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9软件园:电脑手机软件下载大全,热门手机游戏免费下载

4889软件园 > 资讯文章 > 教父3qvod(教父50年|看了不下20遍,导演杨超会有怎样的理解)

教父3qvod(教父50年|看了不下20遍,导演杨超会有怎样的理解)

作者:佚名 来源:4889软件园 时间:2022-12-28 20:41:08

教父3qvod(教父50年|看了不下20遍,导演杨超会有怎样的理解)

教父3qvod文章列表:

教父3qvod(教父50年|看了不下20遍,导演杨超会有怎样的理解)

教父50年|看了不下20遍,导演杨超会有怎样的理解

口述 杨超/采访整理 王诤

前言:今年,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的《教父》(The Godfather)公映五十周年。这部经典的黑帮类型片兜兜转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中国,是不少电影人和观众的电影启蒙。

从左到右:《教父》《教父2》《教父3》海报

作为编剧、导演之外,杨超的另一重身份是教书育人的老师,担任中国戏曲学院戏曲影视导演专业教研室主任已达十年之久。2018年时,他在“新片场学院”推出了自己的电影公开课,详解电影《教父》“拉片子”便占了整整一集的时长。

杨超在1993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2016年,他的魔幻现实主义爱情电影《长江图》入围第6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杨超也凭借该片入围第8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导演奖。

杨超说,他最早接触到的是被《教父》影响的一批电影,比如香港赌片、枪战片。在北电读书时第一次看到《教父》后,并不觉得如何。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在一遍遍阅片后,他明白了为何当年老师把《教父》说得“那么好”。杨超认为《教父》其实是一部反黑帮的作品,“我把它定义为用一部类型片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世界性的故事。”

近日,在杨超导演的北京工作室,他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

以下是他对于《教父》电影故事所做的赏析。

《教父》首映50年纪念蓝光碟套装

【杨超口述】

走“霸总”路线的黑帮片,只是对《教父》表层的模仿

《教父》真的是一部能看二十遍的“神片”。它是非常少数的打通了商业片和艺术片界限的电影——这类电影很少,虽然有观点认为所谓商业片和艺术片的区分是个伪命题,但行业内其实都明白这个区分是什么。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商业片或者说类型片的一大特点便是无法看很多遍,你可能会在看的时候完全被剧情或视听所吸引,但看完就完了,较少动力再去看一遍。艺术电影则不一样,多数艺术电影都蕴含多次观看的信息,如塔可夫斯基,贝拉塔尔。

《教父》是个黑帮类型片,视听语言其实也比较朴实,就是很认真地讲好一个故事,但这个故事一来具有开创性——几乎后来所有的国家、民族出产的类似影片,都对它有模仿和致敬。港片《古惑仔》吴镇宇饰演的靓坤,故意压低嗓音说台词,明显是在戏仿马龙·白兰度在《教父》中的声台形表,那句“要分尊卑”,就是一个凶悍的年轻人在刻意找那种老年教父慢条斯理的感觉。《一步之遥》里姜文饰演的马走日,穿着black tie那个范儿,也是在致敬马龙·白兰度《教父》的开场戏。

《教父》剧照,马龙·白兰度饰演的“教父”维托·柯里昂,成为许多后辈模仿的样板

《古惑仔之人在江湖》剧照,吴镇宇饰演的靓坤明显是在戏仿“教父”

《教父》的营养如此之丰厚,以至于带来后世那么多“兑水”的黑帮片。甚至马龙·白兰度曾回忆《教父》上映后,一个真的纽约教父告诉他,他的手下都在模仿两代柯里昂教父的说话方式。

第二就是《教父》看起来好像是讲家族黑帮故事,但它骨子里是反黑帮的。所以我认为后世那些就黑帮谈黑帮,甚至是赞美黑帮的电影并没有真正读懂《教父》。大部分港产黑帮片都会对主角进行杰克苏、玛丽苏的英雄人物化。当然也有反例,比如刘德华早年主演的那部《飚城》(1989),它拍出了黑社会像一张大网把年轻人吞噬掉了,而且主角人物也是悲剧结局。

《教父》剧照

《飚城》剧照

《教父》的主题是用三集的故事,讲了一个家族起初为了利用黑帮的方式来求生存,来保护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在黑道立足,一连两代人用尽了全副精力想要脱离黑帮,回归正途却不得的悲剧故事。特别是第三部(1990)的结局,当迈克尔·柯里昂用尽全力想要让家族“上岸”,却落得身边最无辜的女儿死在自己怀里。一句话总结,就是“黑社会不得好死”,而那些只去学习电影中黑帮都是西装革履,走“霸总”路线的黑帮片,只是一种表层模仿罢了。

《教父3》剧照

我对《教父》的解读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初是在录像厅时代,我在高考复读那年,在黢黑满是烟味的录像厅里看了香港导演王晶的《至尊无上》“赌侠”“赌圣”,看了《教父》流风所及影响的电影,枪战、动作、耍酷,这些场景曾经吸引了我。所以我最先接触的,是被《教父》影响的一批电影。

《至尊无上》剧照

真正看《教父》,还是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的时候,当时也只是老师说这片子好,自己内心并没有觉得它有“那么好”。当时电影学院的风气是这样,我们崇拜的还是那几位超级大师的作品,对剧情片类型片则存在一种偏见,或者说是有意地要拉开距离。那些在手法上、观念上给电影本体带来革新的电影才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我们崇拜的是侯孝贤在《恋恋风尘》(1986)、《悲情城市》(1989)中固定长镜头的运用,是安哲罗·普洛斯的《雾中风景》《尤利西斯的凝视》《鹳鸟踟蹰》里迷人的场面调度,当然还有塔可夫斯基所有的片子。在这些电影面前,《教父》再怎么比也是等而下之的,它终究像是一部通俗小说。

男孩和男人看《教父》,读解出的东西截然不同

我个人对《教父》的再认识,大概是新千年前后,也是个人生活阅历多了一些之后,突然发现这部电影里对人性的刻画,尤其是对男人该如何立世的观察与呈现,对我自己有着巨大吸引力。一个男孩子和一个男人看《教父》,读解出的东西是截然不同的。我的生活阅历除了亲身经历,更多还是来自影像,这么说吧,在我所有看过的影片中,最富男人魅力的电影就是《教父》。大学毕业后,我也读了马里奥·普佐写的《教父》(1969)原著小说,包括小说的续集《西西里人》(1984),这让我成了一名“教父”故事系列的粉丝。

