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9软件园:电脑手机软件下载大全,热门手机游戏免费下载

4889软件园 > 资讯文章 > 高智商游戏翻木块(训练孩子逆向思维的小游戏,让孩子聪明翻倍!)

高智商游戏翻木块(训练孩子逆向思维的小游戏,让孩子聪明翻倍!)

作者:佚名 来源:4889软件园 时间:2023-01-30 23:10:28

高智商游戏翻木块(训练孩子逆向思维的小游戏,让孩子聪明翻倍!)

高智商游戏翻木块文章列表:

高智商游戏翻木块(训练孩子逆向思维的小游戏,让孩子聪明翻倍!)

训练孩子逆向思维的小游戏,让孩子聪明翻倍!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让阅读点亮童年

哈哈

逆向思维即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想让孩子更聪明?对他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吧!怎么训练呢?

1

3~4岁——起步阶段

3~4岁的孩子属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这一阶段,对孩子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主要是通过给孩子创设一个轻松、有趣、愉快的游戏环境,让他萌发思考的兴趣,并自己动手操作,让孩子经常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之中。

No.1 哭 笑 娃 娃

游戏目的:在迅速反应中发展思维的逆向性和流畅性。 游戏玩法:和孩子一起玩经典的老游戏“石头、剪刀、布”!不过,这次要做点小小的改动。每一次,胜利者都要做“哭”的动作,输的一方则要做“笑”的动作,谁先做错就输喽!

No.2 反 口 令

游戏目的:能根据“口令”做相反的动作,训练孩子思维的逆向性及思维的敏捷性。 游戏玩法:你说“起立”,孩子就要坐着不动;你说“举左手”,孩子就要举右手;你说“向前走”,孩子就要往后退……总而言之,孩子要和你“反着来”才行。如果他做错了就算输了。这可是一个非常好的家庭游戏哦!

No.3 高 个 和 矮 个

游戏目的: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孩子的逆向思维能力及空间感知能力。

游戏准备: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积木和高矮不同的小人3个。

游戏玩法:这是一个非常适合你和孩子两个人进行的游戏。你可以在3个高矮不同的小人下面垫上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积木,使它们显得一样高。然后,让孩子根据所垫木块的多少,判断出这3个小人中,哪个最高,哪个最矮。

4~5岁——关键阶段

4~5岁是孩子思维活动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孩子的思维已经进入具体形象阶段。对4~5岁的孩子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主要是不断丰富孩子的知识,发展他的语言,帮助孩子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问题,并做出判断。

No.1 反 义 词

游戏目的:在游戏过程中积累孩子的词汇量,发展逆向思维记忆力及思维的流畅性和敏捷性。 游戏玩法:这是一个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进行的游戏。你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说一些词语,要求孩子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说出这个词语的反义词。比如你说“白天”,孩子就要说“黑夜”;你说“大树”,孩子说“小树”等等。

No.2 找 图 形

游戏目的:让孩子能根据形状、颜色标记对图形进行双维排列,体验给图形定位的方法,发展逆向思维及立体思维。

游戏准备:双维排列底板一块,一些与图上的标记相对应的图形,如红色的方形、蓝色的三角形等。

游戏玩法:这可是一个孩子与你轮流进行的游戏哦!你可以先和孩子一起猜拳,决定谁先玩。赢的一方可以随意说出一个空格(如横三竖三),让对方找出相应的符合条件的图形放上去。如果找错了图形,就不能放上去。

看一看,是谁找到的图形多呢?你和孩子谁比较厉害一点呢!

No.3 我 是 小 法 官

游戏目的:训练孩子的空间想像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

游戏准备:粗细不同的3根小棒,绳子3根

游戏玩法:这个游戏你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玩哦!你先将3根绳子分别在3根小棒绕3圈,但剩下的绳子长短要相同。然后,你要请孩子来判断一下,哪根绳子最长。孩子猜出来以后,不管是对是错,你都可以让他亲手操作一下。

5~6岁——发展阶段

在5~6岁,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比较迅速的发展起来了,这为他入学奠定了智力基础。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开始能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思维活动了。对5~6岁孩子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主要是帮助孩子从相反的视角去看固有的观点和惯常的看法,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并通过各种创造活动发展他的逆向思维。

No.1 奇 怪 的 时 钟

游戏目的:在认识时钟的基础上,发展孩子的逆向思维和判断力。

游戏准备:自制一个可以拨动时针和分针的时钟,并准备一面镜子。

游戏玩法:让孩子看着镜子,你拿着这个自制的时钟站在他的身后,并拨动时针和分针,让孩子看着镜子里时钟的影像,说出是几点钟。

通过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知道,镜子中的景象与实景是相反的,如果他伸过左手,镜中的他则是伸出右手……

No.2 藏 宝 图

游戏目的:训练孩子的空间知觉能力及逆向思维能力。

游戏准备:用比较透明的纸做几张“藏宝图”。并准备几张相同的空白图纸。

游戏玩法:你先给孩子看一张“藏宝图”,然后告诉他“这是一张透明的藏宝图,如果将它翻过来,你会出现什么样的图案呢?也可以让他在空白图纸中画出来。

No.3 扑 克 猜 数

游戏目的:用不同的方法将隐藏的数字猜出来,发展孩子的逆向思维及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游戏准备:1~9的牌两套(共18张)

游戏玩法:你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玩哦!先请孩子把牌洗好,然后你任意抽去一张,藏起来,并将余下的牌摊开,让孩子猜一猜你藏起来的是哪张牌。

作为称职的爸妈一定要学会陪孩子一起玩游戏,不要总让电视iPad哄孩子,小小的亲子游戏对孩子来说不仅是思维训练更是一份温暖的爱.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随时联系删除)

新东方大愚童书愿陪您的孩子一起长大!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直接购买

《我最喜爱的名人故事》

七巧板精灵般的演变——七个好朋友精读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574号

“七巧板”精灵般的演变——《七个好朋友》精读

阅读推广人 石头

一、内容简介

在一个扁扁的小匣子里,住着七个好朋友,他们每天都快乐地在一起玩耍。可是有一天,调皮自大的小一和小二,赶走了老实的大一和大二……

二、绘本信息

书名:七个好朋友

文:希和

图:早秋丸

适读年龄:3-6岁 (仅供参考,并非绝对)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8月

三、绘本精读

【封面】

解析:

封面干净明亮,蓝天白云之下,一幢幢楼宇前,一辆汽车的造型在黄绿交织清新的坡路上奔驰,尾部还挂着一串气球,楼里楼顶的一个个笑脸,一个个羡慕的眼神望着他们。

这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益智玩具七巧板的原创绘本,书中将7个小木块化身为7个小精灵,每块板赋予了不同颜色的图案和笑脸,还让他们有了各自的名字和情感,演绎了一场热闹非凡的纸上舞台剧,展现了千变万化的奇妙创意,也阐述了友谊的真谛。故事生动而有趣,故事背后潜藏的七巧板构建教学体系又能锻炼孩子们的构建思维。

书名《七个好朋友》镂空的底纹也是七个小精灵的颜色:红、橙、黄、绿、蓝、靛、紫。

当传统与现代相遇,会碰撞出什么样有趣的火花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故事吧!

【前环衬】

解析:

前环衬页上是由七巧板拼的寓言故事,有拔萝卜、农夫与蛇、龟兔赛跑和乌鸦喝水,这也是教学体系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或许是小精灵主人的杰作,而由七巧板化身小精灵的出现是否也演化为另外一个故事呢?

