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9软件园:电脑手机软件下载大全,热门手机游戏免费下载

4889软件园 > 资讯文章 > 大庆窝窝团购网(从土窝窝学校到学有优教)

大庆窝窝团购网(从土窝窝学校到学有优教)

作者:佚名 来源:4889软件园 时间:2023-03-01 07:37:38

大庆窝窝团购网(从土窝窝学校到学有优教)

大庆窝窝团购网文章列表:

大庆窝窝团购网(从土窝窝学校到学有优教)

从土窝窝学校到学有优教

大庆教育从当初“有学上”逐步实现“上好学”。大庆日报记者孙娜摄

1961年6月,为解决油田职工子女入学难,王进喜亲自带领工人挖了一个5平方米的土窝窝,支起一顶帐篷,垒起3个土台子,搭上木板当课桌,学生自己带凳子……王进喜当校长,创办了“土窝窝学校”——大庆第一所小学“钻井二大队小学”。

1970年11月,王进喜病逝后,当时的大庆党委为了纪念他,将“土窝窝”学校改名为“铁人学校”。“没有教材,铁人就组织工人编写;没有体育器材,铁人就从警队背回粗绳,给学生拔河……”曾经的“土窝窝”学校今已变成楼房,教室宽敞明亮、师资充沛、设施先进……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改革开放40年,大庆基础教育从保障油田子女“有学上”到逐步实现全市学生“上好学”。全市现有公办中小学(幼儿园)550所,民办中小学校(幼儿园)382所,高校7所;我市被国务院评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达标率100%;全市累计教育投入逾530亿元,城区校舍全部实现楼房化,农村校舍全部实现砖瓦化;近25万名考生升入高等院校,1394名考生考入清华北大……

恢复高考后:千方百计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今年61岁的肖玉贤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之前在生产队干了几年农活,没有高考我也当不医生。”回忆起40年前的高考故事,肖玉贤还历历在目。她说:“没有老师都是自学,哪像如今教育资源如此丰富。”

高考制度的恢复,让大庆教育事业重新燃起了星星之火。面对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质量较低的实际,教师队伍建设问题首先受到高度重视。我市开始制定优惠政策,动员教师归队,鼓励大中专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学校任教,从外地聘请优秀教师充实教师队伍。1981年,大庆市教育学院成立,负责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工作,各区先后成立了教师进修学校,大批优秀教师的及时补充,为大庆教育事业迅速恢复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任教40余年的小学教师孙玉侠是大庆较早的一批民办教师。“最早的村小学烧炉取暖,学生自带柴,弄不好就是一鼻子灰。”孙玉侠说,随着教育受重视,校舍盖起砖房,取暖变成锅炉,教学环境也一年一个变化,民办教师也都转正了。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我市一直千方百计给孩子最好的教育。1979年,我市开始对中小学校布局进行调整,取消了部分小学附设的初中班,建立了大庆体育运动学校。油田中小学普遍建起了实验室、图书资料室、卫生保健室、科技文体活动室,部分学校配有电影放映机、电化教育室和室内体操房,城镇中小学都有完整成套的文体设施。大庆铁人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学校,新建了大庆实验中学、大庆铁人中学、东风中学等一批重点高中,十年间有15077名学生升入高等学校。

孙玉侠说,市里对教育的重视力度一年比一年大。1985年《普及初等教育方案》出台,1986年市人大通过《关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决议》,大庆市城镇正式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学校的规范化建设也从那时开始,《大庆市办好幼儿园的一般标准和基本要求》、《大庆市小学规范化要求》和《大庆市办好中学的标准及检查评分细则》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市政府、石油管理局、石化总厂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到1992年底全市中小学、职业中学校舍总面积达61.7万平方米。

铁人故乡学铁人,铁人精神育铁人,素质教育的推广,在大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开始。“那时市里提出德育为先,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也逐渐走入课堂。”铁人中学教师田春艳说,1993年全市中小学教育从应试教育开始转向素质教育轨道,铁人中学、铁人小学等5所学校确定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教育试点校。如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面走进学生课堂。

英语一体化、中小学普及计算机、计算机辅助教学、分层次教学改革实验、小学整体改革、高中办学模式改革、升学方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办法改革,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的8项教改实验也在全市展开。“香港回归那年,市里出台初、高中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案,东风中学是试点校,全国很多学校前来参观学习。”说起当初的教学,东风中学科研处主任高生军引以为傲。东风中学98级学生周立峰,也是从那时培养起对网络的浓厚兴趣,如今他已成为深圳峰鸣传媒创始人之一。周立峰告诉记者,那时的教学条件很不错,教师用多媒体教学,投影仪、电视、电脑都是教学用具。

跨入新世纪:大庆教育迎来三次飞跃

“大庆教学质量好,特意陪着孩子来大庆上学。”暑假末尾,记者在高铁上偶遇多位其他城市居民将孩子送到大庆求学,教育名市现已名声在外。

高中教育全省第一、全国领先,辟建大学园,打造教育名市,这一切都是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打破常规,为大庆教育做出的巨大贡献,学子、市民乃至这座城市都受益于大庆教育的三次飞跃。

一次飞跃,创建“高中城”,实现大庆基础教育发展的历史性飞越。2001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高中城”宏伟战略,以市场经济观点经营城市理念、产业发展思路,努力把大庆建成高中阶段规模大、体制新、机制活、质量高、效益好、辐射力强,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城市,使优质高中教育形成品牌,成为显著的城市特色。蓝图绘后,全市高中教育投入资金每年以5%的比例增长。2002年全市高中教育投入2.1亿元,2003年更是一次性投入3.5亿元,易地新建大庆实验中学,建成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学校,如今成为亚洲第二大高中。大庆以12万元年薪、150㎡住房、10万元安家费的国内一流优厚待遇,面向全国招聘优秀教师。全省6所高中被确定为北大清华校长实名推荐校,大庆独占3所,有省级示范高中13所,市区学生享受优质高中教育比例达到85.6%,全省第一,全国领先,高考成绩连续9年保持全省领先,考入清华、北大的人数将近全省的40%。

二次飞跃,辟建大学园,实现大庆教育层次提升的划时代飞越。“大庆石油学院搬迁到大庆,几百个商户全都跟着来了。”当年随学校一起搬迁至大庆的商户李亮说,大庆政策好、环境也好,来大庆做生意是当初最正确的一个选择。2002年底,我市提出辟建“大学园”战略构想。先后引进了大庆石油学院(今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哈医大大庆校区三所高等院校。全市高校达到7所,数量跃居全省第二。在校大学生近6.6万人,寒来暑往、异地求学,大学园不仅完善城市功能、促进文化建设,更极大地拉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成为大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

三次飞跃,建设教育名市,实现大庆教育整体办学水平提高的关键性飞越。2005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把大庆建设成为教育名市,并作为大庆教育工作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一思路,我市实施发展提升、调整优化、制度创新、素质教育、人才强教、扶困助学、环境建设“七大工程”。这一时间,大庆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全市公办园发展到139所,有172所义务教育学校通过标准化验收,市区实现“双高普九”;撤并学校193所、改扩建学校31所,市区高标准新建13所学校、维修改造163所学校;涌现出市级以上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1853人、特级教师64人;投入6.52亿元,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在2005年教育满意度调查活动中,大庆市在全国344个城市中,名列第六。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改革聚焦均衡公平

今年,我市首次实行的阳光分班引起全市关注。学生分到哪个班,全部通过电脑软件实现。学生家长刘向东说:“系统随机分班,公平、公正、公开,杜绝暗箱操作,是深化改革的缩影。”

学前教育投资5.75亿元,新(改)建公办园227所,维修100所,基本解决了“入园难”问题;义务教育实施配额政策,有效抑制和解决“择校”、“大班额”问题;普高教育,省级示范高中占高中总数的52%,市区学生享受优质高中教育比例由2011年的86%提高到89%;中职教育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5所学校与沃尔沃、伊利乳业等市内外60余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13所学校与400余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喜人成绩,见证着大庆教育发展。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作为重要工作,提出“擦亮大庆教育金色名牌”部署,全力推进教育公平、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教育硬软件。2017年,《铸城市之魂育时代新人着力打造大庆精神教育品牌特色》被教育部评为优秀案例,向全国推介。大庆教育始终把促进教育均衡、公平作为主攻方向,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不断加大对困难群体扶持力度、持续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全面实行“阳光分班”。2016年1月,市政府全面启动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撤销了油田教育中心和石化教育中心,所属14所高中阶段学校划归市教育局管理、9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划归所在区管理。

“硬件”投入力度不减,市政府累计投入20余亿元,高标准新建了铁人中学、大庆四中、二十三中、实验二部、外国语学校、三十五中、育才中学等;投入1.4亿元,用于市属学校的安全隐患整改和维修改造,涉及学校近百所,整改安全隐患上千处。“软件”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大庆教育吸引了一大批毕业于北师大、东北师大等高等学校的优秀人才。目前,全市有学科带头人100名、骨干教师1760名。

时光荏苒,大庆教育加速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进入“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内涵发展新阶段。机关四小益智课堂研究与管理经验在全国专题会上作介绍推广。今年4月,我市召开最大规模的中小学教学和管理工作会议,300名校长、5000多名学科教师参加教研。出台《大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我市未来职业教育发展方向。2017年,大庆市被英国文化教育协会(BC)确定为“中国首个普思示范城市”,我市外语能力测评与国际接轨。前不久,“留学大庆”正式启动,首批12名意大利学生来庆学习,大庆教育走向国际化。

大庆日报记者崔义鑫

多希望再活几年,他的遗愿看哭了很多人 | 初心故事③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社会面貌、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巨变。这是亿万劳动者在党的领导下,不忘初心、奋力拼搏的结果。为向他们致敬,国资小新与国资报告将从即日起分批推出中央企业不同战线、不同岗位党员干部职工的“初心故事”。

今日是第三篇,小新为您讲述玉门油田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建军同志的故事,一起感受他一生的石油情怀。

“多希望再活几年,亲眼看见玉门油田重上百万吨……”

2019年5月28日19时,济南解放军第960医院肝胆外科35床,一抹斜晖洒在陈建军的身上。现年56岁的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玉门油田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建军同志,带着深深的遗憾,永远地闭上了双眼,眼角挂着两行清泪。

玉门的孩子走了!石油的赤子走了!噩耗传来,玉门石油人剜心似地痛。

陈建军的微信封面

4天后的酒泉生活基地文体中心体育馆,陈建军同志追思会在这里举行。

原本计划200人参加的追思会,最终涌来了1200余人,从会场内一直蜿蜒到会场外。追思会结束了,骨灰盒捧走了,花圈撤离了,人们久久不愿离去……直至工作人员开始清扫现场,送行的人们才抹去眼角的泪水,缓缓挪动脚步。

陈建军追思会现场

“学石油干石油一生执着为石油,想玉门为玉门一片丹心照玉门。”

一幅挽联诉说着人们无尽的哀思和追念。

初心

巍巍祁连山麓,旷野荒凉的河西走廊腹地戈壁上,诞生了我国石油工业的摇篮——玉门油田。

老一辈石油人最初是用人工挖掘方式,一滴汽油一滴血支援抗战。解放后,原油产量占全国95%的玉门油田为新中国石油工业体系的初创作出巨大贡献,支撑起民族工业的脊梁。

1963年,陈建军出生在这里,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油二代”。

油脉连着国脉。国家要发展,人民要幸福,没有油,一切都无从谈起。作为玉门油田第一代建设者的陈能荣,只有一个朴素的想法,希望儿子也学石油干石油。父辈们为国分忧、为油奋斗的执着深深地感染了陈建军,他的心中早已埋下一颗献身石油的种子。高考报志愿,他毫不犹豫地郑重填下西南石油大学地质学专业。

从此,他和勘探找油结下一生之缘。

陈建军毕业参加工作时的样子

大学毕业返回玉门工作的陈建军,从玉门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一名实习员做起,先后担任勘探室主任、勘探院院长,直至走上油田主要领导岗位,35年间,他把根深深地扎在了这片土地。

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勘探开发工作必须大打进攻仗,解决资源接替,这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发展之基。然而,上世纪90年代末的玉门,自从1958年鸭儿峡油田发现后,在勘探领域近40年没有新突破,油田产量已经从最高140万吨,直线下滑到40万吨。

那是一段艰难时期,油田上下弥漫着一种悲观情绪,玉门油田还能不能发展,玉门的明天向何处去?坚持的意义在哪里?

一起参加工作的搭档们还清楚记得,工作每每遇到曲折或者遭遇不顺,陈建军总是以他自信而富有感染力的激情,鼓励着大伙坚定信念,一步步寻找胜利的曙光。“石油摇篮的旗帜一定不能在我们这一代倒下。”

“一定要”,就是陈建军的口头禅。勘探队员,就得像过河卒子一样,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再难,也要迎难而上。

时任玉门油田勘探院副院长的陈建军,带领团队,调整勘探部署,将青西凹陷作为主攻方向,突破禁区,一改围绕坳陷找构造高点的理论,首创下凹找油思路。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反复,终于在柳102井迎来转机。

1998年8月的一天,正是最炙热的季节。柳102井经过压裂、酸化、试油……终于,汩汩油流喷涌而出。现场沸腾了,陈建军忘情地将帽子扔到了一边,绕着井场跑了起来,边跑边喊“有救了,玉门油田有救了。”

1999年1月27日,青西柳102井出油祝捷庆功大会,居中戴眼镜者为陈建军。赵勤 摄

柳102 井日产超过百吨,随后建成青西油田。按照这一找油思路,四上长沙岭后酒东油田也成功获得发现。勘探上的老搭档、玉门油田副总经理范铭涛评价:“勘探不是一个人的事儿,但这几十年玉门油田新发现的2个油田5个油藏,陈建军都是重要贡献者。”陈建军也因此获得第十届“孙越琦科技教育基金能源大奖”。

接下来的几年里,玉门油田探明地质储量实现翻倍增长。原油产量从40万吨徘徊不前迅速达到2006年的81万吨。年近70岁的“石油摇篮”重现光芒!

