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9软件园:电脑手机软件下载大全,热门手机游戏免费下载

4889软件园 > 资讯文章 > 郊外的神经病院攻略(你只知道梵高开枪自杀,但他一生最有名的26张画,你不一定了解)

郊外的神经病院攻略(你只知道梵高开枪自杀,但他一生最有名的26张画,你不一定了解)

作者:佚名 来源:4889软件园 时间:2023-04-27 01:13:45

郊外的神经病院攻略(你只知道梵高开枪自杀,但他一生最有名的26张画,你不一定了解)

郊外的神经病院攻略文章列表:

郊外的神经病院攻略(你只知道梵高开枪自杀,但他一生最有名的26张画,你不一定了解)

你只知道梵高开枪自杀,但他一生最有名的26张画,你不一定了解

看完《至爱梵高》这部动画电影,对梵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对艺术追求的爱,没有人能与其匹敌。狂热的爱着梵高的笔触,一切都活了起来,那种感觉实在是太妙了,就像进入了一个平行世界,和梵高的跨时空对话。当他以特殊的方式转身离开,黑暗中的我早已泪流满面,短暂的相遇,舍不得告别,他悲情的人生,成就了他的惊世传奇!今天分享梵高这一生中,最出名的26张名画,每一张都有详细的故事和理解。

(截图来源于:豆瓣电影)

“ 我的冒险,不是靠主动选择,而是被命运推动 ”by 梵高

NO.1《吃土豆的人》

名称:《吃土豆的人》

类型:油画

时间:1885

尺寸:83×114.5厘米

收藏:阿姆斯特丹国立文森特·梵高艺术馆

解析:《吃土豆的人》展现出贫苦的一家人劳作一天,晚餐桌上的主食却只有土豆而已。画中右手边的老妇人,生活的重压剥夺了她全部的生趣,她机械地倒着手中的咖啡,目光不与餐桌上的任何一个人交接;画中左手的中年男子,他小心翼翼地注视着对面的母亲,似乎为自己的胃口充满了负罪感。昏黄的灯光下,围坐在餐桌边的一家人眼中却仍然透露出饥渴的神情,此时无声胜有声,他们似乎在静静地诉说着他们的哀伤。

?

NO.2《割掉耳朵后的自画像》

名称:《割掉耳朵后的自画像》

时间:1888年

类型:布上油画

尺寸:纵51×横45厘米

收藏:私人藏

解析:这幅作于1888年2 月的《割掉耳朵后的自画像》,是给后人留下的第一幅展现梵高当时在阿尔勒的精神状态的自画像。梵高的自画像,往往成为对画家心理探索的佐证,是画家性格特征的一面镜子。画家在描绘自己时,敢于剖析,毫不掩饰地揭示出他性格中最令人感到意外,却又是最为动人的一面。

?

NO.3《收获的景象》

名称:《收获的景象》

类型:布面油画

时间:1888年

解析:梵高于1888年2月离开巴黎来到阿尔勒,并很快爱上了这里。猛烈的阳光和刺目的麦田使他 “疯狂”,创作进入了高峰。虽受法国印象派和日本浮世绘影响,但他的作品已极具个性,这源自其独特的视角和敏感的性格。他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他不满足于只是理性的 “模仿事物的外部形象”,而要借助绘画 “表达艺术家的主观见解和情感,使作品具有个性和独特的风格”。这幅画采用较传统的写实风格,整个画面笼罩在暖色调中。远景的处理,使得画面产生平远的效果。

梵高以精确的用色和几何图形似的构图,赋予画面以令人难以置信的纵深感,把我们的视线从前景一步步引遥远的天际。这幅作品再次显示了色彩的和谐——前景呈赭石和橘黄色,中景穿插着几簇绿色矮树丛和一片金黄色的田野,远处露出青山蓝天。黄色田野中,蓝色的手推车和红色的铧犁格外醍目。

梵高为创作这幅油画,共画了四张习作,它们的构图大致相似,手推车始终位于画面中央。为了使作品产生纵深感,给人以从高视点远望景色的印象,梵高让天空只占画幅的六分之一。蓝色手推车构成画面的焦点,位于画面正中央。

?

NO.4

《蹒跚学步》

名称:《蹒跚学步》

类型:布面油画

解析:这幅作品是梵高临摹自米勒的同名作品。画面是一个农村的耕地,背面是农民的房屋。画的右方一位农妇扶着小女儿帮助她学步。左方女婴的农民父亲蹲在地上张开双手鼓励她向前走。

这虽然是梵高临摹米勒的作品,但是整幅画都显露出梵高个人的风格。画面用色鲜明,多用蓝,黄和绿色。这些高明度及属于自然界的颜色,让人感受到活跃的生命力。他让画中的人和物框上厚实的黑色线条,这明显是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亦让画面增加实在的感觉。

?

NO.5《十五朵向日葵》

名称:《十五朵向日葵》

时间:1888

类型:布上油画

尺寸:纵100×横76厘米

收藏:东京安田·葛西艺术博物馆藏

解析:用简练的笔法表现出植物形貌,充满了律动感及生命力。整幅画仍维持一贯的黄色调,只是较为轻亮。这幅画被认为是梵高在黄房子里面的最后一幅大型《向日葵》。在这幅作品中,再也看不到自画像里那种短促而笔触,在这里,他的笔触坚实有力,大胆恣肆,把向日葵绚丽的光泽、饱满的轮廓描绘得淋漓尽致。他大胆地使用最强烈的色彩,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岁月将使它们变得暗淡,甚至过于暗淡。"尽管采取了种种保护措施,这些色彩仍然消褪了原有的光泽。

?

NO.06《鸢尾花》

名称:《鸢尾花》

类型:油画

时间:1889

收藏:美国加州保罗盖兹美术馆内藏

解析:画面被一片蓝色占去了大半,浅如海蓝,深似墨团。难以揣度的愁楚与痛苦的凝结。连花叶也绿中偏蓝,缘情随性的。那忧郁的蓝色属于他,伴着生命而来。构图上,鸢尾花的整体造型 “内倾”,与左上角的一簇野菊呼应。野菊的赭红,与土壤色系相谐。赭红与蓝,一种躁动的情绪总在对话忧郁的述说。二者相接处,有一白色的鸢尾花,朵大,茎长,花蕊正对前方,成为画面的亮点。只是在一片一簇中显得突兀——特立独行孤傲的身影,彷徨于躁动和忧郁而前方没有路。这便是1889年5月间的梵高,他将心魂留在了画上。

?

NO.7《麦田群鸦》

名称:《麦田群鸦》

类型:油画

收藏:梵高博物馆藏

时间:1890

解析:《麦田群鸦》是梵高临死前的几幅作品之一,描绘的是法国瓦兹河上奥维尔镇周围乡下麦田的情景。在这幅画上仍然有着人们熟悉的他那特有的金黄色,但它却充满不安和阴郁感,乌云密布的沉沉蓝天,死死压住金黄色的麦田,沉重得叫人透不过气来,空气似乎也凝固了,一群凌乱低飞的乌鸦、波动起伏的地平线和狂暴跳动的激荡笔触更增加了压迫感、反抗感和不安感。画面极度骚动,绿色的小路在黄色麦田中深入远方,这更增添了不安和激奋情绪。也许这幅画是梵高在极力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压抑,就如画面上的麦田别乌鸦压住的感觉,金黄色的麦田表现出勃勃的生机,亦如作者内心生的欲望。看到这幅画给人以震撼的感受,它在表达着一种思想,也在宣泄着这种悲剧的情感。

?

NO.8《桃树花开》(淡紫色)

名称:桃树花开(淡紫色)

类型:油画

时间:1888年

解析:此画又名《盛开的桃花》。是1888年梵高为了纪念他去世的表兄莫夫而画的作品。在给提奥的信中,梵高写道:"我把画架摆在果树园里,在室外光下画了一幅油画——淡紫色的耕地,一道芦苇篱笆,两株玫瑰色的桃树,衬着一片明快的蓝色与白色的天空。这大概是我所画的最好的一幅风景画。

?

NO.9《星夜》

名称:《星夜》

时间:1890年6月

类型:油画

尺寸:73.7厘米X92.1厘米

收藏: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解析:作为表现性的后印象主义画家梵高的作品,这幅画有很强的笔触。油画中的主色调蓝色代表不开心、阴沉的感觉。很粗的笔触代表忧愁。画中景象是一个望出窗外的景象。画中的树是柏树,但画得像黑色火舌一般,直上云端,令人有不安之感。天空的纹理像涡状星系,并伴随众多星点,而月亮则是以昏黄的月蚀形式出现。整幅画中,底部的村落是以平直、粗短的线条绘画,表现出一种宁静;但与上部粗犷弯曲的线条却产生强烈的对比,在这种高度夸张变形和强烈视觉对比中体现出了梵高躁动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

梵高生前非常欣赏日本浮世绘《冨岳三十六景》中的《神奈川冲浪里》,而《星夜》中天空的涡状星云画风被认为参考并融入了《神奈川冲浪里》的元素。

?