七个小精灵组合一起与小朋友拔萝卜,另外每一个小精灵也与七巧板色块组合在一起,从七巧板中化身为本书的故事,让七巧板演化为一个个小精灵,演化为这个由七巧板小精灵引发的故事。故事发展的过程也是七巧板构建知识体系由浅入深的延展,故事的正文、封面,甚至环衬都是这一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图是七巧板色块组成的寓言故事,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七巧板由七块板组成,完整图案为一正方形,将一块正方形的板按图所示分割成七块,就成了七巧板。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两块小形三角形、一块中形三角形和两块大形三角形)、一块正方形和一块平行四边形。这七块板可拼成1600种以上图形,例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多边形。孩子玩七巧板,最基础的是认识到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这几种形状,通过拼玩,还可以接触到长方形、梯形等形状。七巧板中有五块等腰直角三角形,通过对比,孩子可以很轻松地掌握三角形木板的大小和边的长短,建立初步的”量”的概念。

【扉页】

解析:

整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小朋友的家中。这“七个好朋友”每天都在一起玩,当然是他们的小主人每天打开他们不停地在拼图,让他们不停地变换组合的方式,搭建出一个个形似的造型。故事内页中那些曾经的跳舞、开车、飞翔和游泳的造型就是从他们的记忆中被唤醒的。

但这些都是在主人的安排下做出的,可是他们也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尝试一下啊!这不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他们终于耐不住性子,悄悄打开盒子,两双眼睛从打开的缝隙中扫视着外面的世界“外面一切正常!”,一只大手打着OK的手势。他们想出来玩玩吗?他们在盒子中很憋闷吗?这两双眼睛又是谁呢?是那两个调皮的小一和小二吗?卷起的说明书暗示他们要出来吗?一出热闹的舞台剧就要开启了吗?

蓝色的文字与画面,与他们在晚上偷偷探出头来,都是极好的应景与配合。黄色卷起的说明书,是在查看外面的安全状况。他们看外面的世界,可小读者却看到了他们蠢蠢欲动的行动。

一个圆形的图案,聚焦的镜头,往往是故事的开始。

这本绘本是如何“出生”的呢?作者希和与她的宝宝3岁时机缘巧合的接触到七巧板,觉得很有意思,于是每周都会跟孩子一起研究七巧板。在某天清晨醒来,看着宝宝熟睡的脸庞,希和回忆起了和孩子一起玩七巧板的点点滴滴,于是拿出纸和笔,创作出了《七个好朋友》。

这本书深入浅出,书中各种情节的推动也是通过七巧板不同的摆放拼搭方式来实现的,就算是两岁多的孩子,也会听地津津有味。

【第1画面】

原文:在一个扁扁的小盒子里,有七个扁扁的小木块儿。

解析:

这七个扁扁的小木块儿像是在盒子中憋了许久,盒子一打开就非常高兴地迫不及待地跳将出来,小木块儿穿上漂亮的衣服,作者都为他们赋予一个个小精灵的造型。

这个工作台作为道具频繁出现,这或许是未出现的主人公的手工桌,或许是作者的操作台,或许是七巧板活动的平台,却成了他们出发和玩耍的地方。

白色的背景,浅灰色的桌面,隐去不必要的背景和褪去原有的色调,凸显着七个小精灵的存在。只是黄色尺子,蓝色的笔筒、手铃和橙色的台灯在旁边欢迎着他们的登场。

虽然舍弃了繁杂的背景,但还是“藏”了很多小彩蛋,相信它们能给小读者带来很多发现的乐趣。

【第2画面】

原文:这是大一和大二,这是小大和小二,他们是两对双胞胎。这是方方,还有中尖儿和四边儿。

解析:

七块小板子有着各自的名字:大一、大二、中尖儿、方方、小一、小二和四边儿,并赋予他们鲜活的性格。为了配合故事情节的发展,还在装帧设计上也有很特别之处。

两个小三角形的“小一”和“小二”特别活泼调皮可爱,小一打着跟头,小二和读者打着招呼,他们身着一红一绿的服饰,且主色和辅色分别采用了一红一绿的撞色设计,身上都用圆点进行装饰;红色小三角形“小一”戴着绿色的蝴蝶领结,绿色小三角形“小二”则戴上同款红色领结,这是他们作为一对小双胞胎的默契。

两个大三角形“大一”和“大二”的设计中也有这样的呼应,衣服下摆并采用了花边处理。

中号三角形“中尖儿”,身穿黄色盘扣唐装,颇有喜庆感,小帽子看起来呆萌。

蓝色平行四边形“四边儿”,歪着脑袋和身子,穿着笔挺的中式立领,双脚并在一起大有卓别林喜剧的味道。

正方形“方方”是一只有着放射状花纹的粉色小狮子,他跑得飞快,活泼好动。

七块小板子调皮又任性、爱玩儿……这不就是可爱的孩子们吗!

【第3画面】

原文:七个小伙伴天天住在一块儿。一块儿吃饭,一块儿睡觉,一块儿读故事……

解析:

清晨,故事开始了。一个小房子的拼图,轻柔浅淡的房间里衬托出七个鲜艳的小伙伴,他们天天住在一起,脸上露出愉悦的笑容,他们都脱掉鞋子,进入到他们共同的房子中。为什么只有六双鞋子呢?

不同拼图造型呈现出他们日常的活动,吃饭、睡觉和讲故事。作者这里弱化了一切不必要的细节元素,场景也是淡淡的灰色,因为七个主角的形象设计本身已经非常丰富了,如果再把他们放至复杂、精致的场景中,无疑会削弱主角的魅力。如果背景采用的颜色饱和度高,也会导致画面本身最想突出的内容不能清晰地被小读者接收到。

看到三个生活中七巧板的组合造型,并增加了辅助的动作或道具,每一个造型突出了一个整体行为,这样有着人的轮廓和肢体动作,并没有让七个好朋友的头部全部出现,而是有选择性的渲染整体的印象,以表现他们的此时的精神状态,更好的诠释情景。如吃饭的环节,就画出了一只手端着食物,而作为四方儿的头部小精灵就突出出来,而关键环节也表现出小精灵的面部,来辅助完成相应的动作,这在七巧板的板块中是无法完成的。还有吃饭的手部小一,睡觉中的小二、腿部的大一,吃饭翘着二郎腿,睡觉双手抱头,以及蓝色四边儿读故事,其他围在两边时而喊出声,都有唯妙唯俏之感。

【第4画面】

原文:他们天天玩在一块儿。一块儿奔跑,一块儿跳跃,一块儿做游戏……

解析:

这个风车很形象,由小精灵组成大小、形状、重量相匹配的叶轮,只有这样才能玩一起。“风车”的杆则是一支铅笔,而背景却是蓝天白云,被风吹拂高速旋转起来。他们高兴地直呼“呀呼”,玩的很嗨,个个笑逐颜开,堆满笑容。

他们还一起拉着气球奔跑,一起跳着跳小房子游戏,坐着跷跷板。七个好朋友一起玩耍的“跷跷板”,可是用拱形小积木和尺子组成的,那气球由什么组成的呢?

《七个好朋友》没有采用我们平时常见的图谱形式去完成七巧板的各种构图,而是把大量构建的知识点悄悄地藏在了故事情节里,不经意间将七个图形整体与局部的多种逻辑关系巧妙地串联并精确、完整地呈现出来。还有出现的一些道具,如风车的铅笔、奔跑的气球、跳跃的房子和游戏的秋千等,这样把他们的活动融合进情节中,而且拼合的造型也是可以用七巧板块模拟的。

【第5画面】

原文:七个小木块儿中,小一和小二最调皮!他俩肚皮贴肚皮,扮个假方方,吓跑了真方方。

解析:

这是一个有趣的翻翻页,和后面连着的两页,都突出了小一和小二调皮的秉性。

翻翻页为一个单页的对折页,翻动可以看到另一个半页,就像是立体的三个面粘合在一起,翻动起来很顺手。翻翻页这样的互动能够给小读者很直观的体验,并且这样有趣的方式也可以让他们很乐于反复阅读,提高小读者观察力,并且互动效果更好更投入。

小一和小二肚皮贴肚皮拼合在一起,成为像方方一样的模样,但头顶顶着一只鞋子,张牙舞爪的做出搞怪的动作,把方方吓得一路跑开,帽子都丢了,身后黄色的轨迹看出方方被惊吓的程度。

正方形“方方”是一只有着放射状花纹的粉色小狮子,他跑得飞快,活泼好动。在书中,你很难看到他老实地坐着,这是方方喜欢的皮球和方块吗?

