是做母亲的抗争。但徐志摩这时候追林徽因正是火热的时候,迫不及待的要求与张幼仪离婚,徐志摩急忙说道:

“ 不行不行!你晓得,我没时间等了,你一定要现在签字,林徽因要回国了,我非现在离婚不可!”

张幼仪连征求家里和兄长意见的权力都没有,这时,她才知道徐志摩所谓的女朋友是谁,无奈只好在柏林与徐志摩签字离婚,平静的说道:“你去给自己找个更好的太太吧!” 他们的离婚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桩西式文明离婚案,后来他们去医院看望了小儿子,徐志摩也没有说怎么养这个小孩,也没有问张幼仪一个人要怎么活下去。

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你徐志摩哪怕与张幼仪离了婚,人家林徽因也没有怎样,来了个不告而别,徐大爷你慢慢玩着嘞,再见!

至此,张幼仪与眼前的这个男人从婚姻上已是彻底毫无干系,化作路人,往后的一切都将不再关联。这场父母之命的悲剧婚姻就此画上句号,徐志摩的冷漠也好张幼仪的不舍也罢,终将是有个一个结果。

“ 我一直把我的这一生看成两个阶段:德国前和德国后。去德国以前,我凡事都怕;去德国以后我一无所惧。”“ 我的离婚要感谢志摩,不是他我也不能成长,也不能找到自我。”

此后,她是张幼仪,不是徐太太。

摆在张幼仪面前的不是眼泪,而是如何生活下去,孤苦一人。后来还是在二哥张君劢的帮助下得以生活,去了德国她学习幼儿教育,后来竟然获得了裴斯塔洛齐学院的硕士学位,努力让自己独立的生活,当然,这里面有徐父的支持,这点是要说的,徐志摩无情但徐家对张幼仪一向不错的。

但是命运总是爱和她开玩笑,一九二五年,爱子彼得死于腹膜炎,张幼仪悲痛万分,这时候她有两个选择,一是回娘家好好生活;二是回徐家,徐家父母还是很喜欢她的,毕竟还有一个儿子在那里,但是她选择了独立,她说道:

“ 经过沙士顿那段可怕的日子,我领悟到自己可以自力更生,而不能回去徐家,像个姑娘一样住在硖石。我下定决心: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不要依靠任何人,而要靠自己的两只脚站起来。”

就凭这点,她就值得我们尊敬,非常了不起,后来回国,一直在上海居住,还成为了东吴大学讲教育学和德国文学的教授,这完全已经不是当年徐志摩口中的那个乡下土包子了,而是新时代女性。

这时候她的四哥事业风生水起,便支持张幼仪进入银行系统工作,在上海的她开始独立自主的生活,而对于徐家父母来说,虽然不满儿子的作为但也无奈,出于对于张幼仪的亏欠就把上海一栋房子送给了她,好歹有些家产不至于生活的孤苦。

没想到张幼仪在商业上还真是厉害,无论是进入银行还是做服装生意,都办的是风生水起,这位独立自主的女性终于赢得了更多人的肯定和尊重,她终究靠自己站立了起来,没有成为一个只会自顾自怜的可怜女人,张幼仪还大量涉足股票、证券交易,且都收获颇丰,不过其中不少财富在后来的战争中受到了严重影响,这是后话了。

当然,在这段时间发生了两件事:一是徐志摩再婚取了陆小曼;二是徐志摩因飞机失事突然离世。

对于前者,张幼仪是没什么话说的,虽然她知道徐志摩没能追到林徽因,那也不会再回来,而至于再婚的对象是陆小曼还是李小曼王小曼,她倒也没意见,在这里补充一点,哪怕是与徐志摩离婚了,张幼仪还是时常在徐家的,照顾老人和小孩,徐家父母把张幼仪看的非常重,一直把她当儿媳,名义上收为义女,连财产分割都有她的份,还在她的生意上帮忙出钱出力的支持,要不然她早期也不可能迅速发展起来。

其次,徐志摩和陆小曼的结婚,徐家父母是问了张幼仪的,很大程度上是张幼仪点了头,给了支持才同意的。后来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后回到徐家,那种轻浮的举止,甜蜜的话语腻歪的让徐家父母看不下去,真是怀念张幼仪这个好儿媳,后来还向张幼仪吐槽了半天陆小曼的种种不是,而张幼仪什么也没说,就默默的听着。

徐志摩与陆小曼

后来在饭桌上她也见识了徐志摩与陆小曼的轻浮举止,两人当着张幼仪的面卿卿我我。不过她也只是淡淡的说:

“ 我不是个有魅力的人,不懂浪漫,不像别的女人那样,我做人严肃,因为我是苦过来的人。”

对于陆小曼,她不恨,最多也就是不喜欢罢了,真正让她恨的,是林徽因,原因就是关于离婚的那件事。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遇难,张幼仪得知是因为要赶去北平参加林徽因的活动才如此匆忙搭机,她只轻轻地说了一句:“到头来还是为了林徽因!” 可见,她尽管已经不是徐志摩的妻子了,但心里还是恨了林徽因,一是徐志摩与她离婚就是为了林徽因,结果林徽因不告而别。二是居然徐志摩死还是为了去见林徽因,当然是气不过。这个,真没法怪林徽因或陆小曼,这就是命。

不过,张幼仪与林徽因的间隙在十几年后林徽因一场大手术之后得到化解,一九四七年林徽因刚做完手术,突然提出想看一看徐志摩与张幼仪的孩子,虽然不知原因张幼仪也不好拒绝,就带着儿子徐积锴在病床前,没人知道林徽因看着徐志摩的儿子时会想什么,但看着枯瘦如柴的林徽因躺在那里,看着她那眼神中的柔情和怜惜,那种恨也就随之消逝了。

唉,斯人已逝,爱也好恨也罢,又能如何,一笑泯恩仇,能不恨那就不恨了吧。

一九四九年,张幼仪离开上海去了香港,她没想到,她还能在晚年遇到一段情,这也算得上天对她的怜惜,正是在香港的这段时间,她与一位做医生的邻居苏纪之相识,这位苏先生也是离异并有子女。两人既然是邻居自然走的近些,一来二去也日久生情,这位苏医生倒是很豁达,居然直接向张幼仪求婚了。

受宠若惊的张幼仪万然不敢答应的,一是自己孤苦多年已然习惯;二是自己此时五十三了,还能拥有爱情吗?随后,她写信给兄长和长子征求意见,她说自己是寡妇,要听儿子的话。后来三哥张君劢回信:“ 妹慧人,希自决。” 这话其实不希望她再婚的。但是,远在美国的儿子支持了张幼仪,信中写道:

“ 母孀居守节,逾三十年,生我抚我,鞠我育我,劬劳之恩,昊天罔极。今幸粗有树立,且能自瞻。诸孙长成,我全出母训,去日苦多,来日苦少,综母生平,殊小欢愉,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母如得人,儿请父事。”

儿请父事!这事,儿子给您做主了,顶一个。儿子回信字字如温情般的感动着张幼仪,他的明理和支持让她自己为后半生做出了一个抉择!就是嫁!顺便说一下,陆小曼去世前的愿望是希望能够与徐志摩合葬,但是被徐家人拒绝了,主要是徐志摩与张幼仪的儿子徐积锴不同意,可见,在他心里,张幼仪的地位是谁也比不得的,当然比不得,张幼仪是他生母。

一九五三年,张幼仪接受了苏医生的求婚,并在东京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这一次的爱情是她自己选择的,婚后的他们甚是幸福,两人相依相伴的走过了近二十年的温馨时光,直到一九七二年苏纪之病逝。

后来的张幼仪前往美国生活,晚年的她甚是快乐,往事已如烟飘逝,很多事终于可以坦然的说了,后来她对侄孙女,也是她的传记《小脚与西服》的作者张邦梅说过:

“ 你总是问我,爱不爱徐志摩。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个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是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的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来没跟人说过“ 我爱你 ”。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爱他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看到这段的时候,还是有点忍不住,这个顽强的女性让人你禁动容,也许你会说是封建的包办婚姻害了她,如果不是这场婚姻,也许她是一个如同卢隐、蒋碧微那样的新时代女性,在历史的长河里不是以朱安、孙荃一样被人称为遗妇,但其实不然,她自己也说道:

“ 旧式婚姻未必就一定多么的坏,其中未必就没有爱情,只不过这种爱情总得婚后才能产生,不像新式婚姻,是先产生爱情后才结婚。但是话说回来,谁又能保证结过婚后当初的爱情就不会消退呢?因此婚姻说到底还是责任更多一些。”

所以,她并没有认命,也没用怨天尤人哭哭啼啼,而是选择独立自强来证明自己也能走出一条路,不必看谁脸色无需委曲求全,自己也能精彩,纵观张幼仪的一生,上半生基本在徐志摩的冷漠中生活,值到德国离婚之后,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她驰骋商场,建立起自己的生活,离婚后对徐家的照顾还有自强不息的这种精神,也许正是对自己最好的宽容。

一九八八年,张幼仪因病在纽约去世,享年八十八岁。

爱情和婚姻,看似一样,实则是两回事,男男女女们都以为,只要有了爱情才能走向婚姻,有了爱情就有了一切。其实不是,爱情可以任性胡来,可以游戏人间,婚姻却是一座围城,有规有矩,婚姻不是两个人的组合,而是两个家庭的组合,彼此的生活习性成长背景都是影响婚姻的要素,婚姻的本质是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生活的主旋律,多少夫妻在生活的磕磕碰碰中劳燕分飞,学会宽容,担当和责任,这是婚姻的必修课。对于大部分的女人来说,婚姻就意味着选择了未知的余生,前方路途遥远并不能一眼望穿,未来有趣的地方就是总有我们看不到的,就像手里的巧克力糖,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颜色。一个懂得生活的女人,不会把后半生的幸福与否放在别人的手中,当没有人能许给她美好的未来,她会像张幼仪一样,许给自己一个美好的未来,甚至给别人一个美好的未来。