NO.10《罗纳河上的星夜》

名称:罗纳河上的星夜(星空)

类型:油画

收藏:奥塞美术馆

时间:1888年

解析:这幅《罗纳河上的星夜》中,星星和天空悬在上面,城中的煤气灯闪着小仙女般的甜蜜,倒映在河中。他将这夜的瞬间转化为自己长久以来的信念:人间和天堂的边界消弭不见。阿尔勒缩减为细长的一条,几乎无法隔开缓缓拍打的水面和星空。一对中年夫妻,手挽手,全神贯注,望向天际,就像他笔下的播种者,似乎在水面行走,并要进入奇迹的核心,在无限的门口拥抱。

?

NO.11《夜晚露天咖啡座》

名称:《夜晚露天咖啡座》

时间:1888

类型:布上油画

尺寸:纵81×横65.5厘米

收藏:奥特洛克洛勒-穆尔博物馆藏

解析:梵高经常在晚上光顾离他住所不远的咖啡馆。咖啡馆的耀眼灯光和布满天空的星辰,激发了他作画的热情。他在这幅画上,用黄和蓝来表现一种独特感受。画中被灯光照成黄色的咖啡座和蓝色星空的对比,使整幅画显得很美,洋溢着一种平和的诗意。梵高曾说:“对我来说,晚上看来比白天更有活力,更有丰富的色彩,晚上作画,看天上有闪烁的星星,地面有灯光,是一幅很美的与安详的作品。”

(夜晚露天咖啡座 素描手稿)

梵高自5月到9月18日借住的兰卡散尔咖啡馆,位于形式广场(Place du Form),由于通宵营业,因而被称之为"夜间的咖啡馆"。他曾用两个通宵画了一幅咖啡馆室内的作品,《夜间的咖啡馆》是同期的作品。他时常觉得夜间比白天更充满了生气蓬勃的色彩,所以几度跑到户外云画星星。画中,在煤气灯照耀下的橘黄色的天蓬,与深蓝色的星空形成同形逆向的对比,好像在暗示着希望与悔恨、幻想与豪放的复杂心态。梵高已慢慢地在画面上显露出他那种繁杂而不安、彷徨而紧张的精神状况。

?

NO.12《有妇女在洗衣服的阿尔勒吊桥》

名称:《有妇女在洗衣服的阿尔勒吊桥》

类型:油画

收藏:克勒勒-米勒博物馆藏

时间:1888

解析:1888年2月21日,梵高到达法国南部的阿尔勒,住在卡列尔饭店。这一张是他到达后的3月间所画。 信中写着:"今天的工作是画一张15号的画——那是在蓝色天空下,一辆小马车正通过的一座吊桥,和天空同色的河水、绿草,橘色的河堤,还有一群穿着各色衣服的浣衣妇女。"这一张画的色彩清澄而果断,有如金属管乐器奏出的嘹亮声响。天空是一片蓝,水波荡漾的深邃运河,均远离巴黎的喧嚣,漫游在郊外的梵高,彷彿可以听到他自己快活的声息。 这座吊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破坏,现在已另外在别处建筑新桥。

梵高画了很多以桥为主题的作品,他仔细观察蓝天和四周生机盎然的景物在河水中的倒影,千方百计地表现河水的清澈透明。画家从河对岸描绘了这幅景致。这幅画可以说是梵高的色彩实验,画家大量使用蓝、橙补色,整张画在三原色调的展现下,达到画面平衡和谐的效果。光影的感觉在画中不太明显,全然以颜色为主导。笔触纵横交错,细致入微,赋予作品浓郁的日本风格。

?

NO.13《阿尔勒的卧室》

名称:阿尔勒的卧室

时间:1888年

类型:布上油画

尺寸:纵72×横90厘米

收藏:阿姆斯特丹文森特·梵高博物馆藏

解析:1888年9月,梵高搬入"黄房子",靠提奥供给的生活费,把住宅布置一新。在此之前,他独自一人生活了好几个月。他希望将黄房子建成他梦想的艺术家聚居地。

他选择了式样普通、格调不俗的家具来布置,而他自己房间的摆设却出奇的简朴。提奥劝说高更去与哥哥同住。梵高在等待高更的日子里,运用鲜明的黄色和淡蓝色,描绘了自己的卧室。此时已定居下来的梵高,之所以画出自己的房间,主要是想让弟弟西奥看到他目前的生活情况。朴素的床、椅子和洗脸用具等,都是真实的生活写照。他在给提奥的信中写道:"我这次画的只是我的卧室。这幅画要由色彩来当家……就是说,要通过色彩,表现出休息或睡眠的氛围。一走进这个房间,想像力就可以得到休息……四四方方的家具表现卧室不应受到干扰的宁静。"

这张卧室画是一幅很重要的作品,它表现了梵高内心世界中的一些东西。他多次提到过这幅作品,并且在书信中勾画过它的略图;在圣-雷米住院时,他还画了大同小异的另外两幅,一幅是打算给提奥的,另一幅准备给母亲和威尔。其中所突出的宁静与睡眠把这幅卧室图与梵高不稳定与疲惫的精神状态联系了起来。

?

NO.14《唐基老爹》

这是巴黎时期末的作品。关于唐基老爹的肖像画,除此之外尚有两幅,其中的一幅是在同一时期画的,有同样的姿势,相似的背景; 而稍后所画的另一幅唐基老爹,使用深蓝与红褐色,背景的浮世绘配置方法跟这一幅也不同,整个的感觉更为强烈 (尤其是色调和彩度)

这幅画的构图较有统一感,与浮世绘的柔和调子和下端的装饰图案非常调和。唐基老爹是当时蒙马特的小画具商,他的性格亲切而温和,对于未成名的画家时加关照,他的店时常成为印象派画家停留的所在,包括毕沙罗、塞尚和高更也常在他的店里出放。唐基老爹在店内也悬挂了梵高的画。

《唐基老爹》肖像的背景上所看到的临摹画中,右上为广重的《名胜江户百景》,右下为英泉的《花魁图》,中央为北斋的《红富士》,左上是广重的《飞鸟山暮雪》,左中是丰国的《歌舞剧演员图》。

?

NO.15《夜间咖啡馆》

名称:夜间咖啡馆

类型:油画

收藏:克勒勒-米勒博物馆藏

时间:1888

解析:《夜间室内咖啡座》是知名的荷兰画家梵高的作品之一,他于1888年9月在法国普罗旺斯的阿尔勒所绘梵高当年在阿尔勒描绘的这家咖啡馆如今依然矗立在拉马丁广场。梵高抵达阿尔勒后,一直住在这里,后来怀着建造艺术家聚居地的希望,搬入黄房子,与高更共同生活了两个月。

梵高阿尔勒时期的作品,总令人充满阳光的明亮的风景画,其实他受夜景刺激而绘画作亦为数不少。这幅右下角有着梵高签名的画作描绘的是室内的咖啡馆的场景,处在画面中间位置的门帘半开半掩着,据推测门后面有很多独立的小房间。五位顾客沿着墙坐在左右两侧,服务员站在灯光下面面对着观众,在他一侧房间中间部位一有张台球桌。画面中的五位顾客被描述成喝醉酒在昏昏欲睡的流浪汉以及妓女和嫖客,有学者说咖啡馆是穷困潦倒的人和妓女夜间出没的场所,这在画面远处的角落里得以体现。

绿色的天花板,红色的上半部分墙壁泛着亮光,黄色的汽灯和地板,整个画面有着强烈而生动的色彩对比。这幅作品色彩耀眼,梵高有意使用这种色调来表现令人忐忑不安的场景。为了强调房间的纵深感,他选择了高视点,透视线非常精确。黄、绿色点染的晕圈渲染了煤气灯放射的刺眼光线,其强度感到难受。

?

NO.16《在圣马迪拉莫海边的渔船》

名称:《在圣马迪拉莫海边的渔船》

类型:油画

收藏:梵高博物馆藏

时间:1888

解析:1888年6月,梵高来到离阿尔50公里的圣玛利,这是地中海边的渔村,他在此完成了几幅以渔船为画题的作品。他在499信中告诉提奥,地中海的色彩千变万化,有如鲸鲁一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变成绿色、变成紫色,或变成青色。然而,变化万千的海面虽然美丽而奇幻,却不如形状变化多端、红绿色对比强烈的渔船更能深深打动他的心。他把眼睛所捕获的色彩鲜丽的渔船,清晰地画在前景,省略其他部分来暗示远方,让人感到这是采用了日本版画中扩大空间的手法。在细部的省略与夸张的变形中,则突出了空间上的深度。

梵高在这幅画中,用轻亮的色彩,明快的笔触,表现自然界的景象;用浓重的色彩,细致的笔法,描绘人造的船只。"这幅画画的是海滩上的渔船,偌大的船身躺在灼热的沙滩上,大海远远地消失在蓝色的朦胧中,这是一个晴朗的日子,但是太阳已经下山,人们只能凭借一些投影与沙滩上方热空气的颤动,而感到天气的晴朗。"

?