陈建军的偶像是孙健初,玉门油田的发现者。《孙建初传》他读了一遍又一遍,在其中一页上,用钢笔写下:祁连山——找油人永远的追求。继承先辈遗志,向祁连山深处探索。

为了找到更多油田,他踏遍了玉门探区的沟沟坎坎、峁峁梁梁。

从玉门老区、青西、酒东,高至海拔4000多米的南祁连盆地,远至甘蒙的潮水、雅布赖,高山深谷,都留下过他的足迹;雨天晴天,暴雪天沙尘天,都见证过他的身影。他没有错过任何一个重要的井位部署和任何一次重要的研讨。

为了找油,他像拧紧发条的机器,卯足了劲,想出路找对策。

酒参一井是陈建军与团队精心研究部署的一口探井。但此时老区勘探已经停滞,没有新增投资。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了解到总部正在推行一种风险勘探的新体制,并进行专项投资。这是绝佳的机会,必须一试。说干就干,他收集资料、制作幻灯片、绘制图纸,马上展开备战。即使回家,也总是带着图纸资料。大年初三,他一张站票来到了北京。评审答辩现场,玉门的一沟一壑都了然于心的陈建军,说得透彻,讲得激情,答得自信,最终成功拿下玉门油田历史上第一口科学风险探井。

事业在人,陈建军越来越紧迫地觉得,玉门石油事业发展必须有更多后继者。

玉门油田常务副书记刘战君清楚地记得,面对越来越多的油田子女飞出“油窝窝”,陈建军这样对他说:“石油是咱们的根!都不学石油以后石油谁干?”刘战君儿子高考结束,被陈建军特意叫到家里,跟他探讨石油里面蕴藏着多少奥秘。就这样,两家的孩子先后考上石油院校,也学起了地质。

誓言无声,初心不移,他将一生都奉献在找油的事业中。

忠心

1995年玉门与吐哈分家。就像历史上屡次发生的那样,支援大庆、支援长庆、支援青海,“三大四出”的玉门从来没有含糊过。但困难也是现实的,1万多精兵奔赴吐哈后,玉门油田出现人才空挡,勘探院只剩下不足40人。陈建军留了下来。

儿子陈玮岩见证了父亲这一最为低潮的时期。他发现父亲下班回家总是将自己关在房间,两三个小时不出来。他好奇地推开门,发现散落满地的草纸上,都是同样的字:玉门、变。

这三个字也成了他余生的注脚。

陈建军最大的心愿就是把玉门油田建设好,发展好,把“石油摇篮”精神弘扬好,传承好。

2015年,全球油气行业迎来低油价凛冬,油田企业面临严峻挑战。玉门油田产量小包袱重,发展处处受限,低油价冲击下,油田、炼化、工程技术服务、机械制造全面亏损。陈建军心里急啊。油田发展如何破题,员工生计如何保障,已是玉门油田总经理的陈建军,重担沉肩,迎难而上。

2015年9月29日,陈建军(左二)在国庆节前夕赴炼油厂进行安全检查

信心比黄金还重要,他身体力行,带领党委班子细致开展调研,直面矛盾问题,悉心听取意见建议,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他鼓励大家,走过多年风雨征程的玉门,是老了,但要老当益壮,永不言老;玉门油田是小,但小油田可以有大作为,更要有大胸怀。

出路哪里找?惟有求变。发展如何走?惟有实干。

玉门油田应对低油价、可持续发展思路更加清晰。首要就是扭亏脱困和高质量建设百年油田。提出“三个一体化”,大打勘探开发进攻仗,炼化首次被列为与勘探开发同等重要的核心业务,机械制造等业务全面展开转型升级,“三供一业”加快改革……他说:“我一定要让玉门油田过上好日子。”雄伟的宏图绘就,各项部署马不停蹄地实施起来。

最是壮志踌躇、全力攻坚时,一个令人心痛的消息迎面击来。

2017年4月至5月,经历了一次莫名晕倒和一次高烧不退后,在医生的劝导下,陈建军做了详细检查,确诊肝癌。

但真实的病情被他悄悄瞒下了。

一根塑料管子从他的锁骨处插入身体内,足足有20多公分,带着这根细细的管子,一边工作一边化疗。药袋子就装在他的裤子口袋里,轻易看不出来。有员工听到些风声,去医院看望他,推开病房门,床是空的。

有些事等不得。

在陈建军的心底似乎永远有一种使命在召唤,不能停,不能停。

承载了玉门资源接替希望的环庆矿权流转事宜刚刚有些眉目,这可是玉门人盼了多年的大事。技术对接、项目洽谈、踏勘等各项工作都要加快推进。在医院的几天里,他恨不得上午针头一拔,下午就要奔赴环庆。看着他着急的样子,妻子王玉凤落泪了,他反过来安慰:“没事儿,跑一线,上现场,可以转移注意力,更有利于治疗。”

炼油化工业务的转型升级正在关键时期,缺设备、缺装置、缺项目、缺投资,寸步难行。为找市场,他冒着大雨、坐着夜航赶赴北京,拖着疲惫的身子,眼中却闪着兴奋的光彩。炼化总厂分管销售的副厂长赵万恒关切他的身体,他却说:“放心,不碍事,我们现在要谈的,才是大事。”

矿权流转区块所在的环县,位于在甘肃的东北角,就是最近的机场,距离现场还有150公里,其中90公里山路,行程近4小时。从9月到11月,他拖着病躯,奔波在北京、西安、兰州、庆阳、环县和酒泉,汇报沟通、协调、会谈。有几次,出门半天才发现,最重要的化疗药竟忘到宾馆了。

环庆协议终于签署了!两批共1860平方公里的面积,矿权流转后,玉门油田探矿权面积增加了两倍。困扰玉门发展的资源瓶颈破解了!

根据《石油工人报》报道,两年重病期间,陈建军开会、调研、慰问达120多次。而他的化疗也整整做了24轮。在生命的最后一个多月,他的时间表是这样的:4月17日,主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加强作风建设专题研讨会;4月19日,召开公司干部大会;5月2日,腰上拖着袋子、身体插着管子、脸上挂着氧气管,侧卧在病床上,和班子成员交接工作,3个会开了8个小时……

“你这样工作不行呀!就是‘铁人’也撑不住。”一次重要会议上,陈建军作报告时,突然疼痛加剧,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一直流到脖子里,手中的圆珠笔被他拦腰折断。钻采院院长、师弟孙梦慈看见心疼极了,劝他注意身体。陈建军说:“现在工作刚起步,等以后油田扭亏了,产量上去了,我一定找个时间好好休息。”

2018年2月16日,陈建军大年初一仍然坚持慰问一线

今年5月26日,他的生命已进入倒计时,从昏迷中惊醒的他突然大喊道:“大项目,大项目。”“是孩子博士毕业的事么?”护理人员问道。他摇摇头,说:“只有上百万吨了,玉门油田才能过上好日子。”黑暗中,借着些许的月光,分明看得到,他眼角滑落的泪水。

一颗心,忠于党,忠于事业,忠于企业,想的是玉门的发展,谋的是员工的未来。这几年,炼化总厂甩掉了亏损17年的帽子,水电厂、机械厂、物业公司全部实现盈利。陈建军和班子成员、相关部门还反复研究,用足用好国家、集团公司、甘肃省的各项政策,最大限度地为员工解决了几大民生问题。1600多户油田居民,10多年没办下的房产证正在办理;占油田员工1/4比例的市场化用工享受同工同酬;1600余名退养职工收入接近翻番……

2019年的职代会上,陈建军代表油田领导班子正式宣布新的发展目标,并且确定详细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扭亏脱困,重上百万!”

这是玉门油田几代人的夙愿,那么的美好,那么的真切。

痴心

陈建军喜好啥?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有人说是集邮,“看过他的集邮册。”有人说是摄影,“见过他拍照。”

但熟悉他的同事都知道,集邮他只集石油主题,摄影不是拍家人的合影,就是拍石油。如果有爱好,那也是工作。

刘战君是和陈建军前后脚到的玉门油田,俩人一起战斗在勘探开发一线,彼此熟知。刘战君形容陈建军“爱石油,连命都可以不要”,“他为之奋斗的一生,只有石油两个字。”

由于工作的交叉,刘战君会经常和陈建军一起跑现场。刘战君还记得,酒东101井试油成功,当火把点着的瞬间,陈建军手舞足蹈,在现场欢快地蹦跳,“跳得比火还高。”

环庆分公司党委书记谭修中,是陈建军的老部下,对陈建军的爱油、痴狂感受颇深。

2017年,环庆矿权刚签完约,陈建军不顾化疗后虚弱的身体,“命令”谭修中带着自己到这片“玉门以外的玉门”看一看,踩一踩新区块的泥土。

他深深热爱着这片孕育了共和国血脉的土地,爱的如此深沉。

那是10月末,陇东的黄土塬已然入冬,冷风劲吹。经过几十公里的山路颠簸,陈建军迫不及待地站上了区位图上的环庆土地。他捧起黄土,仔细端详,就像凝视自己的孩子一样。

他深深热爱着一辈子倾注心血汗水的石油事业,爱的如此痴迷。

1998 年8 月10日,青西油田一口油井获得日产50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油流。现场一片沸腾。当现场人员把喷出的油样拿给他看的时候,他竟情不自禁地捧起来喝了一口,口里还念念有词:“你们闻闻,有一股油香!”浑然不顾自己黑乎乎的嘴唇。

2004年,陈建军(右一)在青西油田探井放喷现场。赵勤 摄

2018年4月中下旬,陈建军二上环庆。此时的他身体已经极度虚弱。进入环县地界,几十公里的盘山路折腾之后,从不晕车的他呕吐的腰弯成了一团。同行的卢望红等人看着难受,把他扶下了车。他站在路旁,扶着腰喘着气,一边平复难受的胃部,一边抬眼看着绿意初涌的环庆大地,仿佛这片大地给了他希望和力量,几分钟之后觉得不那么难受了,才招呼大家上车。

4月20日,反反复复的病情又加重了。在跟环县领导会谈中,陈建军突然面带歉意走出会谈室,跑到厕所里呕吐了半天。缓了10分钟后,他才重新回到会谈。由于化疗不停吃药,连续奔波中的陈建军根本吃不下饭,只能靠几块饼干来提供奔波所需的能量。

今年春节,陈建军还是像往年一样,上一线看望慰问员工。家人知道劝不住他,特意熬了小米粥,想让他补充点营养。他说药物反应强烈,喝不下去。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到基层走了一圈后,看到一线食堂的小米粥,他却忽然有了胃口,端起来就喝。身旁的人颇为心酸地说,也只有石油和工作,才能让陈总吃下东西。

在家人眼中,能让陈建军快乐的,只有石油。只要一提到石油,他就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就跟打了鸡血一样。

他给孩子起名玮岩,用他的话说就是“在岩石中找油”。病重期间,去医院看望他的儿媳让他给未出世的小孙儿起名。他说:“取个小名,就叫小石头。”

陈建军带家人到老君庙油田参观

玮岩的幼年记忆,与爸爸有关的大部分都是石油。有一次,陈建军把他带到井场,跟他讲:“你看黑色石油多漂亮,这是大自然的馈赠。”说完还给玮岩的脸上“挂点彩”,顺手抹了一把黑油,“给你做个标记,记住,你是石油人的儿子。”

别人把家人带到景区,他把家人拉到油气井场。拉年幼的儿子不说,还要带着年迈的老父亲。酒东油田长潜1井要试油射孔,两个小时后才能见到是否出油,现场负责人给他打电话:请领导两小时后过来。结果电话刚撂下没多久,他就带着父亲到了现场,一起见证最激动的时刻。

跟他奋战了大半辈子的老战友范铭涛理解他。他是学地质的,工作就是找油。他找油成功就高兴,找油失败就失落。石油是他的命根子。

2019年3月,环庆分公司要做野外地质调查,陈建军要求等着他身体康复了一起踏勘。谭修中含悲答应了。谁知随着陈建军病情愈发加重,这句承诺竟再也没法兑现。此前,陈建军已把河西走廊的油气盆地都走了一遍。惟独这一次,代表着玉门未来的环庆,却成了他永远不能实现的遗憾。

公心

陈建军去世后,88岁高龄的老石油谢应文,早早离家,走了两公里远路,执意到家里送他一程。一进门,看着陈建军的遗像,扑通一声跪下了,“他是个好领导,好后生。”老人颤颤巍巍地从身上掏出1000元钱,要交给家属。旁人劝道:“陈总清白一生,不会收您的钱的。”

“不管你以后做多大官,都要听党话跟党走,不要拿公家的东西。”少时父亲的叮咛总是回响在耳边,陈建军谨记心间,干净做事、清白做人。重病期间,他到医院化疗,大部分是坐自家车或者同学的车。有几次因为病发紧急出动了公车,事后都将车费补交了上去。财务处的账册上清楚地记录着这笔钱:552元。