一个女人的独立成长史。

徐志摩与张幼仪

作为徐志摩的结发妻子,张幼仪在徐志摩的世界里是个悲情的角色,犹如朱安在鲁迅的生命里一样,她的持家、她的贤惠徐志摩丝毫不感冒,当年为了追求林徽因断然冒天下之大不韪与她结束婚姻。追求林徽因未果之后,也没能复婚,徐志摩转而又与陆小曼结婚,留的她一个孤独落寞的背影。

民国这些事情在许多人看来是一团糟的,正所谓贵圈真乱,收到不少谩骂和指责徐志摩人品才情的评论,姑且不论吧,我只想静静的做一个写故事的人,是非曲折评论妄议自然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各位长知识就好。

张幼仪一九零零年出生于江苏宝山县,家境优越,家中有兄弟姐妹十二人,其中二哥张君劢是著名学者,四哥张嘉璈(字公权)是现代银行之父,来头都不小,其余的几位兄长也是赫赫有名。

一九一二年她进入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念书,在这里她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三年后,十五岁的她并不知道四哥张嘉璈已经帮她找好了人家,不久她就要嫁人了。也许你们觉得奇怪,这么小就要许配人家了,那个时代正常的很,不像现在,哪怕女孩子二十五岁没谈婚论嫁的都遍地,那对方人家是谁呢?这位四哥看上的妹夫就是徐志摩。

为什么是徐志摩呢?一九一四年,当时徐志摩在浙江杭州一中念书,而张嘉璈时任浙江都督秘书,时常来学校视察工作,有次意外的发现一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的作文条理清晰见解独特文笔颇为辛辣,于是就默默记住了作者徐志摩的名字,这位四哥当晚就给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写信,提议将自己的妹妹张幼仪许配给徐志摩,徐父收到信自然喜出望外,徐家有钱,张家有势,认为两家能联姻是好事回信就同意了,具体为何这样草率,不清楚,但却就这样定了下来。

草率轻浮!包办婚姻,纯粹的包办婚姻!

对于年轻的徐志摩来说这完全是无法接受,换我也不干,不过话说在男女比例失衡到离谱的今天能有个女朋友就不错了,唉,伤不起的单身汪。当时堂堂一个思想进步的新青年居然要娶一个素未谋面的女子为妻万万是不能答应的,这种封建落后的父母之命的许配婚姻是要反抗的!

徐志摩满地打滚哭天抢地的反抗,而反观张幼仪则很淡定,她在传统的家庭长大,那时候风气还未到女性自由独立的高潮,所以她自然不会强烈反抗,父母之命大于天,心中对这位夫君也许还有小窃喜呢。

“ 爸爸妈妈把我叫到客厅,交给我一只小小的银质相片盒,他们说看看他的相片,我打开盒子,瞧见一张年轻人的照片,爸爸想知道我对照片里那个人的看法。我转向爸爸,小心翼翼地回答,我没意见。”

徐志摩

在那个没有美颜的年代,张幼仪一眼就这样决定了自己的婚姻大事和终生幸福的寄托。喜与悲,爱与愁,一切,才刚刚开始。

张幼仪看到徐志摩,凤姐呢,从此乡下的土包子就成了张幼仪的代名词,无论张幼仪做什么,穿什么,做的是好是坏穿的是俗是美在徐志摩眼里都是土包子。

你才是土包子,你就是土包子!

哈哈,要说谁是土包子还真不好说,人家张家也是家世显赫,后来还搬到上海了,一线城市有钱有势,徐家充其量是有钱,还是在三线小城市,照这么说那到底谁是土包子,嗯哼。张幼仪其实长的不差,她自己也说:

“ 我身材不错,还长着一双大眼睛,也是被人夸大的。”

只是相对传统的梳妆打扮入不得徐志摩的眼而已,一番哭哭啼啼之后终究胳膊拧不过大腿,在父母的坚持下,徐志摩选择了屈服,无奈的接受这场婚姻,但这,注定是不幸的,因为从心底徐志摩是一万个拒绝。

爱情可以任性,婚姻却不能儿戏。有时候,这种退让,对婚姻的另一方是不公平的。你的不情愿,决定的却是对方一生的幸福与否。

一九一五年十二月五日,浙江海宁的硖石镇的商会礼堂,宾朋满座婚礼盛大,徐志摩与张幼仪正式结婚,族人欢天喜地闹完洞房之后,本该享受人生三大幸事洞房花烛夜的徐志摩居然跑出来了,根本不碰张幼仪,也是醉了。最后是在奶奶的房间里睡了一夜,简直比鲁迅还牛,只苦得留下新娘张幼仪独守空房,孤独落寞。

徐志摩用沉默在反抗这场婚姻,这让张幼仪很苦恼,这种完全不搭理比责骂更让人崩溃,沉默是对一个女人最大的伤害。但是她又不能说不,因为母亲教过她,进了夫家门,只能说是!所以,她是认定了徐志摩的,徐志摩一看沉默无效,张幼仪风吹雷打不动的在家做好一个妻子的本分,洗衣做饭勤俭持家完全找不到发脾气指责的借口。思来想去便开始给张幼仪洗脑,什么意思呢,就是用新思想来开导她,最好是让她接受独立自主一起来反抗这场包办婚姻,这样两人就都可以摆脱了。

然并卵!

张幼仪对什么自由独立听的发懵,很简单,她中学都未毕业就被许配来当少奶奶了,虽说学业文化底子不错,但哪听得懂这么高深思想的忽悠,只晓得点头然后呆呆的望着徐志摩,任他唾沫横飞岿然不动,徐志摩直接就崩溃了,后来徐志摩也不来文的了,索性直接摊牌:

“ 我要做中国第一个离婚的男人!”

你离婚你牛逼,但你想得美,呵呵。离婚哪那么容易,当时的《民律》上写的清清楚楚:两人离婚,要么双方自愿,要么其中一方满足重婚,失踪超三年以上或者有不轨行为;男方未满三十,女方未满二十五那得由双方父母同意才能离婚。也是没的说,一条都沾不上,两人都不符合要求,那就没法离。

好,既然没法离婚,那逃避总可以吧,我不在家呆了,我要跑!跑到天涯海角!

所以,徐志摩就向家里提出要外出求学,接受更高的教育,好有道理无言以对。父母没法拒绝,徐志摩一九一六年跑去了天津学法学(后并入北大),在这里他就像越狱的囚犯一样,呼吸着自由的空气,接受着新潮的思想,越是看的多学得多就越觉得自己的婚姻真是人生的一道枷锁,必须砸烂!要不然,以后的日子没法过!

后来徐志摩提议要想更有前途,就必须去国外,家里一看这小子心思不正,所以拒绝。后来没办法就谈条件,就是你去国外游学没问题,那得先把儿子生了,父母抱了孙子才行,徐家单传不能在你这断了,徐志摩同意。

条件谈好马上造人,一九一八年,张幼仪生下了大儿子徐积锴(阿欢),按理说初为人父的徐志摩应该高兴,但他只是淡淡的看了几眼,眼中有那么一瞬间柔情,然后,就再也没有怎么关心了。这也是他被许多人指责的地方,对家庭的漠视是一个男人不可原谅的行为之一。

四个月后,满足了条件的徐志摩走了,他恨不得赶紧走,他踏上了去往美国的轮船,开始了自己西方求学的生活,先是进入克拉克大学历史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十个月拿到学位,后来又到哥伦比亚大学读政治系,一九二零年十月,来到了英国剑桥大学,从这里开始的故事,大家就都很熟悉了,他写出了人生第一首诗,也爱上了一个叫林徽因的女子,这段故事之前已经写过,不在累述欲知详情可翻旧文。

徐志摩离开后,张幼仪其实一直也在反思,为什么徐志摩至始至终都不正眼看自己,后来想明白可能是自己学识不够,毕竟徐志摩是优等生,他要的不是听话顺从的女人,而是能跟他谈笑风生畅谈古今的妻子,所以,她在家也是苦读诗书,苦学中文历史地理等等,希望能够用学识拉近自己与徐志摩之间的距离,至少能听懂他的话语知道他的喜好,才能有谈话和交流,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颜值不够,知识来凑。

我会努力的做好自己,只是为日后出现在你的面前,惊艳你。

在国外的这段时间里,徐志摩也时常给家里写信,一是告诉父母自己的近况,二是表述自己看到的西方是怎样的,毕竟钱不能白花了。但是无一例外,信中从不提起张幼仪,只是偶尔会问起儿子,也是绝情。但很奇怪的是浪荡的两年多的徐志摩有次在信中突然破天荒的提起了张幼仪,写了不少,最后居然还希望她能到自己身边来陪读。

出了鬼了还,突然顿悟?!