《教父》小说1969年首版书影

接下来就是空闲时间,反复看这部“男人圣经”。2018年,我在“新片场学院”专门录了一期《教父》的读解,我把它定义为用一部类型片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世界性的故事。它具有严肃小说的水准,对人物的刻画几乎到了“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那么一种凝练的高度,几乎每一个人物,都值得去做很多角度的分析。为什么现在所有美国大片最后的落脚点都在“family”上?这个原则我觉得《教父》贡献甚大,它是夯实这种“家庭观念”最重要的一块基石。当然,它并不带有哲学意味上的“存在与虚无”,它不去探讨那些泛哲学的命题。

《教父》系列也是世界电影史上少数的几个续集水准依旧在线的电影。很多故事你只能看第一部,续集一定是拉垮的。《教父》三部曲,大约九个小时,其实讲了一个完整故事。一般三部曲最容易虚弱的第二部,在《教父》三部曲中完全不存在。

《教父2》(1974)这个双线并进的故事,反而是最强的,也是整个系列的“题眼”,最强烈深刻地呼应了主题:初代“教父”维托·安东里尼在意大利西西里岛是被母亲用命救下来的,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是因为得罪了当地的黑手党大佬而横死,他孤身一人来到了纽约——美国移民局官员误将维托的故乡“柯里昂”看成姓氏,于是,维托以“维托·柯里昂”之名,正式成为美国人,他需要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重建自己的家庭。

《教父》剧照

维托成年后在一家面包店打工,他在当地的意大利语区起初并没有“涉黑”,原本只是想通过诚实劳动经营好自己的家庭,他是相信美国梦的。最后却为生计所迫,维托与好友克雷曼沙、泰西欧组成了一个小团伙,他才逐渐展露出自己的领导才能和那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大佬风范。这集中体现在他敢于单枪匹马去见当地的恶霸范伦奇,并第一次说出了那句教父的经典台词,“我会给他个无法拒绝的条件”(I'm going to make him an offer he can't refuse)。

《教父2》是一个双线并进的故事,精美的就像是一件艺术品。二代教父迈克尔那边是上升期,一个又一个清除掉家族的障碍;另一条时间线上,他的父亲维托也在白手起家,一步步向上打拼。两代教父奋斗过程不停地穿插对比,说出了故事的秘密。

《教父》剧照,二代教父迈克尔的上位

我们从女人说起——在维托一步步成为初代教父的过程中,他的老婆卡梅拉·柯里昂始终没有提出什么疑义,而是全心全意在丈夫身边相夫教子;但迈克尔的女友,也是他第二个太太,此生最在乎的女人凯伊·亚当斯,却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敌人。迈克尔可以大杀四方,可以用自己的权势和魅力征服任何人,却拿自己这位大学毕业、代表着“美国梦”真善美一面的太太无可奈何。他在她的面前常常失态,声音变得尖利,甚至歇斯底里,却依旧拿她没有法子。而从第一部里迈克尔干掉妹夫,凯伊便开始怀疑自己的丈夫,自此之后两人便离心离德,同床异梦。

喜欢相夫教子的卡梅拉·柯里昂

凯伊这个人物更重要的作用是昭示时代变了——老教父的时代没有毒品,是黑帮的“田园时代”,大家通过的划分势力范围做灰色营生,并且那时美国法制也不健全,黑社会不仅有机可乘,他们的存在在某种意义上还维护了地方上一定的稳定。《教父》开场,老教父就是一位话事人,法律无法制裁的恶棍,他可以出面主持公道。

在老教父的时代,我可以为你为了家庭去杀人,这就可以赢得妻子的忠诚,但凯伊是个有独立思想的新女性,她内心一直秉持着美国价值观中的法治大于人治,同时她也笃信宗教,不可剥夺他人的生命,在家庭小圈子的利益之上,她信奉的是一种更普世的价值观。

所以老教父执掌下,这个大家庭可以维系,整个社区都在他荫庇之下生活,但到了二代教父迈克尔这一代,时代变了,女人不会容忍丈夫杀人。价值观的弹性空间越来越小。毒品买卖的高额利润释放了人性中的恶,大家都不再讲那套江湖道义了,法律也变的更为精细了,黑帮生存的空间实际上是被越挤越小。

凯伊逐渐对其丈夫迈克尔感到失望

《教父》的成功也再现了美国社会是一个大熔炉的风貌,教父一家人其实是把意大利人的文化嫁接在了美国梦上,尽管老教父一直对美国梦嗤之以鼻,但他的所作所为实际上成为20世纪上半叶美国梦的一种柔性补充,他踩在黑白两道之间,毕竟还讲究“盗亦有道”。外界看来他们是“Mafia”(黑手党),可是电影中呈现的却是一个“家庭”。而实际上,从老教父开始,到二代教父所做的种种努力,都是想让这个涉黑的家庭可以回归正常社会,可以体面地活在阳光下。

老教父参与和谈看似成功,实则是终极计划的大挫败

我们再来说《教父》,里面的重场戏是大儿子桑尼被杀后,老教父再度出山,舌战五大家族。很多人包括我初看这场戏,都觉得老教父那真是霸气,谈笑风生间就达成了休战,让小儿子迈克尔可以平安归来。但我们慢慢再去品这场戏,老教父真的赢了吗?没有,这反而是老教父终极目的的一次大挫败。

电影将高度的戏剧性浓缩,反而呈现出生活化的静水流深。老教父赴会前的目的是什么?要保护小儿子周全这点没错,但他的底线是不涉足毒品生意,也不同意动用自己在政界的关系去帮助同行做毒品生意,即便他可以由此收益。

老教父主持了一场表面看似成功的黑道谈判

在赴会前,还有一处情节可以窥见人性的复杂。桑尼的死,表面是由于他杀了菲立浦·塔塔基利亚之子布诺·塔塔基利亚,再往前数是弟弟迈克尔一人干掉了毒枭索拉索和黑警麦考斯基,柯里昂家族已经成为其他家族的众矢之的,桑尼的死多少也带有代弟弟受过的成分。

老教父在停尸房见大儿子桑尼最后一面

我们看老教父听到这个消息时的表现:“军师”也就是老教父的义子汤姆·黑根来告诉他这个消息,他听到大儿子的死讯后,先是怔了一下,松了一口气,然后才表现出一个父亲应有的哀痛——这一怔的意义太丰富了。

他最怕的是听见迈克尔的死讯!那他一辈子的理想就完了。桑尼的死实际上解决了老教父内心隐秘的难题,他不想把位置传给性如烈火的大儿子,知道他难成大事,但按照继承顺序,不得不在自己重伤后把权杖交给了他。他内心喜欢的是小儿子,他知道迈克尔才最像他,是家族事业最好的接班人。在得知自己远在西西里避难的小儿子安然无恙,令妻子痛哭的事由是大儿子出事了后,他真实的反应其实是长出了一口气。