陈建军对自己严,对歪风邪气也异常的狠。

2018年,公司纪委发现综合服务处有违纪情况,陈建军了解后,要求必须严查,一查到底。最终,34人受到处理,其中24人受到党政纪处分,12人受到组织处理,涉及4名正处级干部、2名副处级干部。在油田引起了震动,在群众中扬起了正气。

在很多玉门石油人的心中,陈建军不仅仅是领导,更是可亲可近的老伙计、老大哥。

老君庙采油厂的张惠君,在食堂跟陈建军一起吃过几次饭,“他从不搞特殊,都是跟大家一样,排队打饭。”用餐高峰,经常五六百人吃饭,排一次队要十来分钟,但陈建军每次笑呵呵地跟在队伍里,边排队边跟周边员工聊着家常。

2016年8月,老员工张维荣孩子师范毕业,想回油田工作。他就给陈建军打电话,陈建军说了一句“忙”就给挂了。张维荣以为这是领导的“婉拒”,就知趣地没再联系。没想到3周后,陈建军主动联系他。“你看孩子专业不对口,来油田也不合规,你要留意教育局网站,参加一年两次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出谋划策一个钟头。张维荣记下了领导的嘱咐,当年9月,孩子考取资格证,顺利当上了老师。

陈建军对企业的事上心、用心,对家人却愧疚、遗憾。

唯一的“全家福”

他和妻子王玉凤是生在玉门的发小,一起长大、读书、相恋,结婚32年来,很少红脸。在几个老同事的眼里,他就是爱老婆的典范,甚至开玩笑说有点“妻管严”。30多年来两人一起出远门只有两次,其中一次还是因为陈建军考上西南石油大学的博士。

患病之后,王玉凤心疼陈建军,每天晚上,都用中药为他泡脚按摩。看着妻子辛劳忙碌,陈建军心疼地问:“嫁给我,后悔吗?”妻子回答:“后悔!没把你照顾好!”夫妻俩相视一笑。

悠悠的情感取舍,标定着奉献者的价值准则。

生命弥留之际,陈建军牵挂着80多高龄生病住院的老父亲。怕老人担心,他一直在极力隐瞒病情。4月30日,刚刚出院的陈能荣招呼一家人吃团圆饭,但此时,陈建军已无法活动,含泪给父亲撒了一个谎,叮咛父亲:“病后要吃清淡点,注意休息……”通话数度哽咽,因为他知道,自己可能再也无法尽孝了。

陈建军曾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带父母到井上参观,讲述玉门油田发展前景

此时的陈建军正躺在病房,和病魔做顽强的斗争。

双手握拳,紧闭双眼,双腿颤抖着……晚期癌病的疼痛,从他的脏腑深处一阵阵袭来,汗珠子不停往下滴……护士赵虹看得难受,就给他打开舒缓的轻音乐“镇痛”。他挣扎着摇摇头,摸索出手机,让赵虹给他找出《勘探队员之歌》。

旋律响起,他微微张开嘴巴,含含糊糊地跟唱:“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歌声中,汗珠一点点渗出,濡湿了衣衫和床褥,但他眼神坚定,脸上闪烁着战士的光芒。

医生为之动容:“听说你们石油有个铁人,我看,你们领导就是个铁人。”

祁连肃穆,玉门悲咽。

6月1日,追思会。

一直关心呵护他、对他寄予厚望的老领导们来了。满头白发的原党委书记高玉江专门乘飞机回到玉门,为的是送建军最后一程,“陈建军是倒在了玉门重上百万吨的路上。”他们惋惜痛心,玉门油田失去了一位真抓实干、敢担当有作为的好干部、好儿子。

一起攻坚奋斗的同事们来了。副总地质师、环庆分公司总经理朱宗良说,约好的要一起再去承载着玉门希望的环庆区块现场踏勘调研,但是你就这样走了。他们惋惜痛心,玉门油田攻坚克难、夺油上产的征程上,失去了一位好战友、好兄长。

他心心念念的员工们来了。老君庙采油厂603岗位长王瑞提前2个小时来到现场,看着遗像里的陈建军冲她和蔼的微笑,再也控制不住,泣不成声:“我们一定牢记陈总的鼓励,扎根玉门,建设玉门。”他们惋惜痛心,油田干部群众失去了一位带头谋发展奔幸福的好领导、贴心人。

陈建军走了,他用35年的坚守和奉献,兑现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初心;用一辈子的实干和尽责,诠释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无悔追求。

———— / END/ ————

作者|王晶 王晓群 王晓晖

责任编辑丨张灏然

执行主编丨龚 政

内容来源丨中国石油报

故宫旅游攻略

作者:背包客联盟丨摇晃晃

温馨提示

文章版权归“蚂蚁攻略”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

简介

北京故宫,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之一,与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称世界五大宫殿。 背包客联盟(微信ID:CHINA-BBKLM) 故宫旧称紫禁城,始建于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历经14年建成竣工,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宫殿,也是中国古代汉族宫廷建筑之精华,无与伦比的建筑杰作。 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宫内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

景点

帮助中心(附录)

▌北京旅行攻略(附录)

▌婺源旅游全攻略

关注“背包客联盟”微信公众号

阅读完整版全球自助游旅游攻略

汉中岁时记事

岁时,记载着社会落后和进步的风貌,同时也记载着一个地方或民族的信念和习俗。汉中,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人民对一年四季和二十四个节气的运用,在生产、生活上形成了许多风情民俗。这些民俗活动,有纪念先烈、先祖的,有促进农事的,有对历史的记载,有反映人民美好愿望的,有表达人民之间情谊的,有节日喜庆丰收的。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些民俗中还掺杂着一些不够健康的成分,须在活动中逐渐加以改进。 

立春打春牛

  俗话说:“春打六九头”,就是在每年冬季的六九前一两天立春(多在腊月下旬或正月上旬)。从这天起,标志严冬已尽,新春将到,日渐见暖,万物复苏,也是提醒农民开始准备春耕的信号。立春,群众通称为打春。为啥?因过去民间有个“立春打春牛”的风俗,汉中各县都很流行。

  春为一年四季之首,立春又是二十四节气之头,故而,历来地方官府和民间对立春都很重视。过去,在各县城还举行隆重的仪式庆贺,打春牛就是庆贺仪式之一。

  每年立春这天,城内商贾店行提早开门,打扫街道,擦洗门楣——迎春(烧香敬神谓迎春)。四乡百姓,扶老携幼,纷纷进城观看。打春牛的时候,是根据春来的早、迟而定,时间多在上午(约12至14时)举行。据说,上午为阳,有“春至阳生,蒸蒸日上”的意思。

  开始,各县知县(县长),同春倌头一起,率领全城绅士和各路春倌,抬着雕塑的彩色泥牛和纸扎的牛——春牛,纸扎的耕夫——头戴斗笠,肩扛犁拐,手执竹鞭。前边有吹歌队,后有锣鼓队,吹吹打打,锣鼓喧天,鞭炮轰鸣,坐轿游街。沿街群众,抛撒谷、豆、芝麻(据说,可免孩子生水痘、麻疹之病)。行至东门外,放置好泥(纸)牛和耕夫(纸人)。耕夫和春牛站的方位也有讲究:如左、右、前、后,可表示十二生肖的年份和春来的早与迟。若为虎、龙、马、猴、狗、鼠年,人站牛的左边,其他年份则站在右边。若人站牛前,表示春令早,农事宜早准备;若人站牛后,表示春令来迟;人、牛并行者,表示春令适中。牛的颜色,表示立春的时辰。如早为红褐色,午为大红色,晚为灰黄色。春倌每年送的春帖(如皇历),上边的春牛图也如上表示。

  立牛之后,知县焚香燃烛敬芒神(农神)和春牛,并跪拜祈祷,求这一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众人叩拜之后,春倌头手执彩杖打“牛”,围观群众也执棍棒打“牛”。据说,越打得碎烂越好,预示人们对春牛的爱和来年收成好。随后,人们抢拾春牛碎片、泥块,拿回家放于粮食和牲畜槽下,希望五谷丰登、槽头兴旺。农谚云:“立春打牛,农事抬头”。

  立牛是我国民间一个传统的预报节令的古老仪式,《礼记》中就有“出土牛以示早晚”(春令)的记载。现在打春牛、立牛报春的仪式虽不举行了,但人们对打春的节令和立春的迟早仍很关心。

抢挑“金银水”

  抢挑“金银水”,是汉中农村流行的一个传统风俗。在洋县、城固一带,尤为盛行。有民谣说:

正月初一起五更, 

迎喜接福敬三星; 

抢得一挑金银水, 

保你富贵不受穷。 

每到农历正月初一早上,天还黑咕洞洞,水井上就“叮叮咣咣”地响起了水桶、铁挂钩的碰击声。人们都不吭声,据说是怕惊跑了好运(实际是天黑看不清,所以互不招呼)。待天亮时,水井上却无一人打水。啥讲究?据说,第一人打的为“金水”,会使家庭兴旺发富。第二人打的为“银水”,会使全年五谷丰登,合家平安。第三、第四为“铜水”、“铁水”,也会使人一年六畜兴旺等等。总之,越早越好。

  相传,很久以前,巴山脚下有三弟兄,分家时都很穷。但数年后,老大变成了富户,老二也相继富裕了,老三仍很穷困。这年除夕,老三和邻居王大伯一起守岁闲谈。王大伯说: “你大哥、二哥富得快,是有个祖传的秘诀。”“啥子秘诀?”老三急不可待地问。大伯想了一下说:“这……这样,明早你先去挑担水回来再说。不过,迟了不行。”

第二天(即大年初一)早上,天还黑糊糊地,老三就起床。但当他挑起水桶出门时,就见二哥挑着水进了院子。“哈、哈、哈”,老伯笑着出了门,对老三说:“金水已让你大哥挑走了,你二哥挑了银水,你现在去挑铜水也好。”老三莫名其妙地将水挑回后,又去问老伯致富秘诀。老伯说秘诀是个“早”字,谁都可以学会,但持之以恒却很难。他给老三写了几句话,叫拿回去好好看看,说“致富秘诀”就在里边。纸条上是这样写的: 

一年三百六十天,新年新开端;

万事从头起,三早当一天; 

四季十二月,一百二十天; 

三年多一年,十年功夫见; 

此帐若常算,富贵不靠天。 

老三回家后仔细思量,终于明白了“早”字的奥秘。从正月初一开始,坚持起床早,干活早,果然,几年后也富裕起来了。后来,人们便把此事传扬开来,人人抢挑“金银水”,学习三兄弟勤劳致富。一传十,十传百,代代相传下来,也就形成了正月初一起早抢挑“金银水”的风俗。

大年初一

春节,是我国古老而重大的节日之一。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之首。这一天,各地人民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庆贺,以表达欢快、欣喜、美好之心情。从初一起,人们把准备好的年货(包括吃的、穿的、玩的等)都拿出来享用,节日生活丰富多彩。 

一不动刀

  这里群众,普遍有“初一不动刀”的风俗。同时,也忌讳说“杀”、“砍”之类的话。这天,不劈柴,不切菜,不吹、削东西和裁剪。一切该淘洗、该切的蔬菜和肉类食物,在先一天(除夕)必须淘净、切好(有的将菜肴蒸、炸好,吃时只需加热就行了)。人们认为大年初一动刀、斧为不祥。一年要开个祥和、平安、愉快的头。群众有这样的说法:“初一不动刀,家和人安好”和“不动铁,四邻合;大人小孩不‘葛孽’(吵架)”。这是群众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合家安好、四邻和睦相处的美好心愿。

 吃元宝

 汉中有这样一首儿歌:“穿新衣,戴新帽;过大年,放花炮;吃元宵,喝醪糟,妈妈还要煮元宝”。说明汉中人正月初一的早点普遍是:先煮元宵和醪糟吃喝,取其甜美和团圆之意(预示家庭一年的吉祥)。然后,都吃“元宝”(似饺子)。“元宝”的馅有大肉、糖、钱(硬币)等。据说,谁吃到钱,谁在新的一年里财运佳。吃“元宝”,是取其“口口进宝”之意。故有民谣说:“正月初一吃元宝,一年到头运气好。’

 敬财神

 正月初一的清早(辰时),平川地区人家(包括商家),都要在堂前燃烛烧香,开门对天焚表、放炮迎接福神,俗称接神,而秦、巴山区(包括丘陵地带)群众,接神的形式却很特殊。人们在堂屋里点燃香、烛,把家里喂养的耕牛牵一头在屋里转一圈后,再牵回圈栏。并从初一至初五日,每天都给牛喂好草、好料,以示敬意,群众称为“敬财神”。人们认为耕牛就是财神,像似天官(双角像天官的帽翅),它可以给人赐福。因为,数千年来,农民生产粮食主要靠耕牛,人们对它表示尊敬是完全应该,合乎情理的。

拜年礼俗

  拜年,一般是泛指春节时邻里、同事、朋友、亲属等见面“拱拱手”,喊一声“恭喜!”或“新年好!”,都称为拜年。这 里人的拜年,多指晚辈给长辈“拜年”。俗话说:“初一不出门,初二不在家”。意思是:正月初一不走亲,全家人在家团聚。若逢天气晴朗,早饭后全家扶老携幼逛街、逛寺庙、领尝郊外风光。初二开始走亲拜年。一般初一至初五日为晚辈给长辈拜年时间,如子女给另住的父母、女婿给丈人、外甥给舅家、外侄给姑母等拜年,以示晚辈对长辈的孝敬和尊重。初五过后,长辈才走晚辈家,群众称回节。