知道消息的张幼仪忍不住哭泣,她从没想到还会有今天,她认为这辈子只能与儿子相依为命凄惨孤老了。徐家父母听到了也很高兴,认为自己的儿子这才是个好丈夫,也希望这次的异国他乡的相聚能让两人增进感情,不枉夫妻名分。徐家很快就着手安排张幼仪出国事宜,后来约好在法国的马赛碰面,徐志摩会去接她。

疑问,惶恐,惊喜,幸福伴随着轮船的轰鸣飘荡在张幼仪的脑海中,为什么志摩从不闻不问到突然希望自己能去陪读?难道是因为没人照料孤独吗?还是因为她要的只是个生活的保姆?外面的洋妞玩够了最后还是觉得中国的妻子最靠谱?为了这次相聚,张幼仪特意准备很多新衣服,希望徐志摩不再嫌弃她是土包子,希望能给他惊艳的感觉,在这种不安和喜悦的心情中,在海上飘荡了三周,轮船终于靠岸了。

“ 我斜倚着尾甲板,不耐烦地等着上岸,然后看到徐志摩站在东张西望的人群里。就在这时候,我的心凉了一大截。他穿着一件瘦长的黑色毛大衣,脖子上围了条白丝巾,虽然我从没看过他穿西装的样子。可是我晓得那是他,他的态度我一眼就看得出来,不会搞错的,因为他是那堆接船的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儿表情的人。”

徐志摩看到张幼仪,没有欢喜,只有冷漠淡淡的一句:来啦。对于她的精心打扮,徐志摩还是一眼看不上,一下船就带她在百货商店买衣服,洋装丝袜和皮鞋,把那些传统的衣服统统收了,这是西方这是大都市,还穿这个像什么样子,搞得跟土包子一样,被徐志摩用洋装打扮后的张幼仪说道:

“ 当看到镜子中的模样,我都不认得自己了。”

徐志摩与张幼仪

也是在这次,两人拍下了唯一一张合影。

拘谨的张幼仪和旁边自然的徐志摩形成很大的反差,后来徐志摩把这张照片寄回老家,父母开心的不得了,以为他们真的是感情剧增,顿时就放心了。后来两人去往英国,在从法国乘往英国的飞机上,因为张幼仪从没坐过这新奇玩意,顿时又是紧张又是吐的,搞得徐志摩又是数落一通,又说她是乡下土包子,不知是老天看不惯徐志摩这种臭脾气还是他吃多了,徐志摩突然也吐起来,张幼仪才反击的说道:“我看你也是个乡下土包子。” 哈哈,说的好,可见,张幼仪还是有那种傲气和那样的一股不服输劲在骨子的。

后来他们住在沙士顿,江山虽改徐志摩本性依旧没变,还是那样的沉默,甚至都不把她介绍给其他朋友,生怕丢面子,而这时候的张幼仪也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无论是学识还是素养,但徐志摩还是不看在眼里。

“ 我没办法把任何想法告诉徐志摩,我找不到任何语言或词藻说出,我知道自己虽是旧式女子,但是若有可能,愿意改变,我毕竟人在西方,我可以读书求学,想办法变成饱学之士,可是我没有法子让徐志摩了解我是谁,他根本不和我说话。我和我的兄弟可以无话不谈,他们也和徐志摩一样博学多闻,可是我和自己的丈夫在一起的时候,情况总是“你懂什么?” “你能说什么?”

我在史料里看到这段的时候,心里说不出的难过和心酸,然后是愤怒。张幼仪如此的奋进和努力的姿态,她只是为了让丈夫看她一眼,和她说上几句话,然而这位自恃清高的丈夫完全无感。

张幼仪也只能本份的做着家务伺候着他,之前在轮船上想象的那些被无情的击破,她实在想不明白徐志摩到底想干什么?把自己弄到这个举目无亲语言不通的地方就这样折磨自己,有意思吗,好玩是嘛。

张幼仪

徐志摩每次出门都是精心打扮,时常会告诉张幼仪说自己去哪去干吗是去见谁,但张幼仪只能听不能问,白天里邮查时常来送信,张幼仪虽然看不懂英文,但女人的直觉告诉她,徐志摩在外面不是有女人,那至少是有一群女人。

“ 有一会儿,我想到徐志摩的女朋友,说不定是个洋女人,那不可能。没有外国女人会以二太太的身份进入一个家庭的,我从早到晚,不得不一再给自己吃定心丸,我在徐家的地位是不会改变的,我替他生了个儿子,又服侍过他父母,我永远都是原配夫人。”

张幼仪这种不安的情绪没多久,张幼仪发现自己又怀孕了,真是不想说了,也是醉了。她选择向徐志摩说这件事,没想到他直接冷冰冰的说:

“ 把孩子打掉。”“ 可是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 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

真是残忍!张幼仪更加悲痛,一个星期后,徐志摩不告而别,什么都没带走,她以为是到朋友那里小住了,十几天后,徐志摩托朋友问张幼仪:

“ 你愿不愿意做徐家的媳妇而不做徐志摩的太太。”

很明显,这是来逼宫的,既想让张幼仪留在徐家当牛做马,又不想让他有名分,真是干的出来!也是醉了!但是张幼仪的回答却出乎意料:“就这么个事呵,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哩!” 这种模糊的回答可见她并非反对徐志摩在外找女人的,男人三妻四妾实属正常,只是她原配的地位是不能动摇。从徐志摩之前的各种行为,其中就有次带了一个明姑娘来家里吃饭,她已然想到了并且有了相应的心理准备。

那徐志摩千辛万苦把张幼仪叫来身边,为啥?第一有点被张幼仪的二哥张君劢胁迫的意思,因为他觉得徐志摩这样一走了之对自己妹妹实在不公平才写信给徐志摩暗示提出这样要求。二是把张幼仪接来身边,办理离婚手续方便些,张幼仪远在大洋彼岸,家里的父母反对也好怎样也罢,在这里还是徐志摩能说了算。

当然,这些是我根据史料推测的,不一定是徐志摩的真实想法,也许他是真的想和张幼仪好好生活只是正好林徽因的出现让他疯狂起来,也许他没有这么深沉的心机,不喜勿喷。

所以,一九二二年,张幼仪还是生下来次子彼得,这是做母亲的抗争。但徐志摩这时候追林徽因正是火热的时候,迫不及待的要求与张幼仪离婚,徐志摩急忙说道:

“ 不行不行!你晓得,我没时间等了,你一定要现在签字,林徽因要回国了,我非现在离婚不可!”

张幼仪连征求家里和兄长意见的权力都没有,这时,她才知道徐志摩所谓的女朋友是谁,无奈只好在柏林与徐志摩签字离婚,平静的说道:“你去给自己找个更好的太太吧!” 他们的离婚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桩西式文明离婚案,后来他们去医院看望了小儿子,徐志摩也没有说怎么养这个小孩,也没有问张幼仪一个人要怎么活下去。

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你徐志摩哪怕与张幼仪离了婚,人家林徽因也没有怎样,来了个不告而别,徐大爷你慢慢玩着嘞,再见!

至此,张幼仪与眼前的这个男人从婚姻上已是彻底毫无干系,化作路人,往后的一切都将不再关联。这场父母之命的悲剧婚姻就此画上句号,徐志摩的冷漠也好张幼仪的不舍也罢,终将是有个一个结果。

“ 我一直把我的这一生看成两个阶段:德国前和德国后。去德国以前,我凡事都怕;去德国以后我一无所惧。”“ 我的离婚要感谢志摩,不是他我也不能成长,也不能找到自我。”

此后,她是张幼仪,不是徐太太。

摆在张幼仪面前的不是眼泪,而是如何生活下去,孤苦一人。后来还是在二哥张君劢的帮助下得以生活,去了德国她学习幼儿教育,后来竟然获得了裴斯塔洛齐学院的硕士学位,努力让自己独立的生活,当然,这里面有徐父的支持,这点是要说的,徐志摩无情但徐家对张幼仪一向不错的。

但是命运总是爱和她开玩笑,一九二五年,爱子彼得死于腹膜炎,张幼仪悲痛万分,这时候她有两个选择,一是回娘家好好生活;二是回徐家,徐家父母还是很喜欢她的,毕竟还有一个儿子在那里,但是她选择了独立,她说道:

“ 经过沙士顿那段可怕的日子,我领悟到自己可以自力更生,而不能回去徐家,像个姑娘一样住在硖石。我下定决心: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不要依靠任何人,而要靠自己的两只脚站起来。”

就凭这点,她就值得我们尊敬,非常了不起,后来回国,一直在上海居住,还成为了东吴大学讲教育学和德国文学的教授,这完全已经不是当年徐志摩口中的那个乡下土包子了,而是新时代女性。

这时候她的四哥事业风生水起,便支持张幼仪进入银行系统工作,在上海的她开始独立自主的生活,而对于徐家父母来说,虽然不满儿子的作为但也无奈,出于对于张幼仪的亏欠就把上海一栋房子送给了她,好歹有些家产不至于生活的孤苦。

没想到张幼仪在商业上还真是厉害,无论是进入银行还是做服装生意,都办的是风生水起,这位独立自主的女性终于赢得了更多人的肯定和尊重,她终究靠自己站立了起来,没有成为一个只会自顾自怜的可怜女人,张幼仪还大量涉足股票、证券交易,且都收获颇丰,不过其中不少财富在后来的战争中受到了严重影响,这是后话了。

当然,在这段时间发生了两件事:一是徐志摩再婚取了陆小曼;二是徐志摩因飞机失事突然离世。

对于前者,张幼仪是没什么话说的,虽然她知道徐志摩没能追到林徽因,那也不会再回来,而至于再婚的对象是陆小曼还是李小曼王小曼,她倒也没意见,在这里补充一点,哪怕是与徐志摩离婚了,张幼仪还是时常在徐家的,照顾老人和小孩,徐家父母把张幼仪看的非常重,一直把她当儿媳,名义上收为义女,连财产分割都有她的份,还在她的生意上帮忙出钱出力的支持,要不然她早期也不可能迅速发展起来。

其次,徐志摩和陆小曼的结婚,徐家父母是问了张幼仪的,很大程度上是张幼仪点了头,给了支持才同意的。后来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后回到徐家,那种轻浮的举止,甜蜜的话语腻歪的让徐家父母看不下去,真是怀念张幼仪这个好儿媳,后来还向张幼仪吐槽了半天陆小曼的种种不是,而张幼仪什么也没说,就默默的听着。

徐志摩与陆小曼

后来在饭桌上她也见识了徐志摩与陆小曼的轻浮举止,两人当着张幼仪的面卿卿我我。不过她也只是淡淡的说:

“ 我不是个有魅力的人,不懂浪漫,不像别的女人那样,我做人严肃,因为我是苦过来的人。”