【第6画面】

原文:他俩背靠背,扮个假中尖儿,乐翻了真中尖儿。他俩一个直立,一个倒立,假四边儿拉着真四边儿,到处乱窜!

解析:

在黄昏中,小一和小二又背靠背组合在一起,扮出中尖儿的模样,没有吓住中尖儿,反而把中尖儿乐翻了,头着地喊着“哎呀呀!”。

晚上到来,在桌子的另一个角落,他俩一个直立,一个倒立,组成一个假四边儿,拉着真四边儿,到处乱窜!他们彼此高兴地发出“哈!哈!……”的笑声,真四边儿更是乐得横着身体,可见小一和小二是多么的调皮了。沿着地毯花边当轨道行驶的小火车,与真假四边儿乱串的行动正好吻合着。

小读者可以看到调皮的小一和小二用了三个画面是如何从清晨折腾到黄昏再到夜晚的,他俩肚皮贴肚皮,扮个假方方,吓跑了真方方;他俩背靠背,扮个假中尖儿,乐翻了真中尖儿;他俩一个直立,一个倒立,假四边儿拉着真四边儿,到处乱窜!这样共同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大画面,只是分成三部分展示从白天到黄昏再到夜晚的变化,而主题也是从戏弄方方到中尖儿再到骚扰四边儿。

他们俩很有创意和精力,以至非常得意,嘲笑、恫吓、捉弄他人让他们很得意。背景从白色到橙色再到蓝色变化,都在桌下的一个地毯上。

我们看到作者把空间构建、图形的分解组合、整体与局部等知识点悄悄藏在故事里,故事发展的过程也是七巧板构建知识体系由浅入深的延展。

【第7画面】

原文:这对儿小双胞胎得意极了,认为自己特别棒,本领大过其他人!“那,也包括大一、大二吗?” “当然啦!我们和大一、大二ー个样儿,他们会的,我们全都会。” “只是……”

解析:

戏弄了方方、中尖儿和四边儿,他们觉得很得意,认为自己特别棒,本领大过其他人!是否有点自不量力,狂妄自大了呢?这来源于他们和方方、中尖儿及四边儿的过招,且赢得了胜利。这样他们又打上了大一、大二的主意。这句蓝色的对话是小一还是小二呢?应该是小一,这才是主角吗?

他们一起吃饭,都揽过一碗米饭和蔬菜,小大和小二与大一和大二的饭量和身材都不在一个档次上,颗粒的米饭仔细才能看到;攀爬中脱鞋的姿势也是迟了一步,还险些着地;骑车的动作也是如出一辙,只是大巫见小巫了。

从吃饭到攀爬再到户外骑车,他们做着同样的动作,只是没有大一和大二吃得多,爬得快,骑得嗨。只因他们个小,不能做得更好。

一只小猫在房顶俯瞰,一只铅笔画出了林立的房子,一个小朋友也把头探出窗外看他们的比赛。

在绘图上,作者采用了平面构图的方式来绘制七个小木块,小读者可以直观地看清组合图形的结构,可以一边读故事感受七个小精灵的欢乐与悲伤,一边用七巧板的实物来演示,在不知不觉中体会了七巧板空间构思的精妙。而如果采用立体、侧景或俯视等角度构图,则很难准确表达七巧板的图形特点,同时也难以实现对照图画进行实物构建并体会图形空间感的目的。所以,这既是一本读给孩子“听”的书,也是一本陪伴孩子“玩”的书,更是一本和爸爸妈妈一起“学”的书。

【第8画面】

原文:为了变大,变强壮,小双胞胎找来了方方,“比比谁高!”叫来了四边儿,“比比谁壮!”他们和中尖儿手拉手,“看看谁的力气大!”

解析:

他们很聪明,和大一与大二比起来,动作他们都会做,只是他们本领不够大,盖不过大一和大二。为了变大、变壮,小双胞胎找来了方方,和方方拼在一起来和大一和大二比高低,一把尺子见了分晓。为此他们举手欢呼跳跃,而大一却灰头丧气。

他们又与四方儿拼合在一起和大二比谁壮,大二坐在地上举起西瓜,而组合却站起身奋力举起了更大的西瓜,还配以西红柿、香蕉和葡萄的组合。

他们又与中尖儿手拉手,和大一大二来看看谁的力气大,在桌下的跑道上他们压到了大一和大二。手铃和沙锤及气球都在观展,让小一和小二扬眉吐气,乐翻了天。

这个小双胞胎很会联合,靠联合的力量战胜了单打独斗的大一和大二。这里的大一和大二哪里出了问题呢?是太自信了吗?

在七个小木块的基本形状的基础上,作者突出了“七巧板”作为个体时的特色,每个小主角身上的设计元素也使用了很多的几何图案,为了让大家的主色都更突出,都设计了独特的配饰和花纹。给两个大三角形和中三角形都穿上了交领服装,两个小三角形则穿上了盘扣服,蓝色的平行四边形穿着硬挺的立领款式,做到了传统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手脚和道具则用灰色线条表现,这样的线面结合不会影响读者对七个形状的辨识。

【第9画面】

原文:大一和大二难过地离开了。“他们出门去,咱们自个儿玩!啦啦啦……啦啦啦……”五个小木块儿得意扬扬地唱起来。

解析:

大一和大二难过地离开了,而五个小木块儿组合却得意扬扬地唱起来。他们的唱词“他们出门去,咱们自个儿玩!啦啦啦……啦啦啦……”完全没有考虑到对方的感受,更多的是顾及自己,有点幸灾乐祸的意味。

表情不同,背景也不同。前者忧伤的蓝色让阴沉的内心充满了水滴般的眼泪,后者活力的黄色高挂着胜利的气球。对比气氛很强烈。

双方向着反方向行走,分道扬镳。他们手拉着飘扬的气球,挥舞着大手,空中飞舞着彩带,而大一和大二则连接阴沉的云端,擦拭着眼泪,空中飘落着如眼泪般的水珠,就像是他们流下的伤心泪。七个好朋友由此产生了裂痕。

这只灰猫打着雨伞,徜徉在雨水中,是否是给大一和大二站队鸣不平呢?出镜率很高的小猫咪、小气球、小摇铃、小火车……是不是恰好就是小朋友家中那只可爱的宠物猫和到处撒落的玩具、文具呢?

我们看到每一个小块儿在作者笔下都成了有生命的个体,他们可以演绎出很多七个好朋友在一起的有趣的场景,可以通过故事告诉孩子解构和组合的原理,还可以通过游戏和故事传达友谊和真情,奇妙的是,所有这些还是一个统一而完整的故事。

黄色给人愉快、充满希望和活力,由于此色过于浮夸,被认为轻薄、冷淡,是否又暗示着危机的到来呢?

【第10画面】

原文:他们去跳舞,可是——“漂亮的裙子哪儿去了?”

解析:

小一和小二与大一和大二的较量,与中尖儿、四边儿和方方的戏弄,是花了一番小心思的,也是他们智慧和调皮的体现,弱小的小一和小二让好朋友都刮目相看。

但问题来了,他们去跳舞,但裙子不见了。这是他们之前玩过的游戏吗?他们在重温一段美好的记忆吗?两个白色虚线勾落的大一和大二没有出现。

小猫咪摇动小摇铃助阵,音乐响起,高台四周闪烁着灯光,只不过多为灰色、淡黄,为了突出此刻的心情吗?尽管他们的组合很有激情地舞动着腰身,双手握有沙锤,狂甩的把帽子丢下,巨大的灯光下但没有漂亮的裙子,看到自身没有漂亮裙子表情也显得很尴尬。灯光也是开通了一半,是否暗示缺少另一半呢?

自然缺少了漂亮的裙子,舞蹈也就黯然失色了。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了大一和大二的重要性。

【第11画面】

原文:他们去开小车,可是——“怎么只有轱辘了?”

