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9软件园:电脑手机软件下载大全,热门手机游戏免费下载

4889软件园 > 资讯文章 > 大富翁7简体中文版(尺度大到被限制,却依旧席卷全中国,矛头直指歧视,讽刺拉满)

大富翁7简体中文版(尺度大到被限制,却依旧席卷全中国,矛头直指歧视,讽刺拉满)

作者:佚名 来源:4889软件园 时间:2023-03-28 08:58:02

大富翁7简体中文版(尺度大到被限制,却依旧席卷全中国,矛头直指歧视,讽刺拉满)

大富翁7简体中文版文章列表:

大富翁7简体中文版(尺度大到被限制,却依旧席卷全中国,矛头直指歧视,讽刺拉满)

尺度大到被限制,却依旧席卷全中国,矛头直指歧视,讽刺拉满

就在大家抱怨没有新片可看的时候。

这里的电影在开始悄悄霸榜:

印度。

去年的《杰伊·比姆》,豆瓣8.7。

今年目前分数最高的《宿敌》,豆瓣8.6。

虽然印度片在IMDb的评分普遍偏高,以至于专门单列成一个榜单。

但在豆瓣,全都是中国网友真情实感的评分。

为什么大家依然偏爱印度电影?

今天Sir在微博看到了一个话题:

曾经的偶像、言情、古装不吃香了。

紧逼的现实,让观众急切想在现实题材寻找共鸣。

但。

一年下来真正算得上现实题材的国产片/剧,能有多少部?

就在很多人对印度片的印象,依然停留在开挂、歌舞、咖喱味的时候。

这些年的印度电影,越来越玩真的。

评价里提到最多的是:

“敢”。

可以预测,在好莱坞无需批判太多现实可以尽情造梦,国产片又因为种种限制而不得不对现实顾左右而言他的时候。

印度电影今后还会博得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下一波爆发前。

我们该重新认识一下印度电影正在崛起的“复仇热”了。

01

复仇的基因

印度电影不是没有闯入过我们的视野。

但那时多以励志为主。

《三傻大闹宝莱坞》《摔跤吧!爸爸》《地球上的星星》。

就算是触及社会不公话题。

也多以励志、温情的方式化解。

比如《三傻》中,拉朱家徒四壁,他父母的戏份用了黑白、快进的画面,导演用幽默的方式,call back了50年代宝莱坞老电影常见的主题:

关注底层。

△ 上图《三傻》,下图《流浪者》

《起跑线》,对准印度社会的教育分化,教育改变命运,有钱人却垄断了最好的教育资源。

最后的结局是,主角放弃了让孩子上名校的执念,把钱投到了穷孩子的学校,促进教育公平。

happy ending。

而这些年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印度片。

似乎变得更加激进、愤怒。

少见到“你要改变自己、改变社会”的劝导,取而代之的是毫不掩饰、毫不留情的:

复仇。

什么仇呢?

说起来,我们见过,又没怎么在银幕上见过。

富二代飙车撞死了人,然后驾车逃逸。

△《白虎》

警察刑讯逼供,导致嫌犯死亡,结果说他是意外死亡。

△《杰伊·比姆》

女大学生在汽车上被轮奸,嫌疑人无罪释放,还能回学校继续上课,和受害者母亲一脸挑衅地打招呼。

△ 《一个母亲的复仇》

无一不尖锐刺骨。

事实上,印度电影一直有复仇传统。

1974年,印度陷入政治、经济的双重危机。

“印度铁娘子”英迪拉·甘地因推行一系列加强政府权威的政策,而遭到无党派领袖的反对,总统艾哈迈德宣布印度进入紧急状态。

紧急状态下,大选被无限延后,非执政党控制下的地方政府都被解散,印刷媒体被新闻广播部长控制,警察获得了无限的权力和拨款。

在强烈的政治情绪挤压下,宝莱坞大片的“愤青”电影应运而生。

1975年的《怒焰骄阳》,直译就是“复仇的火焰”。

两个帅气高大的男主游走在法律之外,偷摩托,唱情歌,浪荡不羁。一次失察,被警察抓到,但为了对抗土匪,又放了他们。

看到退休的警察失去了双臂和家人,还遭到了土匪的报复,两人决心替他复仇。

其中你能看到不少《豪勇七蛟龙》和《虎豹小霸王》的影子。

此片之后的十年印度出现了一大批复仇动作片,都形成了一种既定的模式:

“流氓、复仇的女人、粗鲁的警官和腐败的政客。”

为了正义,可以成为法外狂徒。

1994年,印英合拍的《土匪女皇》无疑把这股风潮推向高潮。

真实故事改编,出生在小村庄的低种姓女孩普兰·黛维,11岁的被当童养媳卖给暴脾气老男人;16岁被诬告入狱,遭到警察轮奸和虐待;17岁被土匪绑架……

压榨到极致的困境,复仇的爽感才能出来。

18岁,她加入匪帮,手刃仇人,把曾虐待过她的村庄“屠村”,成为令人闻风丧胆的“女土匪王”。

政府和高种姓视她如仇寇,底层的平民却将她奉为救世主。

血腥的红色头巾是她的勋章,影片上映后两年,33岁的她当选为印度国会议员。

妇女和孩子,你们都进去,不要怕

印度电影史上投资最高的《巴霍巴利王》系列,印度电影界的“阿凡达”。

无论外表多么绚丽:斗兽场,一人斗翻一牛的勇武;爱情的天鹅船,在天际飞翔;王的加冕,大象屈膝朝拜……

底色,仍是“哈姆·雷特”式老套故事,印度王子复仇记。

摩喜施末底王国的巴霍巴利王被兄弟巴拉迪瓦刺杀篡位,天生神力的儿子希瓦被送普通人家收养长大,为了心爱的姑娘开启了被迫了解身世的“公路片”之旅,复仇夺王位。

导演今年的《RRR》将复仇的怒火朝向了英国的总督,说是南印版战狼,但这浮夸的特效和爆炸的外挂能让人乐到头掉。

被《误杀》改编过的《误杀瞒天记》,是史上最卖座马拉雅拉姆语电影。

爱电影的老父亲要如何遮掩女儿误杀警政署长儿子的真相,三个字,蒙太奇。

但比聪明的头脑更重要的,是他坚定的眼神中为家人付出一切的决心。

《杰伊·比姆》更是将种姓制度下的惨案,如何利用法庭的审判正义完成复仇,拉回了观众视线。

而《宿敌》继续升阶,用了三重反转告诉观众,对手不只权力旋涡的政客和贪腐的黑警。

娱乐爽片和严肃思考,齐头并进。

作为劳苦大众的情绪井喷口,复仇一向都是最能刺激观众的题材。

而这股印式风味。

渐渐让中国观众着迷。

02

当我们谈论复仇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在1975年的印度农村,拥有大片土地的地主是村庄真正的主人。