  拜新年 

  拜新年,是指青年男女婚后,过第一个春节时去给丈人丈母拜年。这里拜新年均在正月初二日,不能提前,亦不许推后。提前是个单日不吉利,推后认为女婿不尊重丈人,就会受到邻人议论或指责。拜新年的礼品与一般拜年不同,除给丈人家送四色或八色礼外,还要给丈人的同堂叔侄、婶嫂近亲送礼拜年(只这一次,以后春节去不去就无人责怪)。各家除给新女婿送红包或衣物外,还要备酒款待。常因几家同时请赴宴(因在一天),新女婿分不开身,几家就各端几道较精致的菜,拿上好酒在新女婿的丈人家团聚共饮,热闹而亲切。即使平常有矛盾的堂兄弟或婶嫂、妯娌,在新女婿头一次上门,也得忘掉矛盾,坐到一起饮酒、攀谈,从而,矛盾消除,兄弟、婶嫂、妯娌和好。

  官不吃过年礼

  新春拜年,必带礼品。其数量,宜双不宜单。一般送四色礼,如一方猪肉(二、四斤),十个枣糕馍,二斤糖,二斤酒即为四色礼,取其四喜临门的美意。

  汉中人有个传统的规矩,叫“有来有往才是理”。年节送礼,必有往来。凡接收礼品者(包括长辈)必须回礼,表示尊重和热爱对方。比如,叔收了侄子四样礼品,只能留下两样,再新添两样退回,称为回礼。只收不回,被认为失礼和轻蔑对方,便会损伤彼此情感。据说,在旧社会里,再贪的官吏也不敢不回礼,白吃年节礼品,故有“官老爷不吃年节礼”之说。

破五、泼污、扫“五魔”

  汉中人的习俗,农历正月初五日过后,年才算过毕。因此,人们把初五日叫破五,也叫泼污、破吴的。各地人民的叫法不一,这天的活动习俗也不尽相同。

 破五

 破五的叫法,在这里很普遍,但解释却有几种。其一,人们把破五当作新的开始之意。人们认为,初五是年节的最后一天,要开始新的一年工作了。因之,过去和现在一直是正月初五日开集,街市上才有交易(生意人才开店门),工厂、作坊才开工,农民才开始耕耘叫破土。其二,人们认为有破就有补,故在城固、洋县一带有个吃补钉的风俗。就是初五清早家户都要吃一顿面片子(用上等面粉,擀成薄片切成方块),称为吃补钉。有民谣说:“正月初五吃补钉,免得一年塌窟窿”。意思是:在新的一年里要增加收入,不欠外债的美好愿望。其三,说破五是破吴的谐音。相传,越王勾践经过“卧薪尝胆”之后,是正月初五日攻破了吴国,雪了亡国之耻。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人们吃补钉表示要修好战乱的创伤,永过太平日子。

  泼污

 泼污,是清除污物之意。南郑、勉县等地群众在正月初五清早,要将屋里屋外清扫一遍(群众的传统习俗是:初一到初四不扫地,认为会把财运扫掉了),清除几天的垃圾和厨房积的污水,全部倒泼在郊野里,故而称为泼污。取在新的一年里干干净净,家道清平之意。

  扫五魔

  扫五魔,即扫除邪、怪、灾、病、贫五种魔群之意,又称扫五群。这一活动,只在城固、洋县一带流行。过去,每年正月初五日这天,由社火会出面,在村民中挑选几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子,化妆成红、黑灵官、孙悟空、喜神、土地神、广成子、天王李靖、毛女子等,在铿锵的锣鼓声和鞭炮声中,由“土地神”领路,挨家挨户在村里走一遍(认为这些法力无边的天神会驱走五魔)。毛女子手拿小簸箕和小扫帚,在每家屋里扫几下(表示一下),表示将家里的五魔扫走了,家中就会平安,不受邪、魔、病、贫缠绕了。有些妇女,还请毛女子在新生婴儿身上扫几下,说婴儿就不生疾病,健康好养。主家除敬神、放炮,还要给毛女子送红包。这一活动,纯系唯心的美好愿望而已,并无实际意义。新中国成立后,这一风俗就消失了。

正月初七——人日

  民间相传:正月初一是鸡的生日,初二是狗的生日,初三是猪的生日,初四是羊的生日,初五是牛的生日,初六是马的生日,初七是人的生日。在古代(许多朝代延续),初一至初六,不宰杀鸡、狗、猪、羊、牛、马,初七日不刑人。因之,正月初七便成了人日。

  人,为万物之灵,主宰着社会,主宰着自己。但由于人对自然界的认识(没有科学知识)和依赖,便产生了一些唯心的观念。人日,是人们庆贺的节日,也是人们祈求天地和自然界的恩赐和预卜吉祥之日。

  人日这一天,人们用彩色纸或彩色布、丝绸剪成人形,挂在墙壁、门扇上。妇女们还用彩色绢帛做成精致的小人插在发髻上,以庆贺人的生日,同时,也是对人生的热爱和祝愿。这天,妇女们还要制作蒸妖祛邪饼,即用面做成各种奇形怪状的妖怪,上笼蒸或锅煎后让家人吃,称“咬邪”,意为咬死邪、妖,一年里家事和顺,无有邪妖缠绕。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人日即事》写道:“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由此可见,此风俗来源于荆、晋,故在汉中流行不广,加之人对自身的力量和自然界的认识,古俗人日便逐渐为人们所淡忘了。

元 宵 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的元宵节,民间又称为灯节、大年。相传,历代朝廷在每年元宵节前后要取消“宵禁”,专让老百姓欢庆佳节,家家挂灯,街道、广场耍灯。十五之夜,皇帝也要登楼观灯,谓之:“与民同乐”,“共享太平”。 

汉中元宵节,官民同庆,更是热闹。各种庆贺活动,丰富多彩。过去,像洋县、城固、南郑等县城,在元宵节期间(十四至十六日)取消夜禁,四门四关的谯楼上,还由官府调集本县的鼓乐手轮流值班奏乐,连续三日三夜鼓乐声不断,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全县繁荣昌盛和安居乐业。民间,在各县的乡镇上,除要唱三天大戏外,各地的社火更是五花八门,丰富多彩。狮子、龙灯、彩船、竹马子、日夜活跃在四乡八镇,到处是锣鼓和鞭炮声。尤其是洋县的智果寺、马畅镇,城固县的原公镇,南郑县的新集镇、协税镇等地,都有“元宵佳节耍悬台”的传统风俗。像智果寺有东、西、南、北四条巷子和后社,各扮一台。城固东、西原公,新集前、后两条街,协税上、下两条街等,皆为各扮一台进行游街,游会。这些悬台社火,装扮讲究,奥妙美观,不但让观众大饱眼福,增强元宵节的热闹气氛,而且,巷与巷,街与街之间还有个比高低和争胜斗智的情况。

  如东、西原公,新集前、后街的社火,常常是日间不断改扮(皆扮的古典戏),抬出抬进,相互争强;晚间还通宵达旦,社火不歇,锣鼓不停,直到十六日夜送神方止。

  其次,南郑县城(今汉中市内)、铺镇等地的元宵节耍火龙 活动,也很热闹,很壮观。四乡群众,扶老携幼,皆进城(到 镇上)观看。满街家户门口挂彩灯,火龙到处烟花怒放,真像火龙在火树银花丛中翻滚。锣鼓“咚咚”,欢笑“哈哈”,人山人海,热闹非常。

  这天,人们除要吃传统的饮食——元宵(又称汤圆)之外,还要蒸嘴巴馍作为敬祖先的献供。这个风俗,在洋县、城固一带尤为盛行。

正月十五(十四日起),神龛上的献供(即供品)要全换掉(除夕时的供品),改换成嘴巴馍。这种馍,形状像个人头,用白面粉做成,馍上捏有嘴巴、耳朵、鼻子,并用两颗黑豆子安上眼睛。这风俗,与“八月十五日杀鞑子(元朝统治者)"有关。 

有些地方,人们还有个“八月十五卜来年天道”的风俗。这天早上,用面粉捏成面龙,上蒸笼蒸熟作献供。面龙的制作,是将和好的面团搓成条,用刀或筷子压印成12节(闰年13节)每节还用筷子压个小窝窝在龙上。每节表示一个月,蒸熟后看哪个窝内有水,来年哪个月就有雨,无水则无雨,以示来年的晴雨旱涝。

(注:悬台社火、火龙、竹马子、亮龙等文娱形式与活动,将在汉中文娱风俗中叙述。)

二月二炒豆子撒灰圈

  在汉中地区的洋县、城固、西乡、南郑县的农村里,至今流传着二月二炒豆子,撒灰圈的风俗。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清早,妇女们先把草木灰装在簸箕里,一手端簸箕,一手拿擀面杖敲打簸箕边沿,使灰徐徐撒下,边撒边念道:“二月二,灰簸箕;毒虫逃,害虫避;树木长,禾苗齐;人寿年丰万事吉……”绕住宅、场院撒一圈(最早期还要在田地边上撒)。据说,这灰圈撒后,可避免蛇、蝎和其他毒虫之害。

  还要拿些豆子、苞谷、糯米等放在锅里爆炒成花,让孩子们吃,意为要将害虫炒死、咬死,以保本年庄稼不受虫害,得以五谷丰登。这一天,人们还不在井中打水,说“怕惊了龙王”;不动土(包括耕耘),说“怕伤了龙鳞”;妇女不做针线活、不钉钉子,说“怕伤了龙眼”等。此俗在农村根深蒂固,流行至今。 

二月二撒灰圈的传说

  二月二撒灰圈的风俗,还伴随着一个奇妙的传说故事,至今流传。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个庄稼人叫张簸箕,为人勤恳善良。有一年,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冬天,他去打柴时,在林边发现一只快要冻死的啄木鸟,急忙把鸟揣在怀里带回了家。他那胸脯上的体温,使啄木鸟复活了。又经他的精心喂养,三天后这只鸟完全好了。于是,在一个晴朗的午间,他又把鸟送回了丛林。

  次年正月的一天,一个白发银须的老者来对张簸箕说:“今年害虫成灾,人畜伤亡惨重,五谷遭害,遍地灾荒啊!”

  “啊!这……”张簸箕大惊。

“倒有个办法镶改,不过……”老者欲言又迟疑起来。 

“有啥办法,请老伯赐教!”

  老者思索了一下便说:“记住,二月二龙抬头,万物复生,百虫始出。只要在这天清早,你将草木灰撒在田地和住宅周围,可保你人畜平安,五谷无损。”

  “多谢老伯赐教,不知……”

  “不必多问。你对我有救命之恩,故而报答。”

  老者欲走,回头又叮咛说:“此乃天机,不可泄漏;若传他人,短寿十年。”言罢,老丈化清风而去。张簸箕心想:“全村.都是穷苦农民,皆靠种庄稼活命;若是五谷无收,那不知要饿死多少人呀!”他不顾自己,便连夜将此事告诉了全村乡亲。

  二月初二清早,家家户户把草木灰撒在了田地及住房周围。结果,这年许多地方遭了虫害,只有撒过草木灰的这些村庄人畜两旺,五谷丰登。后来,人们年年如此,并拿簸箕端草木灰,用擀面杖(俗称擀面杖为“白胡子老丈”)敲击,以纪念老丈和张簸箕。

寒食节与清明节

  寒食节即冷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两天,民间不举烟火,遍吃冷食。此俗始于晋文公(重耳)为纪念介子推。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在逃难时,随臣介子推割股尽忠,后来不肯做官,带母隐居绵山(今属山西省),晋文公数次派人去请不到。晋文公欲报割股之恩心切,听人建议,下令三面放火,欲逼出山。谁知介子推母子相抱而亡,文公极为悲伤。在隆重祭丧之后,下令每年此日全国禁火两天,表示悼念(这一天正是清明节前一日),又改命绵山为介山。晋国群众,每年到这一天宁吃冷食而忌生火。后来,各朝代皆沿袭寒食禁火的制度。唐人韩拥《寒食》诗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人五侯家。”宋人王禹的《清明》诗也说:“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肃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的一个,也是一个祭礼节日。作为节气,它与我国农业生产有着紧密关系。每年阳历四月初或三月底,太阳黄经十五度时交节气。从此,气温回升,天气变暖,树木发芽,禾苗开始长叶,大地返青,呈现出勃勃生机。作为农耕的节气,在周代就已确定,但作为节日,却是在介子推死后才有。

  汉中人,最早也有寒食不生烟火吃冷食的习俗,后来把清明与寒食混为一个节日过了。人们在上坟祭祖之后,全家(甚至全族人)把带到坟地的食品拿出来,让大家席地就餐,饮凉酒,吃冷食。有些人家,在清明前喜欢全家人到郊野踏青(故又称清明节为踏青节)。大家爬山、跑沙滩之后,把带来的食物、饮料摆起来,大家围坐一起吃喝说笑,边享用,边眺望山川景色。啊!清新美好的大地,生机勃勃,令人陶醉,令人振奋!