解析:

他们又去开车,一辆只有轱辘没有底盘的汽车,在公路上会出现怎样的事故呢?手握方向盘的补位,展现他们五个高光笑脸的时刻。

上坡速度慢还稳稳地前行,可下坡速度一块就散架了,汽车冒了烟、冒出火花。轱辘出现失衡,他们都被摔了出去,人仰马翻,惊慌失措,而小猫咪驾驶的汽车则超了过去,惊讶的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本来小猫咪开始跟随时还眯着眼睛,一付无精打采的样子,跟在后面,没想到超越。

看来缺少了大一和大二,原来好好的游戏都玩不成了。

“小汽车”行走的轨道是地毯上的花纹,采用局部的特写,让小读者看到了一个上坡的弯道。

【第12画面】

原文:那就,飞起来——“啊……吧唧!”

解析:

既然不能跳舞,也不能开车,那就像小鸟一样飞起来吧!

一个没有了翅膀的飞行器,从桌子上重重地栽到地上,脑袋被撞得火冒金星,叫苦不迭。小猫咪躲在桌腿旁,偷偷看到了这一幕,而小火车却在地毯上安稳运行。

这三辆车厢与之前完全相同,只是颜色的深浅不同,就像是小读者的玩具车。

本书的绘图方法采用数字媒材的方式,更好得复制与粘贴,来体现小精灵的一致性。只是表情的变化,花费了更多的手段与精力。

目前主流关于七巧板的图书,多采用图谱方式罗列七巧板的各种组合,沿袭传统以“教”和“学”为重点,而《七个好朋友》则是在描绘“七巧板”作为个体之间的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情节,把七巧板的组合巧妙而充满逻辑地串联在一起,这也是本书的独特之处。

【第13画面】

原文:还是游泳吧——呀!尾巴不见了……“救命啊!”

解析:

这几个游戏都做不成了,他们还没有清醒过来,没找到问题的根源,却又选择了游泳。他们拼成鱼的形状,想象着自己像水中的各类鱼一样,能自由游动。

这是一个放大的想象中的镜头,也是他们记忆中的场面。他们从上角进入,原来是在一个容器中游泳啊!

模拟着水底的世界,两条小鱼们看到没有尾巴的他们被沉入水中喝水的样子很吃惊。这下不是好玩的,生命都受到危险,大声呼喊“救命啊!”

看到水里鱼的尾巴可是千奇百怪的,小读者看到不同的鱼类,重点在不同的尾巴,尾巴起到推进器和稳定器的作用。而没有了尾巴的他们,在一个容器中不能如鱼得水那样,只能直呼救命。

从不能再优雅的跳舞,到开车缺了轱辘险些出事故,再到飞行中没有翅膀重重地摔下来,最后游泳险些丧命,一次比一次危险,只是因为缺少了大一和大二的参与。他们幡然醒悟了吗?

【第14画面】

原文:“原来,没有了大一和大二,我们什么也玩儿不了,只能是——‘残缺的一角’。”

解析:

经过四次游戏活动,他们彻底明白了“没有了大一和大二,我们什么也玩不了,只能是残缺的一角。”

一个全黑色的画面,代表他们彻底陷入了绝望中。夜深人静时他们开始思索,他们的过往和自己的行动。显然此时的他们很失落,也产生了强烈的反省。想念着曾经一起玩耍的过去,是否对自己的过错而深深自责呢!

他们推开窗户,来找寻大一和大二。想到原来七个好朋友做的游戏,拔萝卜、农夫与蛇、龟兔赛跑、乌鸦喝水,做的非常完美,只是此时他们什么也做不成,而发出哎的叹息声。夜空中闪烁的游戏,出现在环衬中。

这是一个关于七个好朋友形影不离的故事,也是一个“小不点”欺负“大家伙”的有趣个案,故事表现了孩童间最单纯、最朴素的友谊,它用孩子的语言和思维向我们阐释了友情的真谛,也诠释了团结、合作的精神,还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人生哲理:“肯定自己的同时,还需要学会承认他人的优秀。”

【第15画面】

原文:“出发!”五个小木块儿找到了大一和大二。

解析:

最后他们在气球的帮助下,又出发了。像只小鸟,飞行在蓝天。

他们找到了在树下乘凉的大一和大二,他们躲在大树的背后,是否有些惭愧而不好意思呢?

一上一下,放低了姿态,不再趾高气扬。看到了两只小蝴蝶,一高一低,尾随着他们,是否也暗示不同呢?

粗壮的大树扎根沃土,基础牢固,挺拔的身姿暗含着如何做事。 棕色经常被人联想到泥土、自然和简朴等事物和情境,给人一种非常可靠和有益健康的感觉。而大一和大二坐在大树根上,是否暗示这一点呢?

蓝色的天空可以看出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已经豁达而明晰,也代表着他们内心七上八下的忧郁,

又代表他们孩子般的内心与纯洁。

【第16画面】

原文:七个好朋友高高兴兴地抱在一块儿。

解析:

七个小精灵曾经就像好朋友一样共同生活、一起玩耍,其间因为最小的一对双胞胎调皮自大,欺负并赶走了一对大双胞胎,后来他们认识到错误,最终七个好朋友和好如初。

回归到七巧板的盒子中,暗含着他们彼此没有间隙得重新团结在一起。

小火车第三次出现,也在气球的牵引下沿着轨道行驶着,暗示七巧板兄弟抱在一块儿,也会走的更远。这才是七个好朋友应该有的样子。

【后环】

解析:

七个小木块儿紧密抱团的布局,一个益智的游戏,组成一个长方形。没有了精灵般的存在,恢复为七巧板原有的样子。

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七个小精灵的背景色,就像太阳的七色光组成一个完整的明亮的色谱而温暖着万物,给我们带来能量,是太阳赐予的礼物,我们带着七彩梦想走向未来。

虽然我们平时看到的是太阳的白色光,正是他们的组合才形成了白色的光芒,但这七种光的波长并不同,他们会经过棱镜发生折射,但每种光的折射角度有不同,最后白光会发生色散,而形成七色光。组合在一起才发挥出巨大的能量与光芒。

而我们要做平凡之路上的“七色光”,要团结在一起,这样会走得更远,而不是耍聪明,跌倒在前进的路上。

【附赠】

解析:

随书附赠的纸质七巧板,正面是本书的七个主角形象,背面则是空白,小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七巧板。你也可以边读故事边用七巧板实物演示书中的全部情境哦!

七巧板先是宋朝的燕几图→演化成明朝的蝶翅几→再者清初到现代的七巧板。

七巧板本来的面目是“燕几图”,燕几的意思是招呼客人宾宴用的案几。在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他非常喜欢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所以家里的家具也“颇具特色”。有一天,他家里请客,请客的桌子是他设计的6张小桌子拼成的“宴几”,宴会的时候,可以根据客人的多寡调整位置,后来又增加了一件小几,分开组合,变化无穷,相当实用有趣。后来人们把它改成7张桌子拼成,这样可以根据吃饭的人数的不同而变换不同形状。比如3人拼成三角形,4人拼成四方形,6人拼成六方形,非常方便。

后来,明朝严澄依照“燕几图”的原理,又设计了“蝶翅几”,由十三件不同的三角形案几而组成的。人们经常用它来庆贺节日和娱乐,拼成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被人们拼为“七巧图”、“智慧板”。后来,有人把宴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

现代的七巧板就是在“燕几图”与“蝶翅几”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出来的。因此,从家具演变成今天的几何图形益智游戏。1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极大的兴趣。

【封&底】

解析:

一本充满童趣的、富有哲思与情感的图画书,同时又是一本培养和锻炼孩子空间思维能力的七巧板学习的“教材”。让简单的木块有了生命和情感。

封面和封底是一张整个画作,在封底中他们还在涂鸦呢!七个好朋友组合成一个调皮的小孩子形象,拿起蜡笔在墙上涂涂画画,画了房子、孩子和小动物,勾画着自己的内心的想法。他仿佛也在悄悄地观察着阅读这本书的你们,要把你们画进他们的故事里呢!