都说虎毒不食子,但子和子之间可不是手心手背都是肉,一碗水端平的。这一集开场家族要照大合影,迈克尔不到场,老教父就是不拍,足见他对小儿子的看重。

这也令我们思考,老教父的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是让家族在黑道上一条道跑到黑吗?那桑尼无疑是个合适的接班人选。不,老教父之所以积累了那么多上层关系,之所以在很多事情上保持隐忍,坚决不涉毒,如此珍视自己的政界关系,其实就是为了未来自己的家族可以洗白,而领导家族转型的任务无疑交由迈克尔最合适。因为小儿子的历史最干净,不仅没有涉黑,还是二战英雄,他完全可以从政,当律师、当参议员甚至当总统,进而让整个家族活在阳光下。

老教父原本希望小儿子当参议员

所以老教父在会议上,起初是坚决反对动用自己的上层关系来和五大家族一起贩毒的。这不仅是他的道德洁癖,更是他对小儿子的私心,他手里的政商关系原本是想为小儿子从政铺路的,至于是不是能通过毒品暴利变现,他并不感兴趣,甚至本能地敬而远之。而大儿子其实是他这一终极心愿的障碍,当黑道战争帮他解决掉这个障碍后——他毕竟不能亲手杀了自己的儿子——现在的他反倒是释然了,接下来只要保护小儿子周全,把他扶上马再送一程,这辈子就不白活。所以导演科波拉、编剧马里奥·普佐以及伟大的演员马龙·白兰度在这处细微但关键的细节处理上,真的令人拍案叫绝!

老教父到了会谈现场后,发现可以用彼此儿子以命换命达成暂时的休战,但塔塔基利亚家族和其他家族依旧在要求他动用上层关系一起贩毒的问题上不依不饶。他敏锐地注意到经营卖淫的塔塔基利亚家族根本无法凭一己之力和他对抗,背后一定有更大的操盘手在撺掇指使。他通过几个眼神确定了幕后最大的黑手,是巴西尼家族,而其他所有家族都听巴西尼的。

这是重大的挫败。老教父可以打败塔塔基利亚家族,但无法同时对付所有家族。大家都想贩毒,这就是时代洪流。老教父那一时刻,一定有巨大的无力感。但他迅速调整了自己,不动声色地做出决定:先退让,答应参与贩毒,死保迈克尔的安全。自己这一代无法完成的家族使命,交给迈克尔来完成吧。

新教父坐在父亲的座位上

这是内心剧烈斗争,悲怆的一刻,决定了家族最重大的选择。但我们在老教父脸上,什么也没看出来(除了那几个眼神)。可怜的汤姆·黑根,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爱尔兰军师就是不行啊。老教父站起来发表著名演讲时,那种讲道理,但是有力量的气质,仍然镇压了全场,也骗过了大部分观众。这是多么真实啊!如果你有幸参与纽约五大家族的会议,你能看出实际发生了什么吗?很难。科波拉和普佐创造的艺术品,就做到了像生活一样神秘复杂。

这一段,虽然不是艺术电影,但完全当得起塔尔科夫斯基那句话:如果世界是高深莫测的,那么影像也必然如此。

看《教父》,就得像看生活一样,全神贯注。

《教父》剧照

《教父》的片尾,老教父在和孙子嬉戏时无疾而终。迈克尔则在父亲的葬礼上锁定了叛徒。接下来便是最令人荡气回肠的一幕:在妹妹康妮新生子的洗礼上,迈克尔成为他的教父,电影采用交叉闪回的手法,一面是迈克尔在向神父承诺自己的信仰,一面却是他指使手下一个个除掉了五大家族的头领。

我们还是要回到老教父的遗训,他选择迈克尔不是要他来继续打打杀杀的,但只有解决目前这一批障碍,家族洗白才有可能重启。这是个大弯子,但目标不会变。所以我们才看到他在第二集里,不得不在听证会上搬出自己过往的战功,表明自己“是个正直的美国公民”。到了最后一集,他甚至要借助梵蒂冈教会的力量,绕一个大圈来洗白家族的产业。只不过,越往后,就越难了。

解读《教父》终局,要看A故事和B故事

在电影《无间道2》中,我们看到了吴镇宇饰演的倪永孝在父亲死后,收拾其他帮派的手腕,简直和迈克尔收拾五大家族如出一辙。《无间道》系列准确地抓住了那个时代香港的气息,里面也有家庭主题的思考,也有男人到底该如何立世的奋斗,故事上也非常有魅力。但它还是没有像马里奥·普佐那样的文学支撑,所以最后没有拍出应有的深度,这也是香港电影最大的问题:A故事特别好,只要在香港发生,那就无比真实,细节充分,但涉及到B故事的时候却容易表面化。

《无间道2》剧照

你在香港所有的黑帮片中是看不到黛安·基顿饰演的凯伊这样的女性人物的,那种可以和男性主角在观念层面构成强烈对抗的女性人物,似乎一个都没有。《无间道2》中刘嘉玲饰演的大嫂,依旧是个依附于男人的女人,只不过她多了些成就男人的手段,但她不是大哥在价值观向度上对立的人物。洪金宝和恬妞主演的《夺帅》(2008),里面的恬妞饰演的大嫂倒是大哥身边的对立面,但她作为女性独立的觉醒,无非体现在“江山是我们一起打下来了,我的那份是自己应得的,无需你来施舍。”一直以来,中国商业片的一个通病,就是反派没有自己的价值观,更谈不到价值观层面的冲突。一个似是而非的看法大行其道,似乎成年人的世界里真的就没有对错,只有利弊。

当然不是这样。真正没有对错的,没有伦理和价值观支撑的,只能是疯子。韩国电影《看见恶魔》里那样的疯子。所有号称无比自私的人都需要意义,所有社会都需要伦理,黑社会甚至更需要。

《教父3》剧照

《教父3》的结尾,观众们其实都在关注迈克尔能否最终躲过暗杀——好故事就是如此,你以为最大的悬念是二代教父能不能活下来,但结局却是他身边最无辜的女儿死了。你可以想见女儿死了,前妻永远都不可能再原谅他了,他将孤独终老,这才是最大的悲凉。因为即便是二代教父死了,只要能最终保护了家庭,他的价值观还是赢了。但当家庭在他面前分崩离析,这实际上比他死了还要失败,根本不用再去奢望什么家族洗白了。因为没有家族了。家族如果不能保护其中最弱小,最无辜的成员,家族其实就不存在了。