NO.17《有垂柳的公园》

名称:有垂柳的公园

类型:油画

时间:1888

解析:在阿尔勒的梵高住所的周围,有三个公园,梵高为此画了一些草图和油画作品,梵高分别从不同的视角画出了公园的一角。这幅画绘于1888年,色彩极其艳丽而清新,使人观之眼前一亮、心旷神怡,绘制的应该是春季的景象,是梵高为数不多此类作品中的典范。

?

NO.18《有丝柏的道路》

名称:有丝柏的道路

类型:油画

收藏:奥杜罗库拉穆勒美术馆藏

时间:1890年

解析:梵高自创的短碎笔法在这幅画中展露无遗。梵高在阿尔勒时期的色块运用,在此全转成了线条。中置的柏树主控整个画面,道路、稻田、野草相互辉映。马车和人物的位置则有平衡画面的效果。

?

NO.19《麦田云雀》

名称:《麦田云雀》

类型:油画

时间:1887年

解析:麦田云雀画于1887年夏天,此画一见即令人联想到梵高他在奥维尔所作的《麦田群鸦》,但与后者比较起来,有完全不同的感觉。这幅画让人感到清闲明朗,好像可以听到远处清晰婉转的歌声。梵高采用修拉与西涅克的色彩分割理论,又从印象派画家那里学习到短促笔触的并置以及从光线中捕捉色彩的瞬间变幻,以色彩的礼堂混合手法来表现。

?

NO.20《嘉舍医师的画像》

名称:《嘉舍医师的画像》(第一版本)

类型:油画

收藏:私人收藏

时间:1890

解析:《嘉舍医师的画像》是荷兰后期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绘于1890年,当时他已住进精神病院接受保罗·嘉舍医师的治疗。1990年5月15日,此画以8250万美金创下有史以来艺术品拍卖最高价格。此画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现私人收藏;第二个版本的目前存放在巴黎的奥塞美术馆中。

(嘉舍医师的画像(第二版本) 油画 奥塞美术馆藏 1890)

?

NO.21《杏 花》

《杏花》是文森特·梵·高在圣雷米精神病院接受治疗期间所创作的,时间是1890年,那是他人生的最后一年。《杏花》是帆布油彩画,高73.5厘米,宽92厘米,现存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中。文森特把《杏花》作为一件礼物,送给刚刚出生的侄子文森特·威勒姆,也就是他的弟弟西奥·梵·高与妻子乔安娜·邦格尔的儿子。画中描绘的是杏树的一个分叉,白色的花瓣尤如珍珠般闪亮,蓝色的天空衬出它的轮廓,留下绿松色的阴影。梵高用杏树的花枝作为生命的象征体,这是因为杏花是最早开放的植物之一,通常在2月早春时节,尤其是阳光充沛的法国南部。

?

NO.22《曳起桥与打伞女士》

名称:《曳起桥与打伞女士》

类型:油画

收藏:德国,华拉夫理查兹博物馆藏

解析:1888年,梵高生活在法国南部阿尔勒。阿尔勒的朗格卢瓦桥,即曳起桥与打伞女士,梵高以它为主题画了四幅油画,另外还有一幅水彩画,这一时期梵高将了常规绘画技法和创造性进行了融合。充分利用的镜框透视,用他在海牙时创建的精确线条和角度,以表现事物的独特视角。

此幅画画面呈现一片宁静,宽阔的天空和水面上几个稀疏的物体,在他的安排下成为色彩的实验;画上的主题只是让颜色得以伸展的景物罢了,颜色彷彿是这些物体的第二层表皮。从堤防上远眺,天空向四周延展,水的面积相对的渺小,曳起桥在正午的阳光下左右相对,桥上的人成了几个影子,以及用白色调表现的日光等,都是印象派画家的画风的痕迹,梵高在这地方显然深受影响。

?

NO.23《乌云密布的天空下的麦田 》

名称:乌云密布的天空下的麦田

类型:油画

时间:1890

解析:这一幅与"麦田群鸦"、"多比尼花园"是梵高在奥维尔所作的最后三大作品。梵高在写给母亲的最后一封信中提到这幅画时说:"我正埋头作一幅以像海那样广大的丘陵作背景, 有黄色与绿色微妙色彩的广漠麦田的画。这一切存在于青色、白色、粉红色、紫色等色调的微妙天空之下。我现在非常的安宁、肃静, 可以说很适合于作这幅画。"

?

NO.24《奥维尔的教堂》

名称:奥维尔的教堂

类型:油画

收藏:奥塞美术馆藏

时间:1890

解析:这幅画用深蓝色表现夜空,线条短粗并与梵高其它许多画作中的线条同样呈涡旋状,有些《星夜》的意味。而地面则以黄色、绿色为主,同样以短线条来表现“V”形的道路。作者并没有写实地描绘教堂,而是以一贯的处理手法赋予它更加丰富的色彩和经过感情滤过的形象,在实物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并体现在作品中,而非一味地忠于客观描述。丰富恰当的色彩则进一步加强了感情的表达,这正是梵高最终形成的特色。“V”形的道路也类似出现在了麦田群鸦里。

?

NO.25

《午 睡》

名称:《午睡》

类型:油画

收藏:奥塞美术馆藏

时间:1890

解析:米勒是法国最伟大的田园画家,一位现实主义大师。梵高一向对米勒推崇备至,他对米勒的敬仰终生未改。梵高像米勒一样关注世人疾苦,内心蕴藏着深厚的爱,并借助作品来传达爱。梵高对米勒画作的临摹和再创作,人们能够体会到二者对同一主题的不同理解和不同表现手法,也能看出两种绘画风格的鲜明对照。

从两两对应的作品中,既可以领略梵高是如何将米勒的简练、朴素、凝重演绎成梵高的色彩鲜明、生气勃勃、狂野奔放。

?

NO.26

《梵高在阿尔勒的家》(黄房子)

1888年5月梵高在阿尔勒租了一间旅馆居住,因为它的外壁涂成了黄色,故被称为"黄房子"。画面上建筑物的右侧即是梵高的住所(正面的窗户涂成绿色和黄色的部分)。梵高很早就向往"艺术家的乐园",因此希望这个家能成为南法的"未来画室",并且希望能够尽快地接他的穷朋友高更来一起共同生活(高更于10月20日到达阿尔勒)。在这一张画上,由广阔前景的土黄色地面,即向两旁延伸的马路,到小建筑物正面的硫磺色与一大片天空的绿色,这些颜色之间相互呼应,构成了色调的转移。

梵高打算把阿尔勒的黄房子变成画家之家,这是他最具乌托邦特色的方案。他详细地描述了他的"画家之家"。在给提奥的信中他写道:"我想把它搞成一个真正的'画家之家',它并不华贵,正相反,其中没有一样华贵之物。""房子给我带来了安逸感,从现在起,我感到我正在为未来工作。"在他的作品里,这幢房子位于满是尘土的拉马丁广场对面,是一座在深蓝色天空映衬下闪闪发亮的鲜黄色建筑。梵高打算用"向日葵"系列画装饰画室;在客房里要"以日本人的方式"张挂一些"向日葵"以欢迎高更的到来。

梵高觉得这里的阳光和日本一样明亮,他在这里租了个有四个房间的房子,梦想将其变成艺术家的乐园,就是画作中街角的那幢房子,颜色较其他建筑物响亮,他称之为“光之屋”,并将黄色命名为爱的最高闪光,房子前脚步匆匆的就是他本人。

这幅图画的主题不是光,而是感情。梵高的第一个念头是想把它画成一幅夜景画;"窗口亮着,空中繁星闪烁",可是在定稿中,他蓄意强调阳光通过巨大的空隙流进屋内的黑暗,所以整幢房子发出光亮。

梵高于1888年5月住到这里,一直到1889年的4月。梵高离开人世许多年后,黄房子改为酒吧。这个建筑物毁于二战。

?

在文森特·梵高短暂而绚丽的生命历程里,他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之一,正如他所说就是:“生活对我来说一次艰难的航行,但是我又怎么会知道潮水会不会上涨,及至淹没嘴唇,甚至会涨得更高呢?但我将奋斗,我将生活得有价值,我将努力战胜,并赢得生活”。梵高是平凡的人,但是他却用他的不平凡创造了最好的作品。他用灵魂赋予,用生命创作,这就是梵高,伟大而传奇的梵高,向梵高致敬!

你从梵高的画里看到了什么?