“七巧板”虽然已有千年的历史沿袭,但它的运用与推广一直沿用最传统的方式——拼图,市场上以七巧板为主题的图画书更是稀缺。在本书中,中国传统益智玩具“七巧板”化身为七个可爱的小精灵,演绎了一场热闹非凡的纸上舞台剧,展现了千变万化的奇妙创意,也阐述了友谊的真谛。小读者读到这本书时,可以与故事同步,用手中的七巧板和《七个好朋友》一道演绎一场属于孩子的纸上儿童剧,在故事中品味快乐,在玩耍中收获智慧,在探索中构筑梦想!

类似以七巧板为母版的图画书《七巧板猫咪》,讲述了一个孩子偶然得到了一盒拼图,有人告诉他这盒子里的七块小板子能够拼出上千种不同的东西!他将信将疑,于是就拼了一个猫咪,为了让猫咪有个家,他又拼了一个房子,不想猫咪孤单,便又拼了一个小狗给猫咪当伙伴……随着故事的开展,这七块小板子就如同戏台上的木偶,配合着剧情的开展,随时变幻着各式姿态。

四、作者信息

希和,本名岑白希,有趣的“80后”妈妈,育有儿子当当,居住在一座有山的城市。喜欢看童书、养多肉,趁着带娃之机重温快乐童年。将与绘本的相遇视为自己人生的一大幸事,想要一直畅游其中。

早秋丸,本名赵媛媛,“90后”新锐插画家。自写自绘的处女作《掰玉米的下午》获得第二届接力杯金波幼儿文学奖铜奖。作品注重构图和镜头对画面气氛的烘托,富有情感张力。著有图画书《去掰玉米的下午》《七个好朋友》。

说明:本文属原创,未经作者同意,不可转载和移作它用。

宝宝三岁前只需这六种玩具

宝宝来说,玩就是一切,而且玩对他的成长确实至关重要。玩的过程中,宝宝知道了如何去探索世界,学会了如何掌握技能,比如;爬、走、说话、唱歌、画画,以及结交朋友。你有没有注意到,那些反复吸引宝宝注意力的玩具大多数是最基本的玩具,比如积木和球?

儿童心理学教授Steiner博士解释说:“现在的父母总觉得应该给宝宝买一些价格昂贵的带有学习性玩具,即使没有科学研究证明它们能提升宝宝的智商,父母也不惜花费重金购买。而真正经典的玩具大多是万能的、通用的,它们不要求宝宝在娱乐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成绩回报,就像一个机器人——宝宝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和它玩——玩具就是这样伴着宝宝成长的。”

那么宝宝从出生到长成大小孩就玩这几样基础的玩具会不会感到厌烦呢?他和这些玩具之间的游戏又会伴随年龄的增长有怎样的变化呢?

【三岁前需要的玩具】

一、球

6个月:宝宝对球的兴趣,一方面是专心地凝视这个圆圆的东西,另一方面是享受触摸、抓拿球的乐趣。所以,爸爸妈妈不妨给宝宝准备一些外型可爱又有不同质感的球,比如由不同材料拼接而成的布球,或者上面有小结的按摩皮球等。

12个月:此时,宝宝喜欢和你在地板上相对而坐,一起玩滚球的游戏。再过几天,他也许会具备扔球的能力,当然,都是无目的和目标的随便扔。但是他却不厌其烦,所以你也要准备足够的耐心帮他捡球。

18个月:大多数妈妈都觉得这段时间,自己更像为一个手球运动员做陪练。没错,宝宝现在已经是扔球的高手,技术熟练,而且很有力度。他不仅喜欢将球举过头顶再用力扔出去,还喜欢和你一起玩互相传球的游戏。

2岁:宝宝的投掷越来越精确了,现在他要开始一项更有难度的练习——用脚踢球、传球。重心低的优势,让他具备了足球运动员应有的素质,所以踢球这件事他很容易就能搞定,而且越踢越带劲。看来你这个陪练也要跟着换一下运动项目了。

3岁:你的运动小英雄已经有能力玩正规的足球或篮球了,有些宝宝还能准确地将球踢进球门。天气好的时候,不妨带他去运动场一展身手吧。

安全提示:对喜欢把手里的东西放到嘴里尝一尝的宝宝来说,那些颜色鲜艳、弹性十足的橡胶气球,或者晶莹透亮的玻璃球都不适适合他玩。任何直接小于4厘米的球类,都有引发异物窒息的可能,所以最好不好给宝宝玩。

补充说明:到了18个月时,宝宝能分辨出真实的球和图画中的球,小手指着书上的球,偶尔还能说出“球”。

二、积木

6个月:宝宝喜欢用嘴“品尝”积木,咬一咬、嘬一嘬,“嗯,原来积木和奶瓶的味道不一样。”除此之外,拍打和紧紧握住积木也是他喜欢的玩法。

12个月:他有了新发现——将两块积木撞击在一起就能制造出声音。他还喜欢制造一些惊人又恼人的举动,将你刚刚搭好的积木大厦,轰地一下推到,然后再露出一个“我多棒”的微笑。

18个月:堆积木表演开始了,虽然不是什么高楼大厦,但宝宝凭自己对平衡力的掌控和理解,已经能将2~3块积木罗在一起。你可不要嫌弃他建造的楼房太矮,更不要为了制造高楼大厦就硬逼着他再码高一层,因为好戏还在后面呢。

2岁:现在,宝宝的建筑物越来越高,他对平衡问题的协调也越来越好,他已经能胜任堆起4~7块积木了。另外,他还能将不同种类的积木按照形状和颜色分类,即使是特殊形状的积木,他也能分辨出出来,比如船型、汽车型、动物型等。

3岁:宝宝能用积木打造出越来越多的建筑物,这可能他通过自己的创造力构建出来的类似真实世界的模型,比如城堡、桥梁,还有隧道。所以,你不妨多带他到外面看看,为他提供一些素材。

安全提示:质量好的积木应该是由坚硬的木材制成的,比如枫木和榉木,因为这些木材即使用过一段时间也不容易出现裂纹、凹陷或者脱落碎片。另外,宝宝玩积木的时候你要在旁边监督,尤其是大一点的宝宝,不要让他有机会把这些木块当成武器伤害自己或攻击别人。

补充说明:有研究显示:宝宝和父母一起玩时,要比他独自玩耍时,花费更多时间在研究和理解物体之间的组合和构成,所以,当宝宝摆弄积木时,妈妈最好也跟着他一起玩。

三、蜡笔

6个月:对这个年龄的宝宝来说,玩蜡笔有点为时过早。

12个月:宝宝能做的是用他的小手捏住蜡笔,然后乱涂一起。对他来说,此时画画可能并不是他最感兴趣做的事,与此相比,捏住蜡笔,再用它弄出点东西才是让他兴奋的事。所以不妨给他准备一些好抓、好握的蜡笔,让他体验成功的喜悦。

18个月:当宝宝看到你写、画的时候,他就会立即模仿你。再加上多数宝宝在这个时候学会了走路,所以经常会出现墙上、床单上被他画的到处都是。不要为了这个责怪宝宝,他只是在给自己练习的机会,如果怕麻烦,你可以给他买一些可以洗掉的蜡笔。

2岁:这时候的宝宝,很乐意独自一人静静地坐着,守着一摞纸和五颜六色的蜡笔,开始涂鸦。他的画(也许都不能称之为画)没有流畅的线条、没有构图,甚至没有颜色的选择,但是这就是他的画。你需要做到就是欣赏和提供必要的工具。

3岁:宝宝的艺术才能开始爆发了。他能照着样子画出圆形、十字型、方形,甚至画出人身体中的某一个或几个部位。3岁的宝宝能认识3~4种颜色,有些宝宝还能照着样子写出几个英文的大写字母。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你可以教他认识更多的颜色,多给他一些画画的机会,让他更加熟练。