所以看懂一个剧本,要看懂B故事。A故事上,迈克尔看似没有失败,他不仅活了下来,他的传人,第三代教父文森特·柯里昂也已然可以独当一面,成为新一代的狠角色。但B故事里,迈克尔从父亲那里传承下来的,对保护家庭安全的承诺,和他让家族事业合法化的转型努力则彻头彻尾失败了,因此他毕生的努力都显得没有意义。三代教父文森特看似凶悍,顶多只能带着柯里昂家族重回街头,在已经无比狭小的地下世界像老鼠那样活着。两代教父都失败了。几十年的努力全部归零。所以《教父》这个故事绝对是反黑帮的,也表现了一个人在命运和时代面前不断搏击后的无力。

《教父3》剧照,Mosca杀人时的特写镜头

《教父3》中Mario Donatone饰演的西西里老杀手Mosca,是一个常常被人忽略掉的人物,人们可能会记住他杀人手法的老辣,但却忽略到他身上附着的意义。他是一个纯粹的西西里人,对杀手这个职业本身抱有一种类似宗教般的神圣,可以为了目标而不计任何代价——他杀人是明码标价的,可最后明知道如果执行终极刺杀,自己也难逃一死——人死了,再高的回报又有什么意义呢?但他就是要“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用一颗传统的子弹干掉了迈克尔的女儿,也就是说一个纯粹的西西里人,用纯粹的西西里的行事方式,把想摆脱西西里黑社会生存法则的二代教父再次拉回到西西里古老的黑暗之中,进而宣告这个故事以悲剧收场。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张艳

那些教父教给我们的事

伟大的人不是生下来就伟大的。

——《教父》

01

《Speak Softly Love(柔声倾诉)》是一首经典老歌,曲调深沉悠扬,让人陶醉其中,想必你对这首歌并不陌生,没错,它就是电影《教父》中的一首经典插曲。

当人们谈论起《教父》时,脑海里首先回忆起便是这支旋律,《Speak Softly Love》这首电影配乐在《教父》取得成功的道路上,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它因安迪·威廉斯深沉的演绎而家喻户晓,广为流传,被后世许许多多的人翻唱。

安迪·威廉斯是美国著名流行乐歌手,罗纳德·里根总统曾经赞誉他的声音是“国宝”。出道至今已拥有18张金唱片、3张白金唱片。著名金曲有被王若琳翻唱的《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和《Moon River》以及这首《Speak Softly Love》等等。

但《Speak Softly Love(柔声倾诉)》其实不是安迪唱的,这首歌是电影中强尼扮演者阿尔·马蒂诺(Al Martino)原唱,来自意大利语版歌曲《Parla Più Piano》,具有浓郁古典风格,意大利的西西里风情,其清澈如甘泉的旋律反复歌咏爱情,留芳弥久。

当麦克·可利昂与新娘在山间翩翩起舞时,《柔声倾诉》主旋律首次响起,相信很多人听得如痴如醉。那份淡淡的却难以释怀的意境,那分罪恶与赎罪,那种有情与无情,直至结束都让人难以自拔。

七十年代《教父1》上映之时,便掀起一阵观影热潮,直至1990年《教父3》播出,其影响力也从未减弱,乃至今天,在40年过去后,教父这个IP仍旧是人们热议的经典之作。

02

《教父》这部电影,堪称男人的圣经,而其原著小说《教父》,则是每个男人这辈子最应该读的书。

为什么这么说?

一个男人一生该学会的东西,都浓缩在这部小说里。

如何为人与处事、如何学会面对社会的真实 、如何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

《教父》是美国作家马里奥·普佐于1969年所出版的小说作品。和小说主人公一样,作者马里奥·普佐生于纽约,父母是来自意大利的移民,身上流淌着意大利血统,从小喜欢听意大利黑手党的故事,耳濡目染加幻想,《教父》这本书有关的美国黑手党老教父维托·柯里昂与其家族的历史,就此成型。

不要说不可能,没有什么不可能。

老教父维托·柯里昂主宰着纽约的地下世界,同时也是弱者的守护神,重感情守信用、说一不二。你只需要拿出真诚的友谊,就能够得到他的庇护。

维托·柯里昂严格意义上算不上一个好人,他身上背着无数条人命,同时还经营着黑帮的庞大生意。

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喊破了嗓子也找不到认真的听众,那个口齿不清的老教父,却没人敢忽略他说出的每一个字。他总是面无表情,背后却潜藏着不可忽视的力量。

他轻蔑地说“让我开一个你无法拒绝的理由”,这还是一个男人的权威;他温和的说,“不经常与家人待在一起的男人,永远也成不了真正的男人。”这是一个男人的价值。他的每句话都像是圣经中的箴言。

老教父一向喜欢讲道理,能用道理解决的就不会用武力。

“我花了一辈子,就学会了小心,女人和小孩能够粗心大意,但男人不行。”

他的老练沉稳机智狡诈、出其不意的报复,都显示出这个地道意大利人高远的筹谋和对人性的精通。尽管穿梭于黑白两道,但始终坚持自己的底线。

面对毒品可以带来的丰厚利益,老教父还是毅然拒绝了毒枭的邀请,也因此遭到其他黑手党报复。身中五抢,差点死于非命。

麦克·柯里昂是老教父的儿子,他不喜欢这样的生活,所以从不参与家庭事务,只愿当一个局外者。然而,身为黑二代,面对哥哥的惨死,父亲的老去,等待他的是一个庞大家族的即将落寞,弱肉强食的黑道社会,不成王便成仁,危机关头,在个人和家族之间,麦克毅然选择为了家族、为了荣誉和责任挺身而出。

成为家族新的话事人之后,他以权谋与手腕消灭了其余四大家族的首领,新一代的教父就此诞生。

如果说老教父是为了家庭的生存而做“生意”,那么黑二代的麦克所处的处境,更多的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伟大的人不是生下来就伟大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显示其伟大的。

“不要轻易说出你的理想,不给别人嘲笑你的机会。”

“如果你认为我不知道其中的真相,那就是在侮辱我的智慧。”

这部大名鼎鼎的小说是美国出版史上的头号畅销书,曾连续70周排名畅销榜,37年销量超过2000万册,被西方评论界誉为现代通俗小说中的杰作。

简单说,这本小说讲的是一个纽约黑社会的大家族面临危机,老大的儿子本来不想在这个行当,但是最后还是接班了他爸爸,并且,可以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而从老教父和二代教父教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太多东西。

03

这部宣称每个男人都应该读的书,大多数人却在看完时仍就一知半解。这样一部鸿篇巨制究竟想教给我们什么呢?