对于陆小曼,她不恨,最多也就是不喜欢罢了,真正让她恨的,是林徽因,原因就是关于离婚的那件事。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遇难,张幼仪得知是因为要赶去北平参加林徽因的活动才如此匆忙搭机,她只轻轻地说了一句:“到头来还是为了林徽因!” 可见,她尽管已经不是徐志摩的妻子了,但心里还是恨了林徽因,一是徐志摩与她离婚就是为了林徽因,结果林徽因不告而别。二是居然徐志摩死还是为了去见林徽因,当然是气不过。这个,真没法怪林徽因或陆小曼,这就是命。

不过,张幼仪与林徽因的间隙在十几年后林徽因一场大手术之后得到化解,一九四七年林徽因刚做完手术,突然提出想看一看徐志摩与张幼仪的孩子,虽然不知原因张幼仪也不好拒绝,就带着儿子徐积锴在病床前,没人知道林徽因看着徐志摩的儿子时会想什么,但看着枯瘦如柴的林徽因躺在那里,看着她那眼神中的柔情和怜惜,那种恨也就随之消逝了。

唉,斯人已逝,爱也好恨也罢,又能如何,一笑泯恩仇,能不恨那就不恨了吧。

一九四九年,张幼仪离开上海去了香港,她没想到,她还能在晚年遇到一段情,这也算得上天对她的怜惜,正是在香港的这段时间,她与一位做医生的邻居苏纪之相识,这位苏先生也是离异并有子女。两人既然是邻居自然走的近些,一来二去也日久生情,这位苏医生倒是很豁达,居然直接向张幼仪求婚了。

受宠若惊的张幼仪万然不敢答应的,一是自己孤苦多年已然习惯;二是自己此时五十三了,还能拥有爱情吗?随后,她写信给兄长和长子征求意见,她说自己是寡妇,要听儿子的话。后来三哥张君劢回信:“ 妹慧人,希自决。” 这话其实不希望她再婚的。但是,远在美国的儿子支持了张幼仪,信中写道:

“ 母孀居守节,逾三十年,生我抚我,鞠我育我,劬劳之恩,昊天罔极。今幸粗有树立,且能自瞻。诸孙长成,我全出母训,去日苦多,来日苦少,综母生平,殊小欢愉,母职已尽,母心宜慰,谁慰母氏?谁伴母氏?母如得人,儿请父事。”

儿请父事!这事,儿子给您做主了,顶一个。儿子回信字字如温情般的感动着张幼仪,他的明理和支持让她自己为后半生做出了一个抉择!就是嫁!顺便说一下,陆小曼去世前的愿望是希望能够与徐志摩合葬,但是被徐家人拒绝了,主要是徐志摩与张幼仪的儿子徐积锴不同意,可见,在他心里,张幼仪的地位是谁也比不得的,当然比不得,张幼仪是他生母。

一九五三年,张幼仪接受了苏医生的求婚,并在东京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这一次的爱情是她自己选择的,婚后的他们甚是幸福,两人相依相伴的走过了近二十年的温馨时光,直到一九七二年苏纪之病逝。

后来的张幼仪前往美国生活,晚年的她甚是快乐,往事已如烟飘逝,很多事终于可以坦然的说了,后来她对侄孙女,也是她的传记《小脚与西服》的作者张邦梅说过:

“ 你总是问我,爱不爱徐志摩。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个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是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的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来没跟人说过“ 我爱你 ”。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爱他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看到这段的时候,还是有点忍不住,这个顽强的女性让人你禁动容,也许你会说是封建的包办婚姻害了她,如果不是这场婚姻,也许她是一个如同卢隐、蒋碧微那样的新时代女性,在历史的长河里不是以朱安、孙荃一样被人称为遗妇,但其实不然,她自己也说道:

“ 旧式婚姻未必就一定多么的坏,其中未必就没有爱情,只不过这种爱情总得婚后才能产生,不像新式婚姻,是先产生爱情后才结婚。但是话说回来,谁又能保证结过婚后当初的爱情就不会消退呢?因此婚姻说到底还是责任更多一些。”

所以,她并没有认命,也没用怨天尤人哭哭啼啼,而是选择独立自强来证明自己也能走出一条路,不必看谁脸色无需委曲求全,自己也能精彩,纵观张幼仪的一生,上半生基本在徐志摩的冷漠中生活,值到德国离婚之后,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她驰骋商场,建立起自己的生活,离婚后对徐家的照顾还有自强不息的这种精神,也许正是对自己最好的宽容。

一九八八年,张幼仪因病在纽约去世,享年八十八岁。

爱情和婚姻,看似一样,实则是两回事,男男女女们都以为,只要有了爱情才能走向婚姻,有了爱情就有了一切。其实不是,爱情可以任性胡来,可以游戏人间,婚姻却是一座围城,有规有矩,婚姻不是两个人的组合,而是两个家庭的组合,彼此的生活习性成长背景都是影响婚姻的要素,婚姻的本质是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生活的主旋律,多少夫妻在生活的磕磕碰碰中劳燕分飞,学会宽容,担当和责任,这是婚姻的必修课。对于大部分的女人来说,婚姻就意味着选择了未知的余生,前方路途遥远并不能一眼望穿,未来有趣的地方就是总有我们看不到的,就像手里的巧克力糖,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颜色。一个懂得生活的女人,不会把后半生的幸福与否放在别人的手中,当没有人能许给她美好的未来,她会像张幼仪一样,许给自己一个美好的未来,甚至给别人一个美好的未来。

讲述永州故事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全国罕见的零陵古城

【讲述永州故事】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全国罕见的零陵古城

来永州三十年,一直对永州历史文化充满好奇,去零陵拍写过很多次,突然发现自己只知道零碎片角,不仅仅是我,也许是很多永州人,只知道零陵有许多文物古迹,游玩零陵,大不过看看回龙塔、步行东山,瞻仰柳子庙,欣赏朝阳岩,远眺香零山,无不有显得零散、小气的感觉,走进零陵古城,很难寻觅那浓浓古城的风貌与韵味,虽近年政府投入很多,重修东山景区和柳子街景区,也就是两大片名胜,离古城风貌、底蕴相差甚远。不下功夫全力打造,恢复古韵古神,很难做出全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的知名度,自然也就很难实现古城的旅游价值。作为永州人,更多的“身在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非常难得的一座“金山”,我们只把它当做一座“煤矿”!无不可惜之至!

根据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地图集》统计:“零陵是我国夏以前已出现的三十四处重要古地名之一。”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写道: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这说明,先有舜帝南巡,后有零陵命名。对“零”的解释,众说纷纭。其中有三说比较有理:一是九疑山有泠水,古时“泠”“零”相通,零陵就是泠陵。二是零,指涕零,掉眼泪。相传舜帝南巡,崩葬九疑。娥皇、女英二妃千里寻夫,泪染九疑荆竹。后人感其诚,故将舜陵改称零陵。第三种说法更加神奇,包含两个意思,一个是“零”就是“0”,就是没有的意思,“零陵”,也就是说舜帝葬于九疑,压根就没有具体的陵墓,二个是“零”就是“∝”,无穷大的意思,也就是说偌大的九疑群山中的“万山朝九疑”到处都是陵墓,就像舜帝“德播天下”一样。

翻开中国古代史,就有史记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遂将舜帝晚年活动过的“苍梧之野”设置一个县,取名零陵,县治设今广西全州咸水乡。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零陵郡,大致辖今永州、邵阳、桂林等地。郡治仍在广西全州。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将零陵郡治所移至泉陵县城(改泉陵侯国为泉陵县),却今零陵古城。零陵古城的前身是泉陵侯国。元朔五年(前124年),汉武帝首封长沙王刘发之子刘贤为泉陵侯。侯国辖今零陵区、双牌、祁阳、祁东、东安县地。侯国都城称泉陵城,在今零陵城北,东山之西,今零陵泉陵街一带。这时,泉陵县与零陵县(治所仍在广西全州咸水乡)同属零陵郡。《永州府志》讲得很明白:“零陵本汉泉陵县,东汉郡治于此。”隋开皇9年(589年)废零陵郡,置永州总管府,改泉陵县为零陵县。永州府治和零陵县治均在今零陵区。永州的得名,一说得名于永陵。《九疑山志》说“零陵又名永陵”。大约是从北魏温子升《舜庙碑》中“疑山永逝,湘水长违”那句颂词引伸而来。北宋地理学家乐史《太平寰宇记》也说:“舜陵一名永陵,自古禁樵采,置守陵户”。二说因“邵西南有永山永水”。永山,位于双牌县永江乡,相传为古代永国后裔迁居之地,故名。其山所出之水叫永水。即今永江。从此,零陵、永州成为一地二名,常交替使用。在朝代更替中,永州或称府,或称路,或称略,零陵县总被它管辖着。尽管永州辖地有所变化,但零陵县城却一直未变。

零陵古城汉时为土城,宋代改建砖城,明清为砖石城。《永州府志》载:“今之城池,即汉零陵郡城。创建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宋绍兴中,赵善谧增修里城,开庆、咸淳增筑贰廓。元因其旧,洪武六年(1374),永州卫指挥更拓之,而形成城西以潇水为壕堑,由西南而东堤水为池,自东至北隅凿土为濠,自北至西隅联属为池之局,城墙围九里二十七步,高三丈,阔一丈四尺五寸。门七,曰: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太平、永安、潇湘,各建楼其上。”沿潇水东岸、东山山麓分布着一批以民居、店铺为主的建筑,形成两条空间轴线的城内大街和无数条纵横交错的街区小巷,从而构成了完整的山水古城风貌。正如民谚所说“两纵三横十八巷,青砖灰瓦马头墙,花格窗、石抱门,两山一水景潇湘”。

零陵毗接广东广西,地理位置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隆庆《永州府志·形胜》载:“永扼水陆之冲,居楚越之要,衡岳镇其后,九疑峙其前,潇水南开,湘江西会,此形胜大都也。”“以之用兵则易守难攻,以之利民则可樵可渔,以之登览则可展文人学士之才,发幽人迁客之思。”宋人吴之道所评价零陵古城:“不墉而高,不池而深,不关而固”。