留言说一下吧~

2019读书太少?没关系,2020从头开始

2020.01.28

第574次推送

吐故纳新时节,我们从新年的年度选题里遴选了一些即将出版的人文书介绍给大家,编舟渡海,始于小小一念。愿有好书为楫,渡你抵达更远。

学术类 · 人物传记

《阳明大传》

束景南 著

阳明是继朱熹之后的又一大思想家。束教授花了二十余年的时间潜研王阳明,收集到大量关于王阳明的新资料,发覆抉疑,考证辨析,在王阳明的生平行事与思想上都有许多独到的新发现、新开拓,特别是在对王阳明思想的研究上提出了十大新发现,颠覆了五百年来人们对王阳明的传统认识与看法。该著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物传记之书,而堪称是一部宏大的思想史著作,具有很高的独创性、学术性。

学术类 · 专门史

《中国移民史(七卷本)》

葛剑雄 主编

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安介生 著

(旧版书影)

本书是目前国内外最完整、系统的中国移民史,论述自先秦时代至20世纪末发生在中国境内的移民,对其中主要的移民运动,论述其起因、迁移对象、迁移时间、迁入地、迁出地、迁移路线及方向、定居过程和产生的影响,并尽可能作定量分析,总结其规律。该书前六卷(从先秦至民国)于1997年在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次将在推出第七卷(20世纪卷)的同时推出全新修订版。

《剑桥俄罗斯史(三卷)》

莫琳·佩里、多米尼克·列文

罗纳德·格里格尔·萨尼主编

杨 成 译

《剑桥俄罗斯史》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视角,依照时间顺序完整展现了从古罗斯到2000年的俄罗斯历史的面貌。该书由来自世界各国的俄罗斯历史研究领域的顶尖学者撰写,三卷主编分别来自英国伯明翰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与美国密歇根大学,综合了最新的有关俄罗斯研究的学术成果,并使用了大量的第一手档案资料,是一部极具创新性和全面性的作品。该书作为剑桥世界史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可供俄罗斯研究领域的学者参考借鉴,同时也为国人全面了解俄罗斯历史提供了一部佳作。

《近代以来中外史学交流史(上、中、下)》

张广智主编

本书主要阐述近代以来域外史学(主要为西方史学)输入中国及其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中国史学输出域外及其对该国或该地区史学所产生的影响。全书以中、外文翔实的史料为基础,立足于实证研究,把叙史与阐释结合起来,把历时性的考察与共时性的研究结合起来,较为清晰、具体地展示近代以来中外史学交流的历史进程。

《晚清史(增订本)》

戴鞍钢 著

晚清百年,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内在变革要求与外来力量相遇,中华帝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痛苦转型,艰难地踏上近代民族国家之路。作者戴鞍钢教授长期从事晚清史的教学和研究,以史家之笔将这段纷繁复杂的历史呈现在我们面前,使读者能对晚清史有一基本了解;本书吸纳了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为历史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细节;每章末尾都附有推荐书目,为读者深入阅读提供了门径。本书为增订版,较2009年初版增加近一倍的篇幅。

学术类 · 名家专题精讲系列

“名家专题精讲系列”第七辑

继2019年推出第六辑之后,2020年将推出王水照《宋代文学研究十讲》、郭齐勇《中国哲学史十讲》、陈子善《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研究十讲》、赵敦华《中世纪哲学十讲》、姚大力《边疆史地十论》、陈尚君《唐诗文本及文献十讲》六种。

学术类 · 精选集

《碌碌集》

陈思和 著

本书收录了陈思和教授新近撰写的论文随笔若干篇,体例一如早先的《笔走龙蛇》《鸡鸣风雨》《犬耕集》《谈虎谈兔》《草心集》《海藻集》等作品,为其最新的编年体文集。

《文学史的张力》

刘跃进 著

本书为作者文学史专题研究的专书,分为上下编,上编十四篇:1.为什么要不断地书写文学史;2.文学研究中国化的历史选择;3.七十年来中国文学研究的学术体系建构;4.新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主要趋向;5.中国文学研究40年思潮;6.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四十年;7.秦汉文学史研究的困境与出路;8.有关唐前文献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9.徘徊与突破——二十世纪先唐文学史论著概观;10.关于上古、中古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11.关于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若干问题;12.走出散文史研究的困境;13.《汉诗别录》的学术价值及其方法论意义;14.刘师培及其汉魏六朝文学研究引论。下编十一篇:1.“秦世不文”的历史背景以及秦代文学的发展;2.西道孔子 世纪鸿儒-——扬雄简论;3.“建安风骨”的历史内涵及其意义;4.“二陆”的悲情与创作;5.兰亭雅集与魏晋风度;6.关于《文选》研究的几个问题;7.关于《玉台新咏》研究的几个问题;8.佛教文化影响下的中古文学思潮;9.文学史为什么选择杜甫;10.漂泊无助的远游——读《秦州杂诗》二十首及其他;11.关于杜甫文献整理的相关问题。又有作者治学的数篇访谈作为附录。

“中国古代形式批评研究”丛书

汪涌豪 主编

基于汉字独特的构造特点、组合方式和声韵规律,中国传统文学具有十分强烈的修辞意味和程式化倾向,历代谈艺论文者每从形式角度探讨创作问题。本丛书即从此出发,系统探讨被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所遮蔽和忽视的形式批评传统,整理、阐释与辨析出中国古代形式批评的理论资源。由于中国古代文论及范畴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惟有通过史论结合的方式,以历史文献和文论史事实为基础,以当代意识为提领,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综合与通观,才能真正深入理解中国古典文学、诗学和文论的整体面貌。准此,本丛书在《中国古代形式批评类编》编撰的基础上,拟对中国古代形式批评的理论和概念、范畴做出全面的网取,并以8种研究专著对其展开系统而深入的探究,从而使之既契合古人的初心和本意,又呈示文心的本质,以及古代文学批评的丰富生动的原始景观。

学术类 · 田晓菲学术系列

《尘几录: 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修订版)》

田晓菲 著

本书旨在向我们展示,读者不仅体验作者,而且,更通过重新塑造文本以使文本符合自己的解读来“生产”或“创造”作者。《尘几录》以东晋时代的诗人陶渊明作为切入点,检视了文本传播的机制与历史。作者以欧洲手抄本文化研究作为参照系,展现了中国中古时期文本的流动性,以及中国手抄本时代的文本如何因为后代的需要而被重新建构和变形。

《烽火与流星: 萧梁王朝的文学文化(修订版)》

田晓菲 著

本书不仅探讨梁朝的文学作品,更旨在检视梁朝文学生产的文化语境,就此提出一系列具有内在关联的文化史和文学史问题,重新评估和挑战对这一时代文化史以及文学史的现行主流观点,并探索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了中国文化传统中历来对梁朝的忽视与贬低。在这一意义上,作者希望本书对于梁朝的讨论,不仅会加深我们对于中国中古时代的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促使我们反思现当代中国国学研究乃至海外汉学研究中的“文化政治”问题以及意识形态取向。

《赤壁之戟:建安与三国》

田晓菲 著

建安时代或三国时代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有着双重意义。这个时代的作品奠定了中国古典诗歌及文学批评的根基。这一时期的历史人物及事件激发产生了无数诗歌、小说、戏曲、电影以及其他艺术作品,并贯穿于整个中国历史,包括当今中国的网络玄幻文学。建安时代的意象,伴随着饮宴、饮酒、英雄主义以及文学上的灿烂,还有紧密的男性友谊,在三国的浪漫化叙事中又再次回归。建安如何分为两种不同的乡愁(nostalgias)的?这些很大程度上分离的乡愁之间是如何沟通的?以及由男性主导的三国如何在当代中国被年轻女性占领的?《赤壁之戟》考察了这些关联之间在其复合的源头如何紧密联系,又如何在后来的变形中逐渐分化的。

学术类 · 视觉与图像

《图像人类学》

[德]汉斯?贝尔廷 著

邹建林 译

德国艺术史学家汉斯?贝尔廷提出了一种解读人类图像的理论,阐释了“何为图像”以及图像的运作方式。作者将图像与我们的精神图像进而与身体的媒介联系在一起,这种图像有别于绘画、雕塑、摄影等媒介中的图像。身体就是一种“活生生的媒介”,可以制作、感知、记忆图像。本书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对图像理论、媒体理论的探讨颇具创见。

《革命的身体:重新认识当代中国舞蹈文化》

[美]魏美玲著

李红梅译

这本书挑战了中国舞最主要的影响源头是苏联样板芭蕾舞剧这个被普遍接受的观点,认为其当代实践才是这个年代最具创造性的部分。本书展示了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中国舞的发展历史,借以提供现当代中国舞蹈历史的新面向。本书2019年获美国舞蹈学会de la Torre Bueno Prize新书奖。

《无镜的自然主义》

普莱斯 著

周 靖译

本书汇集了普莱斯二十多年来的重要文章,集中阐述了他的全局表达主义、反对大写的表征主义、内表征和外表征的区分,以及基于用法的功能多元主义等主要思想。同罗蒂一样,普莱斯反对大写的表征主义中蕴含着镜像隐喻,即把语言视为反映世界的一面镜子。同时,他反对布莱克伯恩式的准实在论做法,即对无法为语言所表述的实在做出本体论承诺。普莱斯试图使得表达主义全局化,以此取消任何形而上学意义上的对象。他自称是一名实用主义者,这不仅表现为他与典型的新实用主义者,例如罗蒂和布兰顿,进行对话;还表现在他对科学哲学、伦理学、语言哲学中相关问题的讨论无不渗透着实用主义的思想底蕴。