它教我们正确的人生观:

第一步要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第二步要全力照顾好家人,

第三步要尽可能帮助善良的人,

第四步为族群发声,

第五步为国家争荣誉。

事实上作为男人,前两步成功,人生已算得上圆满,做到第三步堪称伟大。

那些《教父》教给我们的事情。

如何为人与处事:

1、伟大的人不是生下来就伟大的,而是在成长过程中显示其伟大的。

2、不要让别人知道你的想法。

3、当你说不时,你要使不听上去象是一样好听。

4、如果一个人很慷慨,那他就必须把自己的慷慨表现得充满感情。

5、最好的威胁是不采取行动,一旦采取了行动而没有收到效果,人们就不再怕威胁了。

6、不要让外人知道家族内部的不同意见。

7、女人和小孩可以无忧无虑,男人不行。

8、我相信友谊,并且愿意首先表示出我的友谊。

9、让朋友低估你的优点,让敌人高估你的缺点。

10、永远不要恨你的敌人 ,因为这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11、跟朋友要亲密,跟敌人要更亲密。

12、第一个帮你敌人说话的兄弟是叛徒。

13、痛苦不象死亡那样无可挽回!

友谊就是一切。友谊比才能更重要,

比政府更重要,它和家庭几乎是可划等号的。

千万别忘记这一点。

学会面对社会的真实 :

14、巨大财富的背后,都隐藏着罪恶。

15、政治和犯罪是一样的。

16、金融就是手枪,政治就是知道何时扣动扳机。

17、无法掌控权力的人将被权力毁灭。

18、一个提着公文包的律师所抢到的钱比一千个拿着冲锋枪的抢到的钱还要多。

学会经营家庭 :

19、首先,你不能对你所热爱的人说不。

20、爸爸在吃饭时从不谈生意。

21、你花时间和你的家人在一起吗? 不照顾家人的男人,根本算不上是个男人。

04

各个版本的《Speak Softly Love》

Speak softly, love and hold me warm against your heart

娓娓情声爱语,拥我入怀,于你温磬的心上。

I feel your words, the tender trembling moments start

感触你的心语,柔情的颤抖,阵阵涌起。

We’re in a world, our very own

我们处在一个世界,一个没有他人的世界,

Sharing a love that only few have ever known

享受着爱,无人知晓。

Wine-colored days warmed by the sun

太阳烘暖红彤彤天,

Deep velvet nights when we are one

夜晚我们融合为一,天鹅绒中深深沉湎。

Speak softly, love so no one hears us but the sky

娓娓情声爱语,爱意浓浓,无人耳闻,唯苍天聆听。

The vows of love we make will live until we die

相敬相爱的誓言,爱到生命的极限。

My life is yours and all becau-au-se

你中有我,一切因为,

You came into my world with love so softly love

你怀着缠绵的爱踏入了我的世界。

男人的圣经——教父

男人的圣经——《教父》

《教父》第4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教父》第4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奥斯卡最佳男主角(马龙·白兰度)

奥斯卡最佳编剧

豆瓣评分9.3

豆瓣TOP250排行22

IMDB评分9.2

IMDB TOP250排行2

高能预警!!!

看到最后

或许你对这部电影会有新的理解

当然电影影评

求同存异!

教父从1972年至今依旧是很多人心里最好的黑帮片,我个人在看完电影后也是感慨颇多,也从影片中折射出许多男性的成长和对家庭的理解。当时纽约票价为4美元,一般电影是3美元,而当时教父的北美票房总额达到1亿3400万!截止到1997年5月,影片全球票房累计超过了2亿4500万美元。唐·维多·柯里昂的真实人物分别来源于纽约黑手党号称“黑帮总理”的Frank·Costello和暴徒Vito·Genovese,普佐小说中的一些黑手党行动也源于两人及手下一手制造的真实事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搜索了解。本片中马龙·白兰度也是有意模仿Frank·Costello的声音。

1

导演方面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1939年4月7日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 ,家族为意大利移民。意大利裔美国导演、编剧、制片人。

1971年,因为拍片欠账的缘故,法院封了科波拉的办公室。由于被逼上了绝路,科波拉不得不接下了派拉蒙公司《教父》的拍摄工作。

1972年,科波拉执导的黑帮电影《教父》上映,他有意识地去表现了美国黑手党的活动与美国政界、司法界的关系,而且还从同情的视角去表现了这些黑社会人物的“人性”。影片上映后在观众中引起了反响。影片耗资700万美元,却赚回3亿美元的票房收入。该片获得第45届奥斯卡金像奖包括最佳导演在内的11项提名,并获得最佳影片,科波拉获得最佳改编剧本奖。由此,科波拉赢得了投资人和观众的双重认可。

1974年,由于《教父》第一集取得的成功,派拉蒙公司提出了《教父2》的拍摄计划,该片仍由科波拉执导并参与了剧本的创作和影片的监制工作,该片获得了第47届奥斯卡金像奖11项提名并最终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6项奖项,成为首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续集电影。

1990年,科波拉执导了黑帮电影《教父3》,影片主角延续前作,但加入了安迪·加西亚饰演新一代接班人,导演的女儿索菲亚·科波拉也参加了演出。影片获得第63届奥斯卡金像奖和第48届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各7项提名,教父系列电影就此落下帷幕。

2

角色方面

马龙·白兰度——维多·柯里昂

马龙·白兰度——维多·柯里昂

他像一头垂暮的狮王,光亮仿佛燃烧到了最后,可他依然深不可测,让人敬畏。

在选角过程中,导演科波拉与派拉蒙公司产生了激烈的争吵,其中最严重的就是马龙·白兰度的选角,最终派拉蒙拖鞋,让科波拉得到自己享用的演员,反倒是另外12名反对他的员工被开除。

马龙·白兰度希望把维多·柯里昂打造成“像一只斗牛犬”,试镜时他用棉花和毛织品塞到自己的脸颊里。到了真实拍摄的阶段,他就带着一副牙医制作的器具。白兰度的这套口腔道具至今还在美国纽约的皇后移动影像博物馆展示。

派拉蒙高级管理人员对最早的电影工作样片很不满意,并考虑用伊利亚·卡赞来取代弗朗西斯·科波拉的导演之职,希望卡赞能够与声名狼藉的马龙白兰度金诚合作。白兰度则宣称要是解雇科波拉和换掉摄影棚,他就退出这部电影。