古城周边的一些地名颇具传奇色彩,话说三国时张飞兵临城下,零陵上将刑道荣与张飞战不了几个回合,就逃回零陵城里,任凭张飞挑战,太守刘度闭城不出。零陵城三面是水,一面是山,易守难攻。张飞见攻城不下,便将兵马驻扎在离城20里的接里桥。一天傍晚,张飞带着十多个扮成渔民的士兵,悄悄来到西城脚下,沿着通往潇水河里的一条排水沟爬进城里,躲到了东山之上,迅速爬到山的最高峰鹞子岭,张飞把一只8斤重的靴子踢到了离城20里的营中,将士们一看铁靴,就知道张飞进了城,便火速赶来,与张飞里应外合,攻下了零陵城。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张飞取零陵的功绩,在他爬过的那个水口修了一座桥,取名“水口桥”;在他踢落铁靴的那个地方取名“接履桥”;张飞攻取零陵后,在东门岭与南门之间建了一个点将台,每日调兵遣将,操练军士,准备再取桂阳(后孔明没有派张飞去,派赵云去取了桂阳),他驻兵的那个山现取名为“张飞岭”,岭下的“点将台”至今依稀可辨。零陵人见张飞练兵辛苦,特地酿制了一种好酒慰劳他。因为张飞一脸大胡子,有人就把这种酒叫“张飞酒”,也有叫“胡子酒”的。

古零陵有 “五码三台,九井三槐”之说,据《零陵县志》记载:“九井”是指撒珠井、紫岩井、吕虎井、春泉井、发珍井、惠爱井、朝京井、智泉井和杨清井,但“智泉”、“杨清”二井现已无法考证。除“九井”外,零陵古城内的霭士井、徐家井也是历史悠久,承载了零陵灿烂的古井文化和丰富的人文内涵。

撒珠井:嵇有庆《零陵县志》载:井在“东山下,学宫前圹内。”在今撒珠井巷。井壁圆形,上设井栏,栏以巨青石凿成,栏上刻:“古撒珠井,民国五年 ( 一九一六 )重修”字样。井深五米余,水深一米许。即使久旱不雨,但水源不断。尤为奇特的是,井底均系小颗卵石,每逢日光下彻,水面晃动,犹如颗颗珍珠,古井名为“撒珠”。

紫岩(仙)井:该井位于中山中路文星街256号房址即张浚故居内,为张浚亲手开凿,至今仍然在供附近百姓取水饮用、浇灌。在用巨石凿成的八边形井栏上,至今还保存有明朝天启皇后亲书的“紫岩仙井,天启六年”石刻字样。天启六年,即公元1626年,距今已788年,但水仍清冽,四季水源不断,堪称仙井。

吕虎井:又称观音井,嵇有庆《零陵县志》载:井在“东山下,吴孙权遣吕蒙取荆州,驻兵于此,扦剑涌泉,谓其有力如虎故名。即今观音井。”此井位于今中山中路市中医院内,井为正方形,井壁以大卵石砌成,无井栏。相传三国时,东吴大将吕蒙驻兵零陵,一日,在东山练兵,马渴人饥,吕跳下马背,拔剑掘土,泉水涌出,后人用卵石围砌,取名“吕虎井”。据说,后来唐代柳宗元被贬永州最初的居住地龙兴寺的前身就是吕蒙将军府,唐代草圣怀素从龙兴寺古井里淘出过一枚汉铜印“军司马印”,从此爱不释手,常在他的得意之作铃盖此印。吕蒙将军攻零陵,“军令严肃,百姓不扰”;零陵人民为纪念他,在东山建孱陵侯庙,“神即吴将吕蒙也”。明代,在其址修关羽庙。零陵人还在城南百家渡修诸葛庙,在东山建汉寿亭侯庙(祭刘备)。

春泉井:位于中山中路水晶巷444号。井呈四方形,深五米余,井壁以青条石砌成,井栏系用四块大青石拼组,此井水质清澈,四季不涸。

发珍井:位于原零陵县人民法院内,水色明净,冬温夏冽,井栏呈圆形,建国以后修理过两次,现在的井栏是用水泥砌成,地面用水泥冻为四方形,旁有排水沟。

惠爱井: 嵇有庆《零陵县志》中引王元弼《名胜志》曰:“井在县治前,水极清冽,相传水脉通江水,远近之民赖之。惠爱之名,未知始自何人? 予作记并书‘惠爱井’三字,因系以铭:惠之爱之,视井如斯;我来为吏,以井为师。”县治前,原名县门口,即今中山 南路零陵区医疗器械修配站所在地。

朝京井:嵇有庆《零陵县志》载:此井“在朝京坊”,即今东风大桥下面的北街,一九五九年该厂修建厂房时,此井被填,已掩没无存了。

徐家井:徐家井现位于徐家井中路南侧徐家井菜市场内,挖掘于明朝,井为方形,青石围成。相传明成祖永乐年间,朝廷对交趾(今越南)用兵,成祖皇帝特从开国大将军徐达的后人中,挑出了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带兵前往永州。交趾战事一结束,凯旋的徐将军奉旨驻守永州城。因其母爱参佛,看到府邸周边居民饮水多有不便,徐母便命人在府前凿了一口宽大的井,以供百姓日常之用,这就是徐家井。后来徐府毁于战火,而井延续至今。

霭士井:位于七层坡居委会中山南路新街北侧346号,始建于宋代,现存井为明代重修建,井为正方形,青石砌成,深3米,井四周地面铺青石。此井自明重修后从未进行维修,但仍保存完好,水仍清冽,四季不涸。

“三槐”,系指永州市内的三株槐树。槐树何以被列为胜景,在历史上有“槐衙”,“槐厅”的典故。前者指唐代天街两旁多槐树,故号曰“槐衙”(见唐朝尉迟屋的《中朝政事》);后者指唐代的学士院第三厅阁子前有一株巨槐,因号“槐厅”(见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

一株在“寿佛祠”内,即原北门大米厂。由于树身已空,人们经常将字纸(过去人们以“敬惜字纸”为美德)抛入,三十年代的一天,有人误将火种投入树洞,火势蔓延,树被烧毁。

一株在“镇署”前,后零陵地区人事劳动局所在地,六十年代,以有碍基建被砍。

一株在“府治”内,即原地区工商银行内。树身已空,扁平,树干成四十度左右倾斜,因小孩经常爬树,脚印较深,宛如板梯,株围抱余,高四米多,上分三支,直指上空,全树高十米许,历尽磨劫,树皮剥落,但入春以后,枝叶依然青翠茂盛,树干依旧劲挺,显示了它无穷的生命力。此树究竟是何年所植,无从查考。

“五码”,即潇湘门码头,大西门码头,小西门码头,太平门码头,南门外码头。其实有历史价值的有八大码头。

1、潇湘门码头:始建于唐代,宋、元、明、清均有修缮,为永州古城沿河四大码头之一,青石砌筑,上码头直进潇湘城门。

2、大西门码头:明万历十九年(1591)知县万金复架浮桥,命名为平政桥。

3、小西门码头:位于南津渡办事处七层坡街西端,东临七层坡,南临现沿江东路,西与愚溪桥隔河相望,北临外河街。始建于汉代,宋、明代均有修缮,为零陵古城四大码头之一。相传三国时,诸葛亮攻打零陵在此渡河。

4、太平门码头古称“百家渡”,又称杨梓塘码头,位于南津渡办事处七层坡居委会255号中山南路太平门路西端,始建于明代,青石砌成。

5、廻龙塔码头:又称老渡口。

6、诸葛庙码头:位于朝阳办事处诸葛庙村,系青石结构。现存码头为明代所建,临江水台阶为半月形,上23级台阶有歇台,码头两侧沿河围有三级40余米长的方形青石,且码头建筑风格独特,是零陵城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码头之一。

7、南津渡码头:位于城郊南津渡村,系青石结构,建于明代,宽4.2米,石级44级,临河台阶为半月形。上9级台阶设歇台,上35级设小歇台。

8、潇湘古镇东岸码头:位于七里店办事处老埠头村三组,西与潇湘码头对称,并与西岸潇湘古镇隔河相望,东面附近为老埠头村三组村民住宅,往南为东岸潇湘古镇旧址。该码头为青石砌筑,临河为歇台,上歇台再转向自北向南拾级而上坡长30余米。由于年久失修台阶青石条已大部分坍塌,仅存5级青石台阶。

“三台”即“望乡台”、“望江台”和“望月台”。

“望乡台”在三贤祠—今东风大桥东头右侧的高坡处。

“望江台”在城中心偏西处的新街——今零陵区七层坡小学门前,这里的地势也颇高,潇水就在它前面流过。

“望月台”在千秋岭—今千秋岭小学所在地。这里靠近东门,每当月出东山,徘徊斗牛,此时此刻,墨客骚人徜徉于此,是会游目聘怀,以极视听之娱。古人就此命名,是富有诗意的。

古城自然少不了古桥。1、愚溪桥:位于愚溪入潇水处,系石拱桥,建于清乾隆年间。桥为2拱,长19.5米,宽4.5米,两边护以石栏,两端上下有石级,石墩石基坚实,《零陵县志》记载:“愚溪桥,河西愚溪上,地面清旷,木石丛秀,留连憩止,为一郡之胜。”因此,“愚溪望月”成为一大奇观。而“愚溪眺雪”则是著名的永州八景之一。

2、接履桥:又名接音桥,位于接履桥镇接履桥村。始建于三国,明、清重修,古时是沟通广西、衡阳大道。桥为单孔石桥,桥面上有明、清重修之石刻,桥上建亭,原亭内设有关公石刻像及石碑,桥两头皆立一对石狮。传说三国时,张飞攻打零陵,后援上不来,他在东山猛喝声,关公在此听见了,飞马驰援张飞,故名“接音桥”,后音变为“接履桥”。