四月初八驾毛虫

驾毛虫,就是驾走、驱逐走之意。

  驾毛虫的风俗,在汉中各地都有,尤其农村里(过去)最流行。因为,过去农民多为贫困之家,多以低矮的茅草房为住宅。俗话说“没有三年不漏的茅草房”,这种房是年年补漏,年年漏,潮湿易腐。当天暖气温上升之时,腐草中常生黑色毛虫。这种毛虫,虽无大毒害,但满屋里乱爬,使人厌烦。苦于无法防治,人们就想借助神佛之力驱除。

  农历四月初八,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诞生日。凡有寺院的地方,都要举行仪式纪念佛日,如设斋、用香汤洗佛等。在这天早晨,家家都裁纸写偈(吉)语,有的还画符条贴在堂屋、厨房、卧室门外的墙壁上,想借助佛力,把毛虫送到深山(原始无人烟的地方),此法叫驾毛虫。

  这种驾毛虫的偈(吉)语条叫偈贴。写时,裁约二寸宽、尺许长的黄纸条,用朱笔在上面写偈语或画符。常见的偈语有五绝、七绝两种。如:

“佛生四月八,毛虫今日驾, 

驾在深山外,永世不回家。” 

“四月初八佛降生,老君骑牛上天宫,

玉皇赐把降魔剑,先斩蛇蝎毛毛虫。” 

“四月初八佛祖生,佛法无边通天灵, 

今日驾走毛毛虫,保我人寿五谷丰。” 

诸如此类的偈贴、符条很多,这里不多述记。 

农历四月初,天气已渐热,也是茅草房生虫的时候,故而人们在此时驾毛虫。当然,这种做法,只是一种心愿。现在,农民富了,住房条件变了,毛虫不见了,驾毛虫的风俗也消失了。

端 阳 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端阳节或称端午节。汉中人过端阳节,除要备办雄黄酒、煮粽子、炸油糕、煮大蒜和鸡蛋外,还有很多有趣的活动,至今流传。

  扎艾虎

  初五天麻亮,人们就奔往田野、山岭割艾蒿和菖蒲(城市里,天一亮就有出售的),扎成艾虎与蒲剑,悬挂于门楣之上,群众说可以驱瘟疫,除邪魔(实有药用价值)。农村妇女,还用大红纸剪小人(家里有几个人就剪几个小人),倒贴在水缸上,据说,可免火灾(实是提醒家里所有的人,都要常记缸内多储水,防火灾)。

送 节  

这里的风俗,过端阳节,晚辈要给长辈送节。例如新婚后的青年人,要给丈人丈母去送节(又叫拜节)。礼品除酒、糕点等之外,一般要给丈人丈母送一件衣料(夏天穿的,送过三年之内就可以不送了)。现在,订婚起就开始送节,这是一些年轻人为讨好丈人丈母,婚事不再受波折而为罢了。

  有些子女,在节日期间,也要给另住的父母送节,礼品多为夏日穿戴的衣物,以表示对父母的关心。还有学生给老师送节,除送大肉、绿豆糕和枇杷等水果外,再送上束修(即薪水)。除此,一般人端阳节时不送礼。

  刁香包

 戴香包(即香囊),是个传统风俗。端阳节之前,姑娘和小媳妇们就忙着用彩色绸缎和五色丝线,绣制成各种小巧玲珑、工艺精美的香包,如花瓶、龙舟、童子坐莲以及鸡、兔、狗、猫、猪等飞鸟走兽香包,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香包内装有香草、苍术、川芎等中药)。香包除自己佩戴,还作为礼品馈赠好友、情人。据说,戴香包还可避污浊之气,驱逐蚊蝇,有益于身体健康。

  端阳节下午,靠近汉江的人们,人人佩戴香包,游玩于汉江边的树林、河滩,兴高采烈,笑声朗朗。这时,大有香包比美之势。大家约定俗成,青年男女之间,不管认识与否,只要看上对方的香包,冷不防刁起就跑,被刁者引为快事,证明自己的手艺高。为了让同伙注意,故意虚张声势,装出追赶的架势。一刹时,河滩上,树林里你追我赶,嘻嘻哈哈,非常热闹。

 拴百索

 百索又叫长命索。拴百索也是汉中人过端午节的一个风俗。早上,主妇们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线合成一根细索,拴在七岁以下孩子的脖项、手腕、脚腕上,叫拴百索。据说,能驱邪避疫,能使孩子健康成长,长命百岁。除母亲为自己孩子拴,有些老奶奶也给邻居、亲友孩子拴百索,以示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所以,有些孩子的脖项、脚手腕上拴多条线圈圈。

 汉江龙船

 划龙船,是汉江沿岸南郑、城固、洋县人民过端阳节时的活动之一。过去,各地都有船会,准备有大、小船只,装上彩雕龙头和龙尾,挂红结彩。大船有锣鼓手、歌手,赛时助威,游时助兴。龙船的参赛者,头勒红、黄、白、绿、紫五色布帕,身穿五色背心,各执桨板,按色分船。每船七至九人,一人高唱指挥,其余合力划船在江上竞进,胜者受奖。这时的汉江上,锣鼓声、号子声和一河两岸看热闹的欢笑声和助威声,真是锣鼓喧天,彩旗招展,人声鼎沸,浪花飞溅,热闹赛过年。正如唐朝张建封《竞渡歌》所描写的:“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瀚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赛后,便是自由划船玩耍,有游泳戏水者,有竞游献技者。在洋县一带,这时人们还在船上奏乐唱乱弹、唱曲子。江面上锣鼓阵阵,管弦嘹亮,清脆而婉转的歌唱,使游人留恋忘返。

  赛龙舟,既是群众文化娱乐,又是一项体育活动。前些年因故中断(有人为的和自然环境变迁的原因,如汉江上游南郑段河床升高,河水太浅),近些年,一些地方又逐年恢复了活动。 

戴香包的由来

  端阳节戴香包,是汉中人民的传统风俗。节前,妇女们就动手做香包,除自己佩戴之外,还给家里的孩子、兄弟、姊妹做,并以香包为珍贵礼品馈赠亲友、情人。据说,戴香包可以避瘟疫,预防疾病。汉中人戴香包的来历,还有个传说故事,代代相传。

  相传,古时汉中盆地,是个一片汪洋的龙潭。自夏禹治水,凿开了黄金峡,大水退人东海之后,汉中盆地变成了一个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气温湿润,物产丰富的地方。人民生活虽然富裕,但有一灾难躲。每年夏季,都要发一场可怕的传染病,来势凶猛,死人甚多。所以,人们每年在夏粮收罢,秋种下地后,都扶老携幼,带上粮食到山区去避灾,待三秋之后方可回家。

  有一年,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云游到汉中上空,发现一年轻妇人,背上背着一个大孩子,手上拉着一个小孩子,艰难地涉水过河。这时,突然洪水咆哮而下。浪高三尺,水流加紧,眼看母子三人有被洪水冲走的危险。在此紧急之时,只见那妇人摔开手里拉的小孩,不顾小孩子的惊呼,竞紧抓背上的大孩子,直向岸边扑去。铁拐李觉得奇怪,急用拐杖将小孩子挑上岸来。仙人落下云头,来到河边问明过河的原因后,斥责妇人道:“你背大孩子,摔开小孩子,难道这小的不是你的亲骨肉?”那妇人指着大孩子说:“这是我收养的孤儿,他父母去年都死于瘟疫。这小的虽是我的亲生,但我怎忍让人家断根呀!”妇人伤心地将小孩一把搂在怀里。

  仙人听罢,暗自点头赞誉道:“人间的好心肠啊!”说毕,随即从葫芦里取出一包药递给妇人道:“你将此药带在身上,可保你一家不受瘟疫之害。”言罢,化作一阵清风而去。小妇人惊喜万分,知道遇了仙家。她急忙回家,将仙药分成了许多包,除自己留了一包,其余全分送给了邻里和乡亲们。这天,正是五月初五日。

  真是济世仙丹,妙手回春。从此,凡有药包在身者,不但本人无病无痛,而且连闻到药气的人也免于瘟疫传染。为了使更多的人不受瘟疫之害,那妇人每年五月初还要用布作一些小布囊,内装草药,再和仙人赐的仙药包放在一起,使其受到仙药的感染,然后再分送给人们。渐之,人们都仿其做法,年年做药包相送。年长日久,约定俗成,逐渐由送药包演变为送香包;简单的药囊也演变为精美的艺术品了。

  后来,这地方虽无瘟疫发生了,但人们仍每年端阳时要送香包以示纪念。戴香包的风俗,也就代代相传了。

六 月 六

  农历六月初六日,古称天贶节,民间叫曝晒节。在其它地方,人们对六月六这一节日并不在意,而汉中人却很注重,至今流传着许多六月六的民俗活动。

  盼六晴

  有民谣说:“六月六,日头红;粮丰收,人无病,晒了衣物不生虫。”据说,这一日天气晴朗,连竹、木、果树都会少生虫害。除此,家户还要翻箱倒柜,把家里的衣物、种籽等都要拿出来晒一晒。据说,晒了不生虫,不易坏。过去,有钱人家都要将毛、皮、绸、缎等衣物晒一天。棉的单的,花的素的晒一院子。既有防霉、防虫的作用,也有显示富有的意思。而穷人家多是拆棉袄为夹衣,夹衣变单衣,没有积存者除将唯一的少量籽种晒一下,再也无物可晒。据说,有个穷秀才,在六月六这天躺在烈日下,赤身露腹晒了起来。别人问他何故,他说:“我无衣帽可晒,只好晒一晒腹内的锦绣文章。古今的事物虽在书上记载,却在我腹中储藏,晒一晒也免得霉烂了。”由此,寺院里僧人也把经书搬出来晾晒了。如洋县智果寺,每年都要举行晒经大会,唱大戏三天,热闹非常。另一说法,说晒经的风俗,是由于唐僧取经回来时,在渡通天河时打湿了经书,在岸上晾晒的这天正是六月初六日。

  炒面茶

  汉中农村特别是洋县、城固县的农村里,六月初六早上,四处飘散着炒白面的香气——家户都在炒面糊茶。何谓面糊茶?就是将白面粉放在锅里,用徐火慢烧,勤翻炒,待面粉变为淡黄色时即成。用时,将熟面放在碗里,用开水冲搅后(稀稠相宜),加白糖食盐均可。据说,喝了六月六的面茶,可以消积和胃,不拉肚子(腹泻)。所以,这天早上也有些农家将臊子加进面茶里当早饭。

  串麦索

  串麦索的风俗,农村较多。每年六月初五日,作母亲的人先选些上好的麦粒,用红水浸泡。初六早起用红线一粒粒串起来,给1~3岁的男、女孩拴戴在脖项(如项练)、手腕、脚腕上(讲究男左女右),叫拴麦索。据说,拴上麦索能使血脉疏通,强壮骨骼,孩子常年无病或少病,健康成长。

  送斗篷

  一般逢年过节,都是子女为父母拜节、送礼品,以示孝敬。汉中平川地区,作父母的在六月六要给女儿、女婿送草帽(新婚后第一个六月六)。要买白细上好的帽子,再用红丝线合成细索作帽带,这天给女儿、女婿送去,以示对女儿、女婿的关心。而巴山地区群众,在六月六这天,却要给女儿送斗篷(女儿女婿各一顶)。这种斗篷,是用竹篾和蓼叶编制的(大部是自己编制的),讲究美观实用,以备遮雨。这大概是六月之后,山区雨量多起来的缘故,人们才送斗篷为节日礼物。

七 月 七

  夏历七月初七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乞巧节。七夕作节日,早在战国时期的楚怀王时期就开始了。此节和我国传统的耕织生产有关。《考工记》的注释中说:“因祭机之杼,以求工巧”。因为传说中七夕是牛郎织女相会之期,姑娘们想从织女那里求得更多的智慧和织布技巧,从而才形成此俗。

  乞 巧

  乞巧节,是姑娘们的独有佳节,也是姑娘们欢聚的良机,尤其在封建社会,姑娘们只有这一年一度的欢聚。在汉中平川地区,久有传统的乞巧风俗。在农历七月初一二,未婚姑娘们就相互邀约,办置乞巧节。七月初五至初七三天为乞巧节,姑娘们聚集某个姑娘家里,各拿些菜蔬和米面,同吃同住在一起活动(一般为七个大姑娘)。

  在神龛上设巧姑娘牌位,每日烧香燃烛,敬献供果。其供果,皆为姑娘们用面捏作的各种瓜果,如佛手、桃子、桔子、西瓜等,上涂色彩,精巧美观。每晚,姑娘们围坐在神龛前一起乞巧,唱乞巧歌(佛歌调):

年年有个七月七, 

七个姑娘乞巧哩; 

巧姑娘娘显灵气, 

教我裁剪好手艺。 

教我织绫罗,

  教我绣锦衣,

  教我描画与针刺……

  另一活动是,七月七这天晚上,放一大盆清水于屋中。在灯烛下,姑娘们掐豆芽杆往水中丢,使其在水面呈现出各种花、草、文字图案,看谁手艺好,称为“掐巧”,或坐在无光亮处剪纸、穿针,以试其每个人的聪慧和巧手。

  鹊桥会

  在秦、巴山区,七月七这天姑娘们不办乞巧活动,而是在初六这天,悄悄地抓几把粮食抛向林间喂鸦鹊(即乌鸦和喜鹊)。人们说,鸦鹊初七都要去为织女和牛郎搭鹊桥,喂好鸦鹊,好让牛郎、织女早相会。据说,七月初七这天山里很少看到鸦鹊。初七过后,鸦鹊都成了光脖子,是被天河的风吹掉的(实因节令鸦鹊换毛)。