阿尔·帕西诺——麦克·柯里昂

帕西诺第一次见科波拉之前很紧张,他在科波拉工作室外的地毯上踱来踱去,直到踩出一条印子。和人说话他不敢抬头看对方,哪有半点后来雄狮咆哮的模样?似乎是这种内向的特质进一步打动了科波拉,他像坚持白兰度一样坚持帕西诺的人选。派拉蒙没办法,只能从之。

而在拍摄期间,为了达到脸部淤青肿大的效果,阿尔·帕西诺则用塑料泡沫做成的假脸贴在他的左脸上,还特意把颜色调成与他肤色一致。

阿尔·帕西诺接受金球奖终身成就奖的时候,回顾了得到最高评价的是两个经典场景,第一个是《闻香识女人》里那段探戈,第二个就是麦克在刺杀索龙多和警察局长前那三十秒的表演,这两段戏堪称一绝。

阿尔·帕西诺——麦克·柯里昂

3

剧情方面

剧情开头

开场的书房一段戏被称为影史最伟大的十个开场之一,电影从一段独白特写开始,镜头内大片的黑色与殡仪馆老板头顶强烈的高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随着镜头慢慢后退,利用镜头的变焦让人物慢慢隐现,时长大概3分钟,然后出现教父的背影,他挥手示意身边的人给殡仪馆老板一杯酒,一个极尽平静的开场。

这一段台词相当精彩。精彩之处首先在于形式,科波拉也特意提到了这一点,他说这是写剧本时根据别人的提议,特意加进去的,有意模仿了他获得奥斯卡最佳剧本《巴顿将军》中,电影由巴顿在美国国旗下一段冗长的演讲开场。

书房中人物站的位置也展现出在家族的地图,汤姆是三人中地位最低的,其实在片头就已经对应了两种时间,一种是柯里昂家族这种黑帮家族超越于法律规则之外能力的时间;一种则是追求美国梦却发现美国并不那么美好的普通人。

殡仪馆老板亲吻教父手的仪式,是教父身份权威得到承认的标志,是尊敬,也是服从。在开头几段与人的对话中,在开头几段与人对话中,短短的时间内就塑造了一代教父的形象特征,完美地展现了维多·柯里昂由拒绝到应承,进退有据,除了重新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尊重和友谊)以外,在赤裸裸的交易上加上友谊的外衣,同时也将报复纳入一个自认公平的范畴,这正是柯里昂家族的规则。

同时这里还揭示了故事另一个极其重要的元素:生意。这是一段商人手腕尽显的讨价还价,这个精妙之处在于柯里昂是在一个受限的前提下,成功地为自己争取到的最大利益。任何事情都不掺杂私人感情,这是纯粹的生意。

影片中教父柯里昂在女儿婚礼合影时的一句“We’re not taking it”(没有麦克我们不照相),看出教父依旧沿袭意大利传统的家庭观念,同时也十分喜欢自己的小儿子麦克。教父还有一个大儿子桑尼,很多人看教父对桑尼的印象仅仅只认为桑尼狂暴,没有自己的主观意见,然其实更多是影片为了凸显后面小儿子麦克的沉着,所以塑造了一个有勇无谋的形象。

再就是强尼,强尼在电影中拜托教父的的是一件相对于他而言比较麻烦的事情,需要军师汤姆(教父养子)亲自出马,我认为教父一直帮助强尼是因为他很有眼光,比较看重强尼背后的娱乐圈朋友,觉得强尼很有价值,同时强尼也是一个好教子,各个方面也都符合教父的观念。在教父的帮助下,强尼获得了好莱坞新角色,并再次红了起来。

“永远别让外人知道你在想什么。”

好莱坞的事情解决后,便需要面对毒枭索拉佐的谈判了。面对索拉佐之前,教父对此人进行了充分了解,并对局势进行了分析,最终谈判时决定不沾毒品,拒绝了索拉佐的要求,但此时长子桑尼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从谈话中插嘴,并暴露了自己的想法,让毒枭索拉佐看出柯里昂家族内部对毒品其实意见不合,为教父被刺埋下了种子。这里也可以说到为什么桑尼后面会被刺杀,我认为桑尼生长在一个大家庭,对自己的家人非常在乎,如果有人伤害了家人,他必须会复仇,所以说为什么麦克和教父是天生完美的领袖,而桑尼更像是一个将才,具有最大的弱点,就是家人受到伤害会令他失去理智。

虽然情况不容乐观,但刺伤教父的复仇仍在继续,在后续复仇会议中,麦克二代教父的气质已经慢慢展现了出来,冷静分析了当前的局势,自己亲自去杀警长和索拉佐,并计划了损失最小的方案,利用报社来削弱杀死警长的影响,利用舆论来向公众诉说他们的争议性。所以说麦克是个天生的领袖,天生的教父。最终在火车鸣笛声到了顶点时,麦克起身射杀了毒枭索拉佐和警长,并远走西西里。从此,麦克进入家族生意,正式成为柯里昂家族的继承人。

经历了被刺伤,失去了长子之后,教父只剩下了远走西西里的麦克和懦弱无能的二儿子弗雷多,这个家族如同大海中央的小船,随时可能覆灭。

无奈的教父召开了会议,决定与各大家族停火,并在毒品生意上与各个家族适当合作,用来交换小儿子回家的条件。但麦克仍然在西西里遭遇了刺杀,我认为是塔塔家族由于自己儿子被杀,想杀掉麦克彻底毁灭柯里昂家族,麦克运气不错躲过了刺杀,但新婚的妻子替他死去。

麦克归来

“离你的朋友要近些,但离你的敌人要更近,这样你才能了解他“

“不要憎恨你的敌人,那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麦克心里一直都知道卡洛是出卖教父的叛徒,但他先以利诱之,重用他这种能力不强的人,并把军师汤姆安排出局,这样当卡洛向巴西尼汇报时,五大家族就会觉得老教父不行了,新领袖麦克也不堪一击,于是对柯里昂家族放松了警惕。当然军师并不是出局,而是麦克一心想把家族生意从地下转移到地上,希望汤姆今后更多充当家族律师。

“谁请你去和巴西尼开会,谁就是叛徒“

老教父自知时日不多,给麦克上了人生的最后一课,“我一辈子就学会了小心,女人和小孩可以粗心大意,但男人不行。“教父从来没有想过让麦克参与家族的生意,所以一直很愧疚让麦克卷入其中,最终和孙子玩耍时安详地去世了。

新一任教父麦克撑起了整个家族,负担起家族的责任,花了整整五年的时间,设计一套十分周密的计划,最终将五大家族全部清算,手下纷纷亲吻麦克的手,他们已经臣服于麦克,麦克成为了真正的新一代教父。