在英国统治时代失去了实权后,政府废除了他们的私人特权和头衔,但他们的权力仍在继续。

由于历史和宗教原因,印度不像是一个国家,而是很多个小国家。

每个村庄的主人都想继续自己的统治。他们对村民的情感是真实的,对土地的情感也是真实的。

就像《杰伊·比姆》中,村庄里的贱民会免费帮村长家捕蛇。

而当丈夫被扣上帽子被逮捕时,妻子也会去求村长来说句公道话。

当然,贱民是不能踏入高种姓的村长家的。

隔开她的是选票,是权力,是天然的种姓制度。

对于只知道种姓、宗教,并不认为自己属于同一个“印度种族”的国民来说。

复仇电影,就是一种最强有力的文化粘合剂。

有的是开挂式复仇。

《RRR》,男主被暴打后扔进地下禁闭室。

狭小的空间里,他化身健身狂魔,天窗牢门,成了他的健身器材。

《功夫小蝇》,男主被谋杀后重生成了一只苍蝇。

把牙签当杠铃,磁带当跑步机,用弹簧做拉伸,八块腹肌,志在必得。

△ 印度男性的审美,力量感和肉欲

有的凭借高智商翻盘。

因为法律的漏洞和对犯人的偏袒,高智商的主角只能自行正义。

这种复仇有着明确的对象,强奸犯。

这种案件在父权思想根深蒂固的印度,想让犯人得到法律惩处简直无路可走。

难抓——案件太多,强奸犯数量太大。

《一个星期四》的片头开宗明义。

自你开始观看这部电影

据统计 我国已有8名妇女被强奸

而且很多罪犯无法被审判,一起案件要处理7-9年,累计下来待处理的案子不计其数。

低效审理,低效判决,高度纵容。

2019年,印度国家罪案纪录科公布了2018年印度针对女性的犯罪案件 378277宗,较2017年的359849宗增加了18428宗。其中包括强奸案、家暴等,而这些案件的判案率极低,警察的姑息纵容了罪犯,很多女性惨遭杀害,一些女性被迫自杀。

数据来源于印度新闻网站新德里电视台(文字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如果对方还有权有势,那自然是状告无门。

于是《误杀瞒天计》的父亲,才设下一个精密的圈套,让“老虎”自投罗网。

△ 《误杀瞒天计》

第三种。

是更加深入社会要害的——用司法复仇。

主角遵循现实逻辑,查找证据,依靠懂法的律师实现合法的“复仇”。

主角一般都是出身高种姓的天降猛男,黑袍白衬,目光炯炯。

对抗的终极目标,是一种古老、深层的社会暴力:

在独立后被司法废除,但根基牢固、遗毒久远的种姓制度。

改编自真实事件的《杰伊·比姆》比较直接,钱德鲁律师就是为一个表面失踪,实则被警察谋杀的贱民辩护。

而《宿敌》比较复杂,被撞死的女主成为了大选的一颗政治棋子。

根源上,她只是想帮读博的贱民阶层的女孩,不被导师剥削、压榨。

贱民阶层的女孩读博7年,在权威期刊上帮导师发表文章,却被叫做“垃圾”。

女主被怀恨在心的博导谋杀后,又被抛尸焚烧,成为一颗政治棋子。

这在开挂的私人复仇领域是失效的。

因为,她们都是被体制谋杀。

03

至少,大象走出了房间

“印度电影的正义,只存在电影里。”

“电影拍得再好,社会还是一样烂。”

这是印度电影复仇后。

我们常听到得一种声音。

事实上印度电影也并非无所不能。

印度的审查依靠印度电影审查委员会(CBFC)执行,分为U、UA、A、S,四级。

U级:无限制,老少皆宜,影片可以包含喜剧性的暴力动作和轻微的脏话;

UA级,适宜所有人群,影片可能包括少量、轻微的涉及性、暴力、脏话的场景,建议12岁以下儿童在家长陪伴下观看;

A级,成人级,18岁以下禁止观看;

S级,限制级,仅限特殊人群观看,如医生。

于是印度电影形成了一个既大胆又小心的模样:

政治腐败、警察施暴也司空见惯,但贩毒题材,脏话,接吻镜头都不准有。

没错。

印度电影揭露的不公,还在电影之外发生。

一部电影无法改变现实。

甚至它的初衷,也不见得完全是为了改变现实:

正义与复仇,也形成了一种叙事套路,一种观众喜闻乐见的爽剧模式。

于是,电影更像是求之不得的现实的平替版。

MV式歌舞渲染情绪,剧情信息量大而绵密,人物脸谱化。

《杰伊·比姆》里,没人知道为什么钱德鲁律师要为底层贱民伸冤,又会有哪些痛苦。

他是一个伟光正的符号,永远正直着,闪耀着。

《一个母亲的复仇》连装都不装,宣传标语直接是“为爱开挂”。

里面的母亲,直接被当“神”称颂起来。

这种因为法律窜稀,而对女性进行母职绑架的台词,真的是有价值的“金句”吗?

-要对神有信心 他会解决一切问题

-DK先生 神顾不了所有人

-这我知道 所以神创造了母亲

正邪分明的人设拉出了两极的极致对立,用情节的反转代替人物性格的变化。

拿《宿敌》来说,上一秒Sir还在为良心警察心焦。

他为了维护法律很难达成的正义,不惜成为枪杀凶手的“法外狂徒”。

下一秒就被回忆MV告知,他是那个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主动为政客冲锋的马前卒。

再下一秒,他因为儿子被撞送进医院,发现自己不过是一颗棋子。

于是反水,偷偷找来同事举报自己,又找律师揭露真相。

用剧情反转的情绪强度,代替人物弧光的完成深度。

再比如,为了大团圆收尾,将实现正义的方式简单化、爽化。

私人复仇和司法复仇的剧情设置,某种程度上有点儿左右互搏。

这里的bug就在于,当政务、警局系统全面腐败,司法系统是否还能独善其身,保持铁板一块?

《杰伊·比姆》告诉你,可以。

钱德鲁只用了几个月就赢得了这场不可能打赢的官司,其中少不了警监朋友的帮助和司法裁决的宽容,结尾也很“大团圆”:黑警受到了惩处,女主也获得赔偿,搭起了她想要的砖房。

可实际情况惨不忍睹。

1993年以来,钱德鲁律师花了漫长的十三年时间对抗种姓制度、执法和司法系统,拉贾案成为了当地历史上跨度最长的人权案件。

直至今日,当剧组去走访女主做调研时,她仍住在漏水漏雨的贫民窟里。

当然没必要去苛责电影,它不负责当“人大代表”。

但它作为150分钟的文化产品,它可以展现问题连贯的因果,通过舆论效应引发人的思考,就有其意义。

况且。

当我们以“切,又改变不了现实”奚落一部电影的时候:

这是否是一种苛责?

电影是否一定要改变现实,才算成功?如果以这个标准,全世界有几部电影是能达到的?

如果你指望电影来改变,来拯救苦难。

那未免把这个世界想得太简单。

也把自己所要承担得责任推卸得太干净——我活得不好,我遭受不公,都怪你们电影没用。

与其说改变现实。

不如说电影首先应该做的是发现,觉醒。

事实上印度电影不仅有对现实得反思。

也开始在反思“复仇”本身。

去年奈飞推出的《白虎》,改编自印度作家2008年曼布克奖获奖小说。

被称为印度版《寄生虫》,导演拉敏·巴哈尼是印裔美国人,跳脱出“圣人开挂”的视角,从“反逻辑反类型”入手。

乍看,这是一个绝对不符合复仇定律的“坏人逆袭”故事。

贫民出身的男主在富豪家二儿子手下开车,逐步登堂入室,最后杀掉二儿子拿走现金,逐梦电子厂。

但一开始并不是这样的。

在“仆人意识”扎根的印度,学习很好的男主不想被困在“鸡笼里”循环打工卖命到死的生活,他想要成为万分之一的“白虎”。

可因为“大家长”要他赚钱,学习很好的他甚至没机会成为小镇做题家。

但他自考驾照,去富豪家给他的二儿子当个司机。

从国外留学回来的二儿子思想开明,教会他把自己当“人”看待,洗掉他的奴仆思想。

二儿媳是一头从鸡笼里杀出来的“白虎”,出身低种姓,但因为和父母去了美国拿到了纽大博士学位。

一个细节,他们首先教会了他刷牙、勤换衣。

他陷入困惑。

为什么家人从没教过他要注重个人卫生,而是让他活得像个牲口?