  初七晚上,姑娘们聚集在场院或山坡上观看银河鹊桥,讲述织女牛郎的故事,或唱情歌,倾叙自己的美好愿望。她们不但是盼望牛郎和织女相会,而且也包含着自己的心愿:将来找个如意的女婿,过上幸福生活。如唱道:

银河宽,银河长, 

隔断牛女不成双; 

只盼七夕鹊桥会, 

深情厚爱叙衷肠。 

七月十五放河灯

  农历七月十五日,古称中元节,又叫盂兰会,为释教的佛事日,也是民间的祭祀日。汉中过去各地都有放河灯的风俗,如汉江、褒河、渭水河、濂河等各大渡口,每年七月十五日晚都要放河灯。据说,此风俗在明、清时极盛,到民国初年还有出现。后因军阀混战及天灾,人民生活到了最低限度,这种活动也就随之消失了。

  相传,一年河水暴涨,有一船渡江时被打翻,船上的人全部遇难。死者家属们,在中元祭祖时,也到河边烧纸,并送灯给亡孤。年长日久,便形成了放河灯的风俗。

每年这天傍晚,一些较大的渡口都是设坛、张幔、举行祭祀。此活动,皆由各渡口的船、桥会牵头举办,各地乡绅和群众协助,甚为隆重。有些地方,还要请僧、道诵经,从十三到十五日连续三天,向河神祈祷:不要动怒、兴风作浪、翻船溺人。 

十五日晚,僧道教徒聚集渡口,击鼓鸣钟,吹奏佛乐。由乡绅或船、桥会会长领头祭祀河神之后,命人将备好的数以千计的小木碗,内装黄蜡油捻子,逐一点燃,投放河中。刹时灯随水流,满河星明,漂漂荡荡,忽明忽暗。是夜,沿河两岸观灯者人山人海,直至灯碗远去,灯光隐灭方归。南郑县的上水渡、城固县的柳林渡、洋县的智谢渡等地最盛。

中 秋 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这个节日,之所以又称为中秋佳节和团圆节,是因它不但有许多流传广泛、情节美妙、感人至深的神话故事,而且是时逢秋高气爽,百草结籽的收获季节,自然界的丰硕景象与人们喜悦的心理状态,都极富有诗情画意,故有“月到中秋分外明”和花好月圆之美谈(比喻)。汉中中秋节,更是富于乡土情趣。

拜 节

中秋节是汉中人三大节之一,人们非常重视(一年三大节指春节、端阳、中秋三个节日),作儿女(另住异地)的都要到父母家拜节(也包含着合家团聚之意)。特别是新婚女婿,必须和新娘一路回去给丈人丈母拜节(现在,订婚后男娃就要拜节,据说,它预示着花好月圆的美意)。其礼品,除节日食品——月饼、水果之外,还送些补、益佳品,以示对老人们的关心和爱护。中秋这天,家户都是丰盛的菜肴和美酒,除招待来客之外,主要是合家团聚,吃团圆饭。

 祭 月

 祭月的风俗,是由历代帝王的春祭日和秋祭月演变而来。过去,上自皇宫官府,下至庶民百姓,对祭月活动,皆是虔诚而庄重。汉中人每逢八月十五日晚上,家户都在院子当中置一张方桌,摆上各种月饼及柿子、核桃、葡萄、石榴(不要张口的)和栗、枣等水果(要挑选圆个的)。有些农户,还要摆上洗净的白藕和大南瓜,桌中竖一束鲜花。整个供品,讲究一个“圆”字,是取团圆之意。过去,还要焚香、燃烛,请月光普萨(嫦娥)与民同享丰收果实。有童谣说:

八月十五月亮圆, 

家家户户盼团圆; 

枣儿圆,果子圆, 

圆圆的月饼香又甜, 

吃得娃娃肚儿圆。 

  赏 月

  赏月,原属上层人士的消遣活动。在中秋之夜,蓝天明月,气爽适人之时,达官贵妇,富豪之家,聚家团坐,借观赏明月,品尝精美的月饼、水果,谈天说地,饮酒作乐。一些文人雅士围坐一起,观月谈天,饮茶咏月。也有托月抒情作赋吟诗,抒发感时伤世、思念亲友之胸怀,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和“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王建)等名句,至今流传。

  民间赏月,不过是家人团坐一起,分享瓜、果、酥饼(过去的农家,多是自做月饼,即用糖或芝麻、核桃做的油饼,亦称为月饼),望望明月,给孩子们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思念在外未归的亲人,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送月饼的传说

  汉中人每逢中秋节,由八月初十起,亲友之间就互送月饼和瓜、果拜节。邻里之间,在十五晚上祭月已毕,也要端些瓜、果、月饼相赠,以示祝愿其合家团圆,共享“八月其获”之意,故而民间称中秋节为团圆节、收获节。

  过去的月饼和当前的月饼,最大的区别在于——贴红绿纸,就是在每个月饼的底部,要贴一张红绿纸方块。这风俗,直到70年代末才逐渐消失。为啥要贴一方纸?民间流传着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送月饼的传说。

  据史书记载:元王朝对各族人民(特别是汉族)实行残酷的压迫和血腥镇压,贵族和帮凶(走狗、汉奸),可以随意“滥刑虐政,暴敛急征”,“强奸室女,杀掠人口财产”,从而激起了各族人民的不断反抗。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又强行社疃组织:规定“五家一连,五十家一社”,连、社均派人驻管(群众供养),不得自由行动、议论、聚会。一家犯法,全连受诛杀。同时,还规定夜晚不准关门,五家用一把菜刀等。后在白莲教等组织带动下,群众进行了有计划的起义。

  这年八月十五,人们借中秋佳节送月饼之时,饼内暗藏传单,约定十五日夜同时动手。有民谣说:“杀鞑子(压迫者),灭元朝;八月十五,家家户户齐动手。”后来,人们为纪念这一反压迫的壮举,每逢八月十五,还是互送月饼。

  不过,人们把传单改为了一张彩色纸,并由里边移沾在饼底部。这不但使其后人不忘传单的意义,而且增加了月饼的美感。

话说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日,是我国人民传统节日之一的重阳节。其历史久远,流行地域广泛,全国人民皆有过重阳节之俗。不过,各地区因地域环境、生活习惯不同而略有差异。

  何谓重阳?因我国古人把矛盾运动中的万物,统统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太阳,月为太阴;山为阳,水为阴;男为阳性,女为阴性等。数字单数为阳数,双数为阴数。九月初九日,乃两阳相迭,故称为重阳。

  因何重阳为节日?相传东汉时,汝南人桓景,随仙人费长房学道。一天,费对桓说:“今年九月初九日你家有大祸。”桓景惊问:“何以能禳改过?”费说:“初九日为家人各缝绛色布袋,插进茱萸缠于臂上,登高处饮菊花酒消之。”桓景依法而行,初九一早带全家人出门,傍晚回家。果然,家中鸡犬牛羊一时暴死,全家人却安然无恙。从此,人们仿其做法:每年九月初九日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以求平安,久之,便形成了九九重阳节。由宋代诗人苏东坡之佳句“登高作重九,蛮菊秋未开”看,重阳节之形成久远矣。

  有这样一首民谣:

九月九,喝辣酒, 

吃糍粑,爬山头; 

舒筋活血增体力, 

保你能活九十九。 

这是汉中人过重阳的习俗。九月九这天,人们除登高望远,漫游江湖之外,家户都要喝辣酒——即茱萸酒(俗称树辣子)。这是一种味辛辣的药材,有清热祛寒、舒筋、镇痛之功效。据说,喝了此酒,还能驱疫避邪。在汉中西部地区,人们还要作糯米糍粑,以自食和馈赠亲友,大有“同庆丰收,共享其获”之意。

日月轮回转,年年过重阳。 

秋菊遍地开,唯独今日香。 

而今,国家强盛,社会和谐,人民已是过着小康生活。过重阳节,不再是简单的喝辣酒、吃糍粑了,而是更注重生活的质量,注重健康了。

  农历九月的汉中,天高云淡,风清气爽,瓜老果熟,稻黍归仓。人们在熬过酷暑炎夏之苦,收获繁忙之劳后,值此气候宜人,农事消闲之际,正好放松散心,驱劳休息。所以,每年的重阳前后,人们纷纷走亲访友,出外旅游。城市、乡村,到处呈现着一派喜悦又热闹的景象。有道是:“一母十弟兄,好爱不相同;有喜食长面,有爱啃烧饼;吃的虽不一,目标却相同。”旅游者亦是如此:喜文爱艺者,邀友登高,欢饮畅谈,说古论今,舒怀吟唱;喜欢运动者,则结伙越野,跋山涉水,挥汗驰骋,坚其意志,壮其体质。有全家人扶老携幼,游于郊野,围坐于林边草地,叙说家史或长幼逗趣,尽享天伦之乐。有的偕妻领女漫游于江河之畔,戏嬉于沙滩树林。有谈情说爱者,有席地野炊者,欢笑声声,高歌迭起,尽享着人间欢乐,尽享着大自然的恩赐。真是:

九月菊花遍地金,秋色美景最迷人。 

欢笑郊野心扉开,舒怀健体增精神。 

创业路上再奋进,幸福生活日日新。 

但愿岁岁重阳美,人人健康保青春。

寒衣节

  农历十月初一,民间称为寒衣节、鬼节。农历十月,已到初冬,天气日渐寒冷,人们除自己需加御寒衣服,同时也会想起在外的亲人。寒衣节的风俗,来源于“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的故事。

  相传,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成千上万的民夫,远离亲人到嘉峪关一带去做苦役,许多人被冻死异乡,尸骨抛于外地。其家属每年十月一日都做些纸衣焚烧,意为在外的亡灵送寒衣,好过冬。时间一长,便形成了寒衣节风俗。

  汉中人对寒衣节也很重视,至今流行。每年十月一日,人们都要准备纸钱,粘糊一些纸衣服、帽子、鞋、袜(男、女各式,色彩不一)。傍晚时,在道旁路边用草木灰划圈(欲给几个亡故者送,就划几个圈),然后将纸衣、纸钱分烧在灰圈里,并写有姓名的纸条一并烧掉,使亡魂按姓名来取,其他亡魂不得乱拿。人们除给亲人送纸钱外,还要另外给一些孤魂野鬼烧些纸钱,以示怜悯。

  据说,清明节是收鬼节,十月一则是放鬼节(这是迷信)。认为人冬以后,夜间行人稀少,鬼王放饿鬼出来阻碍人间生活。所以人们为饿鬼孤魂烧些纸钱,也是为免鬼魂的扰乱。过去,各地都有孤魂庙,十月初一为孤魂会。

腊 八 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日,俗称腊八,上古时候称腊日,公元前的殷代称这一日为清祀,周朝称大腊,把十二月叫做腊月。历代的冬祭大都沿用汉代规定的腊八这一天。吃腊八的风俗,全国很多地区都有。相传,它来源于佛教的成道节。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得道成佛之前,来到北印度的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的尼连河附近时,由于这里荒无人烟,加上酷热难熬,一时又累又渴又饿,终于昏倒在地。此时被一牧羊女发现,便把自己带的干粮和舀来的泉水用火烧煮后,一口口喂给释迦牟尼吃。因牧女的干粮里有多种杂粮、野果等,味美而富有营养,释迦牟尼吃后,霎时恢复了元气,于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后来每到腊月初八,群僧集会,诵经演法,喝糯米粥以示纪念。这习俗距今千余年,遍及城乡。史载:“东京诸大寺以七宝五味和糯米而成粥,人家亦仿行之”。此后,每逢腊八,不仅朝廷、官府要做大量的腊八粥对寺院僧侣施舍,民间也仿效做腊八粥为食,从而形成腊八粥的风俗。

  另一民间传说,说吃腊八粥的风俗来源于刘秀的故事。说刘秀逃难时民女给他杂合粥吃,救了他的命。他当了皇帝后念念不忘,每逢腊八要吃一顿杂合粥,以示纪念,后来传至民间而形成风俗。

  还有一说法,认为此风俗来源于古人岁终祭祀活动。历代冬祭都是在腊八这一天,人们要把一年中辛勤劳动所获的果实,全部(各种粮食、蔬、果等)拿作供品,先敬祖先,后作饭肴食之,意为与祖先共享丰收的欢乐。

刘秀与腊八粥的传说

  相传,汉光武帝刘秀原是个商人。王莽篡位后,到处捕杀姓刘之人。刘秀逃出长安,欲回襄阳老家。他翻过秦岭,途经汉中洋州时,饿晕于道。适逢一讨饭老头路过,将刘秀扶起,并把讨来的半罐残汤剩饭给刘吃。刘秀吃罢,顿时精神抖擞,赞口不绝:“好饭!好饭!”并向老头千恩万谢,说日后一定报答救命之恩。后来,刘秀当了皇帝,一晃几年过去了,每日山珍海味、玉液琼浆,吃腻了胃口。一日,他忽然想起当年老头给他吃的“杂合粥”,觉得美味无穷,口涎欲滴。于是,他立即降旨命御厨作杂合粥。御厨按其吩咐,精心做了一碗粥送上。刘秀一尝,大发雷霆:“哼,好大的胆子,你敢糊弄孤家。斩!”御厨被推出去斩了。又命侍臣另选名厨,但另选的厨师做的粥,仍不如当年那老头的杂合粥好吃。后来竟行文全国,命各地方官选荐名厨。就这样,荐来一个名厨师,只做一碗粥就被杀了,被杀者个个口喊冤枉。连续几年,不知杀了多少有名的厨师。