学术类 · 美学与文化批评译丛

《棱镜》

[德]阿多诺 著

刘媛 译

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干将阿多诺代表作,讨论了诸多文化、社会、经济、政治、美学话题,从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到卡夫卡的《城堡》,到爵士乐、巴赫、勋伯格,再到普鲁斯特、消费理论、博物馆等。

《文学批评的对象与实践》

[美]理查德?舒斯特曼 著

王 耘 译

本书探讨了文学作品的身份和本体论性质,并对文学批评的两个主要目标——阐释和评价——的逻辑做出解释。艺术哲学对此四个问题常常孤立对待,而作者则在书中指明这四个问题如何在概念上紧密联系,以及有关它们的理论如何相互牵连。

学术类 · 凯恩斯文集

《货币论(上、下册)》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著

李井奎 译

凯恩斯主要有三部论述货币的著作,一本是《货币改革略论》(1923),一本是著名的《通论》,还有一部就是承前启后的《货币论》。该书在凯恩斯《就业通论》的形成过程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对于理解当下我国通胀压力和经济失衡下的经济情况也颇有裨益。虽然商务印书馆曾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过该书中文版,但因译者并非经济学专业出身,许多翻译用语并不准确。本书译者李井奎矢志于凯恩斯著作之翻译和研究,花费近三年时间倾力翻译完成,争取推出一部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译本。

读物类 · “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的文学”系列

《安德斯·斯拜尔曼的旅程》

[瑞典]佩尔?维斯特拜利耶 著

王梦达 译

诺贝尔文学奖前评委会主席佩尔?维斯特拜利耶的代表作。这部充满诗意的小说以早期植物学家、探险家安德斯?斯拜尔曼的传奇一生为底本。安德斯与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一道前往南极洲,探索南非内陆。

《爱之引力》

萨拉?斯特丽兹拜利耶 著

孙 征 译

本书是诺奖评委萨拉?斯特丽兹拜利耶的代表作,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该书获2015年“欧洲文学奖”(The European Prize of Literature)、De Nios Vinter Prize。本书故事背景所在地是斯德哥尔摩郊外的Beckomberga精神病医院,它坐落在一个美丽的湖泊附近的公园中,具有几乎神话般的意义,既可以作为惩罚天使,也可以作为寻求救命的灵魂的救助者,就像古老的乌托邦式的愿景一样。

读物类 · 《红楼梦》系列

《成长课》

闫 红 著

在闫红的笔下,红楼中12位女性的命运沉浮,都是由她们的言谈举止及性格决定的。此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古今皆然。跟着闫红细读红楼、细解书中玄机,不仅能读懂、读透古典名著的文化精髓,更会让你体悟到经世致用的处世良方,对女性的人生成败乃至个人成长,是一件极有意义的事。

《红楼梦(闫红评点版)》

闫 红 著

作家闫红早年的《误读红楼》一书引起读者较大反响,也引起文坛大家王蒙的关注并得到他的鼎力支持。“闫红讲红楼”在广大白领知识女性中间已是一个响当当的“品牌”。“《红楼梦》闫红评点版” 以江苏省红楼梦研究协会会长、南京大学教授苗怀明团队整理的80回《红楼梦》为底本,从女性视角细读红楼,针对红楼中的关键细节、情节、人物言行等,进行精彩点评、导读,并融入作者人生体验。

《红楼词典》

苗怀明 著

强调“带入”感、引入“情境”,大学教授苗怀明创意教红楼,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深受青年学生的欢迎。本书既有红楼文本的现代阐释,更有面向众多学生群体的知识分享,集知识性、时代性、趣味性、系统化于一体。既是“词典”,本书便于查阅,可从中了解有关红楼梦的知识。同时,这本“词典”便于查阅,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可以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

《十二课读红楼梦》

王召强等 导读

《十二课读红楼梦》以南京大学苗怀明团队整理的《红楼梦》为底本,由复旦附中王召强老师根据教育部经典作品进中学课堂实行经典“课程化”的教学要求,分12层(即12课)层层推进,深度导读。《红楼梦》是教育部规定的中学生必读书目,本书定位面向中学生,为广大学生提供的一部可读、“实用”的《红楼梦》读本。

读物类 ·其他

《聆听诗经(国风篇)》

林 栖 著

《聆听诗经》(国风篇)共196讲,涵盖了《国风》全部160篇诗歌,逐篇逐句逐字,每期解读都有主题贯穿,并配以丰富的文化知识拓展,以通俗易懂的形式结合历史、哲学、心理学、电影等,多学科多角度深入品味《诗经》的魅力。

《懂了这些再读古诗文(三卷本)》

冯昌梅 著

这部作品的初衷和一般的经典导读课程不同,旨在帮助读者(包括中学生)建立古代文学史的框架和概念,以富有趣味性的语言和成体系的知识框架来展示古代一流的文学大家和他们的杰出作品,同时展现诗词歌赋、散文、戏曲、小说等各种文学样式的发展脉络。希望每个读者读完之后,都能对我国古代经典作品和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建立起清晰的概念。

《英诗金库(修订版)》

[英]帕尔格雷夫 编

《英诗金库》一书由英国诗人帕尔格雷夫于1861年选编出版,收录了英国16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的名家诗作288首。这些诗作主要为普通大众喜闻乐见的抒情诗和歌谣,出版之后,受到英国民众的普遍欢迎,以后重版多次,成为至今有名的选本之一。

1987年,四川大学曹明伦教授联合罗义蕴、陈朴(已逝)等老师编著了此书的中英文对照版,联络了大量知名翻译家和诗人进行翻译,如卞之琳、王佐良、杨周翰、戴镏龄、朱维之、飞白等,此书在诗歌界声誉很高,一些研究者和学习者均以此为经典,或为工具书,或为教材,或为读物。本次将推出修订版。

《乱世与末世的自我救赎

——中国近代的知识分子》

周树山 著

本书以散文随笔化的语言叙述晚清至民国一批知识分子的思想和命运。主要包括《由鲁迅而及章太炎和严复》《梁启超悲悼菊花砚》《太炎先生的婚事》《乱世和末世的自我救赎》等篇,既有全景式的关照,也有一鳞一羽的描画,试图使之成为转型期中国思想者的一个驳杂的拼图。全书涉及的近代著名人物有严复、梁启超、黄遵宪、章太炎、汤寿潜、马寅初等。

《一个青年翻译家的肖像》

包慧怡 著

本书是青年译作者包慧怡的译评手记,收录了她对自己翻译的十余部经典英国文学作品如毕肖普《唯有孤独恒常如新》、普拉斯《爱丽尔》、保罗?奥斯特《隐者》等的文学评论、翻译漫谈和最新译作。本书书名戏仿了爱尔兰文学巨匠乔伊斯的名著《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既揭示许多翻译的本质问题,又通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细腻深入的挖掘,为读者提供了欣赏经典外国文学作品的独特视角。

《睡眠之书》

李汉荣 著

本书是一部包罗万象、内涵精彩纷呈的“奇书”。作品围绕“睡眠”,延伸出十五个有趣的话题。从人到万物,从楼宇到天地,从诗到梦,从孔子到爱因斯坦……万事万物皆有其睡眠。作者通过对各种人物、动物、植物乃至宇宙星空的睡眠和梦境的模拟和想象性描述,呈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命运、人与万物、人与宇宙、人与超验领域的深度链接和情境交织,表达了对真善美的热烈追寻和对假恶丑的鞭挞,表现了作者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对生命与万物谦卑的情感和深挚的祈祷。作品将诗的意象、小说的叙述、哲学的思辨融为一体,可谓:上与星辰接,下与人间亲。

《大地漫记》(暂名)

严 苏 著

地生万物,自有万物存在的道理。作者选取120种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植物以及农具,用诗意、哲理、知识、趣味等笔法书写,给人启迪,令人思考,让人警醒,催人奋进。青少年阅读,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敬畏生命,对了解自然,熟悉自然大有裨益。自然是人类的生活家园,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自己。母亲生我,大地养我。书写大地,铭记母恩——此为本书题记,也是作者创作主旨。

本书主要读者对象为广大青少年。本书一大亮点是:书中配有120幅专业画家精心绘制的精美图片。

“中国精神微系列”三种

任 火 著

“中国精神微系列”包括《中国气脉》《中国之道》《中国山河》三种,从三个层面展示中国文化的底色、精髓与特质。《中国气脉》集中展示中国文化精英的精神气质,《中国之道》则描摹中国人的生存之道,《中国山河》揭示中国山河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国球之摇篮——上海乒乓名将访谈录》

金大陆、吴四海 编

本书为上海通志馆与中国乒乓球学院合作项目,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入选国家队并为国家获得荣誉的上海籍运动员,如徐寅生、李富荣、张燮林、杨瑞华、薛伟初、施之晧、李振持、曹燕华、王励勤等近二十位乒乓球运动员为访谈对象,通过这些国家级的功勋运动员成长的道路和拼搏的经历展现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辉煌历程。

END

本期编辑 | 陈丽英

文图来源 | 未曾读

小说:带猫猫重回精神病院,猫猫跑在前面:快跟我过来

刚到虾溪精神病院大门,铁门没有像以前那样升起。

刚才在车上我就想,应该是不能像以前那样自由进入了,果然不出我所想……

看来他们已经将我的车牌号从栏杆解锁系统消除了,只是没想到他们动作之快,我才离开不过两三天而已……

另外一边,我一出现在虾溪精神病院的大门,监控室就立马有人跑到王院长的办公室,气喘吁吁对王院长说:“王院长!那个!那个!李辰星又回来了!”