奴性被一步步解放,可刺痛总来自你以为亲近的人。

二儿子和儿媳一次醉酒驾车撞人,被男主拉走了,他深知一个底层穷苦人家的孩子,就算丢了也不会有人报案。

但第二天,虽然没有警察询问,未雨绸缪的富豪提前逼他签署一张“认罪声明”,让他承认是自己撞死了孩子,以防万一,富豪家早就去找了他的“大家长”,花重金让他摁了手印。

二儿子懦弱,关键时刻继续享受着种姓制度的既得红利,掩面当没看见。

二儿媳愤怒,和儿子果断离婚,在确定没有人报案后回美国,给男主留了一笔钱。

陪伴着陷入离婚痛苦的二少爷,并没让男主免除随时被“用后即弃”的命运。

他不再以服侍好主人为荣耀了。

在陪二少爷拿着四百万卢比(34万人民币)去贿赂官员的路上,男主手刃二少爷,拿钱逃跑,去二少爷提了一万次却没去一次的班加罗尔创业。

他抓住商机,想给打工族当网约车司机。

为了赶走竞争者,他拿着钱去贿赂当地警察,让他们以汽车驾照过期为由赶走老司机。

之后顺利地开了个出租车公司,很快赚到了赃款的15倍。

相比于印度本土电影绝对政治正确的金句,这部电影被批“三观不正”。

因为这个仇,不是男性强奸、警察施暴。

而是一种对于阶层固化后,对于权力系统既得利益者的复仇。

这个复仇,甚至不是冤有头债有主,而是既然我被人上人欺压,那么我对他们任何一个人下手都是正当的。

(哪怕被杀死的是对他最好的二少爷)

因为他,“悟了”:

犯罪或从政

每一层苦,都在层层加码,不暴力,却诛心。

每一次爽,都是在逆鳞走穴,不道德,却真实。

从白描地展现“怎么疼”,让观众情绪共振1.0。

到深度思考“为什么疼”,挖掘病根和根系生长2.0。

即。

复仇是否也可能是一种饮鸩止渴:

它带来某个人的快慰。

但是对整个社会而言,复仇之后究竟是正义,还是下一个不义的循环?

今天的印度复仇电影越来越多。

太套路了吗?

推不动社会的那辆破车吗?

也许,目前的粗糙不可避免。

但珍贵就在于:

有,就行了。

只要能拍,只要想拍,只要敢拍,复仇片就会继续走向精致和深刻。

已经让我们刮目相看的印度电影,还会有更广阔的天地。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西贝偏北

再看超级女声13位爆火选手:有人进富豪榜,有人落魄开出租车

在那个投票还需要短信发送的年代,很多观众一定都陪着自己心目中的“明日之星”一起年少轻狂过。

这个标榜“不论年龄、不问地域、不拘外貌”的纯粹音乐舞台,从2004年推出,火热举办三届后销声匿迹。

2009年,《超级女声》改名为《快乐女声》之后重出江湖,再度风靡一时。

如今回过头看,《超级女声》开创了内地选秀节目的先河。

自这之后,内地荧屏上各种形式的选秀节目横空出世。

但前浪终将被“拍死”在沙滩上,那个纯粹的舞台一去不复返。

借着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历届《超级女声》的现状,以表对这档节目的纪念。

13、2004年 冠军 安又琪

相比于真正让《超级女声》火爆全国的05届,04届《超级女声》并没有受到那么多的关注,但仍然有很多让我们印象深刻的选手。

比如,2004届的冠军安又琪。

安又琪从小就对唱歌很感兴趣,成为明星,一直是她的目标所在。

参加超级女声之前,安又琪就已经从家乡去到北京学习声乐,也曾多次参加歌唱比赛。

2004年,安又琪参加《超级女声》海选,获得了南京唱区冠军。

她成熟的台风,在同台的歌手中脱颖而出,一路势如破竹拿下总决赛冠军。

成为冠军之后,安又琪马上签约了天娱传媒,正式成为艺人。

最初的几年里,她的发展还算不错。

首张专辑就突破了15万张的销量,进入该年度内地女歌手唱片销量排行榜前三。

专辑里的一首《你好,周杰伦》为人所知,直到如今仍被许多周杰伦粉丝传唱。

获奖、参加晚会、担任嘉宾,安又琪一时风头无两。

只可惜,2005年的超女选手来势汹汹,这个乐坛新人还没有来得及成长就被人们渐渐忘记。

2006年,安又琪与日本艾回唱片合作,发表新专辑《谈情说爱》再度引发关注,同时入围了第18届台湾金曲奖最佳新人奖。

没想到,这张专辑最终因为不符合参赛规则被取消资格。

只能说是时也,命也,运也。

第二张唱片遇到的风波之后,安又琪的第三张唱片也未能顺利发行,自此事业一路走向下坡路。

多年以来,安又琪驻守在演艺圈中,事业再未有波澜。

去年,她加盟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季,在节目上的一番肺腑之言掀起了一波讨论度。

比起当年的星光熠熠,如今的安又琪少了些自信,多了一些彷徨。

可感叹之余,这档节目却未能让她有何收益。

好在,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后,安又琪签约了时下势头正猛的乐华娱乐,并发行了一首翻唱单曲。

希望在新公司里,安又琪能找到当年那个小女孩的魄力,再有乘风破浪的勇气。

12、2004年 季军 张含韵

在第一届《超级女声》的舞台上,15岁的参赛者张含韵,是唯一一位人气与争议都高居不下的选手。

多年之后也只有张含韵,能让人们的目光透过星光熠熠的05届,回忆起前一届“超女”的精彩。

参加《超级女声》获得季军之后,长相与声音都十分甜美的张含韵被赞助商蒙牛看中演唱广告歌曲《酸酸甜甜就是我》。

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就算没看过《超级女声》,也都会哼上两句这首歌。

张含韵火遍了全国,大街小巷都有海报上她甜美的笑容。

人人都想在这种热度中分一杯羹,于是媒体编撰起莫须有的黑料,涉及“小太妹”、“怀孕”等严重不雅的花边新闻。

如影随形的关注,让彼时还是高中生的张含韵深受困扰,还因此被迫退学。

张含韵身上发生的一切一度上升到社会新闻,超女比赛也因为她的事件将比赛的门槛,从原先的16岁上调至18岁。

仍然要感叹一句,“这都是命”。

有人“强捧不红”,就有人“逆天改命”。

纵使有种种不顺,张含韵推出的个人专辑依然大受欢迎,同时还得到了出演青春偶像剧的机会,此外还在主持界得到了发展的机会。

2011年,张含韵进入中央戏剧学院进修。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没多久,张含韵得到了出演由刘德华监制的电影《初恋未满》的机会。

在这之后,她开始了影视歌三栖的全新之旅,出演的《兰陵王妃》等影视剧都颇受好评。

多年之后,张含韵依然颇受老东家湖南卫视的青睐,获得了许多参加综艺的机会。

2020年,张含韵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虽然未能成团,但又获得一大批新粉丝。

次年,她参演的网剧《爱很美味》颇受好评,被网友认为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的佳剧。

不说别的选手,在张含韵的成绩里,我们能看到当年我们观看《超级女声》这档节目最纯粹的初衷。

11、2005年 冠军 李宇春

虽然05年开播的《超级女声》是这档节目的第二季,但许多观众心中,05届超女才是《超级女声》的代名词。

因为05届《超级女声》,也让这一年被称为,内娱的“选秀元年”。

原因之一就是,在这一届诞生了许多后来的内娱实力唱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李宇春。

一身中性装扮,就读于四川音乐学院大三的李宇春,登上《超级女声》的舞台时,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2005年8月26日,21岁的她,获得05届《超级女声》总冠军。

325万票的好成绩证明了她的超强人气,此后,她的粉丝团“玉米”十几年来一直人丁兴旺。

在获得冠军之后,李宇春发行单曲获奖无数,并在同年成为第一位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内地歌手。