安全提示:为宝宝买蜡笔时,最好选择正规的、口碑好的品牌,确保蜡笔的制作原料是无毒的材料,比如石蜡。

补充说明:研究显示,训练大一些的宝宝使用蜡笔,对他以后学习使用铅笔写字有促进作用。

四、毛绒动物玩具

6个月:无论哪种材料做成的毛绒玩具,宝宝都喜欢用手触摸、用嘴“品尝”它们。

12个月:无论到哪,宝宝都喜欢带上他的特殊的好朋友,还不时地给予拥抱。到了这个年龄,有些宝宝非常依赖他的毛绒玩具,甚至要和它们一起上床睡觉。

18个月:面对着和动物毛绒玩具,宝宝想要和它们对话,于是便模仿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叫声“嘎嘎”、“哼哼”“汪汪”。不管怎样,这表示他想了解更多关于朋友的信息,那么你不妨给他将一些和动物有关的简单的图画书。

2岁:这些快进入幼儿园的宝宝,整天忙于一些简单的假扮游戏,当然是跟他的毛绒玩具朋友,比如带着小狗迪迪去散步,给小熊泰迪喂饭,总之宝宝不亦乐乎。

3岁:就这些毛绒玩具,宝宝开始展现他独特的创造力和幻想力,比如小熊泰迪一下就变成了恐龙、小鸭子古奇长了一对很大的翅膀,飞到月亮上。多可爱的故事啊,坐下来耐心地听他讲完,在恰当的时候问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安全提示:在小熊泰迪以及和它类似的毛绒玩具身上,可能沾满了细小的灰尘或其他容易引起过敏症的物质。为了避免宝宝出现呼吸道或皮肤过敏症,就要定期给它们洗澡。

补充说明:很多妈妈担心孩子对毛绒玩具过于依赖,其实这种担心没必要,因为大多数宝宝到了3岁,便对毛绒玩具失去兴趣,他们更喜欢那些可以活动的玩具,而不是只坐在那一动不动的毛绒玩具。

五、简单的拼图

6个月:宝宝喜欢把一片拼图从一只手递到自己的另一只手,要不就是放到嘴里,就像对待他喜欢吃的饼干。

12个月:到了这个年龄,宝宝的兴趣从一片拼图转到了拼图板,端起拼图板,轻轻地一翻,所有的拼图片就都散落在地上。如果是装在盒子里的拼图,宝宝还会用小手捏住盒子的把手,把盒子打开,然后从里面拿出一片拼图。

18个月:在你的帮助下,宝宝能把一些大片的拼图放在相应的位置上。

2岁:宝宝现在能完成一些简单、基础的拼图,这些包括:把你挑出的蔬菜或动物形状的拼图片整齐地放到相应的洞的。到现在为止,他能完成三片一套的拼图。

3岁:宝宝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断地提升,所以他能处理一些有难度的拼图,比如图画背景的拼图,或8片一套的拼图。

安全提示:定期检查拼图片上的木钉(至少给宝宝玩之前你要检查一遍),确保它们的牢固,脱落的木钉很容易导致孩子出现异物窒息。另外,木质的拼图还要确保它们是无毒的。

补充说明:有些宝宝会饶有兴致地花掉一下午的时间来玩拼图,但有些宝宝却不喜欢拼图,觉得它就像妈妈的电话本一样不能理解。我们要告诉你的是:这种差别宝宝们的智力发展无关,而是取决于他们天生的气质类型。所以,让宝宝玩他喜欢玩的玩具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六:音乐玩具

6个月:如果把一个玩具小鼓放在宝宝身边,他会兴高采烈地用手拍打。其实,就音乐感觉来说,这个行为没有目的性,但却反应了宝宝在这个时期上肢运动发育的特点。

12个月:宝宝开始热衷于敲打任何可以发出声音的东西,其中包括:玩具小鼓、玩具木琴、瓶瓶罐罐,甚至锅碗瓢勺。制造声音让他体会了自己的本事,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一种体现,所以请忍耐这点小小的噪音,毕竟这只是暂时的。

18个月:宝宝可能会跟着音乐拍手,但是不要期望他此时就拥有精确地节奏感。对待乐器玩具,他可能还不知道它们的真正用途,于是便采取手脚并用的玩法,或者伴着音乐节奏把鼓槌当指挥棒,再或者捧着小鼓胡乱摇晃。

2岁:小手在钢琴键盘上乱拍一起,手指胡乱拨弄着吉他弦,用力地敲鼓,这些都是2岁的小音乐家们的正常表现,他只是在看到大人们使用乐器后,便跟着模仿一下。虽然声音不太悦耳,但毕竟动作已经到位了,还能要求他怎样呢?

3岁:如果宝宝有音乐上的天赋,那么他可能在未经过指导的时候,就出其不意地出现对嘴吹的乐器的天赋,比如会吹口琴。

安全提示:为宝宝购买乐器类玩具时,要确认它的表面使用的是无毒的涂料。因为偶尔,你家的小莫扎特也会用嘴体验一下这些玩具,即使是小鼓或者小钢琴,他也不会放过。

补充说明:研究发现,早期的钢琴课程能联系到空间技能的发育,这包括对数学和几何学的理解。

关注微信公众平台:朵芝母婴(英文ID搜索:DOCHYbaby)

分享成长故事、母婴用品、育儿经验,宝宝趣闻,每日有声小故事,宝宝服装大惠购、一手新鲜轻松获取!

大开眼界!看看朝鲜族这三块瑰宝

日前,国务院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新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0项),吉林省共有11个项目入选。今天小编带您看看其中的三个朝鲜族项目。

朝鲜族百种节

百种节又称农夫节,是朝鲜族农民为了感恩、祈求五谷丰登,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的传统节日。内容主要包括祈丰祭、表彰农夫状元以及洗锄戏、摔跤、农乐等传统娱乐活动,是集祭祀、歌舞竞技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节庆。届时,临时开设叫“百种场”的集市,人们云集在此,互通有无,开展娱乐活动,场面壮观热闹。

拍摄时间:2010年8月24日(农历七月十五)

拍摄地点:龙井市开山屯镇光昭村

拍 摄 者:李光平

相关人员:开山屯镇光昭村农乐舞表演队

画面内容:在百种节庆典中,开山屯镇光昭村村民组成农乐舞表演队,在百种节广场进行农乐舞表演。

早期,百种节作为朝鲜族重要传统节日,广泛分布在鸭绿江北岸和图们江北岸的朝鲜族聚居区,分布中心为现今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其中,在龙井市的开山屯镇、八道镇、三合镇以及和龙市的头道镇传承最为完整,群众参与更广泛。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百种文化活动,日渐兴盛。

拍摄时间:2019年9月23日

拍摄地点:龙井市东盛涌镇海兰江民俗生态园

拍 摄 者:李光平

相关人员:东盛涌镇朝鲜族居民

画面内容:百种节集市热闹非凡,集市里不仅大量销售各种农副产品,还有农乐舞、乞丐舞表演,制作打糕、泡菜等朝鲜族美食等活动。图为朝鲜族民众表演乞丐舞。

拍摄时间:2008年9月19日(农历7月15日)

拍摄地点:龙井市开山屯镇光昭村

拍 摄 者:李光平

相关人员:制作打糕的开山屯镇光昭村村民

画面内容:百种节中有制作打糕、泡菜等朝鲜族传统美食的活动内容。图为村民正在制作打糕,其他村民在一旁载歌载舞,营造欢快喜庆的节日氛围。

2016年起,百种节在龙井市大规模举办,成为龙井市各族人民共同传承、共同保护的大众性民俗节日。百种节的成功举办,吸引了源源不断的外地游客。在龙井市的影响下,百种节很快在延边朝鲜族聚居区兴起。2018年,仅龙井市一地,就接待国内外游客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5亿元,极大地促进了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如今,百种节(农夫节)已经成为延边州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之一。

拍摄时间:2018年8月25日(农历7月15日)