王院长一听到,立马起身,表情严肃地说:“什么!她又回来干什么!?”

来人垂暮:“属下不知,只是属下看到李辰星将车开到了寝室楼。”

王院长说:“赶紧派三号给我过去盯紧了!”

来人回答:“是!”

然后又急匆匆地跑了出去……

所以我这一边,我刚下车,就连车门都还没得及关就看到站在楼梯上的三号,看他那样,八九不离十是来监视我的。

我深吸一口气,与小黑相视一言,缓解心理那有些微妙的紧张感。

弯腰一把抱住脚边的小黑,右手环着小黑的胸膛,左手拖着小黑的屁股,不知为何,这小黑抱起来怎么这么僵硬?

不过我也没在意小黑此时的表情,也将这僵硬归结为这本来就是一只死猫,身体硬也正常。

仔细想想这好像是第一次我和小黑直接身体接触…….

说辞刚刚在来的路上练习了几遍,目前一切都很正常,剩下的就是正面和三号“交锋”了。

被我抱在怀里的小黑可就不是很自在了……

小黑心里想着:“哼,这女人还真把我当猫来看了……”

大家都没有注意到小黑此时的尾巴笔直的像一根木棍。

我走上楼梯,三号迎过来,依旧像以前那般僵硬地说:“请问李医生回来回来有什么事么?”

我说:“我当时收拾行李,回家以后发现有一件很重要的东西不见了,所以我来这边找找,看看是不是落在了这边。”

我们的对话被此时在办公室通过三号的无限耳机被王院长听得一清二楚。

王院长通过耳机对三号下达命令:“尽力阻止李辰星上去。”

三号说:“对不起李医生,之前你离开以后,我们对房间进行了彻底大扫除,并没有发现什么贵重的物品。”

因为已经料到他们会不让我们上去,我厚着脸皮装作十分诚恳继续说:“那个,先,先生,那件东西真的对我很重要!那个东西很小,可能你们大扫除并没有发现到什么。拜托,帮我打开房门让我看看吧!”

三号不为所动,“对不起,李医生,我们真的并没有发现到什么物品。”

我继续纠缠,拼了老命让自己带上哭腔,“先生,呜呜,那件东西是我的妈妈给我留下的,我,我真的,真的不能离开它,看到它就像看到我的妈妈一样,您就让我上去看一眼就行,就一眼!”我还顺势挤出了几颗金豆豆!

说起这金豆豆,我都不知道是第几次演戏用到它了。

真的,不是吹的!我感觉学医耽误了一名优秀的演员。

世界欠我一座小金人系列!

三号有些迟疑,王院长给三号说:“让她上去,你盯好。”

“你上去吧,我去门卫那里拿钥匙。”三号说完就往值班室走去。

咦?这就答应了?

我还没有继续表演精髓部分呢!

嘿嘿嘿,有些小得意。

按照计划,我们准备由我进到寝室里假装找东西,小黑乱穿,通过阳台跑到隔壁王楠的寝室。

现在已经是下班时间,估计王楠待在寝室的。

不过我们也做好王楠不在的准备。

进到房间,放下小黑,我开始假装搜索。

过一会儿,小黑发出“喵喵喵”急促的声音,我装成很慌张的样子,闻声跑到阳台。

我大声叫着:“小黑!小黑!你怎么样了!?你怎么跑到隔壁了呀!”

果不其然,阳台的玻璃门被打开,王楠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王楠看到我站在阳台上也是一惊,“辰星?你怎么回来了?我还以为以后都见不着你了呢!”

我说:“我也以为我见不着你了,你之前也一直在请假中。”

王楠高兴地说:“那这样,你既然来了,不如过来坐一坐吧!”

坐一坐?我巴心不得!

我偷瞄了三号一眼,他的眉头稍稍皱起,不过转瞬即逝。

我对他说:“那个,我看了一下我以前放他的地方,果然不在这里。真麻烦您带我上来了。如果先生有其他事的话,就先离开吧,我等一会而再离开。”

三号局促,停顿了几秒说:“那好吧,我先行离开,只是李医生最好早点离开这里,天也快黑了,这里又是郊外,一个女生难免不安全。”

明明是关心人的话,从他的嘴里说出来咋这么别扭啊……

我微笑着回答:“谢谢关心,我一会儿就走。”

拐个弯,我没再理三号。

王楠拉着我进到她的寝室。

“辰星,你……”王楠刚一开口,我就立马捂住她的嘴,指了指床那边。

我可没有忘记这床底下可藏着监听器。

央视重口法医纪录片,网友直呼看不过瘾

2019年底,央视上线了一部法医题材纪录片

——《法医宋慈》,

豆瓣评分8.0分,网友直呼:

“真是重口又烧脑”,“没看过瘾!”

这部神奇诡谲的纪录片,

把世界法医学鼻祖

南宋人宋慈的古代破案方法,

对照现代的法医鉴定案例,

讲述八百年间法医学的演进与发展,

如何利用苍蝇和蛆破案?

如何鉴别生前溺水和死后抛尸?

碎尸案如何判定死亡时间?

……

导演胡志堂(左)与周亦武(右)接受一条采访

这是继2016年《法医密档》后,

导演胡志堂团队的第二部法医题材纪录片,

花3年制作完成。

本片的学术顾问周亦武

是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法医系教授

从事法医34年,每年解剖上百具尸体。

片中大部分现代案件,

是周亦武过去30多年经手鉴定的案子。

而随着片中案件古今对照的分析、推进,

也刷新了不少观众对法医这个小众学科的认知,

让人对它肃然起敬。

法医学发展到现在,

早就不止是解剖尸体、帮助侦破刑事案件,

“法医的为死者言、为生者权,

背后真正的核心是为了司法公正,

为了社会和人类的健康。”

编辑 张锐嘉

《法医宋慈》中的宋慈

公元1247年,一位南宋官员宋慈,把他毕生断案洗冤的经历,和神奇诡谲的验尸方法,写成了一部旷世奇作——《洗冤集录》,比欧洲第一本法医学专著《医生的报告》(意大利人费德罗Fortunato Fedele著)早350余年。

从此,一个全新的学科诞生,宋慈被公认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宋慈的故事,我们经常看到在《大宋提刑官》等改编影视剧作品出现,却很少有纪录片去真实记录。”于是,导演胡志堂决定以此为题材拍摄纪录片。

从《洗冤集录》记载的案件出发,纪录片《法医宋慈》结合现代的法医学鉴定案例,古今对照,6集分别讲述6类经典案件:毒杀(蛇毒案)、现场物证(焦尸案)、伪造伤(染皮案)、法医昆虫学(晒镰案)、焚尸(烧猪案)、现场重建(茅屋案)。

蛇毒案

一个新婚之夜,醉酒的新郎刚回到洞房就倒地身亡,当时的县衙断定是新婚妻子将丈夫杀害,妻子已被下狱,屈打成招。后来宋慈上任,翻过往案情记录时发现有蹊跷,于是决定重新提审,开棺验尸。

宋慈观察死者的伤痕,利用望、闻、切的方法,判定这位妻子并不是凶手。丈夫是中毒身亡,而在洞房中放蛇的另有其人。

蛇毒案主要讲述法医学中的毒理学,即如何验毒。

宋慈将糯米团子放入死者咽喉,堵住身体其他开口部位,将体内的气体向上促进,进而使体内气体从咽喉部散出,粘在糯米团子上。糯米团子散发出的味道同刚开棺时味道相同。

在古代,最常见的验毒方式包括银针、糯米团子,宋慈用银针检验确认是中毒身亡后,利用米饭团子进一步验证中毒的种类。再跟随身死者体肿胀的线索,宋慈找到了他身上被蛇咬过的痕迹,判定死者确实为蛇毒致死。

此验毒方式被宋慈写入《洗冤集录》为后人所用。

但在当今社会,宋慈的时代靠肉眼验毒的方法,并不适用,也无法作为证据使用。

800年后的今天,法医们可以在显微镜下,将相应的蛇毒抗体与进入人体内产生的蛇毒抗原结合,这产生一种复合物,发出绿色荧光,在荧光显微镜下看到的绿色颗粒,即为含有蛇毒毒素的细胞。也因此可以判断蛇毒的种类,甚至精确到含量。