李宇春几乎是出道多少年,就火了多少年。

专辑张张有成绩,演唱会场场爆满,跨行出演的影视剧部部有讨论度。

获奖无数,登台晚会无数,集成就、荣誉于一身。

除了全能艺人之外,李宇春更是隐形富豪,早在30岁之前就已居娱乐富豪榜首。

如今的身价只增不减,作品依旧稳定输出,不管从哪方面看都是做艺人的最极致版本了。

10、2005年 亚军 周笔畅

2005年超女的舞台上,以中性风吸睛、过硬的音乐实力瞩目的,还有一位周笔畅。

出身于音乐世家的周笔畅,在海选获得广州赛区冠军后,就收获了一大批粉丝。

最终,作为李宇春最强劲的对手,周笔畅以微弱的票差拿下了该年度亚军。

比赛结束之后,周笔畅签约天娱娱乐并发行单曲《笔记》。

这首歌虽然没在舞台上独领风骚,但却被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的《流行音乐》教材收录,也算是另外一种认可。

次年,周笔畅从天娱娱乐跳槽,之后几度陷入解约风波。

但令人可喜的是,她也在这一年发行了首张EP并拿下多个“最受欢迎女歌手”奖项。

在超女的行列里,周笔畅算是比赛结束后最快试水演艺行业的歌手之一。

出道第二年,她就在电影中担任女主角,但反响并没有预期中热烈。

此后,周笔畅从演艺行业收心,远赴美国洛杉矶音乐学院进行短期进修。

适逢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全A成绩结束进修的周笔畅,回国之后就参与多首奥运会歌曲的创作和演唱。

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周笔畅一直潜心做音乐,默默拿奖。

一直到她签约并入股乐华娱乐,再次活跃在荧幕前,回到音乐类节目担任导师。

这样的转变不是偶然,而是厚积薄发的蜕变。

周笔畅不仅完成了歌手到音乐人的转变,更从“娱乐圈打工人”翻身自己做老板。

此后,在坚持做音乐的前提下,周笔畅办演唱会、参加综艺、出演影视剧,事业一路高歌猛进。

一出道就更换公司和试水演艺业,我们早能看出周笔畅对于事业的野心。

默默修炼静待时机成熟,她的成功显得轻而易举。

但对于周笔畅来说,那些沉寂的日子,或许更值得纪念。

09、2005年 季军 张靓颖

许多观众记住张靓颖,除了清秀的外貌,还有她在超女舞台上技惊四座的“海豚音”。

张靓颖从小学习音乐,14岁时,已经在歌唱比赛中取得过不俗的成绩。

还在读初中的她,经历家庭变故后,便开始兼职唱歌赚钱。

2002年,她加入辕辙乐队,常常随乐队在酒吧驻唱。

乐队解散后,多次参加歌唱比赛获得冠军的她,来到了《超级女声》的舞台上一朝被全国观众知晓。

获得季军之后,张靓颖的歌唱事业一路稳步前行,除了个人单曲多次拿奖,她为影视剧献唱的原声大碟也备受喜爱。

此外,张靓颖一度进军美国歌坛,还曾被提名格莱美奖。

2008年,张靓颖为电影《画皮》演唱的主题曲《画心》达成了1亿次播放量,同时成为首位获得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的内地歌手。

相比事业上的顺利,张靓颖的感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她与相恋多年的圈内男友冯轲走进婚姻殿堂后,母亲却发表了一封《我不想让女儿再错下去》的公开信,表态不支持这段感情。

此事引发网友争议,逐渐唱衰张靓颖和冯轲。

不出众人意料的,这段婚姻仅仅维持两年便分道扬镳。

虽然私人生活引起不少争议,但全然没有影响到张靓颖的事业,依旧在歌坛大放光彩。

希望张靓颖的这段感情,没有为她带来太深的伤害,反而让她的音乐作品有了更深沉的积淀。

08、2005年 第六名 黄雅莉

在第二届的超女比赛中,名次、名气都不够高的黄雅莉,唱出了一首至今仍在社交平台上火爆的《蝴蝶泉边》。

2005年,黄雅莉参加《超级女声》获得长沙分赛区亚军,之后在决赛中获得全国第六名。

她的首张个人专辑《崽崽》中的主打歌《蝴蝶泉边》在当年获得中国TOP排行榜年度金曲奖,并被网站列入“年度最受欢迎的十大彩铃歌曲”。

唱出一首爆款之后,黄雅莉没有急于求成,反而赴新加坡拜师李伟菘学习声乐。

回国之后,比赛的热度已经消散,很多观众已经忘了她是谁。

虽然黄雅莉一直在持续输出高质量音乐,但始终都是歌红人不红。

后来,她尝试转行演员,但也只能够在微电影中露露脸。

不愿去争抢的黄雅莉,选择淡出了这个圈子。

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周游世界看风景,做设计师寻找新的人生意义,很少再出现在观众面前。

没想到,还是那首《蝴蝶泉边》又将黄雅莉带回了观众的视野。

短视频平台风头正盛的几年,经过网友的翻唱,许多年轻的观众又因为这首歌动容。

2021年,黄雅莉出现在《向往的生活》第五季,与当年主持《超级女声》的何炅坐在一起时聊起当年。

她有感激、有怀念,同时也有遗憾,但语气中更多的是释然。

低调做人、默默唱歌的黄雅莉,纵使再难大火,也会成为观众心中永恒的白月光。

07、2005年 第7名 叶一茜

2005年超女比赛中,要论唱功最好的是谁,众口难调。

但长相甜美的叶一茜,在当年是媒体公认的“最美超女”。

获得杭州唱区亚军,全国总决赛第七名的叶一茜,就此进入娱乐圈。

不同于其他出道立马发专辑的选手,长相靓丽的叶一茜在出道后就参演了由黄晓明、刘亦菲主演的《神雕侠侣》,在其中饰演西山一窟鬼中的老九俏鬼。

同年,她推出了个人首张专辑《爱情十二元素》,其中有涵盖多种音乐风格的12支单曲。

比赛后能够有这样的资源,叶一茜可以说是获得力捧。

除了演、歌之外,她同时在主持界有所发展,后来更是与云南卫视签约成为特聘主持人。

2007年,事业如日中天的叶一茜选择走入婚姻殿堂,丈夫是奥运跳水冠军田亮。

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叶一茜的选择,回过头再看她已是当之无愧的“人生赢家”。

2013年,田亮携两人的女儿森碟参加亲子真人秀《爸爸去哪儿》,引发关注。

田亮温柔细心,森碟可爱机灵,叶一茜的丈夫和女儿让观众大为羡慕。

家庭如此美满就罢了,叶一茜也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事业。

她一直有几档固定主持的节目,时不时推出一首单曲,在晚会或综艺上展示一下风采和日常。

不做女强人,也不做家庭妇女,叶一茜把家庭与事业平衡的刚好也不失为另一种幸福人生。

06、2006年 冠军 尚雯婕

2006年的《超级女声》虽然不像上一季那样火爆,但仍有那么几位冉冉升起的新星备受瞩目。

其中,作为冠军出道的尚雯婕,就曾是这其中的一员。

尚雯婕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但自小热爱音乐的她,成长路上一直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