拍摄地点:龙井海兰江体育场

拍 摄 者:李光平

相关人员:龙井市文化馆演员和现场观众

画面内容:2018年,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暨第九届“中国朝鲜族农夫节”在龙井海兰江体育场开幕,图为龙井市文化馆演员与现场观众一同表演农乐舞。

朝鲜族百种节以“农者天下之大本”为理念,体现了农耕人的勤劳与豪放之情,反映了人们祈求丰衣足食、平安如意的朴素愿望,具有鲜明的农耕文化特征。它涵盖了民间信仰、音乐舞蹈、衣食住行、集市交易等朝鲜族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既有庄严的祭祀仪式,又有欢快的舞蹈表演;既有传统的农耕仪式,又有激烈的竞技赛事。形式多样,底蕴深厚。百种节不仅增强了朝鲜族群众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且通过多民族共同参与,在提升社会凝聚力、维护边疆和谐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拍摄时间:2019年9月3日

拍摄地点:龙井市琵岩山风景区

拍 摄 者:李光平

相关人员:比赛中夺冠的朝鲜族摔跤选手

画面内容:在百种节庆典中,还进行朝鲜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表演和比赛活动。图为在朝鲜族摔跤比赛中夺冠的选手,获得一头延边黄牛的奖励,表现了朝鲜族勤于农事、奖励耕作的传统农耕文化思想。

朝鲜族奚琴艺术

奚琴是朝鲜族拉弦乐器,又称胡琴、稽琴、奚胡等。相传是我国古代东北一带的奚部族创制的,故而得名。据史料记载,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拍摄时间:2018年9月

拍摄地点:延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演艺剧场

拍 摄 者:金明学

相关人员: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金哲、延吉市公园小学学生们与延吉市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乐队人员

画面内容:在朝鲜族奚琴音乐会中,延吉市公园小学学生们与延吉市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乐队一同进行演出前的彩排。

奚琴由琴筒、琴杆、弦轴、千斤、琴马、琴弦和琴弓等部分组成。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等。奚琴演奏时采用坐姿,将琴筒置于左腿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握弓拉奏。奚琴一般采用五度音程关系定弦,有颤音、打音、滑音(弄音)等演奏技巧。其中,以颤音最具特色。

拍摄时间:2018年9月

拍摄地点:延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演艺剧场

拍 摄 者:金明学

相关人员: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金哲及其他伴奏人员

画面内容:在朝鲜族奚琴音乐会中,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金哲表演独奏作品《追忆》。

朝鲜族奚琴艺术的分布区域比较广泛,主要分布在朝鲜族人口比较集中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其中,以延吉市最为集中。此外,在黑龙江省、辽宁省以及其他省份的朝鲜族聚居区,也流传朝鲜族奚琴艺术。

拍摄时间:2019年6月

拍摄地点:黑龙江省尚志市朝鲜族小学

拍 摄 者:李东植

相关人员: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金哲与黑龙江省尚志市朝鲜族小学教师

画面内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金哲应黑龙江省尚志市朝鲜族小学邀请,赴尚志市为学校老师们传授奚琴演奏技艺。

百余年来,通过几代民间艺人和音乐表演艺术家的努力,奚琴艺术形成了清晰、可持续的传承发展脉络。可追溯的第一代传承人为民间艺人李仁龙,第二代传承人为音乐家李一男,第三代传承人为音乐家金哲。自奚琴艺术列入代表性项目名录后,在第三代传承人的带领下,以延吉市为中心,在当地中小学、社区、周边县市以及通化市文化馆、梅河口市文化馆、辽宁省铁岭市文化馆、黑龙江省的尚志市文化馆和朝鲜族小学等地,先后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传承培训活动,累计培养奚琴艺术专业后备人才200余人,业余爱好者不计其数。

拍摄时间:2016年11月

拍摄地点:延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演艺剧场

拍 摄 者:金明学

相关人员: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金哲及其他奚琴教员与延吉市公园小学“奚琴培训班”的学员们

画面内容:在延吉市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首届“非遗项目(艺术类)教学汇报展示”中,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金哲及其他奚琴教员与延吉市公园小学“奚琴培训班”的学员们一同演奏《阿里郎》。

奚琴艺术是朝鲜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乐器形制、音色和表演技法都独具特色,离开它,朝鲜族的音乐、舞蹈等就无法完美表达民族艺术的文化内涵。因此,奚琴音乐可谓朝鲜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一种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拍摄时间:2018年9月

拍摄地点:延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演艺剧场

拍 摄 者:金明学

相关人员: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金哲与延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延边大学艺术学院、延边歌舞团的部分奚琴演员

画面内容:在朝鲜族奚琴音乐会中,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金哲与延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延边大学艺术学院、延边歌舞团的部分奚琴演员一同演奏《桔梗谣》。

朝鲜族尤茨

朝鲜族尤茨又称“柶戏”(“尤茨”是朝鲜语音译),是流传于朝鲜族民间的一种群体性传统棋类游戏,一般在每年的春节到正月十五期间进行。文献记载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具有浓厚的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传统游戏。

拍摄时间:2019年2月19日

拍摄地点:吉林市朝鲜族群众艺术馆

拍 摄 者:张雪花

相关人员:吉林地区朝鲜族群众和吉林市朝鲜族群众艺术馆裁判员

画面内容:在2019年吉林市朝鲜族正月十五尤茨大赛上,报名参赛的朝鲜族群众在分组进行激烈竞技。

朝鲜族尤茨的器具主要由尤茨、棋盘、棋子三部分组成。尤茨是一种骰子,由四根半圆柱形木块组成。棋盘由29个宫组成,棋子为每队四枚。游戏时,双方队员轮番掷尤茨,切面朝上为“翻”,切面朝下为“扑”,各队根据四根尤茨落地后的翻扑数来计算点数。计分方式为:四根尤茨三扑一翻得1分,两扑两翻得2分,一扑三翻得3分,全翻得4分,全扑得5分,切面上有特别记号的尤茨单独出现时负1分。双方根据掷尤茨的分数走棋,先走完四枚棋子者为胜。

拍摄时间:2019年6月15日

拍摄地点:吉林市人民广场

拍 摄 者:张雪花

相关人员:吉林市朝鲜族老年协会会员

画面内容:在第十八届吉林市朝鲜族民俗文化节上,举办朝鲜族尤茨比赛。

19世纪60年代,尤茨传入中国东北朝鲜族聚居区。在吉林地区,朝鲜族尤茨主要分布在下辖四区五县的朝鲜族聚居区。改革开放之后,朝鲜族尤茨逐渐从家庭娱乐形式发展到村屯分组赛,再到市级大型比赛。在传承过程中不断改良,强化了运动性,规范了比赛规则,现已成为全地区各行各业的朝鲜族民众广泛开展的民俗体育项目。

拍摄时间:2014年9月20日

拍摄地点: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阿拉底朝鲜族民俗村

拍 摄 者:张雪花

相关人员:吉林市朝鲜族妇女协会会员

画面内容:在阿拉底辣椒节尤茨比赛上,参赛队员激烈竞技。

朝鲜族尤茨器具制作简单,玩法通俗易懂,没有地点、时间、年龄、性别、人数等条件的限制,极具大众性、娱乐性和便利性。朝鲜族尤茨游戏过程中出现反转的机率高,直到最后一刻都有可能反败为胜,因此要求参赛队员始终团结协作,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拍摄时间:2017年7月5日

拍摄地点:吉林市朝鲜族群众艺术馆

拍 摄 者:张雪花

相关人员:吉林市非朝鲜族群众

画面内容:网络征集的非朝鲜族群众体验朝鲜族尤茨活动。

多年来,在吉林市朝鲜族群众艺术馆的努力下,吉林地区的朝鲜族尤茨不断发展,参与规模日渐扩大,每年大型尤茨赛事在三场以上;朝鲜族尤茨体验、朝鲜族尤茨进校园等系列活动有序开展,朝鲜族尤茨已被纳入吉林市政府主办的“三节”系列活动。

拍摄时间:2015年12月15日

拍摄地点:吉林市朝鲜族实验小学“朝鲜族尤茨”传承基地

拍 摄 者:张雪花

相关人员:吉林市朝鲜族实验小学学生

画面内容:吉林市朝鲜族群众艺术馆走进吉林市朝鲜族实验小学,开展“朝鲜族尤茨进校园”活动。图为学生们在教练员的指导下进行尤茨活动体验。

朝鲜族尤茨作为大众传承的朝鲜族传统民俗游戏,对增强亲朋邻里之间感情,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会吃羊的鹦鹉?分工合作捕杀绵羊,啄羊鹦鹉为啥对绵羊伸出魔爪?