周亦武教授表示,直到今天,蛇毒都是非常难以鉴别的毒物类型。利用蛇毒和蛇毒杀人的案例,在中国已经发生很多起了。

焦尸案

郊外失火,在火灾现场发现一具男尸,是火灾致死还是另有死因?宋慈将醋和酒泼洒在伏尸处,片刻后发现有血迹显现出来,血迹位于男子太阳穴的部位,检查尸体时发现男子太阳穴处确实有刀伤。

焦尸案一集,主要讲述案发现场痕迹的显现,通过血迹判定作案的位置和死因。

联苯胺预实验可以确证可疑斑迹是否为血液:将织物样品逐一滴加冰醋酸、联苯胺的饱和溶液,静置20秒后滴加过氧化氢,马上出现蓝色反应,则为阳性结果,即样本中含有血;没出现蓝色反应,则为阴性结果。

在当代,法医们利用生物检测仪,便可以检测出人体体液留下的大面积瘢痕,因为血液含有一定成分的荧光蛋白,在一定波段的光线下会发出荧光。

正是利用这样的法医检测手段,2013年某闹市区住宅中,妻子报案称丈夫被他杀的谎言被揭穿,实为妻子卧室杀害丈夫。

对于案发现场,现代法医主要利用DNA分析,提取人体的分泌物如血液、精斑、汗液、皮肤碎屑等,来做鉴定。鉴定技术突飞猛进,将以前的不可能变成可能。

比如2018年轰动全国的白银市连环杀人案,凶手从1988年到2002年的14年间,入室杀害9名女性,部分受害人受性侵害。2016年,警方在另一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的指纹上,发现了与正在通缉嫌犯相似的Y染色体体征,判定其家族中某男性有作案嫌疑。

最终警方通过一系列详细的DNA分析、指纹检验找到了真凶。这时距凶手第一次作案,已经过去了28年。

此案件的真相大白正是得益于大规模数据库的建立,和现代DNA技术的突破。

晒镰案

昆虫,是法医在自然界中的秘密线人。

一位农夫在草丛中发现一具男尸,此时宋慈刚刚转任广西提点刑狱官。宋慈根据死者体表的刀伤推断凶器为镰刀,便让百姓上缴家中全部的镰刀。将镰刀在地上排列整齐后,不久就有苍蝇聚集在一把镰刀上,宋慈利用苍蝇对于腐败物质敏感的特性,推断这把镰刀的所有者就是杀人犯。

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人为有意识地利用昆虫断案,是开创性的。

周亦武教授表示,其实利用昆虫寻找案件线索比这更早。中国古代,曾有一位妇女谋杀了丈夫,判官看到有苍蝇在死者头上方盘旋,将尸体头发剃光后发现男子头顶上方有一个铁钉,遂找到了死因。

而在今天,法医可以利用蛆虫的生长周期推断死者的死亡时间,并成立了一门单独的学科——法医昆虫学,利用尸体周围的昆虫做死亡分析,最常用的就是苍蝇和蛆。

2011年6月,武汉市郊的护林人在林中发现一具尸体,被碎成几块,散落在林中。周亦武通过残骸的骨头推断死者年龄,但由于尸体高度腐败,利用尸温、尸僵等推断死亡时间的常规方法已失效。

周亦武利用蛆虫的外观、大小、形态判断出蛆虫的种类,并寻求老朋友陈禄仕教授的协助。陈禄仕研究法医昆虫学三十余年,对上百种苍蝇的形态特点和生长周期了如指掌。

此案中,因为幼虫特征不明显,陈禄仕将一部分蛆虫继续饲养为成虫,10天后,蛆虫羽化为苍蝇,不但因此反推确定了死者死亡时间,对比后还发现其中一种蛆虫属于急钩亚麻蝇,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由此怀疑受害者在北方遇害后被抛尸武汉。最终沿着这个线索,识别了死者的身份。

据周亦武教授介绍,利用蛆虫做推断的案件在法医鉴定中运用相对罕见,做法医昆虫学的专人也比较少,多数为跨学科专家,比如生物学家、植物学家为法医做协助。

周亦武在《法医宋慈》中讲解破案原理

“过去33年内,我做第一鉴定人的尸体解剖,不下3000例。每年有100到150例,因为还要教课,三天出一个尸检鉴定书,已经算是极限。”法医学教授周亦武,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这样快速回顾了职业经历。

生与死是人类永远的鸿沟,而法医,是可以破译死亡密码、让死者“开口说话”的一群人。

2013年,周亦武作为法医顾问,参演了纪录片《法医密档》的第一集。3年后的2016年,导演胡志堂又找到他,希望同他一起策划、筛选案件,制作法医学纪录片《法医宋慈》。

《法医宋慈》剧照

《法医宋慈》共6集,每集25分钟。科普类纪录片对专业、前期积累要求高。为了高度还案件现场,团队要拿到每个案子的原始卷宗,根据现场记载和照片还原。片子最终花了3年制作完成。

导演胡志堂说,“我不希望做出一个单纯故事情节好看的片子,而是去做知识的科普和价值观的传递,这是我们拍这部片子的初衷。”

周亦武在《法医宋慈》中出演

那些大众、小众的法医学分支

“大众对法医的确有不少误解,比如认为法医就是做尸体解剖的。”周亦武谈到人们对法医的刻板印象。“其实只有我这个专业——法医病理学才会做尸体解剖,很多法医的学科不涉及手术,有些鉴定仅在实验室完成,还有像法医精神病专业是接触活体的。”

法医学是法庭科学的一部分。纪录片《法医宋慈》和《法医密档》中主要介绍的就是经典的法医学——法医病理学。

除此之外,法医学比较大众的分支还包括:法医遗传学、法医毒物分析,和法医临床,而像法医精神病学,也是目前法医学专业的学生都会学习的学科。

周亦武在《法医宋慈》中出演

此外,法医还包括比较小众的几个学科:

比如法医植物学,通过现场植物的种子、花粉、孢子做鉴定,比如一个尸体被埋葬多年,被挖出来的时候,它的鞋子周围有一棵树缠绕,那么通过这棵树的树种、缠绕方式,便能够推断尸体的死亡时间;

法医人类学,研究人类骨骼,更多的涉及人类学、考古学领域;

法医影像学,利用图像、监控录像中人的动作进行专业分析,从而判断死者身高、死亡时间等等;

近些年兴起的法医微生物学,通过体内的微生物检测判断死亡时间。

《法医宋慈》拍摄团队

从恐惧到敬畏

2013年,胡志堂团队开始筹备第一部法医纪录片《法医密档》时,为了做样片,去到成都公安局做调研。

局里开会,幻灯片一打到墙上,常有案发现场、尸体解剖的血腥照片,胡志堂说当时得强忍着才能看完,“但现在回过头看,当时我只看到了案发现场让人恐惧的一面,却没意识到它的背后,是死者对生者透露的信息,这些信息对于真相和科学是有巨大作用的。”

让胡志堂印象最深的一个细节,是周亦武教授的一个学生(待确认),当时在黄冈公安局工作。拍摄时就看到他的办公桌下面压了一张指纹和一张DNA图谱,这张图谱放在那有10年了,他每天上班都会把指纹输入到数据库进行比对,一直没找到凶手,几乎成了他的一个心结。

直到拍摄已经结束,片子播出前几天,胡志堂突然接到他的电话,“他当天早上又把指纹输到数据库中比对,终于比对成功了!”十几年后,凶手终于被找到。

胡志堂感触颇深,在他看来,“法医工作者靠的是一份对真相的信念。技术是他们的工具,但信念和价值观,是深刻存在于他们这个群体里面的,是值得尊敬的。”

周亦武博士 2002(左)与博士后 2005(右)

巴黎访第六大学问学者 2006(左)与纽约市法医局访问学者(右)

从青涩到肩负重任

周亦武是法医二代,父子俩共同的启蒙老师黄光照教授,是全国著名的法医病理学、毒理学家。本是医学专业毕业的周亦武,在毕业后选择了走上法医的道路。

今年已经是周亦武从事法医行业第34个年头,从博士到博士后,作为访问学者走遍巴黎、纽约、俄罗斯,经历颇多。

周亦武在实验室

“最开始只是觉得好玩,每天都能学到新的鉴定方法,同样是冠心病死亡,我就能鉴定出他发作了多长时间,发作了多少次;可能别人觉得是因为冠心病死亡,我就能查出来冠心病在他死亡中可能没起一点作用。”

学了法医后,周亦武做事变得严谨,变得“强迫症”,东西不能乱放,解剖的器官也要整洁摆放,“我把法医当作艺术,我的解剖照片绝对不会是血腥的。”

从入行之初的青涩,到现在作为一名资深法医,周亦武常收到别人的求助,“当别的法医求助于我时,我知道这都是我的一个学习机会;当家属求助于我,我知道他没有依靠了,我是家属最后一道屏障了,所以必须把案件解决掉。”

Q:一条 A:周亦武

Q: 中国的法医学和国外的法医学,在定义上有怎样的不同?