但她并不是热爱艺术的叛逆少女,2001年,尚雯婕考入复旦大学法语专业并只用一年时间修完了全部法文课程。

2006年之前,尚雯婕有着许多关于法语专业上面精彩的成绩。

谁也没想到,她放弃了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在陌生的音乐领域重新出发。

分别在杭州赛区海选、成都赛区20进10被淘汰的尚雯婕,在广州赛区以第二名的成绩进入了全国赛。

四个月之后,她作为黑马以500多万票获得全国总冠军,签约天娱公司。

刚刚出道时,尚雯婕获得了很多演出的机会,还为经典电影《面纱》演唱主题曲。

没过多久,尚雯婕就以公司处处限制自己发展为由,寻求解约。

而公司也提出了800万的巨额违约金,让她一时间陷入两难。

好在这时华谊伸出了橄榄枝,替尚雯婕支付了违约金,这才让她顺利跳槽。

换了新公司的尚雯婕连连推出新专辑,个人首场演唱会由苏打绿担任嘉宾,同时这也是苏打绿的内地首演。

之后,尚雯婕保持着年年发专辑、开演唱会的高效率,一路绿灯畅通无阻。

2013年,尚雯婕与华谊解约,与经纪人聂心远自立门户。

除了自己的事业发展,尚雯婕蜕变为老板,开始签约新人。

但她的口碑,也在这时候逐渐出现裂痕。

尚雯婕的公司被指大量招收年轻艺人,提出诱人条件后,实际上懈怠对方的工作。

如果艺人提出解约,将会面对天价违约金。

先后有蒋佳恩、曾舜晞、迪玛希等一众艺人,在尚雯婕的经纪合约中栽了坑。

不得不说,尚雯婕一直是个“狠人”。

她对自己的“狠”,让她最终真正地走上音乐道路。可她对别人的“狠”,总让人有点“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唏嘘。

05、2006年 亚军 谭维维

相比起很多选手的“野蛮生长”,出现在超女舞台上的谭维维显得十分“根正苗红”。

谭维维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曾获得四川省“十佳歌手”的称号。

2005年,谭维维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中,担任中国大型音乐剧《金沙》的女主角。

2006年,她放弃了青歌赛,跑去拿下了《超级女声》成都唱区的冠军。

但出乎意料的,在全国总决赛只拿了亚军。

这之后,或许是为了缓和心情,谭维维沉寂了一段时间。

2009年,她强势回归,凭借歌曲《遇见》在台湾电影金马奖拿下最佳原创歌曲奖。

一年后,她推出个人第四张专辑《谭某某》,道尽这些年的心酸与不甘。

多年来,一直专心做音乐的谭维维,逐渐在创作中摸索出自己的音乐风格。

2015年,她登上《我是歌手》的舞台,以富有辨识度的民族摇滚曲风回归到大众的视野。

她后期创作的《如果有来生》、《华阴老腔一声喊》、《缘分一道桥》都极富个人特色,一遍又一遍证明了她的实力。

现在的谭维维在综艺节目上展现风采,在歌曲作品中释放灵魂,已经达到了很多歌手一生所追求的高度,是真正的“无冕之王”。

04、2011年 冠军 段林希

有人将2011年段林希在《快乐女声》舞台上的夺冠,称之为“一次捡漏”。

据说当年亚军洪辰和季军刘忻的粉丝在决赛时争的不可开交,两方都不愿意把冠军拱手相让,于是让段林希从中得了渔翁之利。

而段林希后来的发展,仿佛也印证了这样的说法。

获得冠军的段林希,一出道马不停蹄上节目,出演影视剧赚钱。

眼里看到大把利益的她,曾有一段时间迷失了自己,沉浸在娱乐圈的风光中,疏远了身边的亲朋好友。

好景不常在,仅仅两年之后,观众们就再难想起这位曾经的《快乐女声》冠军。

没有作品傍身难以翻身,又没有人可以倾诉,曾被捧到高位的段林希一瞬间跌落谷底。

最初的失落过后,段林希渐渐从这段落魄经历里悟出了人生的无常。

不再沉溺于幻象的她回到了母亲身边,开始脚踏实地的赚钱,一度连出租车司机都当过。

放下了光环的段林希,得到了真正的成长。

2017年,她发布了一首全新单曲《小丑》,再一次以音乐人的身份出现。

31岁时,段林希再回到北京,靠着录制几档综艺度日。

面对网络上的一些嘲讽,她已见怪不怪,在社交平台上她说:

我真的笑的比以前多了。

03、2009年 第四名 郁可唯

连续在05、06年参加过《超级女声》的郁可唯,在09年第三次登上这个舞台。

独特的嗓音和丰富的经验,让郁可唯成为了当年大热的冠军候选人。

2009年,郁可唯以第四名的成绩结束了自己的选秀之旅,同年签约了滚石唱片公司。

在歌唱圈中,她安安静静的郁式情歌,成为了“只此一家”的招牌。

比赛结束后,郁可唯并没有经常上节目延续热度,而是推出了自己的翻唱精选辑和首张专辑,让观众用耳朵记住了她。

2012年,郁可唯发行第二张专辑,其中多首单曲被偶像剧青睐,选作插曲。

2013年,她为电影《小时代》献唱的宣传语《时间煮雨》更是掀起了一波热潮。

在郁可唯的身上,没有非常好的运气,但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脚踏实地做音乐的女孩也能一样默默发光。

2020年,郁可唯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以第六名的成绩成功出团。

这档节目里的“华丽转身”再次给她带来热度,有了更多在荧幕前曝光的机会。

但我依然相信,有了曝光之后的郁可唯不会自乱阵脚,而是利用来之不易的机会更坚定的做音乐。

02、2009年 第5名 刘惜君

在参加《快乐女声》之前,刘惜君就已经是一名很优秀的歌手。

2009年,温婉甜美的刘惜君安安静静在《快乐女声》的舞台上站着,惹人怜惜。

此后的多年里,刘惜君留给大众的印象也都是:

安安静静,唱歌好听,但没什么强烈的存在感。

多年过去,很多观众对于刘惜君的音乐还停留在一首《我很快乐》。

比赛十年过去,一直默默无闻的刘惜君在去年登上音乐节目《天赐的声音》,凭借一首《大风吹》再次火爆全网。

唱着苦情歌的又意外地推出了一张摇滚乐专辑——《硬地之美》。

后来刘惜君在综艺《声生不息》上的表现,也让观众知道,原来她对粤语歌也手到擒来。

足够优秀的她从来不需多言,只用歌声释放魅力,证明自己是当年舞台上的“遗珠”。

01、2009年 第9名 曾轶可

在《超级女声》的舞台上,以原创歌曲崭露头角的曾轶可,一经亮相马上收获了大批粉丝。

一首《狮子座》,成为了很多观众对09年《快乐女声》最深的回忆。

因比赛获得名气之后,曾轶可也不过度上综艺、做宣传,一直走低调的原创音乐路线。

她不像选秀歌手,不赖以荧幕生存,反而经常在live house和音乐节演出。

虽然曾轶可的唱功,多次在现场演出时被诟病发挥不稳,但毋庸置疑的是,从作词到作曲她的才华绝对是如今一部分音乐人望尘莫及的。

《超级女声》这档节目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回忆,我们忘不掉的,还有自己与荧幕上那群女孩一同挥洒的青春。

她们的故事时隔多年再看,有的成就让人赞叹,还有的经历成为了“教训”。

而我们自己的人生,又是自己想要的样子了吗?

恐怕现在的荧幕上,观众再难看到这样生机勃勃的舞台,再难见证一位明日之星的成长,更再难找到一段鲜活共通的回忆。

青石电影 | 雀雀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京彩小小金融家|卖废品、买股票赚得第一桶金

在2018年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年仅8岁的达芙妮与“股神”巴菲特的犀利问答赢得满堂喝彩。5岁读《滚雪球》,7岁参加伯克希尔股东会,这位投资世家出身的“小金融家”向广大家长们展示了财商教育的重要性。

新京报联合北京银行共同发起的2022年“京彩小小金融家”的评选活动结果正式出炉。我们评选的“京彩小小金融家”们又交出了怎样的答卷呢?