3、茆江桥:位于南津渡办事处茆江桥村,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是典型的湘南双拱石桥,长45米,宽6.2米,拱高8米,宽15米,桥面立雕花石栏,桥西端设石狮一对,现仅存一座石狮。

4、仙人桥:位于南津渡办事处茆江桥村四组,建于清代,南北走向。桥面面积为200平方米,双拱石桥,拱高6米,拱宽13米,桥长32米,宽6米。

5、贺家桥:位于七里店办事处向家湾村二组,建于明代,青石结构,面宽3.6米,面积为21.6平方米。一拱,拱高3.5米,拱底宽3.2米。桥面东西两侧置长方形石栏,是潇湘古道的必经之路。

古城门分为东城门与南城门。东城门位于零陵区城东、东门巷101号,是永州古城七大城门中唯一一处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门,分为内外两道门,且相距12米。其中宋城门(内门)墙基为青石所砌,其上小青砖砖砌,券顶底宽3.5米,进深2.5米,通高4米。明城门(外门)全为青方石所砌,分为内外两层,内层底宽3.5米,进深6.4,券顶通高3.3米;外层底宽2.8米,进深4.6米,券顶通高2.8米。该城门于200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南城门位于零陵区城南路南端,建于宋代。青石砌成。现存城门券顶已塌毁。原门宽4米,进深6米。今存城墙段43米。

古城及附近还有著名的古亭1、福寿亭:位于南津南路西侧,南津渡办事处福寿亭居委会辖区内。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东西向,长13米,宽7米。东西墙为石牌坊,中设券门,抬粱式,盏小青瓦,现存西牌坊,上题“福寿亭”,环以取龙戏珠石雕。亭内有石柱四根,高约5米,宽约0.4米,4根方形石柱刻有楹联。福寿亭历史久远,是永州古城保存至今唯一的清代青石结构式建筑,结构独特,石雕精美,其历史、文学、艺术价值甚高。

2、节孝亭:位于钴鉧潭村,建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清翰林院待诏邑人熊学礼为母节敬孝捐修建。亭系砖木结构,抬梁支撑屋面,盖小青瓦,封火山墙,各有一券门。亭长11米,宽7米,内有石柱4根,高4米,上面阴刻两副对联,一副是“古井流香,人怀六峒;贤泉比洁,地纪零陵”。一副是“憩片时,沿堤寻柳迹;饮一勺。放步到枫林”。南券门上,有竖写“奉旨旌表”四个大字,下面横写“节孝亭”,四周饰以浮雕云龙图案,均为石刻。亭旁同时建茶舍,内有熊学礼亲笔题写的《奉节母命鼎建茶亭记》石刻一块。2003年5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诸葛庙亭:亭位于潇水河畔诸葛庙村。现存建筑系砖木结构,东西券门为砖造,硬山墙,山墙门额竖刻“诸葛庙亭”四字。亭深13.5米,宽11米,面积为148.5平方米。2002年7月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零陵古城还有一点特色就是古巷。

1、水晶巷:在永州古城内的古街巷中,以水晶巷最为出名。该街巷东连中山南路,西接正大街,长约150米,宽3—5米不等,类似京城胡同。街巷内多石库门,穿过石库门,就是一个个呈“中”字、“品”字或“串”字的院子,院内粉墙黛瓦,漏窗巧缀,富有江南水乡的风韵。

2、鼓楼巷:该街巷分为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段,走向基本保持原状。东西向又成“Y”字型布局,总长度约为300米,宽3-6米不等;南北向长约100米,宽4米左右。保存了部分1-2层的木结构房屋和成片的鹅卵石铺地。

3、总督巷:该街巷呈“L”型布局,总长度约300余米,宽2-4米不等,空间尺度基本保持原状,多曲折,为青石板路面,保留了大量的1-2层木结构房屋和民国时期的土砖建筑,巷内的青瓦、漏窗、古石墩等历史建筑元素保存较好,具有较为浓郁历史气息。

4、三多坊:该街巷因先前是酒、面粉、轧籽等手工业的工作场所,而被命名为“三多坊”。东西向东起正大街,往西走80米则到街巷尽头,宽约4米,道路正中间为青石板铺地,两边配以鹅卵石铺地;南北向长约100米,宽为3-5米,其南、北两端进口较窄,中间较宽,两侧完整地保留了以青石砖古墙和部分木结构房屋,较好地延续和保存了历史风貌。

5、内河街:现存内河街长度约为80米,宽2-3米,巷内较为完整地保存了长约40米、高约2.5米的青石砖古城墙,这是永州古城内最为珍贵的遗址之一。

6、文星街:该街巷位于七层坡菜市场北侧,呈东西向,东连中山南路,西连解放路,南过菜市场为七层坡,全长 330米,宽约3米,因南宋“文星”南轩夫子—张栻曾随父张浚在此街居住近十年,而以“文星”命名。

7、大西门路:该街巷东接新街,西至大西门码头,长约150米,宽约7米,以永州古城七门之一的大西门命名,原是通往大西门码头的必经之路。

8、小西门路:东接七层坡路,西至小西门码头,长约100米,宽约4米,以永州古城七门之一的大西门命名,原是通往小西门码头的必经之路,河西对面的是古愚溪桥。

9、太平门路:该街巷是东起中山南路,西至太平门码头,长约250米,宽 9.5米,以永州古城七门之一的太平门命名,自古以来是城南东西走向最长的一条老街。这条街曾叫县城隍街,因为县城隍庙的旧址就在城南路北端与太平路三叉路口附近,且由于城隍庙的存在,该条街巷在当时是永州古城内较为繁华的街巷之一。

一座功能齐全的古城,曾经记录着历史的悠久与辉煌,如今,有的古迹尚存,但已破损,有的已经灰灰湮灭,只留下记忆,但历史文化隐约可现。

时代的变迁,朝代的更替,这都是无法逆转的事实,但却留给了这座古城宝贵的财富,打造全国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如若“修旧如旧”恢复零陵古城历史风貌,将是利千秋,造福后代的大好事,将会成为全国闻名的旅游名片,永州经济腾飞的梦想就会实现。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 中秋快乐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生活是需要节日与仪式感的,今日中秋,不管你是不是一个人,有没有回家,今天都不值得荒废。这次凤凰网读书精选了余秋雨、沈从文、迟子建、张爱玲、萧红、鲁迅、曹寇、北岛、余光中几位知名读书人笔下的中秋墨迹呈现给读者们。其中不全是温馨,也有寂寥与萧索。“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祝大家中秋快乐!

电影《美丽上海》

余秋雨

中秋理应有凉意了,但今年却不,居然热得一百多年所未有。这不能算秋天,而没有一个像样的秋天,整个一年都遗憾。

正这么懊丧着,收到了当天出版的《文汇读书周报》,看见我的忘年之交黄宗江先生有一篇文章在悼念一位今年刚刚亡故的女诗人。女诗人亡故时享年七十八周岁,但宗江先生一开笔就说:"你没见过她,不知道她人有多美,诗有多美。"宗江先生还引了这位女诗人临终前为自己写的一篇讣告,讣告较长,大意是:我有一间小木屋,仿佛是童话里的一朵鲜蘑菇,依附在百年老树上,撑着一把小伞,为我遮挡深冬的寒流仲夏的雨。我在小木屋里追忆、思考,假如人间的善恶爱憎无法分明,我宁愿飘浮在永恒冷寂的太空。

读完这篇自拟的讣告,我立即觉得烦热全消,堕身于一种深秋的诗意里。年迈的女诗人辞世前独住在小木屋里无疑是非常寂寞的,但她竟然寂寞得那么美丽,归去得那么典雅。我随即拿起电话筒,想把这篇讣告当作节日的礼物送给几位朋友,让他们在炎热的中秋分享一份冷凄高远的秋色。

我握着话筒慢悠悠地读着,突然串进来一个国际长途。外国一家著名的华文报社打来的,编辑小姐劈头就说:"余先生,您知道了吗,张爱玲死了。一个人死在美国寓所,好几天了,刚发现,发现在中秋节前夕。我们报纸准备以整版篇幅悼念她,其中安排了对您的电话采访。您知道,她的作品是以上海为根基的,因此请不要推托。发稿时间很紧,您现在就开始讲吧。"我说:"这事来得突然,请让我想一想,半小时后再打来。"

在这半小时,我想了很多。按我的年岁,没有资格悼念她,但我曾亲眼看见,国际舞蹈大师林怀民先生一到上海就激动地宣称:"我来寻找张爱玲的上海",他的年岁也不大;林青霞也曾乐滋滋地告诉我,她对上海的了解和喜爱,大半来自张爱玲;今年上半年我独自在马来西亚一座座城市间漫游,每个城市的报社都安排了我与当地的读者见面座谈,读者们所提的问题中频频出现张爱玲的名字,这些读者就更年轻了;在国内,大家知道,北京一批刚刚学成归来的文学博士们自发评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张爱玲的名字排在很前面,评选这件事颇多是非,但张爱玲的排列却很少有争议……这一切说明,张爱玲享受着一种超越年岁的热闹,而她居然还悄悄地活着,与这种热闹隔得很远。

在中外文学史上,身前寂寞、身后热闹的故事很多,却很少有张爱玲那样,满世界在为她而热闹,她却躲着,躲得谁也找不到她,连隔壁邻居也不认识她。这种自我放逐、自我埋没式的寂寞,并非外力所迫,而是一种深刻的故意。深刻到什么程度,还需要凭借更多的材料来思索。

想到这里,电话响了。我拿起话筒说了这样一段话:"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学并不拒绝寂寞,是她告诉历史,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正是在这一角中,一颗敏感的灵魂,一种精致的生态,风韵永存。我并不了解她,但敢于断定,这些天她的灵魂飘浮太空的时候,第一站必定是上海。上海人应该抬起头来,迎送她。"我边说边听着电话那头操作电脑的声音,说完又听编辑小姐复诵了一遍。