  这年腊月初八日,刘秀正在后宫饮酒观看妙舞,侍臣启奏,有一人自称名厨,专做杂合粥。刘秀一声“传!”侍臣引来的却是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头。“你是什么人?”刘秀生气地问。老头把手里提的一个瓦罐扬了扬说:“陛下认识它吗?”刘秀定神一看:“啊,这不是当年救命的老头吗……”刘秀忙赐座,并说曾多次派人寻访恩人不着,今日要实现当年的诺言——报恩。但老头对刘秀的封官、赐金都婉言谢绝了,只说:“我来见陛下,并非图报。只求皇上开恩,再不要叫厨师为你作‘杂合粥’了。”“噢,这是为何?”刘秀觉得有些奇怪。“因为,当年皇上吃……”老头停顿了一下接着又说:“皇上当年吃的‘杂合粥’,是我东家一碗,西家半碗讨来的,本非美食佳肴。由于皇上在饥饿之中,吃什么都觉得香。有道是‘饥不择食’,‘一饱百不贪’嘛。现在,再高明的厨师也做不出你当年感觉到的美味了。望皇上不要再杀无辜了。”“这个……”“只求皇上恩准。”刘秀略一思索,不自觉地道:“有道理!”“谢陛下。”老头谢罢,扬长而去。从此,刘秀再也没杀过厨师了。这天是腊月初八日。为了纪念这一教训和怀念老头的救命之恩,刘秀降旨,每年腊月初八日宫廷内吃一顿杂合粥。后来传至民间,便形成了腊八粥。

宝娃与腊八粥的传说

  腊八粥在陕南原叫杂合粥。吃杂合粥的风俗由来,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哩。

  从前,汉江边住着一户姓金的人家。男的叫宝娃,三十来岁,从小就好吃懒做,只知贪玩。媳妇叫腊花,聪明能干。但在那封建社会里,腊花怎敢管丈夫呢?宝娃不听腊花的苦劝,每天和一些酒肉朋友东酒馆进,西赌场出,卖田地,当家具,大肆挥霍。不几年,就把他父母留下的一份家产败光了。

  这年腊月,眼看春节将至,有钱人杀猪宰羊,赶办年货,苦寒人家也碾米磨面,准备油盐,金宝娃的家里,却是米净面光,无有下锅粮。他看着冰锅冷灶,眼望流泪啼哭的媳妇,心如刀绞,悔恨不及,想着想着,不由得也哭了起来。正在这时,邻里乡亲们你端一升米,他送一碗面,有送豆子、苞谷米的,也有送蔬菜、油盐的。乡亲们语重心长地又劝导,又安慰,使得宝娃羞愧、痛心,表示要重新做人。腊花想了想,便煮了顿米、面、豆子、蔬菜在一起的杂合饭,意思是:吃顿杂合饭,永远记心间。这天,正是腊月初八日。从此,宝娃下狠心改去恶习,克勤克俭,发奋劳动过日子,后来竞成了有名的富户。为了不忘过去,每年腊月初八日腊花都要煮一顿杂合粥让全家吃。人们将此事越传越神,成了脱贫致富的象征,每年腊月初八都煮“杂合粥”吃。年长日久,形成风俗。

迎春扫舍

  扫舍,是汉中地区久有的传统风俗,至今盛行。

  扫舍,就是清扫房内的尘土和积垢,是春节前的一次大扫除。它不但有益于人身健康,而且含有“辞旧岁除去千般旧,过新年迎来万象新”之美好意愿。

  每年农历腊月二十日至二十八日为扫舍期,年年不忘,家户必扫。扫舍时,将房内所有家具、炊具、用品、食物、衣被等都搬放在院子中间。扫者,戴草帽、口罩、穿罩衣,手执长柄扫帚(多用活竹梢扎制,长竹竿为柄),先扫屋顶、房檐、墙壁,后再清扫地和擦洗门窗。所有家具和炊具,都要在外边涮洗、擦抹干净方可进屋。因群众忌讳把先一年的陈灰和污垢带进屋里,故有“陈垢不进屋,长年无病苦”之说。

  同时,家庭主妇还要把盖用过的被褥、床单、门帘、台布等拆洗一遍(独身汉也要请人拆洗),使其过年时有焕然一新之感。有一首童谣:

腊梅绽,要过年, 

妈妈成天忙不闲。 

擦箱柜,拆被单, 

洗衣服,涮锅碗。 

她不让一件脏物过大年。

  过去,有人说扫舍是为了迎接新上任的灶爷(据传,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灶神回天宫,三十日又回来),这只是一种传说。实际上,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扫舍除污的必要性而形成的习俗。人们懂得了春到阳生,万物发萌,是各种细菌繁殖的时候,虽然平时早起洒扫,但难免有扫不到的地方,一年之中会积不少尘土和污垢。只有通过一次彻底扫除,才台旨杜绝病菌和害虫的繁衍,对冬春常发病的预防起到重要的作用,从而达到少病或无病害之目的。

  扫舍,是一个讲卫生,讲文明,有利于我们这个民族繁荣昌盛的风俗活动,值得发扬、提倡。

杀年猪与“吃庖汤”

  杀年猪与吃庖汤,是汉中(特别是巴山地区)各地群众过春节时的一个传统风俗。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叫“年”,每年腊月出来伤害人畜,闹得人惶恐不安。有一年,人们合力杀了怪兽,共同分食其肉以示庆贺。为纪念这一事件,后来便以杀猪代之,故称杀年猪。久而久之,约定俗成,人们无论平日生活如何,家户每年都要专喂一头大肥猪,等到农历腊月(冬至前后最适宜)宰杀。

  杀年猪这天,主家将猪头、蹄、肝、肚、肠等全部杂件及部分好肉,焖、炖、熬、炒为美味佳肴,请来亲朋好友和邻居街坊在家共餐,群众称为吃庖汤或吃庖饭,取意是:亲如同胞,共同分享。即是以往吵嘴红过脸,闹过矛盾纠纷的人,这天也要有请必到,否则为失礼。通过吃庖汤,大家欢聚谈心,互相谅解,误会、隔阂、矛盾都会自动解除了。在新的一年里,大家恢复旧好,重建友谊,和睦相处,互帮互助。

  杀年猪时,还有个敬祖、孝亲的规矩。过去是先将猪头供在神龛上,焚香、叩拜敬过祖先之后,方可拿进厨房,表示不忘祖先的功德占现在虽不敬祖先(牌位)了,但孝亲的规矩仍流行。做儿子的杀年猪时,如果父母是分房另住不在一起生活者,除请父母到家里来吃庖汤外,还要给送一只猪后臀,以示孝敬。否则,会遭到邻里和亲友的议论、指责。 

庆  坛

陕南巴山地区(包括一些平川地区),很少有人敬奉佛祖、观音、送子娘娘之类的神佛。但许多人却信邪,家里供奉着坛神,群众称为小神、毛毛神。

何谓坛神?就是将一种小动物装在陶瓷坛子里,加盖后放在神龛上敬奉,称之为坛神。如蛇,就叫龙坛。壁虎,就叫虎坛。还有蛙坛、龟坛、雀坛等,每年更换一次。据说,这种神非常小气,却很灵验。你若说了它的坏话,或初一、十五不给它烧香,它就会在家里闹腾,给人找麻烦,如晚上屋里家具响,灶里火烧不燃以及发生吵架、生病等事。但坛神有个偏病,喜欢听酸话,爱看儿女情趣(这都是唯心的想象、联想)。所以,过去每年都要请“端公先生”(如神汉、阴阳先生)来家安神一次。除此,还有三年一小庆和五年一大庆的习俗,以安抚坛神,庆贺家中平安顺利和兴旺发达。此举,群众称为庆坛(亦有庆丰收之意)。 

庆坛活动都在冬季(年底)举行,仪式热烈而隆重。特别是有钱人家,其规模更宏大,更讲究(经济不宽裕之家也可简化)。庆坛仪式,分为请神、过关(此两项全系迷信活动,现已少见)、驱瘟、娱乐等。娱乐就是给坛神演戏,可根据主家的经济情况而定,多者可演三天。

  最有趣的是驱瘟,群众又叫赶猪。过去财主家庆坛时,赶猪的场面更为热闹风趣。在院子里搭彩棚,作为赶猪的活动场地。棚中间摆方桌两张,上边放置一头烫洗干净、掏去五脏的整头肥猪,焚香、燃烛、放鞭炮。端公先生手拿一个鼓胀的猪尿泡,主人在前边跑,端公随后赶,围着桌子转圈圈。端公嘴里唱着庸俗的酸词(把主人比成肥猪。据说,越骂的丑,主家越会兴旺发达),并不时地用尿泡追打主家,逗得围观者不断哄笑。

  娱乐,即端公先生们装扮成各种古代人物,穿上戏装演端公戏。一般是在堂屋中间铺一张竹席,戏就在席上表演。规模大,讲排场的,在院中搭小舞台表演。台上高搭彩棚,四面悬挂红灯,观众可四面围观。所演剧目,皆为爱情故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花亭会》、《刘海砍樵》、《天仙配》、《吕布戏貂婵》等一男一女的戏,故又称为对对戏。其词语通俗易懂,浅显风趣(有的甚至庸俗、低级、酸、脏)。据说,用低级趣味为取悦坛神。

  演对对戏,三五人就成。伴奏是一把大筒胡琴,一只竹笛和锣鼓。曲调只有“一字”和“二流”两种。但它节奏明快,音律悦耳,服装道具简单,化妆也不讲究。表演的特点是:大方、洒脱、风趣、活泼,富有陕南地方特色。演员出台后,不论扮演的是男是女,也不论是唱或道白,都是不停地、手舞足蹈地跳着,直到一个故事演完下台方停止。

  这里,庆坛时还有个请客不收礼的规矩。所有邀请的客人,上门庆贺时都不带礼品。即使过路的远方人,见主人说一声“恭喜了!”也会受到同宾客一样相待,吃住不收费。过去有些做小生意的人,背上货篓专门跟上端公先生走。哪里庆坛,他的生意就做到哪里,吃住不掏钱,烟茶主家管,群众称此为赶坛。 

祭灶及传说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为祭灶日,汉中人称为祭灶或送灶,是民间流传的一个传统风俗。过去,每年腊月二十三日晚,家户都要祭灶,供献灶糖(用麦芽做成南瓜状的专用糖)、灶饼(用好面粉做成的马、鸡、狗状的饼),多为主妇祭灶。她们边烧香边祝祷:“一盘饼,一盘糖,送灶王上天见玉皇;抛撒了米面我有错,千万莫对玉皇说……”有认错悔过的心情,也有恳求包涵,给家庭带来幸福的良好愿望。

  据说,灶君为司命神,是一家之主,能主宰一家的吉凶祸福。每年腊月二十三日,他要上天见玉皇汇报。一家来年的吉凶,就在灶王的汇报好坏。但灶君有个弱点——嘴馋贪吃。只要给他献供品,他就会报善不报恶。所以人们在祭灶时,还把灶糖给灶王(画像)嘴上抹些。灶王像两边的对联常写着:“上天言善事,下界降吉祥”,横额是:“有求必应”。这就说明了灶君的职权和人们的期望。现在虽然很少有人敬祭灶神了,但有许多关于祭灶的传说故事仍在民间流传。

  相传,宋朝有个大官名叫吕蒙正。在他年轻之时,家境贫寒。夫妻二人,度日如年。一年腊月二十三日晚上,他正在灯下读书时,听到妻子在灶前边烧火煮红薯边抱怨说:“唉!相公苦读书,妻子煮红薯;一年复一年,何日脱贫苦?”吕蒙正笑着说:“自古成大器者,必先吃尽苦头。”妻子叹口气,摇摇头说:“怕等不到你成名,我夫妻就会饿死了。”他为了逗得妻子欢喜,便说:“我只要祈求一下灶君,明年就会改变这穷困日子。”说着,他一本正经地舀了一碗凉水放在灶头上,又从灶内取出一节燃着的柴火当香,对着灶口祷告说:

一碗清水一股烟, 

打发灶神上青天; 

好话多说奏神王, 

佑我蒙正脱贫寒。 

来日若得凌云志, 

岁岁祭祀谢恩典。 

果然,第二年吕蒙正就高中了,后来官至一品。由此,家户仿效,岁岁祭祀,逐渐便形成了祭灶的风俗。 

灶王爷的传说

  关于灶王爷的来历,民间流传着许多故事,仅汉中地区就有多种。例:

  相传,从前有个皇帝,昏庸无道,不理朝政。每日只知寻欢作乐,醉酒贪杯。宫廷里三宫六院,山珍海味,玩腻、吃腻了,还带上侍从到民间去游逛逍遥。

  一天,他到郊外游逛时忽闻一股异香。他顺着香气来到一家人的厨房,见一位美貌的姑娘正在蒸馍,笼里飘出浓香。这个皇帝,既是个贪色之徒,又是个贪吃的馋嘴猫。他急不可待地上前讨要,这姑娘顺手从笼里取出一个白馍放在灶头上,未搭话又去干活了。这皇帝就像饿狼似地,一把抓起馍就尝,嘿,真是香人七窍,美味无穷。他一把拉住姑娘,要姑娘作他的妃子,进宫去每日给他做香馍吃。姑娘不肯,他便喝令武士:“快把她给我拉上走,真不知好歹!”“谁敢动!”姑娘一声怒斥,竞把武士们镇住了,都站到那里像树桩,一动也不动了。姑娘怒视皇帝:“哼,你身为国王,不知为国为民效力,却只贪享用。你既嘴馋爱吃,我偏要让你永远只能闻到香气!”说着,一掌将皇帝打贴在了灶旁的墙上,再也下不来了。姑娘笑笑,飘然而去。武士们急把皇帝从墙上往下拉,但扯下来的都变成了张张废纸。这天,正是腊月二十三日。据说,这个姑娘是观音菩萨变化的,后来奏明玉皇:念他当过皇帝,便封他为灶王。从此,才有了灶王爷和祭祀的风俗。

  另外,民间还流传着灶君是比干的传说。相传,殷纣无道,屈杀忠良,比干丞相冒死进谏,被挖心而死。后来姜子牙封神时,比干被封为灶君,专管人间善恶之事。

  由于比干是被挖了心的,他记不住事,每到向神王回奏时,总是只说好事,要求上天降福人间。所以,他成了民间最喜欢的神了,家家户户都供奉他,并把他供在灶头上,让他先领受各种美味佳肴。当然,传说终归是传说,许多只是人民的想像或愿望,不足为凭。

  其实,祭灶的起源和人类懂得用火有关。最初的祭灶,是指祭祀先炊者而言。我们的祖先发现火后,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变生食为熟食,对人类的进步有着巨大的功劳。后人为纪念其功绩,便以祭祀形式来感谢祖先。原始社会的人类,发现用火是十分不易的事。如何保存火种,就需要大伙信赖而可靠的人来掌管。由于氏族社会的开端是母权制,这火的守护者,自然就落到妇女的肩上了,民间最先出现的灶王爷也是女的。《礼记》上说:“灶者,老妇之祭。”老妇就是卓有功勋的先炊者。至于灶王爷由女变为男像(后来竟成了灶爷、灶婆两个画像同享祭祀),那是汉代以后才出现。

除夕之夜

  除夕,就是春节前夕,旧岁由此除去之意。

除夕之夜,气氛热火而有些沉闷。黑乎乎的云天,寒嗖嗖的风雪和灯火辉煌,爆竹怒放的人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据说,除夕夜越黑,来年的天道越顺,收成好)。人们心中,亦有一种难以名状之感,既有喜迎新春的到来,又有惋惜旧岁的逝去。 

除夕守岁,俗称坐夜,是我国普遍有的传统风俗。因农历每天以子时为头,亥时为尾,亥、子相遇即新的一天开始。旧岁最后一天的亥时,约在晚上9~11时,到了11点就是旧岁即将结束,新年即将来临之时。人们坐夜,是留恋、珍惜时光,不忍心让一年最后的一点时间流失。但岁月难留,谁也无法阻挡,只有坐守,寄希望于新的一年了。

  汉中人,习惯地把守岁和迎福联在一起。无论城镇、乡村,家家贴对联,户户忙团年。夜里,人们都要把火盆的炭火(山区人则把火塘的柴火)烧得旺旺地,屋外挂红灯,房内点红烛,以示新的一年里家事红火、光明。

  傍晚,团年饭之后,户主先敬家神,烧香、燃烛,往神龛上摆放供品——枣糕馍、花生、核桃、柿饼、百合及糖果食品,有五谷丰登,让祖先共享丰收之果的意思。然后,围坐火旁谈天、说笑话、讲家史……彻夜不眠(据说,坐夜后腰不疼)。到了子时,再敬神、放鞭炮,开门迎福(俗称接神),这是户主的职责。家中主妇,除夕夜更忙:前半夜要洗菜、做菜(蒸、炸之类,准备春节时食用)、蒸糕,准备初一的早点——滚圆宵、包“元宝”,直到后半夜,才能和家人围坐火旁守岁。除夕夜,孩子们最快活。他们提着各式各样的彩色灯笼(用竹篾编制,彩色纸糊成,内插蜡烛),如鲤鱼灯、兔子灯、白菜灯、鼓儿灯、花篮灯等,和邻家的孩子们三五成群地满村跑,要闹困乏时,才肯回家偎在大人怀里睡觉。

  有些人家,还要在院子里(正对堂屋门)栽一根高杆,挂上灯亮(一般为玻璃罩的油灯),称为天灯,从除夕夜直到正月十五止。据说,是为了不让福神走错了门。

  守夜到子时迎福后,一般还要炒些菜、喝点酒,或下些挂面加餐。现在,人们守岁,是看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一家人围坐一起说笑、听戏、看节目,生活显得更为丰富多彩,幸福美满。

年的传说与来历

  在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众多节日中,最广泛、最隆重、最盛,大的莫过于年节了。按民俗习惯,从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开始,到翌年正月十五日元宵节,都是过年的范围。古书上说,年是果实丰收、五谷成熟之意。相传尧时就有岁首一说,殷商有祝福岁首、祭祀祖宗,喜喝春酒、及祝福寿的诗句,但那时还不叫年,而叫岁。到了周代,劳动人民都盼望在一岁中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时才开始叫年(年字,是谷物成熟的意思)。《春秋》上记载:“五谷兼熟为有年”。大丰收叫大年,一般的叫小年。

  同时,年又是时间概念,也是计时单位。年节无疑源于计时单位的年。因为,人类在漫长的古蒙昧期,过着“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的生活,后来由于社会进步和生活生产的需要,才逐渐从实践中总结出测定时间的方法。古人云:“农为天下之本”,故而,年的时间概念,就是根据农作物生产的周期循环而逐步认识的。

  以上,乃据史书之考证。但民间传说:“年”是一种怪兽。其兽体大膘肥,独角如刀,行走如风,见人伤人,见畜伤畜,四处横行,闹得人间没有宁日。后来玉皇大帝派天神把“年”锁进了深山老林之中(无人烟的地方),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因最早时农作物,多为一年一熟,收获一次即为一年)。说来也巧,就在腊月过完最后一天的时候,“年”突然出山了,人畜又遭到了重大伤害。人们为躲避“年”,于是每年早备粮食、菜蔬等食用物品,闭门不出,在家躲“年”。特别是腊月最后一天晚上,家户紧闭房门,通宵不睡,只怕“年”突然来临。后来,人们掌握到“年”怕红色,怕火光,怕响声。因之,每年到了年终时,人们都在门上涂抹红色,在门前燃烧竹子或敲击瓦缸等,在屋内还点上松明、火把,吓得“年”不敢进村。有的活活饿死在山里,有的“年”跑出来也被人围捕而杀了。战胜了“年”的祸害,人们自然高兴欢快,便将“年”肉作成菜肴,大家团聚一起饮酒、食肉庆贺。

  后来,虽无“年”害了,但人们把战胜“年”的一些办法保存了下来。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文明,把往门上涂抹红色、燃烧竹子、敲击瓦器、点燃松明、火把,改变成了贴对联、放鞭炮、敲锣打鼓、张灯结彩了。把捕杀“年”分食,变为杀年猪吃庖汤。把躲“年”不敢睡,变成了坐夜喜迎新春了。当然,这只是民间的传说。

许永保撰写悠悠岁月眸回首

悠悠岁月眸回首

作者:许永保

1975年浚县第一高中毕业在老家城关公社西杨玘屯大队劳动,由于发育的早,已长成个了,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干活特别有劲,经常有使不完的力气,150斤的粮食布袋,“硬拔倔”就能扛起到肩上,场里的大石磙,俩手一扣,就抽立起来。干各种农活表现出众,成绩显著,被评为积极分子和劳动模范。但吃得也特别的多,大窝窝吃三四个,冒尖捞面条吃四大碗。当时非常担忧到外边工作,用粮票吃饭限制吃不饱咋办?

父母亲为了急于给我找到工作的内心压抑、精神上的压力,现在回味起来,方才得到真正的诠释(quan shi),其中真缔和人生内涵有了新的理解。当时由于是农业户口,二等公民,想找工作是难上加难。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亲当时还是四人帮极左路线“站错队”受打击,受迫害,受压制的干部,从屯子乡纪检委书记,降到长期下乡驻队的基点组长。他到处委屈求人,托亲找友,费尽心血的弄到一个招工“指标”——却是交通局安林搬运站搬运工,别说“定粮户”不愿意干,就是全社会的人都不愿意干的“蹬筋厂工人”的臭苦力啊。他老人家有想把儿子尽快安排工作的迫切心情,但他又不忍心让一个刚刚毕业才十七岁的孩子去当搬运工,可又没有其他门路、别无选择。左右为难,而又非常矛盾的心情不难理解。当听到父亲与母亲正在为难的对话时,我毫不犹豫的对父母亲表白说:“爸爸、妈妈,我不怕吃苦,请您放心,我有力气,有使不完的劲,我会干好,绝不给您丢脸”。

经浚县计委(计划经济委员会)、交通局、城关公社、交通局驻安林搬运站,西杨玘屯大队革委会,五个单位政治审查没有其它问题后,盖章同意成为计划内临时工。

事也凑巧,也可能是命运的安排,鬼使神差,歪打正着。由于业务和体制的戏剧般的变化,偏偏没有在安林搬运站干一天搬运工作。

被安排在给交通局安林搬运站收购饲草和购买毛驴、押送毛驴,无论是驻车马店还是风餐露宿,都能顺利完成任务;无论是修“浚大” (浚县至大来店浚县第一化肥厂)、“浚内”(浚县至内黄)公路,不管是屯子善化山发石子石灰公路用料,还是夏日炎炎住帐篷、烈火熊熊熬沥青,不管是沥青油桶“放炮”的危险,还是大火黑烟熏烤,初次人生磨难,都能经久考(烤)验(烟)。

在大来店修路的时候,为了解决粮票问题,请了一天假,带了玉米,到浚县粮食局南街粮管所去换粮条。按照当时规定修路工吃粮标准每月55斤,除交售换粮条粮食外,还剩一二十斤,请求工作人员能否让交完,我记着下一月好如数少换行不?我等着上班咧,大来店这么远,或者找个地方先放着行么?好说歹说,工作人员说“不中不中就是不中”。没办法,骑着自行车又带到大来店,天气又热,带着玉米又特别的累,又气又急,特别纠结,刻骨铭心,难以释怀。

1978年由于在工业学大庆运动中成绩显著,多次被评为特等模范,被浚县县委、浚县革命委员会授予”劳动模范,在交通系统季度、上半年和全年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上先进典型发言,喜怒哀乐,抑扬顿挫,吐字清晰,声音洪亮,精彩极致,深受交通局领导和广大职工的交口称赞,被调到交通局“一批双打”和落实政策办公室、信访室和路政室,担任交通系统共青团总支部书记,兼任局机关团支部书记,虽按照公路段养护工的每月35斤标准,尽管精打细算,扣缩着吃,还是很沮竭,经常吃不饱。时常为粮票困境纠结,压抑在心头……

1984年一个偶然机会,原交通局常务副局长马连元,升迁至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到交通局办事,在经过我办公室时,稍作闲聊。他说;永保,你的口才这么好,到粮食局上班吧。我说到粮食局粮票问题好解决么?那里是专管粮票的地方。我结过婚,有了孩子正为粮票困境压头,正打瞌睡时给了个枕头,就爽快地答应了。次日,到粮食局政工人事股办公室,蒋玉文股长问:你想到那个单位?粮食系统各单位你随便挑。因为妻子在小河机械厂上班,我就问:到小河粮管所所去吧!那里管换粮票么?他说:那是个大粮管所,负责全乡的粮食关系和粮票的办理。我就于4月1日到小河粮食管理所报到上班了。

1984.04.01 2003.05.30在浚县粮食局小河粮食管理所、粮油分公司、浚县1210河南粮食储备库任业务所长、常务副经理、代支部书记、兼面粉厂厂长和综合商店(法人代表),考取粮油仓储助理工程师、助理化工师。

4、2003.09.28 至2006.10.17在浚县金黎阳粮油精品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任总经理(法人代表)成为鹤壁市粮食系统粮食改革,下岗转岗再就业品牌民生工程(《浚县粮食誌》第二期图文记载)。

人生感慨,感慨人生。因为粮票,改变了。我从交通系统调到粮食系统,改变了我的人生。在交通局我恋爱、订婚、结婚,我儿子从主楼正门二楼向到一楼梯向下退爬学走路;到小河粮管所上班时我儿子三岁,在我内退时我孙女三岁,现在孙女上大学了,弹指一挥间,沧桑巨变。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抚今追昔,峥嵘蹉跎岁月,人生啊人生,如今眸回首,五谷杂尘,一言难尽,不可思议,仿佛如同昨天。……

正如电视剧《渴望》主题曲那样:

悠悠岁月

欲说当年好困惑

亦真亦幻难取舍

悲欢离合都曾经有过

这样执着究竟为什么?

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

心中渴望真诚的生活

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

——问询南来北往的客。

恩怨忘却——

留下真情从头说

相伴人心,万家灯火

故事不多——

只是平常一段歌

过去未来共斟酌。

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

心中渴望真诚的生活

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

——问询南来北往的客。

附言:《渴望》主题歌,是毛阿敏唱的,得到普遍赞许。歌中关于执着和真诚的生活,关于忘却恩怨、留下真情的思想,是我最特别的喜爱,是我人生心声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