姓名:陈彦汐

爱好:绘画,手工,跳舞。

座右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生有尺,做人有度

我的理财日记

我叫汐汐,我的妈妈是一名银行的员工,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妈妈的工作和“钱”有关,她的工作很忙,经常很晚回家,但是她仍会抽出一切时间来陪我,给我讲很多关于“钱”的事儿。

随着我一天天长大,我发现我越来越喜欢“钱”,钱可以买到我喜欢的玩具,钱可以买到好吃的零食,尤其在过春节的时候,我会变得特别有钱,我想我终于可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啦。在一番挥霍之后,我发现我的钱包变瘪了,我开始担心我的钱有花完的一天,妈妈当然也看出了我的担忧,她问我,你有那么多钱,为什么不继续花了?我着急地说,不行!我又不能像大人一样上班挣钱,钱花完了怎么办!妈妈听了忍不住笑了,她说:妈妈可以给你办一张属于你自己的银行卡,把你的钱存进去,存够了一定时间还会有利息呢。”我问妈妈什么是利息,妈妈说:“那是银行给予你的存钱的奖励,奖励你的‘钱’。”我一听可以赚钱,迫不及待地让妈妈给我办了一张银行卡,并且把我所有的钱都存了进去。

自从那之后我每隔几天就会问妈妈,妈妈我的利息有多少了?我的钱变多了么?每次妈妈都会笑着对我说,等明年的今天就会有啦!明年?那得等多久呀?也太慢了吧!怎么才能快一点赚到钱呢?我想了好久,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楼下的老爷爷在卖废品,我眼前一亮想到,我也可以卖废品赚钱呀!我把这个想法和妈妈说了,妈妈一脸崇拜地看着我,说你太有财商头脑了,你这是发现了重大商机呀!可是我又一想,说:“不行,我不能去捡垃圾,太脏太臭啦,还有点不好意思,太丢人了!”妈妈想了想说,“不然这样吧,我们不去捡垃圾,我们只要把自己家里的垃圾分类,把可回收的物品积攒起来一起卖到废品回收站就可以啦。卖完的钱都归你,存入你的银行卡里。”我听了觉得这个办法太好啦,不用捡垃圾也能赚钱,便开心地同意了。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和妈妈把装快递的纸箱,喝剩的饮料瓶,家里凡是可以回收的垃圾都收集在一起,攒了满满一大堆,终于到了“发工资的日子”,我们来卖废品啦。我和妈妈一起把那么多的废品搬到楼下,我认真地看着收废品的叔叔给纸箱称重,数瓶子的个数,最终叔叔给了妈妈几张票子,我一把抢过来兴奋地叫着说,“这是我的,我赚钱啦!”妈妈也笑了,指着我面前的一堆废品和我手里的钱说:“这就是咱们努力了一个月的成果,这是你一个月的‘工资’!”我激动不已,开心地跳着大笑着说:“我发工资啦,这是我赚的钱!”这时妈妈又问我这钱想怎么花呢?买零食还是买玩具呢?我急忙说,“不行,不能花,您给我存起来!存到我的银行卡里,还能有利息呢,这样我的钱就会越来越多啦。”

后来妈妈又送给我一个和银行卡配套的本子,她说这个叫账本,用来记录银行卡里的每一笔钱,这样我就不会忘记自己有多少钱了,我的钱为什么多了为什么少了都会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从此以后我把每一次卖废品赚的钱都存到卡里并认真地记在账本上,有了一定的收入我就不担心钱会花完啦,有时候看到特别喜欢的玩具也会大方地让妈妈用我自己卡里面的钱给我买,我会特别有成就感,觉得我可以用自己赚的钱买自己喜欢的玩具了,同时也会特别爱惜它,深知它得来不易,它可是我用那么多的废品那么多天攒出来的呢!

有几次我还会拿着我的银行卡和小账本给我的小伙伴们看,告诉她们这是我妈妈给我办的属于我自己的银行卡,里面都是我自己的钱,我可以把我“赚”的钱存进去,攒多了就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想买什么买什么,不信你看我的小账本,这里记录了我的每一笔钱……每当这个时候看到小伙伴们投来羡慕的目光,我都会特别的自豪,为我能拥有一张银行卡而自豪,为我能有一个在银行工作的妈妈而感到自豪!

姓名:杨谦豫

爱好:阅读、画画、养植物

座右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我的理财周记

星期一,晴天

今天,爸爸带我去办了一张银行卡,我好高兴啊!我们班上的同学好多都自己保管压岁钱,现在我也可以自己保管啦!以后我的所有零花钱都要存在卡里,我卡里已经有1232元了。以后,我要多攒钱,争取变成大富翁。爸爸告诉我,学习知识就像往卡里存钱一样,攒得越多越有学问,我也要争取当个博学的人。

星期二,小雨

妈妈帮我算了银行卡上现在的钱数,发现已经比昨天多了0.11元。我很奇怪,为什么钱存到卡里会变多呢?妈妈说,钱能自动生钱,叫利息,随着时间的增加,以后会越来越多。好神奇!那是不是每天学习多努力一点,就会很快变成学霸呢?我要试试。

星期三,阴天有点闷

爸爸问我愿不愿拿出一些钱和他合伙买股票,并推荐了一支“长江电力”的股票,说有可能赚很多钱,但也可能赔光。我决定先买10股,希望能发财,不过万一赔光了,还有792元,也不会太难过。爸爸说这就是投资,还有一种投资就是投在自己身上,多学习、多锻炼就算,这种投资收益更高。

星期四,有雷阵雨

我想吃冰激凌,也想买书,可妈妈只让选择一种,我只好放弃了冰激凌。她说我放弃的冰激凌叫“机会成本”,放弃了玩的时间学习也叫“机会成本”,都是为了得到更多。这个我知道——越王勾践就放弃了当君主的舒适生活,卧薪尝胆,终于报了仇。哈哈,我已经能背20篇长古文了,妈妈说背够30篇,就给我一个奖励,不知道是什么?

星期五,晴转多云

我讨厌爸爸!他和妈妈打赌,问我参加不参加,我说参加,和妈妈一伙。结果爸爸赢了我和妈妈各100元,我忍不住哭了,他最后也没把钱还给我,还说这是投机的风险,自己的选择就要自己承担。只会讲道理的爸爸,再也不和他玩了!

星期六,刮大风

今天是妹妹小桐的生日,我花了298元买个玩具小熊作为礼物送给她。卡上只有394.35元了,买完以后我又有点心疼,但是看到她开心的样子,我觉得也挺高兴。钱以后我再赚,妈妈说做家务能给我一点钱。对了,爸爸跟我说,我买的股票已经赚了1.2元啦!

星期日,大晴天

我觉得大人们说的理财其实不难,无非就是能攒钱,还要会用钱;学习也是,既要用功学,也要会学。好像别的事情也是一样的。

作者姓名:马睿泽

爱好:篮球、围棋、轮滑

座右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特殊的周末之旅

我有一个好爸爸,他经常带我出去玩儿,去过动物园、海洋馆、欢乐谷等好多有意思的地方,每一次我都非常开心。最近,爸爸研究了各种各样的博物馆,要带我学习更多丰富多彩的知识,于是上周末我们就去了国家动物博物馆。但是这一次,爸爸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要求,他给我200元钱,让我去安排好当天所有的花销。

天呐,这对我可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真的觉得200元太多了,我们肯定花不完,说不定可以再买个玩具呢!出行前,我就问爸爸我们怎么去博物馆?他说:“那里距离地铁站不远,我们就坐地铁去吧。”于是,我知道了第一笔费用就是地铁票。

一早我们就来到了地铁站,我在自助售票机上点击我们的站名和终点站奥林匹克公园,上面显示票钱是6元,我和爸爸一共花了12元,我心里默默地记下了。成功到达国家动物博物馆后,我们在现场买了门票,大人40元一张,我出示学生证后,阿姨只收了我20元,这样我们在售票处共花了60元。