4

思考与分享

《教父》以沉郁冷静的风格讲述了一段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黑帮史诗。故事从头到尾都发生在一个封闭和隔绝的空间里,电影完全抛弃了我们真实世界的世界观,但我们很难用自己原有的善恶观去评论电影里黑手党的对错,很难相信,最不可能遵守规则的人却自己制定了规则,并且严格遵守,而这一切真实发生在法治国家,正因为法律的保护,才产生了如此强大的黑帮集团。教父为人处世的方式值得我们去思考,伟大的人不是生来就伟大,而是在成长过程的经历和磨练才造就了伟大,教父通过创造规则、遵从规则和逃避漏洞让柯里昂家族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为家人创造一个尽可能安全和温暖的环境成为了一生的宗旨,从教父维多身上,可以学习如何成为领袖、如何做一个父亲、如何做一个丈夫,而这一切都是男人的榜样。

最后分享《教父》中出现的值得收藏的台词

Don’t hate your enemy,or you will make wrong judgement .

不要憎恨你的敌人,那会影响你的判断力.

Let your friends underestimate the advantages of the enemy overestimate your weaknesses.

让朋友低估你的优点,让敌人高估你的缺点

Do you spend time with your family? Good. Because a man that doesn’t spend time with his family can never be a real man.

你花时间和你的家人在一起吗? 我当然有. 很好!不照顾家人的男人,根本算不上是个真正的男人!

Poppa never talked business at the table

爸爸从不在餐桌上当着孩子们谈论他的公事

I spend my whole life trying not to be careless,Women and children can be careless ,but not men.

我费了一生的精力,让自己变得十分谨慎 ,女人和小孩能够粗心大意 ,但男人不行.

Politics and crime is the same thing!”

政治和犯罪是一回事!

Don't let anybody know what you are thinking.

教父维多对桑尼说:永远不要让任何人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

friendship can build a solid defense.

友谊可以筑起一道防线。

It’s not personal, it’s business.

麦克劝说桑尼不要把私人的感情带到商界,这不利于发展,即使有解决不了的,靠你的能力,你的智慧来解决.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倾听你的晨述”!

推荐9部时长超过3个小时的电影,每一部都堪称经典,你看过几部?

点击上方关注我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的时长在变得越来越长,根据不完全统计,1981年电影的平均时长达到110分钟,而到了2021年,这个数字已经增加到了130分钟,虽然只是增加了二十分钟,但是这已经是一个量的突破了。电影时长的增加即会增加观众观影感觉,同时也在考验着观众的耐心,特别当你坐在电影院观看影片的时候,超过两小时的电影可能会让你感觉到烦躁,但是如果影片足够优秀呢?你是否可以耐下心来将它看完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推荐9部时长超过3个小时但是却足够让你静下心来看完的精彩电影。

《华尔街之狼》

本片在2013年上映,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影片时长高达180分钟,事实上这还是删减之后的时长,据说未删减的片长高达4个小时。影片以乔丹·贝尔福特的回忆录为基础,影片主要讲述他作为一名股票经纪人的发展以及衰落。演员阵容包括了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 乔纳·希尔 、玛格特·罗比 、马修·麦康纳 /、凯尔·钱德勒 。

《七武士》

这部由日本殿堂级导演黑泽明在1954年执导的影片,本片堪称一部史诗级的影片,当年也是日本投资最高的电影了,而影片时长更是高达207分钟。1856年的一个日本村庄频繁收到小偷和杀人犯的攻击,于是他们决定雇佣七武士过来保护村庄,而影片则是围绕着七武士和村民之间所发生的故事展开。

《乱世佳人》

考虑到《乱世佳人》在1939年并已上映,时长接近四个小时,依然是一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这部影片是当时时长最长、投资最高的电影,即使是放到现在来看,影片的时长仍然是可以排上号的。而时至今日,这部影片仍然被无数影迷奉为经典之作。影片由费雯·丽 、克拉克·盖博主演。

《指环王:王者无敌》

作为《指环王》系列的最后一部,这部影片的时长达到了201分钟,事实上看过的影迷只会觉得这点时长根本不够,甚至可以再长一点。而《指环王》三部曲的平均时长都超过了三个小时,如果你想一口气看完可能真的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而《指环王:王者无敌》甚至还有一个加长版,加长版里还增加五十分钟。

《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已经经历过无数次的修复重映了,这足以说明这部影片的受欢迎程度。这部由詹姆斯·卡梅隆在1997年的带来的灾难爱情电影,时长达到了三个小时,而更让人觉得惊讶的是影片描述真实事件中泰坦尼克号沉没事件和影片中所描绘的时间是一样的:2小时40分钟。杰克和罗斯的爱情故事可能会在很多年之后仍然会被大家提起。

《爱尔兰人》

又一部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长篇影片,影片的未删减版长达三个半小时,这部影片也是马丁·斯科塞斯和罗伯特·德尼罗的第九次合作,和阿尔·帕西诺第一次合作(应该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稍有遗憾的是,作为马丁·斯科塞斯又一部冲奥之作,最后还是未偿所愿。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

2019年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时长也达到了181分钟,漫威电影里面最长的了,这部电影也宣告着我们所熟知的漫威时代的结束,虽然美国队长的集结,我们的超级英雄们再次团结在一起对抗灭霸,随着钢铁侠的倒下,我们仍然难以和这些英雄们告别,似乎三个小时的影片还太短。

《教父2》

继1972年的《教父》大获成功后,两年之后《教父2》并被搬上了大银幕,影片继续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执导,时长达到3小时22分钟。作为《教父》的续集,这部影片依然大获成功,阿尔·帕西诺在这部续集中为大家继续呈现着奥斯卡级别的影片,同样还有精彩表现的还有罗伯特·德尼罗。

《辛德勒的名单》

这是一部在任何一个电影榜单中都可以排到前十位甚至更靠前的电影,影片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于1993年上映,影片时长达到195分钟,主演包括 连姆·尼森 、本·金斯利 、拉尔夫·费因斯 。这部影片夺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也为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带来了一座奥斯卡最佳导演的小金人,这都足以说明这部影片的伟大之处。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了的9部时长高达三个小时的经典电影,这些电影大家都看过吗?