挂断电话后我想,上海人也许会觉得她死得凄楚,其实这一切都是她自己选择和设定的,她的辞世方式,包括她的衣着姿态。她甚至会嘴角露笑,幽默地设想着拖延几日而终被发现时,朋友们和读者们的神情。她把一切都想过了,冥冥之中又有什么力量在帮助她,使她把这个仪式择定在秋天,又把尾声伸延到中秋节前夕。"我欲乘风归去",这或许是她最终吟诵的诗句?就像黄宗江先生介绍的那位女诗人一样,自认为是从童话般的小木屋飘浮到永恒的太空去了。

与她们相比,真正可怜的倒是文坛上那种浮浅的得意、琐碎的企盼、无聊的激愤、颓丧的失落。可怜的人们一定还在倒过来可怜她们,在茶余饭后讨论着她们本该如何来改变这种可怜。也许,建议之一,是她们早就应该回归文坛,有一个喜气盈盈的晚年。但是,我们的老太太极有主见,不听这些。她们虽然衰疲却仍然高雅,心中只有两个点:要么小木屋,要么太空。其它地方,她们可以随意看看,却不会停驻。

此间情景,很像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要么小木屋,要么大海,其它场所与他无缘。

老太太的小木屋空了,不必在别处寻找,她们只会去了太空。

正这么想着,天却骤然凉了下来,月亮也从浊黄变成冷白,不知名的秋虫长叫一声,像个秋天了。

——《霜冷长河》

沈从文

落了一点小雨,天上灰濛濛的,这个中秋的晚上,在×城已失去了中秋的意义。

一切皆有点朦胧,一切皆显得寂寞。

街道墙角的转折处,城市里每人的心中,似乎皆为这点雨弄得模糊暗淡,毫无生气。

城中各处商人铺子里,仍然有稀稀疏疏的锣鼓声音,人家院落里有断续鞭炮声音,临河楼上有箫笛声音,每一家也皆有笑语声音。这些声音在细雨寒风里混合成一片,带着忧郁的节日情调,飘飏到一个围墙附近时,已微弱无力,模模糊糊,不能辨别它来处方向了。

雨还在落。因为围墙附近地方的寂静,雨俨然较大了一些。

围墙内就是被×城人长远以来称为“花园”的牢狱。往些年分地方还保留了一种习惯,把活人放在一个木笼里站死示众时,花园门前曾经安置过八个木笼。看被站死人有一个雅致的称号,名为“观花”。站笼本身也似乎是一个花瓶,因此×城人就叫这地方为“花园”。现在这花园多年来已经有名无实,捉来的乡下人,要杀的,多数剥了衣服很潇洒方便的牵到城外去砍头,木笼因为无用,早已不知去向,故地方虽仍然称为花园,渐渐的也无人明白这称呼的意义了。

花园里容纳了一百左右的犯人,同关鸡一样,把他们混合的关在一处。这些从各个乡村各种案件里捕捉来的愚蠢东西,多数是那么老实,那么瘦弱,糊里糊涂的到了这个地方,拥挤在一处打发着命里注定的每个日子。有些等候家中的罚款,有些等候衙门的死刑宣布,在等候中,人还是什么也不明白,只看到日影上墙,黄昏后黑暗如何占领屋角,吃一点粗糙囚粮,遇闹监时就拉出来,各趴伏到粗石板的廊道上,卸下了裤子,露出一个肮脏的屁股,挨那么二十三十板子。打完了,爬起来向座上那一个胡子磕一个头,算是谢恩,仍然又回到原来地方去等候。

牢里先是将整个院落分成四部,各处用大木柱作成的栅栏隔开。白日里犯人可以各处走动,到了晚上,典狱官进牢收封点名时,犯人排成一队站好,典狱官拿了厚厚的一本点名册,禁卒肩上搭了若干副分量不等的脚镣手梏,重要的,到时把人加上镣梏,再把铁锁锁定到木栅栏柱旁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铁环上,其余则各自归号向预定的草里一滚,事情就已完毕,典狱官同禁卒便走去了。此后就是老犯来处置新犯,用各样刑罚敲诈钱财的时候了。这种风气原是多年以来就养成了的。到后来,忽然有一天,许多乡下人在典狱官进监以后,把典狱官捆着重重的殴打了一顿,逃跑了一些犯人。因此一来,这狱里就有了一种改革。院中重新在各处用铁条隔开,把院中天井留出了一段空地,每日除了早上点名出恭时,各犯人能到院中一次以外,其余时节所有犯人皆各在自己所定下的号内住下,互相分隔起来。院中空地留为典狱官进监点名收号来去的道路,从此典狱官危险也少了。新的改革产生一种新的秩序,铁条门作好后,犯人们皆重新按名编号,重新按名发给囚粮,另外也用了一种新的规矩,就是出了一点小事时,按名加以鞭打。因为新的管狱方法不同了一点,管狱员半夜里还可以来狱中巡视,老犯的私自行刑事情也随同过去制度消灭了。

新狱规初初实行时,每一个犯人在每天早上皆应在甬道上排队点名,再鱼贯而行依次到那个毛房去出恭,再各归各号。大多数犯人是乡下农民,不习惯这件事,因此到时总大家挤着推着,互相望着同伴微笑,有镣梏的且得临时把它解开,所以觉得非常新奇有趣。到后久一点,也就十分习惯自然了。

这狱中也如同别的地方别的监狱一样,放了一批,杀了一批,随即又会加上一批新来的人。大家毫无作为的被关闭到这一个地方,每日除了经过特许的老犯,可以打点草鞋以外,其余人什么事也不作,就只望到天井的阳光推移,明暗交替打发掉每一个飘然而来倏然而逝其长无尽的日子。

所有被拘留的人皆用命运作为这无妄之灾的注释。什么人被带去过堂了,什么人被打了,什么人释放了,什么人恭喜发财牵去杀头了,别的人皆似乎并不十分关心,看得极其自然。

每天有新来的人,这种人一看就可以明白,照例衣服干净一点,神气显得慌张焦灼,一听到提人时就手足无措,白天无事,日子太长,就坐到自己草荐上,低下头一句话不说,想念家中那些亲人同所有的六畜什物,想到什么难受起来时,就幽幽的哭着,听人说到提去的什么人要杀头时,脸儿吓得焦黄,全身发抖,且走过去攀了铁条痴痴的望着。坐牢狱稍久一点,人就变愚呆了,同畜生差不多,没有这种神经敏锐了。

老犯自由行刑的权利,虽因为制度的改革,完全失去,可是到底因为是老犯,在狱里买酒买肉,生活得还是从从容容。

狱里发生什么小争持时,执行调解的也总是这一类人。

老犯同城市中的犯人,常常酗酒闹事,互相殴打,每到这种事件发生时,新来的乡下犯人,多吓怕得极其厉害,各自远远的靠墙根躺着,盼望莫误打到身边来。结果则狱吏进来,问讯是谁吵闹,照例吵闹的不肯说出,不吵闹的谁也不敢说出,于是狱吏的鞭子,在每人身上抽一两下,算是大家应得的待遇。

因为过节的习惯,在×城还好好的存在,故在这种地方,犯人们也照例得到了些过节的好处。各人把那从上面发下来的一片肥肉,放在糙米饭团上,囫囵吃下后,各人皆望到天空的黄昏雨景,听到远处的各种市声,等候狱官来收封点名。

——《节日》

迟子建

端午节之后的大节日,当属中秋节了。中秋节是一定要吃月饼的。那时商店卖的月饼只有一种,馅是用青红丝、花生仁、核桃仁以及白糖调和而成的,类似于现在的五仁月饼,非常甜腻。我小的时候虫牙多,所以记得有两次八月十五吃月饼时,吃得牙痛,大家赏月时,我却疼得呜呜直哭。爸爸会抱起我,让我从月亮里看那个偷吃了长生不老药而飞入月宫的嫦娥,可我那双朦胧的泪眼看到的只是一团白花花的东西。月光和我的泪花融合在一起了。在这一天,小孩子们爱唱一首歌谣:蛤蟆蛤蟆气臌,气到八月十五,杀猪,宰羊,气得蛤蟆直哭。

蛤蟆的哭声我没听到,倒是听见了自己牙痛的哭声。所以我觉得自己就是歌谣中那只可怜的蛤蟆,因牙痛而不敢碰中秋餐桌上丰盛的菜肴。

中秋一过,天就凉了,树叶黄了,秋风把黄叶吹得满天飞。

——《北方的盐》

在我眼里,中秋节就像一匹雪青色的骏马,它落脚到草原上,才有神韵。我仿佛已经被它飘逸的鬃毛给拂着脸了,满心的激动。

——《起舞》

张爱玲

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金锁记》

萧红

记得青野送来一大瓶酒,董醉倒在地下,剩我自己也没得吃月饼。小屋寂寞的,我读着诗篇,自己过个中秋节。

我想到这里,我不愿再想,望着四面清冷的壁,望着窗外的天。我侧倒在床上,看一本书,一页,两页,许多页,不愿看。那么我听着桌子上的表,看着瓶里不知名的野花,我睡了。

那不是青野吗?带着枫叶进城来,在床沿大家默坐着。枫叶插在瓶里,放在桌上,后来枫叶干了坐在院心。常常有东西落在头上,啊,小圆枣滚在墙根外。枣树的命运渐渐完结着。晨间学校打钟了,正是上学的时候,梗妈穿起棉袄打着嚏喷在扫偎在墙根哭泣的落叶。我也打着嚏喷。梗妈捏了我的衣裳说:“九月时节穿单衣服,怕是害凉。”

董从他房里跑出,叫我多穿件衣服。

我不肯,经过阴凉的街道走进校门。在课室里可望到窗外黄叶的芭蕉。同学们一个跟着一个地向我问:“你真耐冷,还穿单衣。”

“你的脸为什么紫色呢?”