步入博物馆后,24米高的蓝鲸骨架太震撼啦,10个展厅每个都像是一部百科全书,真让我眼花缭乱,玻璃展柜里有非常多的动物标本。昆虫原来有这么多品种,我觉得最酷的一个就是双叉犀金龟,它有两个金色的大翅膀。后来,我们又看到了老虎、豹子和金猫等动物,不过我记得最清楚的还是一只白色的猫头鹰叫雪鸮,白色的羽毛,圆圆的小脸,还是很威风的!最后,我和爸爸观看了《健齿王朝》的4D电影,不过每人支付了20元钱,我虽是小孩,也没能获得优惠。

我们的参观一直到了中午12点半,我的肚肚咕咕直叫了。爸爸带我去吃汉堡王,我在自助点餐机上选择了儿童套餐,也给爸爸点了一个超大汉堡和可乐,一共花费68元。饭后,我看着手里的20元钱,想到回去路上还要花12元买地铁票,心里还是有点失落的,但是这时爸爸为我竖起了大拇指,仿佛在说这真是一次成功的周末之旅。而余下的8元钱也作为奖励,成了我的零花钱,哈哈!

就是这样一次特殊的周末之旅,让我既学到了知识,收获了快乐,又懂得了要合理用好每一块钱。接下来我一定要科学安排好自己的零花钱,让它们发挥更大的作用。

姓名:马睿铭

爱好:唱歌跳舞

座右铭:早起的鸟儿有食吃。

我的理财周记

说到“理财”,还要从我的零用钱说起,我在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每天放学都要到公交站点对面的超市去消费,多则几十元,少则几元。一段时间下来,妈妈发觉事情有点不对劲了,这不仅仅是花些钱的问题,而是我怎样对待钱的问题。

于是,妈妈和我商量决定每周给我5元钱,这些钱完全归我所有,拥有自己支配的权利。也就是说我可以在第一天全部花光,也可以不花存起来积少成多。第一天放学“奇迹”就发生了,我走到以前每天必买的烤肠摊前,又动心了。妈妈说:“你自己有钱可以决定买或者不买”,我犹豫了,妈妈看出我内心的矛盾,我最后一咬牙还是决定放弃,妈妈暗自高兴。原来花你自己的钱,你就会舍不得了。这样一个星期过去了,我没有花自己的一分钱。几个星期过去了我手里也有了一些“大钱”,大约几十元。妈妈那时正好在看一本《如何教育孩子财商》的书。又借机和我说:“不如把钱存进银行,不但安全,还能‘生钱’。”我一听说可以生钱就来了兴趣,妈妈告诉我生钱就是利息,我同意了。

星期天,妈妈带我到银行,用我自己的名字开了一个银行存折。把我积累的几十元加上妈妈给我的奖金共100元存了进去,我看着印着自己名字的存折兴奋不已,尤其是在存款单上签自己名字的时候,自豪感油然而生。接下来的事情几乎顺理成章,妈妈每月给我一次零用钱,而且提高到100元。按照我们的约定,我只能自由的支配10元,其余的90元则存在银行生利息,我往往都是将100元全部存进银行。就这样一个月一个月过去了,再加上过年的“压岁钱”和姥姥姥爷平时的“奖金”,我的存折上真的有了一笔大钱。妈妈问我留着干啥用?我说要上大学用,我终于改掉了大手大脚花钱的坏毛病。不过,我终究是孩子,我平时还是会跟妈妈借一元两元的,说是有借有还,最后都是不了了之了。

经过这些事情我对钱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妈妈的引导下逐渐有了投资意识,这就是我——一个小学生的理财路。

姓名:黄峻晖

爱好:编程、魔方、数学、羽毛球

我的理财周记

我是北京科技大学附属小学一年级(3)班的黄峻晖,我从小被告知,爸爸妈妈的钱是他们的,不是我的,我自己的钱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点积累,我觉得这样挺好的,给了我很大的自主权。

我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就学会了六面魔方,爸爸为了锻炼我,说让我去教小朋友魔方,通过讲课赚钱。所以我就要学得更扎实,还要能总结出来讲给别人听。那一次课上有好多小朋友,接下来我马上又要开一期新的课程,能教别的小朋友,还能赚到钱,我感觉很开心。

平常,爸爸也会组织各种小活动,我在小区里摆过地摊,和小朋友卖过冰棍,专门去朝阳公园卖湿纸巾和驱蚊水,做了广告语吆喝,还去郊区牛仔小镇除草、抓兔子赚钱买玩具,我觉得很好玩。爸妈总要拍视频,我也会上镜,这时爸爸妈妈就会给我报酬。

有了自己的零花钱,存到手表里,就可以自由地买东西,比如冰淇淋和奥特曼卡片这些爸妈比较限制我的东西,我可以用自己的钱来买。我经常会去好玩的地方,都有玩具店,但我一般不会乱买,因为都是花我自己的钱,另外,买回来很多没什么用,就等于浪费,上次在环球影城买的车现在就在积灰,有过几次经验就知道了。

除了零花钱,我还有自己的压岁钱,爸爸给我在银行办了卡存起来,压岁钱比较多,我一般不用,就专门去银行办了定期,暂时不能取出来的那种,等到期了把利息取出来奖励自己一下。银行卡里的钱一般不用,有了大的奖励我一般也会存起来,需要买大件了再用。比如我新换的小天才手表和平衡车都是我自己买的,其实我还想买个手机,我也买的起,但是爸爸说我还控制不了手机,所以还没买。

我觉得自己有钱挺好的,能做金钱的主人,能够掌控它,懂得赚、懂得花。爸爸说等我十岁就要带我投资炒股票什么的,说能让钱增值,到时我就学呗。

另外,爸爸好像还给我存了钱,具体不知道,说是教育金什么的,我就没管那么多。

以上是我对钱的处理,我希望自己未来不为钱所困,我喜欢数学和科技,去做自己喜欢和有意义的事情,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女鬼桥:开魂路游民评测7分 女鬼要和你贴贴

谁也想不到,《仙剑奇侠传》之后,大宇的新尝试竟然是一款恐怖游戏。作为前两年在台湾省爆火的恐怖电影《女鬼桥》的改编作,《女鬼桥:开魂路》展示出了大宇仍然有着讲好一个故事的能力。但除此之外,在玩法与吓人手段等层面,本作都有些过于套路化了,缺少了一些令人惊喜的感觉。

找鬼行动

《女鬼桥:开魂路》与原版电影的故事,都来源于台湾流传的校园传说。相传在东海大学的一座桥上,一位想和男朋友私奔的女生,因为被男友鸽了愤而投河自尽。死去的女生每到2月29日就会化身女鬼出现,因此这座桥也被称为女鬼桥。而在游戏中,东海大学营部的六位学生组织了“试胆大会”验证这个传说并在网上直播,进而引发了一系列恐怖诡异的事情。

游戏的场景不大,满打满算就是教学楼、宿舍楼、女鬼桥三大部分。游戏对于校园场景的还原谈不上十分精致,许多建筑物、场景的模型看起来都有些“塑料”。室外场景的恐怖氛围也不是很足,女鬼桥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深夜的公园,仅有的一些恐怖感基本都是渴望与你亲密接触的女鬼带来的而非场景本身。深夜里雾气弥漫、空无一人的校园本该带来更多诡异的气氛,但却大多被用来当作转场的过渡场景,基本没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环境场景恐怖氛围的不足,就导致其前期的吓人的地方全都靠突如其来的Jump Scare。在经历过几次女鬼骑脸的心惊肉跳后,我基本上就获得了免疫力,在女鬼桥逛街遛鬼有时就像回家一样亲切。