——END——

本文为汤老师看电影的原创

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喜欢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

本月口碑之王,有荒野强盗、旅馆色鬼,稍不留神女儿还被色鬼盯上

今天换种心情。

先不看电影,Sir带你走进一款第一人称“动作游戏”(18岁以下请自觉打开防沉迷模式)。

“游戏”里,可以选择身份。

比如,强盗

骑马持枪,驰骋江湖,无拘无束。

或者,做个生意人

当然卖的不是一般货色。

而是N多不同人种、族群的头皮。

如果不想那么麻烦,佛系一点。

做个见义勇为好事不留名的路人。

也是乐趣多多。

路边的“NPC”总结得好。

“游戏”只有两条原则:

没有枪,你会在这里死得很惨。

但枪法不好,会死得更惨。

那么。

你,敢来吗

《黄石:1883》

豆瓣9.4,当之无愧本月口碑之王。

编剧的故事、演员的表演、导演的把控……都足够硬核。

甚至还吸引到汤姆·汉克斯这样的大牌充当“自来水”客串。

但Sir得友情提醒,《1883》有“门槛”。

它是衍生剧

史诗级美剧《黄石》的前传,豆瓣均分9.2。

彪悍到一度被媒体称为西部版《教父》。

幸好。

Sir刷完3集可以肯定——即使没看过《黄石》,也不影响观看《1883》。

最多只会失去一丁点儿call back的乐趣。

所以,《1883》如果有门槛。

其实主要来自于世界观的锋利。

某个女性。

丈夫丧命后立马抚摸一个老牛仔的下体,要嫁给他当妻子,好让没有一技之长的自己和年龄尚幼的孩子能够生存。

可怜还是可恨?

类似情节重复出现,以致于引起争议误解质疑……甚至,愤怒。

Sir理解。

文艺作品如果要突破某种边界,必然无法满足所有人。

不过,如果耐心些看下去。

这也是《1883》真正毒辣之处——这片蛮荒而原始的西部土地,正是我们跨进混沌而真实的世界的“门槛”。

Sir补充一点“前情”。

《黄石》第一集结尾,那个意犹未尽的镜头。

喜与悲置入同一画面:

主角家族长子去世,大人黯然悲伤。

只有不谙世事的孩子,才能有心情欢笑、打闹。

葬礼结束后。

女儿眼眶含泪,但一脸坚毅地问道:“我们要和谁开战?”

老达顿思索一秒,俯身凑到女儿耳朵处,但随即回到原先的位置,提高声量说“所有人”。

然后转身将手搭在女儿背上,向远方走去。

前景是他们坚定的步伐和一旁的族人、保镖,后景是他们守护着的农场。

这是《黄石》颇有教父风范的定调。

《1883》跟《黄石》的相同之处在于,主角的敌人仍然近乎是“所有人”。

故事,聚焦19世纪末,一名叫詹姆斯·达顿(蒂姆·麦格罗 饰)的牛仔,如何带着家人跨越大半个美国,从得克萨斯州去到蒙大拿州。

并在那安身立命,成为当地的显赫世家。

詹姆斯要面对的,既有街上的扒手、荒野上的强盗、旅馆里的色鬼。

也有同行者中的渣滓,和意见不同的领队。

内外交困。

稍不留神,就是灭顶之灾。

旅馆休息,女儿会被色鬼 酒鬼盯上。

外出打猎,营地会被强盗们袭击。

但结合《1883》的时代,危险显然还有更多。

大自然。

未被开发的蛮荒之地,人迹罕至的荒野。

毒蛇、毒虫、毒草、沼泽、河流,以及天花等烈性传染病。

没有什么是不能要人命的。

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就是他们的处境。

就像那个对美国各州的经典比喻。

蒙大拿是“熊出没”,得克萨斯则是“人人带枪,上帝都怕”。

1883年。

世界的许多地方,包括美国的绝大部分领土,都还处于文明社会的边缘地带。

法律、制度、规则,统统救不了人。

能让自己和家人活下去的,只有max的武力值。

有人欺负女儿?

他听到声音提上枪就出来,一发爆头。

有强盗袭击营地?

和牛仔们一起去酒吧,幸存者一指认,咔咔就是一顿崩。

什么,你说你是望风的,你还没有枪?

不好意思,去跟法官说,看他给不给你机会。

一句话。

不管别人是不是罪不至此,只要动他的家人(即便是家人先动手)那肯定就要吃枪子儿。

这里没有法律与规则可言。

或者说,唯一的规则就是谁的枪法更好,谁的拳头更硬。

詹姆斯显然相当硬。

草原枪战1V6毫发无损。

年轻牛仔本来还有心情讲笑话,但看到他绷着脸害怕得要死,直呼对不起。

硬汉柔情也有。

劝活泼好动的女儿安分一点,不要惹事;去楼下拎几大桶热水和妻子洗泡泡浴;给儿子进行洗礼仪式,并教他尊重生命……

要按照科里昂教父的说法,詹姆斯无疑是个男人。

因为男人如果不照顾家庭

就算不上真正的男人

这大概是《黄石》《1883》被多次拿来与《教父》比较的原因。

所谓“男人的圣经”

呈现的不仅是男人的气度、担当、原则。

更是男人的弱点。

《1883》无疑是精彩的,深邃的。

但争议也随之而来。

比如“种族歧视”。

西进运动中,有大批印第安人遭到屠杀。

剧中也不乏有类似场景,比如前面Sir提到的头皮。

是否真的涉及“歧视”?

还是那个词,耐心。

看下去会发现,剧中同时展现了印第安人对于牛仔的摧毁。

第一集开头,詹姆斯的女儿从遍地尸首的草原上醒来,身边是策马狂奔的印第安人。

她最后的死状让人不忍直视……

歧视,往往指强者对弱者的剥削。

可在这片土地上,始终没有出现过永恒的“强者”。

还有“女性”。

剧中的女性显然是群像。

详细呈现的,有顽固、古板的大姨子,慈爱中带有坚韧的妻子,天真烂漫的女儿;

一闪而过的,有酒馆的妓女,无所事事的行人,好吃懒做的农妇……

有好有“坏”也有中性,几乎是对彼时社会女性的复写。

男性同理。

阴险的强盗,狡诈的小偷,好色的嫖客,英勇的牛仔……

你所能想象到的美国19世纪末的男性这里全有。

他们戏份不一,性格各异,同类型也不能合并。

打住。

美化男性,歧视女性……

这些“不可避免”的上纲上线,称不上是《1883》的门槛。

更像是导演对市场的一次反向选择。

如果认为靠枪炮,便能征服一片土地,成为一方霸主,最终势必然被暴力反噬。

如果认为,只能以放大镜的角度观察世界。

总有一天。

我们会重新想起“管中窥豹”的道理。

这才是《1883》真正隐藏的“锋利”——一部以还原真实为目的,却以不断颠覆你三观为结果的作品。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李寻欢不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