“倒是关外人……”

她们说着,拿女人专有的眼神闪视。

到晚间,嚏喷打得越多,头痛,两天不到校。上了几天课,又是两天不到校。

森森的天气紧逼着我,好像秋风逼着黄叶样,新历一月一日降雪了,我打起寒颤。开了门望一望雪天,呀!我的衣裳薄得透明了,结了冰般地。跑回床上,床也结了冰般地。我在床上等着董哥,等得太阳偏西,董哥偏不回来。向梗妈借十个大铜板,于是吃烧饼和油条。

青野踏着白雪进城来,坐在椅间,他问:“绿叶怎么不起呢?”

梗妈说:“一天没起,没上学,可是董先生也出去一天了。”

青野穿的学生服,他摇摇头,又看了自己有洞的鞋底,走过来他站在床边又问:“头痛不?”把手放在我头上试热。

说完话他去了,可是太阳快落时,他又回转来。董和我都在猜想。他把两元钱放在梗妈手里,一会就是门外送煤的小车子哗铃的响,又一会小煤炉在地心红着。同时,青野的被子进了当铺,从那夜起,他的被子没有了,盖着褥子睡。

这已往的事,在梦里关不住了。

门响,我知道是三郎回来了,我望了望他,我又回到梦中。可是他在叫我:“起来吧,悄悄,我们到朋友家去吃月饼。”

他的声音使我心酸,我知道今晚连买米的钱都没有,所以起来了,去到朋友家吃月饼。人嚣着,经过菜市,也经过睡在路侧的僵尸,酒醉得晕晕的,走回家来,两人就睡在清凉的夜里。

三年过去了,现在我认识的是新人,可是他也和我一样穷困,使我记起三年前的中秋节来。

(署名玲玲,刊于1933年10月29日长春《大同报》周刊《夜哨》第11期)

鲁迅

壬子日记[一九一二年]九月二十五日

阴历中秋也。下午钱稻孙来。收二十日《民兴日报》一分。晚铭伯、季巿招饮,谈至十时返室,见圆月寒光皎然,如故乡焉,未知吾家仍以月饼祀之不。

癸丑日记[一九一三年]九月十五日

晨关来卿先生来。上午总长汪大燮到部,往见之。下午得二弟信,八日发。蔡谷卿以电话来要晚餐,遂至其寓,同坐者为其家属及王惕如、倪汉章。饭毕欲归无车,乃同王惕如步至宣武门外,始呼得之。途次小雨,比到大雨。今日是旧中秋夜也,遂亦无月。

甲寅日记[一九一四年]十月四日

雨。星期,又旧历中秋也,休息。午后阅《华严经》竟。下午霁。许季上来。许季上贻烹鹜一器。晚服规那丸二粒。

乙卯日记[一九一五年]九月二十三日

昙,风。旧历中秋也,休假。下午许铭伯先生来看《永慕园丛书》。晚季巿致鹜一器,与工四百文。夜月出。

丙辰日记[一九一六年]九月十二日

晴。旧历中秋,休息。上午得二弟信,八日发。午前童萱甫来。午后同三弟出游,遇张协和,俱至青云阁饮茗,坐良久,从留黎厂归。晚又通往铭伯先生寓饭。

丁巳日记[一九一七年]九月三十日

晴。星期休息。上午杜海生来。季巿来。潘启莘来。下午得封德三信,廿三日申发。洙邻兄来。朱蓬仙、钱玄同来。张协和来。旧中秋也,烹鹜沽酒作夕食,玄同饭后去。月色极佳。铭伯、季巿各致肴二品。

戊午日记[一九一八年]九月十九日

晴,风。阴历中秋,休假。午后洙邻兄来。下午小雨即晴。刘半农来。许季上来。晚铭伯先生送食物二器。

己未日记[一九一九年]十月八日

晴。旧历中秋,休假。上午孙伏园来。晚铭伯先生送肴二品。夜得李遐卿信。

日记第九[一九二〇年]九月二十六日

晴。星期,又旧历中秋,休息。晚微雨。无事。

日记第十[一九二一年]九月十六日

昙。旧历中秋,休息。下午程叔文来。夜雨。

日记十一[一九二二年]

日记十二[一九二三年]九月二十五日

晴。秋节休假。午后李茂如来言屋事。往四牌楼买月饼三合,又阿思匹林饼一筒。夜服三粒取汗。

日记十三[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三日

昙。旧历中秋,休假。上午得朱可民信,八日发。李若云为送李慎斋所带领奉泉百十五文来,若云名维庆,慎斋子。午后晴,夜小雨。

日记十四[一九二五年]十月二日

晴。旧历中秋。下午曙天、衣萍、品青、小峰及其夫人来。夜有麟来。

日记十五[一九二六年]九月二十一日

晴。朱镜宙约在东园午餐,午前与臤士、伏园同往,坐中又有黄莫京、周醒南即其他五人未询其名。旧历中秋也,有月。语堂送月饼一筐予住在国学院中人,并投子六枚多寡以博取之。

日记十六[一九二七年]九月十日

旧历中秋。晴。下午陈延进来,赠以照相一枚。夜纂《唐宋传奇集》略具,作序例讫。

日记十七[一九二八年]九月二十八日

晴。下午望道来。得钟青航信。往内山书店。

日记十八[一九二九年]九月十七日

昙。午得有麟信。中秋也,午及夜皆添肴饮酒。

日记十九[一九三〇年]十月六日

晴。上午同广平携海婴往石井医院诊。董绍明、蔡咏裳来。是日为旧历中秋,煮一鸭及火腿,治面邀平甫、雪峰及其夫人于夜间同食。

日记二十[一九三一年]九月二十六日

晴。午后往内山书店,得嘉吉君所赠浮世绘复刻本一帖四枚,又买《理論芸術学概論》一本,三元五角。得山本夫人留诗一枚。增田君之女周晬,以前年内山君赠海婴之驼毛毯一枚赠之。传是旧历中秋也,月色甚佳,遂同广平访蕴如及三弟,谈至十一时而归。

——鲁迅“中秋日记”系列(1912——1931)

曹寇

南方的中秋,丹桂是否飘香?得看年份。多数时候,天依然热,不但闻不到桂花香,夜色或月色下仍时有某个卫生死角里蒸腾而出的臭味拂面而来——尤其是我住的这样的老小区。所以说,中秋如果没有凉飕飕的天气和桂花赶来凑热闹,确实不太像样子,很不“经典”。这些年中秋给我的印象,就是吃完晚饭瞥见家里有一两盒别人送的月饼,仍然穿着大裤衩光着膀子的我几乎从不拿正眼瞧它们,更不会想起来吃。在我没动它们之前,母亲当然也不会动。大概要到天彻底冷下来,后者才会基于月饼是否放坏了的疑问打开包装,并尝试着用她的半嘴假牙咬上一口。大概与天冷有关,此时的月饼很硬。

在“经典”中,中秋可不是这个样子。《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就邀请贾雨村到自己家过中秋,年少气盛自认为怀才不遇的贾雨村还吟出了“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这样的俗句(也委实不知此人之俗怎会获得甄士隐的青睐)。甄士隐乃小康之家,或谓中产阶级。有庭院、妻女、童仆、丫鬟和老婆子。当时的市容也挺壮观:“家家箫管,户户笙歌”。这应该夸张了,但浓重过节的气氛还是可见的。那么二人举杯对饮的美味佳肴到底有哪些?我注意到1987版的电视剧中,桌子上赫赫放着一盘大闸蟹(其他黑乎乎的且不深究)。这确实表明,明月、美酒、大闸蟹以及作为嗅觉背景的桂花乃至菊花,才是中秋标配。人是峨冠博带的(怎能允许大裤衩和光膀子),而且一切的一切都须置于庭院之间,这样才便于月朗星稀,树木掩映,光影摇曳。

我不知道别人家的中秋是怎么过的,也没有贾雨村的福气受到过邀请。

我的中秋竟然如此简陋,其原因是什么呢?我想大概有几点:1、中秋是团圆之日,我除了老母,没有可团圆之人,简言之,人口不够;2、中秋是赏月之时,但雾霾和城市灯光,并不能提供一轮明月,或曰,视线不济;3、中秋需要大量的动植物(蟹、菊、桂)参与,可它们还没上市,可谓,古今有异。另外,即便我们拥有一座奢侈的庭院,我们也可能没法享受到凉意,不知露水的沉重。拿南京来说,如果林黛玉和史湘云在玄武湖边漫步,湖岸的彩色灯光会不会晃花她们的眼就不说了,那些不断经过你身边的人,那些穿着运动装跑步的年轻人,那些怀揣收音机暴走的老年人……大概也没法让她们脱口而出“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的句子吧。

我的意思或许是想表明,中秋这样的传统节日确实是属于传统的,与当代基本无关。如果我们的传统早已断裂,这些节日必然呈现出简陋和疲惫。仪式感,以及某种古典审美意识,存在于我们的传统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的简陋也不是没有“道理”。

——《以“红楼梦”为例》

北岛

中秋节

含果核的情人

许愿,互相愉悦

直到从水下

潜望父母的婴儿

诞生

那不速之客敲我的

门,带着深入

事物内部的决心

余光中

中秋

一刀向人间,剖开了月饼

一刀向时间,等分了昼夜

为什么圆晶晶的中秋月

要一刀挥成了残月?

刀锋过处,落在我们两旁

中间是南海千年的风浪

寂寞是我的白昼惊短

悠悠是苦你的夜长

去年是圆月的光辉一床

共看婵娟今夕在两岸

料我像昼会渐渐地消瘦

你像夜会渐渐丰满

从此夜长,梦恐怕会加多

单枕是梦的起站和终站

该你凌波而偏偏东来呢

或是我乘风去西南

一轮神光开万户的私镜

姮娥是一切情人的投影

且将你的,用海云遮住

让我夜深后来翻寻

整理、编辑 彻狗彻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