A:国外的法医一定是医生,只有研究法医病理学、进行尸体检验的一类人才能称为法医。而中国发展出了中国特色的法医学定义。凡是跟法庭或者医学相关的学科,只要是为司法鉴定和刑事侦查服务,这些科学统称为法医学。

Q:国内法医行业或者从事法医研究的有多少人?

A:粗略统计,中国大概有3000个县市,每个县公安局大概有1到3个人从事法医职业,那么全国就是近1万从业者。在美国,我了解到的一个数据是:从1959年到2011年之间,总共只有1400人拿到法医病理的资质,实际从业者不超过1000人。而我们中国每年毕业的法医学本科生,大概就有1000人。

Q:经手近3000个案件,您印象最深的是哪个?

A:你问我这么多年经历最残忍的案件,我反倒记不清了,为什么?第一是我们见的太多;第二法医这个职业的内心需要足够强大,做到过了就忘,以防负面情绪堆积。

最震撼我的是当一个很可爱、很鲜活的生命突然地离世。我曾解剖过十几岁小孩的尸体,因为新家的燃气热水器一氧化碳中毒致死,十分可惜。直到现在,每年冬天我还都会解剖到这样的尸体。

Q:法医学有什么冷门、普通人不了解的应用?

法医除了“为死者言、为生者权”,我们还为活人服务,为死者家族人员的健康服务。

如果有人到医院看病,他是第一个被诊断有某疾病的人,即先证者。如果他突然死亡了,我们需告知他的家属们得病的风险。所以法医同样是一位医学服务者。

最近我们做了两个遗传基因的鉴定,一个叫恶性高热。贵州的一个女孩做美容手术,麻醉过程中突然高热致死,发现是基因的问题,我们就拿到死者的血液做基因检测,以及她的父母、她弟弟的基因,我们发现她父亲跟她的基因有突变。于是我们预警这位父亲以后做手术时,不要用某些麻醉药,避免出现这种意外,否则死亡率很高。

另外一个是马凡式综合症的鉴定。美国女排运动员海曼在1986年的奥运会球场上猝死,她身高1.96米,手臂特别长,本身是很适合排球运动,但其实她是有先天性疾病,叫马凡综合征,是基因遗传的一种疾病。

我们免费为她的家属采了血,做了类似的分析,发现她有位亲戚同样有基因突变,因为年龄很小才11岁,还看不出来体征,但通过告知这个孩子未来有可能发病的风险,可以避免很多意外的发生。

Q:在您理解中,法医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作用?

A:法医鉴定有一种说法叫“为生者权,为死者言”,表面上法医是为了刑事案件服务,但法医的真正核心是为了司法公正,和医生“医者仁心”一样,为了整个社会、人类的健康服务。

司法公正不光是刑事案件,还有民事案件,甚至行政案件,比如环境污染带来的疾病和赔偿。在欧美,法医的所有数据都会进入卫生管理系统,根据法医鉴定的结果制定、修改完善法律,对人民健康提出建议。

在中国,法医是一个朝阳行业,这跟我们司法体制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健全是息息相关的。

Q: 基于您多年的法医行业经验,法医学未来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法医鉴定未来可能会三个方向的发展。第一个叫“分子解剖”,利用基因和分子结构作鉴定,现在个别的案件已经开始使用了。

第二个是“虚拟解剖”,利用CT、核磁共振技术做解剖,把尸体推到核磁共振机和CT机里进行扫描,我们法医就像医生看影像一样,去看解剖。

第三个方面,我认为是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现在法医病理难在哪里?我们每一个解剖、每一个病例切片不一样,所以必须靠肉眼、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来进行分析判断,也许未来人工智能能代替我们专业的人脑,解决常规的案件。

一医院院长受贿领域遍布医院各个角落:收受财物960万、赃款藏在破旧楼房里

原标题:收受财物960万,好医生变成“贪魔鬼”——山东省淄博市一医院原院长受贿案一审开庭

“我从一名中共党员干部,正高三级专家、省部级劳模,堕落为一个罪行累累、受贿数额特别巨大的罪犯,影响极其恶劣、罪大恶极。对不起党、对不起国家、对不起政府、对不起单位、对不起家庭。我自愿接受党纪、政纪、国法的严惩,自愿接受认罪认罚。”2019年11月8日,在山东省沂源县法院,淄博市某医院原院长段某在庭审现场最后陈述阶段,在200余名医疗卫生系统干部和部分沂源县人大代表的见证下,面向法庭作深刻检讨。

2019年8月,段某涉嫌受贿罪一案由淄博市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向淄博市检察院移交提起公诉,淄博市检察院指定沂源县检察院审查起诉。

第一次收钱既惊喜又害怕

段某1957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家中兄弟姊妹多、受苦受穷,他立志好好努力,将来要有出息、要出人头地。段某正是怀着这一梦想而努力工作,在党和国家的培养下,他从1977年至2006年,经过近30年的奋斗,从一名医疗系统默默无闻的无名小辈成长为一名好医生,得到了病人的信任和政府的认可,曾三次被淄博市委、市政府评为市技术最高奖——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段某做医生期间病人很多,多数病人是奔着他的医术和威望而来。为了减少病人等候时间、多看病人,段某上班不敢多喝水,免得因个人如厕耽误病人看病,他还时常为无钱的病人出钱买饭和回家的车票。

但是,随着个人职务的提升和权力的扩大,段某逐渐变得忘乎所以、放纵自己。特别是段某在2006年当了医院“一把手”之后,个人利益膨胀,他的人生目标也发生了180度转变,从最初“立志工作、救死扶伤”的好医生变成了“贪魔鬼”。

在案件审查起诉期间,面对承办检察官的讯问,段某供述:“我收受贿赂金额不分大小、不分人员、不分领域,金额小到1000元购物卡、大到120万元的银行卡,对内收单位职工的钱,对外部经销商的贿赂更是来者不拒。2007年我当上院长之后,收受了医疗器械经销商马某的一笔人民币20万元贿赂款,第一次收受这么多钱,可以说当时既惊喜又害怕。”应该说,2006年段某当上院长是其人生的分水岭!

把赃款藏在破旧楼房里

段某担任医院院长的十余年间,其受贿领域遍布医院各个角落,小到医院门口不到十平方米沿街房的租赁承包、医院“小护士”的招聘,大到上千万元的医疗器械采购和上亿元的病房大楼购买。段某担任医院院长期间,共计收受他人钱财人民币900余万元。但是段某和其他大部分贪腐官员的不同之处是“爱钱但不乱花钱、收钱但不露富”。

案件侦办人员介绍说:“老段这个人很聪明,他收受的人民币900余万元既不存到个人和家人银行账户,也不全部理财。他将其中的400余万元现金存放到自己家中,另外100余万元现金存放到租来的郊外偏僻的破旧楼房里,且对门住着一位常年不关门的精神病患者,剩余的300余万元委托他人进行理财。”

同时,段某还是一个“两面人”,他在忏悔录中写道:“我任院长11年来,不学政治、不懂政治,台上振振有词,大讲革命道理,反腐倡廉,无私奉献,给干部职工提这要求那要求,豪言壮语。台下收受贿赂违法犯罪、作风腐败,违反国法党纪,干见不得人的勾当。”

段某对承办检察官坦言:“我自从当了院长以后,就有点伪装自己了。上下班都是让驾驶员车接车送,但是车接我的时候都不进小区,在小区外等着;快到单位的时候,我就下车步行进医院;上班了就在办公室大肆收受贿赂。我收受的这900多万元钱财绝大部分都是在办公室收的。”

以案说法警示教育

检察机关指控:2007年至2017年间,被告人段某利用担任医院院长的职务便利,在医疗器械采购、药品供应、工程建设、承包经营、职务晋升、岗位调整、职称评选、人员招聘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人民币961.3万元。段某当庭表示认罪认罚,并一直向办案人员展现“不翻供、不辩解、不上诉、不惹事”的态度。

沂源县检察院检察长王波在公诉意见书中指出,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为民则利、为己则害;为公则利、为私则害。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不能用来谋取私利。而段某却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大肆敛财,对党纪国法毫无敬畏之心、戒惧之意,把手中的权力当成贪财谋利的工具,把普通同事之间的上下级关系、正常的购销关系、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变成了个人利益的交换关系,严重违反了选人用人的组织原则和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规则。其行为严重污染了医疗环境生态,破坏了党和国家长期以来一直在修复的医患关系,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背离了“白衣天使”的神圣职业道德准则。

王波最后建议,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党中央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必须时刻保持“有所敬畏”的心态,牢记党纪国法这个高压线,在权力面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时刻管住自己,做到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庭审现场200余名医疗卫生系统干部深受教育和启发。

庭审结束后,法庭宣布休庭,择期宣判。(来源:检察日报)