女鬼看多了也觉得有点眉清目秀

与此同时,角色的台湾腔配音可能也会让听不惯的人觉得有些出戏。至少对我来说,当诡异的事情接连发生,神经正处于高度紧绷的状态时。旁边角色的一句“搞什么嘛”,就瞬间消去了大半紧张的感觉。

你这样真的很机车诶

相比之下,游戏的室内场景做得就要优秀很多,昏暗陈旧的宿舍楼、墙上突然出现的血手印,以及各种看起来充满中式恐怖的元素,让游戏的诡异氛围相较前期有了直线上升。在游戏中有一段剧情需要在一排宿舍中根据声音远近,寻找并关掉发出哭声的玩偶。这种“明知宿舍有鬼,偏向鬼屋行”的行为,还是给我脆弱的心脏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室内场景还是很有氛围的

“经典”又慢热的玩法

游戏一共有六名角色,玩家的视角会在他们之间不停切换。游戏玩法和核心就是逃命、解谜、探索三要素的循环。玩家操控一名角色,经历一次诡异的事件,搜集一些线索,然后逃脱各种鬼怪的追逐后切换到下一角色,再进行一次这样的循环。剧情在不同角色的视角下逐渐推进,直至拼凑起最后的真相与结局。

这种设计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游戏前期追逐战的难度有些过低,场景的重复利用率又有些过高。在游戏的前半段,光是在女鬼桥附近的追逐战就用不同角色进行了至少三场,游戏场景并不复杂,死两次绕几圈就能跑出去。女鬼的AI也有些不太聪明,甚至我当着她的面钻进柜子,她就直接愣在了原地。这就导致在最初被吓过一两次后,本该是紧张刺激的追逐环节却无法带来太多恐怖感。

游戏中大多数追逐战的难度都有点过低了

游戏前期的解谜与探索部分同样没有给我留下太深刻的印象,游戏中谜题的难度并不高,探索也大多只是四处搜集一下道具。游玩这些内容带给我的动力,还不如听角色们唠唠叨叨的对话来得多。

解谜难度也不大

这些情况在游戏的中后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中期开始的内容更多地发生于室内,逼仄阴森的氛围增强了恐怖感,场景也开始多变起来。很多谜题在加入了时间限制后也有了一些紧迫感,尤其是游戏最后的几场连续的室内追逐战,我需要一边躲避女鬼的追杀,一边要找到同伴,这个过程中还要探索四周找到相应的道具。连贯的节奏让我全程保持肾上腺素爆棚的状态。

当普通的故事遇到了会讲故事的人

前面提到过,游戏是以六名同学的视角来回切换的方式来进行的,且其对于叙事节奏的把控相当优秀。单个角色一段剧情的长度基本在20-30分钟,并且相互之间的衔接是连贯的——一个人的剧情结束了,立马就会有另一个人接上继续下去,并不会有换了个人就直接跳到另一条故事线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感觉。

不过,良好的叙事节奏却被平庸的剧情所拖累。尤其是前半部分的剧情,实在是太过“经典”——几个人组团去往校园传说曾发生的地点,凡是传说中的忌讳全都有意无意地犯一遍,然后诡异的事情出现,大家分头行动被各个击破。在游戏的前两章,过于公式化的剧情没有给我带来任何惊喜。

直到游戏进程过半,故事逐渐展开,我才逐渐品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其实中后期游戏的剧情仍然相当普通,但优秀的叙事手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问题。不同人物视角来回切换的设计,给予了游戏使用叙事诡计的空间,让本来简单直白的剧情多了一些烧脑的感觉。刚开始怎么看都只是一群大学生的情爱纠纷与作死日常,而当游戏进行到最后,所有线索的拼图都被集齐时,虽然最后的真相并没有太令人惊艳,但也足以让人产生一种“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之感。

这种讲故事的能力也体现在了游戏很多的细节中,游戏的菜单界面以手机的形态呈现,每个人手机中的聊天记录甚至锁屏图片都能体现出角色的性格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游戏过程中,我通过调查不同角色的宿舍、查找新闻文件等方式,也能逐渐拼凑起每个角色的动机与故事的全貌,这种抽丝剥茧的方式让我更容易沉浸在本来并不特别出彩的剧情中。

但相比直接展现的剧情,游戏似乎将太多的信息都藏在了收集物中,例如散落在场景中的一张报纸、一份笔记。这些通关非必须的收集物在错过后,会对理解剧情产生一定的阻碍。并且《女鬼桥:开魂路》作为电影改编游戏,很多伏笔和背景直接借用了电影的设定,并没有在游戏中详细说明,如果你没看过原版电影,那想要完全搞清楚剧情脉络可能会有点困难。

就比如。玩家后期会在某个房间中找到一张陈旧的符咒,但游戏却并没有直接在剧情中说明它的来历。而看过电影的人就会知道,这张符咒就是导致整个事件源起的罪魁祸首之一。如果能将这些伏笔一一点出的话,故事相比现在也会更加丰满立体。

游戏中也有很多让人会心一笑的彩蛋,在搜查宿舍的时候你可以看到摆在桌子上的《大富翁》;一个死后附在自动售货机上的学长,却时常亲切地给你吐出一罐饮料让你压压惊,这些元素都给人带来了一种反差萌的喜感,这种发现彩蛋的小惊喜给我带来了不少乐趣。

你在被鬼追啊,那就来盘大富翁吧

总评

作为大宇在恐怖游戏领域的第一次尝试,《女鬼桥:开魂路》是一份优点与缺点都十分突出的答卷。游戏在一个普通的玩法框架下,用不错的叙事手法将一个普通的故事讲出了一些新意。无论你是不是恐怖游戏的忠实拥趸,它都值得花时间去体验一下。

云南亿万富翁被杀案重审宣判:凶手被判死刑,并赔偿受害者家属69129元

↑图片来自ICphoto

红星新闻记者 王语琤 潘俊文

实习编辑 朱洁英

近日,“云南亿万富翁被吸毒人员杀害案”一审重审宣判。被告人马寿聪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赔偿受害者家属丧葬费及车辆受损损失费共69129元。

7月8日,受害者王华聪的家属马杰芳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此次判决未公开宣判,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将判决书交至其手中。

马杰芳表示,对于马寿聪获死刑的判决结果,家属表示认同。但她们始终认为,该案背后的“幕后凶手”为马寿聪的哥哥马寿兴。家属请求相关部门继续追查幕后凶手,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法院判决马寿聪死刑,赔偿受害者家属69129元。

2020年11月,该案一审首次宣判,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马寿聪死刑。马寿聪不服,提出上诉,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将该案发回重审。重审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认为,马寿聪故意杀人罪名成立,未改变死刑判决。

据红星新闻此前报道,2018年8月7日,刚回云南文山老家不久的吸毒人员马寿聪,驾车撞伤当地矿企老板王华聪后,又用双刃刀捅刺数刀,致其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马寿聪离开现场后,电话报警自首。

↑法院判决马寿聪死刑,赔偿受害者家属69129元。

2019年5月,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对马寿聪提起公诉。同年10月30日,该案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开庭。

王华聪生前是云南文山州华联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曾在当地经营多家矿产公司和冶炼厂,被称作“身家上亿的大老板”。马寿聪则是吸毒人员,曾在广东某戒毒所接受为期18个月的强制戒毒。

马寿兴是马寿聪的哥哥。马寿兴曾与王华聪经营矿山生意,交往密切,后因经济纠纷翻脸。据王华聪的家属讲述,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马寿兴和王华聪没有再来往,直到事发前几个月,王华聪发现自己一处价值上千万元的房产在2009年被马寿兴转卖,委托律师维权时,两人又开始有了交集。

马寿聪则在供述中称,他曾通过哥哥马寿兴,花50万元现金入股王华聪的公司,后公司关停后,自己一直没拿到钱,遂起意杀人。

—END—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