当心鹦鹉吃掉你的轮胎!

有一名游客在新西兰旅游,当他驾车开到新西兰的威斯兰国家公园时,发现路边立着一块警示牌,上面写着奇怪的标语“当心你的轮胎被鹦鹉吃掉!”,鹦鹉向来以娇小可爱又聪明机灵的形象示人,从来没听过它们能有这么大的破坏力啊,难道是恶作剧吗?

游客没有在意,继续驱车前进。时间一转来到晚上,游客搭起一个帐篷,准备在这露宿一晚。但就在当夜,他听见了帐篷外传来一些动静,像是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鸟,同时还伴随着翅膀扇动的声音。游客拿起手电,拉开了帐篷。

映入他眼帘的是一群满身褐色和绿色羽毛的鹦鹉,它们大约有半米高,落在这名游客的车上。手电的灯光似乎刺激到了它们,让它们一哄而散。游客突然想起了那块奇怪的警示牌,马上上前查看,结果却发现,轮胎真的被啄得乱七八糟,汽车前挡风玻璃上的雨刷也消失无踪。

在新西兰,“当心你的轮胎被鹦鹉吃掉!”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切切实实的警告。因为这里生活着一种新西兰独有的鹦鹉——啄羊鹦鹉。它们的体型在鹦鹉中算是大个子,体重接近一公斤,体长在50厘米左右,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生长在高山雪地中的鹦鹉。

撬门入户,打劫游客

也许是因为气候寒冷,食物缺乏,啄羊鹦鹉具有十分旺盛的好奇心,见到陌生的东西就喜欢上去啄一啄,抓一抓。别看它看起来人畜无害,但破坏力却不容小觑。破坏雨刷器、啄坏汽车轮胎、撕碎工人的帐篷睡袋都是常有的事。

更有甚者,啄羊鹦鹉还会利用它们5厘米长,弯曲又锋利的喙弄开居民的家门和窗户,然后钻进屋子大搞破坏,偷走居民的衣服等等,即使装着金属防护网也难挡它们的好奇心。同时,它们对垃圾箱还情有独钟,经常飞进去把垃圾翻得到处都是,让居民们不得不用沉重的木块把垃圾箱压住。

而前来旅游的游客们也不能幸免,不少游客都是慕名前来想见识见识这种啄羊鹦鹉,但啄羊鹦鹉对他们却毫不客气。成群结队的啄羊鹦鹉会用嘴巴撕开游客们的背包,将食物洗劫一空,把衣服啄的到处是洞,简直就像鸟版的“峨眉山猴子”。因此它们也被称作“空中强盗”。

但它们最让当地居民恼火的行径,同时也是啄羊鹦鹉名字由来,还是因为它们会袭击绵羊。

分工合作捕杀绵羊

1860年,一些牧民发现自家的绵羊背上出现莫名其妙的伤口,一开始他们以为是这些羊是被狗或者老鹰攻击了,后来又觉得不对,一些牧民就留上了心,结果就有人目击了一群鹦鹉是怎么攻击绵羊,甚至将绵羊杀死的过程。

这些鹦鹉就是啄羊鹦鹉,当然那时候它们还不叫这个名字。由于体型悬殊,啄羊鹦鹉在攻击绵羊时非常讲究战术,在捕猎前会先制定好周密的计划,安排好分工。

它们会选择羊群中的病羊或受伤的羊。然后如同非洲的鬣狗一样对这只羊发起攻击。有的负责控制绵羊的行动,有的负责扰乱,有的负责攻击,将这只绵羊从羊群中驱赶出来。

然后啄羊鹦鹉会猛然落下,用双爪抓住绵羊的身体,并用锋利的嘴巴叼住绵羊的脖颈,残忍地撕下一块皮肉。让绵羊在慌乱和疼痛中狂奔耗尽体力,流血过多或是坠落悬崖而死。而啄羊鹦鹉就能优哉的啄食绵羊身上的脂肪。

不过啄羊鹦鹉也并不是一定要杀死绵羊,更多时候它们会在绵羊背上留下几个伤口,吃几口肉就离开,这也是为什么牧民会发现自己羊身上有奇怪伤痕的原因。只不过因为伤口感染,这些羊中的大部分还是难逃一死。

啄羊鹦鹉这种异常的行为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研究发现啄羊鹦鹉在平时的食物来源广泛,能取食地衣,捕捉昆虫,挖掘根块,甚至去啄食腐肉,并不太攻击绵羊。鹦鹉啄羊这种行为大多发生在食物短缺的冬季。

科学家们猜测,啄羊鹦鹉也并非一开始就喜欢攻击绵羊,它们应该是为了啄食绵羊身上的寄生虫,与绵羊形成一种互利共生关系。就像喜鹊在冬季会去啄食野驴身上的寄生虫一样。

只不过,啄羊鹦鹉的喙太过锋利,无意间啄破了绵羊的皮肤,品尝到了羊肉的滋味。而绵羊又是一种十分温顺的动物,对于啄羊鹦鹉的攻击毫无还手之力。啄羊鹦鹉很快发现比起啄食寄生虫,还是直接吃羊肉来得方便快捷。啄羊鹦鹉的食性从此发生了巨大变化。

新西兰的啄羊鹦鹉,在尝到了羊肉的味道后,将绵羊也纳入了食谱范围,其实这种事也并非个例。

加拉帕戈斯的“吸血鸟”

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有一种名为尖嘴地雀的小型鸟类,体重只有30克左右,还不如一枚鸡蛋重。但它们却被称作吸血鬼鸟,因为它们会将飞到岛上一种叫做蓝脚鲣鸟的鸟身上,用喙啄下蓝脚鲣鸟的羽毛,撕开它们的皮肤,然后以蓝脚鲣鸟的鲜血为食。

尖嘴地雀

一旦见血,更多的尖嘴地雀就会围上来进行吸血,但蓝脚鲣鸟却对此无动于衷。科学家们认为,尖嘴地雀就如同啄羊鹦鹉一样,一开始只是帮其他动物清理寄生虫,但最后却演变成了直接攻击这些动物来获得食物。

只不过,与尖嘴地雀不同,因为啄羊鹦鹉喜欢攻击绵羊,给新西兰的牧民们带去了巨大损失。甚至让当时的政府都发布了悬赏猎杀啄羊鹦鹉。而啄羊鹦鹉又是一种好奇心极重的动物,别的动物看见人过来早就跑了,它还非得凑上来一探究竟,一点戒心都没有。

因此,从1860年到1970年间,大约有15万只啄羊鹦鹉被人们射杀或毒杀。政府这时才感觉不对劲了,再这样搞下去,啄羊鹦鹉要灭绝了啊。于是1986年,新西兰政府终于将啄羊鹦鹉列为保护动物。

再加上许多游客听说了这种神奇的鹦鹉,还专门跑来想要见识一下,变相地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居民们虽然还是讨厌啄羊鹦鹉,但也不再捕杀它们。

只不过,被破坏的生态也不是那么容易恢复的,啄羊鹦鹉至今仍是“易危”等级的保护动物。看来好奇心不止会害死猫,也会害死鹦鹉啊。

参考资料

《珍奇的啄羊鹦鹉》 宋慧刚

《“空中强盗”啄羊鹦鹉》 顾燕诚

《风雨纽村 路遇啄羊鹦鹉》 胡若冰

《啄羊鹦鹉有怪癖》 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